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episodes

半小时读懂一本心理学书籍

30分钟心理阅‪读‬ 照见心理工作室

    • Society & Culture

半小时读懂一本心理学书籍

    你永远是自己生命的主角|《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你永远是自己生命的主角|《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28 min
    5.生命的终极意义 | 《被讨厌的勇气》

    5.生命的终极意义 | 《被讨厌的勇气》

    大家好,欢迎回到这本《被讨厌的勇气》,今天是咱们对这本书讲解的最后一讲。 
    在上一讲中,我们谈到了共同体感觉,他是我们在人际关系这个角度上所追求的最高级状态。 
    那么我们就会想了,阿德勒将人生的意义完全定位在了人际关系上,那么事情真的如此吗?难道我们的人生就没有一个更高大上的目标吗? 
    这个问题其实是书中青年人不停的去问责任的一个问题,清代人认为我们的人生应该有一个更加高大的理想和目标,然后我们的一生就去冲着这样一个目标努力。我想这可能是我们很多人都会有的一个念头,比如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会有人问我们,你们将来长大了想要做什么呀,我们会说要当科学家,要当工程师等等。 
    可是换个角度想一想,你站在今天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在回看你过去的理想。你会发现什么呢? 
    没错,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够完成当年的理想。 
    关于这一部分阿德勒的理论也有精彩的描述。 
    阿德勒认为我们的人生可以理解为两种生活,第1种人生呢,我们称之为叫做潜在性的人生,第2种呢称之为叫做现实性的人生。
    什么叫潜在性的人生呢?他指的是那一种你想要到达目的地的人生,而现实性人生就是一种关注于当下的人生。 
    咱们举一个登山的例子,假如你去登山,你的目的就是东到山顶,那么从你起步一直到登顶的过程当中,这个过程就可以称之为叫做潜在性的人生,因为你东山的这一路上,你的唯一目标就是能够登到山顶。你只有在登到山顶的那一刻,才能够体验到你登山的意义和目的。你在登到山顶之前的路程,对于你的整个旅途来说,它是一个不完整的状态。因此这就是一种潜在性的人生。 
    相反,如果你登山的目的是为了欣赏沿途的每一个风景,那么你就会有一种当下做完了及当下完成的状态。我爬到半路看到一棵树,于是我就完成了欣赏树的这个过程,我又看到了一座山崖,于是我就完成了欣赏山崖的过程。 
    我在整个旅途当中的每一个所见所闻都是我的目的。这种把过程本身也看作是最终目标的生活方式,就是现实性的人生。 
    咱们有一句老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实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在某一个领域有所成就的话,你就会发现,其实你并没有办法找到某一个特殊的时间点来,标志着你有了成就。你的这个成就是在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当中慢慢产生的,你可能正在低头忙碌自己的事情,忽然之间意识到自己原来已经小有所成了。 
    我自己从去年开始在练习吉他,对于这一部分就深有体会。我对于这样一个乐器完全是兴趣爱好,从一开始磕磕巴巴的练习基本功爬格子,到后来开始去练习某几个和弦,我总觉得自己只是刚刚入门,能力差的实在太多了,每当有人问我说你会弹吉他,我总是很害羞的说,我现在的水平,只能把它给弄响了。 
    直到有一天我老婆跟我说,其实你现在的水平,已经可以跟外行人说你会弹吉他了,毕竟一些简单的歌曲,你可以弹着和弦把他们伴奏下来。 
    这一刻我才突然间意识到,对于谈及他这个技能,我已经入门了。可是你要问我究竟是哪一个时刻入的门,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的是,我每天都在做着一些练习,每天都在有着微小的进步。 
    这就是潜在性人生和现实性人生之间的区别。如果你是为了某一个目标而活的话,你的生活就是一种潜在性的生活。而你如果是为了享受每一天,为了过程而生活,你的生活就是一种现实性的生活。 
    说到这你肯定会想,那我的人生就这样享

