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r 18 min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017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 Education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們《了凡四訓》的課程上次講到的是「改過之法」。《了凡四訓》四大部分,第一個是「立命之學」。人要能改變命運,首先,心量要大,所謂量大福大。人的心,假如可以為天下蒼生著想,他的命運一定改得非常快。
  上次我們講到「改過之法」。一個人真正肯去斷惡修善,他會出現很多吉祥的預兆。上次我們有提到,他心神恬曠,智慧頓開,「或處冗沓而觸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或夢吐黑物,或夢往聖先賢提攜接引,或夢飛步太虛,或夢幢幡寶蓋,種種勝事。皆過消罪滅之象也。」一個人真正德行不斷增長。剛剛這段是在「改過之法」的最後的部分。
  很多人讀完之後說,好像我都沒有這些好的預兆,其實不要刻意去求這些好的預兆。您睡覺的時候都沒有作夢,一覺到天亮就是有福報的人。也很有可能是因為你都依教奉行了,本來信心就很足,不用佛菩薩還刻意的要到夢裡去給你摸摸頭。代表你很有信心,或者你是乖學生,就不用刻意給你say hello一下。所以,好學生我們心裡知道依教奉行就對了。當然這些都是很好的預兆,都是自己罪業消除的好結果。但是有這些好的徵兆、好的祥瑞的時候:
  【然不得執此自高。】
  不能自己高興、歡喜。其實高興也是煩惱,歡喜也是煩惱。因為你貪著這個高興,去給人家炫耀,那就傲慢又起來,這個煩惱就一個接一個,縱使是好預兆也會變成不好。覺得這個好預兆,自己不肯再好好下功夫去提升,「志得意滿」,這樣也不理想,這裡講不可以畫地自限。所以這些好的預兆也不放在心上,還是勇猛精進就對了。
  接下來就舉了一個古人改過非常好的榜樣,他不只兢兢業業、鍥而不捨的求進步,而且沒有自滿,沒有畫地自限。舉的例子是春秋時侯一位賢德之人,蘧伯玉先生。說到他二十歲的時候,
  【已覺前日之非而盡改之矣。】
  一個人可以覺察自己昨天之前的過失,這是代表他不欺騙自己。自己有過失不肯承認,那就變成自欺,進而又去欺人。所以人生最大的悲哀其實是欺騙自己。比方說我們跟人相處,在論些事情、爭個對錯,自己情緒也上來、火氣也上來,還繼不繼續爭對錯?火都已經上來了,自己對還是錯?自己已經錯了,還要去跟人家爭對錯。所以能覺自己前日之非,甚至是前一句話之非、前一念之非,都要不自欺的人才做得到。就像今天我的過失非常多。舉個例子,剛好今天在下課時間,我後面坐了一位長者(一位女士),她突然走到我身邊。我看她的表情,是已經好像鼓起勇氣才來跟我講話的。
  我曾經聽一個小孩,好像是九歲,那個孩子說,要跟我講話以前必須深呼吸三次。我就反省我看起來挺恐怖的,人家跟我講話,小孩都嚇得要深呼吸三次才敢跟我講話。儒家常說「忠恕之道」,這個「恕」就是時時能夠設身處地。比方說我們做領導工作,下屬要給我們提意見,其實他都要深呼吸幾次才來跟我們講。所以假如能體會到這點,應該在聽下屬給我們提意見的時候,是佩服他的正直勇氣,然後感謝他對我們的護念,就很容易能接受底下人給我們提意見。
  我看到這個長者,她跟我講話的時候還有點緊張。她說:「蔡老師,這幾天我坐在你後面,我觀察到你的兩隻腳張得很開。」你看,當她這句話講出來的時候,我是覺還是迷,自己能不能分辨到?我馬上接著一句話說:「我從小就是這樣。」可是我這句話講出來,我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們《了凡四訓》的課程上次講到的是「改過之法」。《了凡四訓》四大部分,第一個是「立命之學」。人要能改變命運,首先,心量要大,所謂量大福大。人的心,假如可以為天下蒼生著想,他的命運一定改得非常快。
