鹿七七的愿望书

EP15. 释放心中的小孩,不用专挑儿童节

“野蛮生长也是一种生长” “孩子不会成为你想要的样子,ta只会成为你的样子”

♥ 嗨,大家,欢迎来到鹿七七的愿望书。今天聊聊儿童节,做大人和小孩的选择吧。

📍 01:12 儿童节-小时候关于麦当劳和肯德基的记忆

去吃炸鸡是小时候很开心的回忆吧

欧洲的炸鸡是有点不一样,麦当劳没有鸡翅鸡腿,肯德基下载本地app用coupon超划算。疯狂星期三10欧20个鸡翅鸡腿

App 推荐:KFC Netherlands

严谨派:欧洲人基本不过六一儿童节,要真较真,圣诞节前的圣尼古拉斯节就是荷兰和比利时的儿童节啦。

📍 04:25 成年人重养自己和过儿童节的心理诉求?

有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05:55 底色积极的人对童年的印象是中性的

⭐ 06:45 为什么儿童节需要表演的是小孩?不应该是大人表演给我们看么?

人群中的小影子还好是看表演的人

📍 08:24 我的“童年树洞”是一棵树,和一个会发光的吊坠

打开吊坠的开关,开始倾诉时间

🌙月亮守护神再次上线

原来我那么小就会情绪调节了,而且很适应孤独

10:23 没什么印象的童年“儿童节”

⭐ 10:44 从小想买的东西就存零花钱买啦

2005或2006年那个没买到的8元的发卡

留在房东家孙女房间的,我的芭比洋娃娃们

⭐ 12:56 原来我童年期就在“重养自己”了(很超前的精神状态)

14:21 中学:初中开始就自己过六一儿童节啦

15:05 读博的六一:去年是学院的research day,也是赶due的一天

给自己和朋友的小惊喜是夏日小电扇

16:54 研究生的六一:和气泡水吃QQ糖,畅聊到深夜

⭐ 17:07 做小孩和拥有童趣是随时随地可以选择的一件事,做大人和小孩不冲突啊

不是放弃做大人而去做孩子,大人和孩子都是你自己

18:15 今年六一去看望刚生产两个月的朋友,在选礼物上犯了难

希望大家探望新生儿时不要忽略宝妈们,她们是那个需要也能感受到关心得人群

⭐ 20:02 和姐姐在一起就是儿童节啊,怎么还会局限在某一天

作为姐姐的跟屁虫,我们的假期就没分开过

姐姐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好开心

21:49 第一次见面,我姐、佳姐和我痛哭流涕,从此拉开了我们的友谊

考研租房子还问了佳姐的建议

♥ 24:44 姐姐才会记得我的生日 & 12岁隆重的生日

小朋友的困恼:出生在暑期就很难和朋友们聚在一起庆祝生日

12岁穿着白色有着大蝴蝶🦋裙子的生日,过得挺隆重的但印象仍然不深

⭐ 26:34 成年后我给自己过的生日

去年范例:做海报(两版)、吃蛋糕、玩心理成长游戏(可能是个聚会启发)

PPT抠图做海报够用了

topic:希望大家被正向能量场包围

很喜欢的超现实主义画作:The empire of light

很容易找到自己生态位的我,在不同人群中的形象认同一直很一致,但不总是自在的

热爱不分年龄,童趣也是

⭐ 与礼物相比,更希望走心和交流

❓ 37:45 你以怎样的想法发朋友圈和看别人的朋友圈?

“说实话我看到你总出去玩的朋友圈挺嫉妒的,觉得自己去不到那些地方”

“后来我选择设置不看你朋友圈,但还是会忍不住去看看你最近又去了哪”

保持情绪稳定tip:不大面积散播和接收负片情绪

📍 40:04 可是“坏情绪”的出口在哪?

记录:自己录音、播客、写日记、录视频……

行动:收拾房间、散心、接触大自然、和别人聊天、哭泣……

来荷兰第一年,我哭了好多次,还录“丑视频”

但我在朋友圈一直是笑的

41:54 接纳自己的情绪,为其寻找出口就好啦

⭕ 42:50 不够善良的我:羡慕与嫉妒

立志不做“老好人”,会帮忙,但是也会根据自己是否有精力和能力提供支持

有羡慕和嫉妒可太正常了,如果是正向影响可能很好吧

对于嫉妒对象:希望ta好,因为这样我也会更好

人总要有个能看得见的目标才能持续前进

⭕ 45:30被听到和被在意的需求在童年没被满足,长大后都会自己

父母第一次做父母,ta们已经尝试做到最好了

吹牛大王简直是童年快乐源泉

⭕ 50:09 孩子不会成为你想要的样子,ta只会成为你的样子

我做想成为的人自己成为就好了,孩子可以选择“野蛮生长”长成自己的样子(当然也是需要矫正的)

孩子和父母是独立的个体,没人有谁的“所有权 ”

😀 花絮: 52:26 本年度1月和3月关于养育自己的日记分享

  • 野蛮生长也是一种生长,愿你如愿成长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或者不去预设也是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