    • 23 min
    4.从课题分离到共同体感觉 | 《被讨厌的勇气》

    4.从课题分离到共同体感觉 | 《被讨厌的勇气》

    你好,我们今天继续分享《被讨厌的勇气》。 
    在上一讲里面我们谈到了课题分离的概念,你肯定还记得,课题分离能够减少我们的烦恼,但是你同时可能也会有这种感觉,好像课题分离,这是一种极其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的确我们的人际烦恼会减少,但是这种生活方式真的是正确的吗?阿德勒的理论会不会引导着我们一直走向孤独呢? 
    其实恰恰相反,阿德勒的理论不仅不会让我们走向孤独,反而会让我们进入一种更舒适的关系当中,想要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其实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的,因为如果太过亲密的话,就没有办法正常的对话,但是如果距离太大的话,彼此也都会感觉到非常的孤独,所以课题分离,其实只是帮助我们把人际关系之间混乱的线条做了一个梳理。 
    换句话说,做到课题分离,其实是我们组建健康人际关系的一个起点。 
    那么紧跟着问题来了,既然有了起点,那么我们的终点是什么呢?阿德勒在这里有一个非常抽象而且哲学的观念,他认为我们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什么是共同体感觉呢?在这里面我们把它定义为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觉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做共同体感觉。比如你非常喜欢某一只足球俱乐部能够呗,你会把和你同样喜欢这个俱乐部的人都当做是你的伙伴,而且当你们几个人坐在一起看球的时候,你能感觉自己被伙伴们接纳的,这就是你的位置。 
    在这样一个球迷俱乐部当中,你就能够找到共同体感觉。 
    但实际上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感觉比这个范围要大得多,不仅是和我们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甚至包括所有的人类非人类,甚至是非生命的物体。这种共同体的范围是无限大的。 
    怎么样?听到这儿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有点头大?阿德勒到底要表达什么? 
    我可以从一个故事来帮你理清楚这一点。 
    比如很多人在退休之后都会觉得生活突然之间少了一个支柱,他们可能每天早上还是很早的起床,但是不知道要做些什么。 
    心理学会认为这是人在退休之后很容易出现的一个现象,因为他们过去有一个身份叫做公司员工,但是退休之后呢,这样一个身份就突然之间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了。 
    过去这个人相信自己是属于公司的一部分,但是当他退休之后这样一个身份突然之间没有了,于是他就搞不清楚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位置是什么。 
    这就意味着这个人将自己的共同体感觉仅仅是局限于他所在的公司里面。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到了50多岁,60岁退休之后,他虽然离开这家公司了,但是以他在行业内的资质和背景,他很容易的又找到了一个顾问的工作,于是这一类人就不容易产生退休后的抑郁感。你会发现他们的共同体感觉并不仅仅来自于某一家单位,而是来自于自己所处的整个行业。
    更进一步呢,有很多人在退休之后,开始把自己的注意力专注于公益事业,专注于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们。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社会的一员就能够给他共同体感觉。 
    我能想到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在退休之后把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自然生活或者是宗教哲学中去。他们把自己的共同体感觉建立在了整个世界,甚至是宇宙上。 
    所以我们就会发现,我上面谈到的不同的人都能够获得共同体感觉,而且他们获得这种感觉的来源是不同的。有些人的来源非常狭窄,有些人的来源就非常的广阔。 
    阿德勒认为,你越是关注大的共同体,你在人际关系当中就越能体验到舒适感。 
    相反你越是关注小的共同体,你的人际关系就越有可

    • 18 min
    3.我的事、你的事、老天爷的事 | 《被讨厌的勇气》

    3.我的事、你的事、老天爷的事 | 《被讨厌的勇气》

    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分享《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 
    上一讲我们谈到,生活中一切的烦恼,其实都是关系的烦恼,我们用各种心理问题防御着关系的烦恼,这就让我们回避了关系中必须面对的课题。
    面对这些课题是需要勇气的,不过在谈勇气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自由。
    一谈到自由,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没有人管我,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听上去是不是很美好?但是如果你能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这种自由其实是非常有问题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你想,如果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就意味着周围的人,不会给你任何物理上或者心理上的压力,这个压力有两部分一部分惩罚,一部分是鼓励。 
    惩罚,显然就是一种限制你自由的方式,你肯定不能为了自己的自由去伤害别人的利益。我们语言中所谓的自由,经常表达的是,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得到惩罚。
    但同时,奖励其实也是一种对你自由的限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你做了某一件事情之后,周围人如果给你一个奖励,不管是物质上的奖励还是精神上的奖励,实际上都是在强化你的这一种行为。你会得到成就感、喜悦感,你的行为就在这些好的感受中,被逐渐塑造起来。于是,你的这个行为,其实还是被约束了。 
    心理学中有一个特别著名的故事,我可以简单跟你说一下,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说有几个小男孩经常去一个老人家的草坪上踢球,一开始老人觉得这会破坏他的草坪,于是经常驱赶这些孩子,但是越是驱赶,孩子就越是喜欢在他的草坪上踢球。有一天老人想了一个好主意,他跟这些孩子说我每天给你们10块钱,你们来给我表演踢球吧,我特别喜欢看你们踢球,于是孩子们特别的高兴,就每天来老人的草坪上踢球。过了几天老人说我实在没有钱了,我以后付给你们5块钱行不行?这时候有一些孩子就不高兴了,他们觉得本来说好了10块钱,你怎么能说了不算呢?结果又过了几天,老人说我实在没钱了,你们以后就免费来给我踢球吧,这个时候孩子就不高兴了,说我们凭什么免费给你表演啊,我们才不干呢,于是这些孩子就再也不来这个草坪上踢球了。 
    你看一开始这些孩子是非常自由的,他们想在哪踢球就在哪踢球,但是当老人给了他们一个奖励的时候,这些孩子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被老人操控了。 
    所以当我们谈到自由的时候,我们要表达的不仅仅是没有人惩罚我们,实际上我们同时也拒绝了寻求他人的认可——真正的自由,是让我们有能力,不会活在别人的期待当中。 
    比如我们小的时候家长和老师都说你一定要考第1名,你一定要考100分,如果你能够考到多少多少分的话,你的家长可能就会给你一些物质上或者是精神上的奖励。
    这样的话,你学习的这种行为实际上就已经存在于家长的期待当中了,你对自己学习成绩的期待,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你家长对你的期待,转移到了你的身上。 
    说到这,你可能会想,就算是这样,那又有什么问题呢?我不管这是我自己对自己的期待,还是父母对我的期待,他都能够让我学习成绩更好啊。 
    表面上看是这样没错的,而且如果你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的话,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难就难在,假如你的成绩并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甚至说你仅仅是担心自己的成绩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你会怎么样呢? 
    于是你就会发现你的压力会非常大,你不仅需要面对“我的学习成绩不好”这样一个客观现实,还需要面对“我的学习成绩不好,我