  上次我們講到「改過之法」。一個人真正肯去斷惡修善,他會出現很多吉祥的預兆。上次我們有提到,他心神恬曠,智慧頓開,「或處冗沓而觸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或夢吐黑物,或夢往聖先賢提攜接引,或夢飛步太虛,或夢幢幡寶蓋,種種勝事。皆過消罪滅之象也。」一個人真正德行不斷增長。剛剛這段是在「改過之法」的最後的部分。
  很多人讀完之後說,好像我都沒有這些好的預兆,其實不要刻意去求這些好的預兆。您睡覺的時候都沒有作夢,一覺到天亮就是有福報的人。也很有可能是因為你都依教奉行了,本來信心就很足,不用佛菩薩還刻意的要到夢裡去給你摸摸頭。代表你很有信心,或者你是乖學生,就不用刻意給你say hello一下。所以,好學生我們心裡知道依教奉行就對了。當然這些都是很好的預兆,都是自己罪業消除的好結果。但是有這些好的徵兆、好的祥瑞的時候:
  【然不得執此自高。】
  不能自己高興、歡喜。其實高興也是煩惱,歡喜也是煩惱。因為你貪著這個高興,去給人家炫耀,那就傲慢又起來,這個煩惱就一個接一個,縱使是好預兆也會變成不好。覺得這個好預兆,自己不肯再好好下功夫去提升,「志得意滿」,這樣也不理想,這裡講不可以畫地自限。所以這些好的預兆也不放在心上,還是勇猛精進就對了。
  接下來就舉了一個古人改過非常好的榜樣,他不只兢兢業業、鍥而不捨的求進步,而且沒有自滿,沒有畫地自限。舉的例子是春秋時侯一位賢德之人,蘧伯玉先生。說到他二十歲的時候,
  【已覺前日之非而盡改之矣。】
  一個人可以覺察自己昨天之前的過失,這是代表他不欺騙自己。自己有過失不肯承認,那就變成自欺,進而又去欺人。所以人生最大的悲哀其實是欺騙自己。比方說我們跟人相處,在論些事情、爭個對錯,自己情緒也上來、火氣也上來,還繼不繼續爭對錯?火都已經上來了,自己對還是錯?自己已經錯了,還要去跟人家爭對錯。所以能覺自己前日之非,甚至是前一句話之非、前一念之非,都要不自欺的人才做得到。就像今天我的過失非常多。舉個例子,剛好今天在下課時間,我後面坐了一位長者(一位女士),她突然走到我身邊。我看她的表情,是已經好像鼓起勇氣才來跟我講話的。
  我曾經聽一個小孩,好像是九歲,那個孩子說,要跟我講話以前必須深呼吸三次。我就反省我看起來挺恐怖的,人家跟我講話,小孩都嚇得要深呼吸三次才敢跟我講話。儒家常說「忠恕之道」,這個「恕」就是時時能夠設身處地。比方說我們做領導工作,下屬要給我們提意見,其實他都要深呼吸幾次才來跟我們講。所以假如能體會到這點,應該在聽下屬給我們提意見的時候,是佩服他的正直勇氣,然後感謝他對我們的護念,就很容易能接受底下人給我們提意見。
  我看到這個長者,她跟我講話的時候還有點緊張。她說:「蔡老師,這幾天我坐在你後面,我觀察到你的兩隻腳張得很開。」你看,當她這句話講出來的時候,我是覺還是迷,自己能不能分辨到?我馬上接著一句話說:「我從小就是這樣。」可是我這句話講出來,我

1 hr 18 min

Top Podcasts In Education

The Mel Robbins Podcast
Mel Robbins
The Jordan B. Peterson Podcast
Dr. Jordan B. Peterson
Mick Unplugged
Mick Hunt
TED Talks Daily
TED
School Business Insider
John Brucato
Do The Work
Do The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