    • 18 min
    2.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 《被讨厌的勇气》

    2.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 《被讨厌的勇气》

    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分享《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
    在上一讲中我们谈到了原因论和目的论之间的差别,如果你秉承原因论的话,你很容易将自己今天的烦恼归结为过去的经历,比如你的原生家庭,这样一个已经过去的事情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也就没办法解决烦恼;但是如果你秉承着目的论,你会相信今天存在的“烦恼”,其实是有它的意义的,我们的烦恼能够满足某个更深刻的目标。
    其实意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需要勇气的。因为在当代心理咨询中,我们认为,我们很多人为自己的困难发展出一个烦恼,其实是某种心理防御机制,它保护我们内心中更脆弱的一部分,让我们不会遇到更大的烦恼。
    比如书中讲到了一个“爱脸红的女孩”的例子。
    这个女孩的烦恼是,她常感到有些自卑,因为她害怕见到人,一跟人说话就脸红,她管这个现象称为“脸红恐惧症”。 
    于是哲人就问她说:“如果你的脸红恐惧症治好了,你想做什么呢?”
    这个女孩就说,她其实有一个想要交往的男孩,她偷偷喜欢着对方,但因为自己有脸红恐惧症,所以不敢向对方表白。看上去女孩对自己的问题有一个很清晰的理解, 但是哲人却有另一种猜测:脸红恐惧症并不是治不好,而是因为这名女生需要这个烦恼,因为她会担心,自己一旦表白失败的话,就会受到失恋的巨大打击,产生严重的自我否定。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这名女孩是需要脸红恐惧症的。因为只要脸红恐惧症存在,她就可以以此为理由,坚持不去表白,正因为不去表白,所以她也绝对不会被拒绝,于是她就不会体验到失恋的感觉。 
    紧跟着我们要思考:作为心理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帮她治疗脸红恐惧症吗?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是不应该,因为当你帮她治好了脸红恐惧症,她就没有了自卑的理由,这也就意味着她需要去直面自己表白被拒绝的风险。而她目前还没有办法承担这一部分,所以说她需要脸红这样一个烦恼。 
    经过推论我们发现,这名女孩“脸红恐惧症”的烦恼,实际上来源于她和暗恋男生之间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假设,她性格中自卑的烦恼,其实是一个人际关系方面的烦恼。
    如果你还记得上一讲内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她:她需要选择一种自卑的生活方式,这样就能规避掉表白被拒绝,这个关系问题。
    我们把这名女孩的脸红恐惧症,称之为“自卑情结”——通过自卑,来应对关系问题。
    同时,我们的自卑不仅仅有“自卑情结”这一种表现方式,它还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叫做“优越情结”,另一种叫做“夸耀不幸”。
    先来说说这个优越情结:
    你也许见过这样的人,每天外在的打扮必须珠光宝气、一身名牌,十个手指头恨不得都带上钻石戒指,他们可能会虚报自己的履历,夸大自己的学历、工作经验、获得的奖励,而且迷信权势,并且喜欢借着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
    这一类人,其实内心中是特别自卑的,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在和周围人的竞争中,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信你可以试试,看到一个这样爱秀自己的人,当面戳穿他的一个缺点试试,对方很有可能会恼羞成怒反击你。
    不过,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但是那些善于管理自己自卑感的人,会通过努力和成长,来为自己的生活做出改变。而这一类人,由于他们没有勇气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于是就通过优越情结,来虚假的弥补自己的自卑感。
    所以,那些越是骄傲自大的人,就越是有着强烈的自卑感。
    可是,想要一身名牌,也是需要实

    • 21 min
    施受虐的心理学解读 |生与死的战斗——与施受虐的对抗

    施受虐的心理学解读 |生与死的战斗——与施受虐的对抗

    施受虐的心理学解读 |生与死的战斗——与施受虐的对抗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种人: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你总有一种表达不出来的不适感,比如你会觉得对方明明抱有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可是无论你怎么做,就是没有办法纠正这一部分;
    或者说对方跟你很客气,但是他的言行举止总会让你觉得不舒服,比如他们会迟到,但是在迟到的时候充满了抱歉,比如他们会忘记跟你的一些约定,可是当你提起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很愧疚;
    比如对方突然之间情绪不好,想找你倾诉,你本想好心的帮她,但是无论如何你都没有办法把她劝得更好,当你放弃了一段时间之后,紧跟着发现它却自然的好了,这时候你就会有一种挫败感;
    或者当你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你经常能够体验到他在表达你无能,你没有办法帮助到他,或者你就是一个卑劣的人。
    如果你在生活当中遇到了这些人,遇到了这些情况,那么恭喜你,你和他之间就完成了一场施虐与shou虐的游戏。
    精神分析理论对施shou虐的话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从创始人弗洛伊德开始就有着对施shou虐现象的分析理解。虽然所以主要的理论是以性决定论著称的,但是在其晚年,理论逐渐发展成为了生的欲望与死的本能,二者之间的对抗和抗衡。其中生的本能,也就脱胎于弗洛伊德早年性本能理论中,力比多的概念,他们都是繁衍生殖的核心动力。而死本能则来自于弗洛伊德晚年对世界大战的理解,他认为人类之所以会有毁灭性的世界性的巨大战争,就是因为人类的本性当中还存在着攻击与破坏的原始力量。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生与死的战斗》,便是近些年来精神分析学派对于施shou虐话题的理论分析。全书除了前两章讲述了施shou虐的理论基础,后面的章节被分为了四大部分,分别是四个是shou虐的案例。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案例分别由理论背景,不同的心理咨询师做了分析和理解,因此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这四个案例当中的是shou虐现象。
    是shou虐这个词最早的由来,是萨德侯爵在狱中写下的色情场景,虽然他的作品看起来违反道德,甚至违反了人性,但是在精神分析的领域,我们就能够看到那些最荒诞无奇和漫无节制的自由联想。小说就像是作者的梦一样,他越是荒诞,距离潜意识就越近。
    这本书中讲到的是shou虐,并不仅仅局限于在性爱当中的施虐和shou虐的癖好,它实际上被扩展为一种人际关系的模式,在其中,我们能够发现各种无意识的幻想冲突和创伤之间的交互作用,也能够看到从一个人出生的婴儿期,只到幼儿期期间养育者不当的教养行为是如何影响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如何影响他们的依恋模型,进而让他们产生出施shou虐的行为模式。当然,性爱是施shou虐的集中表现形式,我们也将会谈到,为什么施shou虐关系最容易在性爱当中呈现出来。
    为什么会出现施shou虐现象呢?作者发现施shou虐现象的核心来自于一种与分离有关的心理障碍,我们每个人都是渴望独立,但同时也渴望联结的,在这二者之间,我们会找到一个平衡点,作为最舒适的区域。但是过分的独立会让我们觉得孤独,没有温暖,缺少支持;而过分的联结会让我们体验到窒息,拥挤,被控制和淹没。
    在这种矛盾的心理状况下,一部分人就选择以施shou虐的方式去寻求与他人的连接,这样他们不至于退回到一种失去自我的境地,这种失去自我的境地就好像被母亲所孕育的状态一样——你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需要完全依附于另一个

    • 23 min

Top Podcasts In Society & Culture

搞钱女孩|女性成长访谈播客
搞钱女孩创始人小辉
不把天聊si
我要WhatYouNeed
Studio Sembang
ATHQ Media
思維槓桿
麥可米克
唐陽雞酒屋
唐綺陽
只能喝酒的圖書館
Otherwise Library

You Might Also Like

五分钟心理学
柠檬心理
不止读书
魏小河
焦虑症自救【失眠紧张不安】不焦虑的活法(放松入睡)
重塑心灵心理训练中心
不把天聊si
我要WhatYouNeed
知行小酒馆
有知有行
思文,败类
思文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