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客廣播電臺 I 客座教授!安烈炫

講客廣播電臺 I 客座教授!安烈炫

跟著三位客家歐巴,用貼近日常生活的聊天方式,走進客家學術界吧! 【客座教授!安烈炫】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張維安教授、羅烈師副教授、國立聯合大學林本炫教授三位重量級學者,以社會科學為本,探討族群歷史與族群認同! 透過基礎的學術研究方法分析文化形成與改變,作為雙向溝通「學界和社會」的平台,讓學術研究發揮一點科普的社會影響。 拉近學術界與一般社會的距離,並藉由本節目破除刻板的客家形象,建構新的客家印象。 #客家 #hakka #客語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臉書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

  1. 1 DAY AGO

    EP58|刪減客委會預算對客家發展的傷害

    上個月立法院審查中央政府總預算,客委會被刪減或凍結高達13.88%,將對客家政策的推動造成嚴重影響,引發客家鄉親和社團抗議。 由於提案或者附和刪減客委會預算的,有多位客家籍立委。可能這些立委缺乏客家意識,不瞭解客家政策,也可能黨團意志讓客家籍立委無法為客家發聲,令人相當遺憾。   節目筆記︰ 00'00'' 講客,除了講客家話,也要多講客家事務。最近客家委員會預算被刪減,是很重要的客家事務,值得大家來關心。去年12月2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改「財政收支劃分法」,其實就影響到客家預算。而一月份客家委員會預算被大幅刪減,影響更大。 02'15'' 《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後,預算有相當大部分從中央移轉到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有無經驗和能力,持續中央政府原本在推動的客家事務,尤其是否有意願,每個縣市政府不一樣,將造成各縣市的客家事務步調不一。 05'00'' 立委刪減客委會預算的理由千奇百怪。客委會主委針對《財政收支劃分法》的發言,讓立委不高興,竟也成為刪減預算的理由。補助「大港開唱」等活動,是要讓客家文化走進主流文化圈,立委對族群主流化完全沒有瞭解,就會覺得和客家沒有關係而加以刪除。 8'10'' 立委看到「宣傳」兩個字,就說成是「大內宣」,這是望文生義。有的宣傳是宣傳政績,有的是宣傳政策,有的是針對弱勢團體、少數族群文化的宣傳和增能,性質上有很大差別。將三者混為一談,是對「宣傳」費用的內涵望文生義。 11'50'' 將宣傳費用刪除,對於藝文團體造成很大的傷害。多年來客家藝文人才好不容易培養起來,刪除這些預算,有可能造成這類人才的中斷,因此引發藝文團體和年輕人以及客家社團的抗議。 13'40'' 北部客家人長期支持國民黨,但這次提案刪減客家預算的是國民黨,而且還有多位是客家籍立委。不要認為預算和自己無關。 15'30''「砍預算是立委的天職」,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立法委員的職責是審議法律案和預算案。所以不是「砍」預算,是審議預算。審議就要具有資格和能力去審查,要用心審查,才是為人民納稅錢把關,不是隨便「砍」預算就叫做幫人民納稅錢把關。 17'20'' 客委會預算已經定案,被立委刪減1.94億,被凍結4.16億,合起來高達客委會預算的13.88%,影響非常大,也引發客家鄉親發罷免這些立委的行動。 19'00'' 客家鄉親關心客委會預算,卻被說成是被帶風向。「凍結」預算並非《預算法》裡有規定的法定手段,但因為經費執行需要一定的時間,實際上卻可能和刪除預算有相同的後果。有些經費停掉一年,相關人才被迫離開之後,以後可能很難再恢復。 29'40'' 審查預算是很嚴肅的事情,不能望文生義胡亂刪減或「凍結」。沒有充足的理由,便將各機關的事務費通案統刪10%,或者以114年經費比去年多所以要通案刪除,這都不能成立。因為我國經濟會成長,GDP不斷擴大,歲入增加,歲出自然就會成長。 38'00'' 立委沒有客家意識、對客家政策不瞭解,不瞭解客家藝文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是提昇客家尊榮感的重要方法。經費停掉一年,就可能傷害這些藝文人才和團體。 47'20'' 立委看到預算要用在「宣傳」兩字,以為就一定是客委會用來宣傳政績。但宣傳也有用來宣導政策,譬如宣導打疫苗,也有用來宣導客家文化和客家藝文活動。看到「宣傳」就以為是宣傳政績,是望文生義。 49'30'' 無論爭議如何,關心客家的朋友,仍不宜因為一年的預算或一任政府之施政而立場分明,進而導致彼此無法溝通及協力。把客家擺在中間,應該成為客家朋友的共識。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

  2. FEB 3

    EP57|印尼西加里曼丹客家

    位於婆羅州的印尼西加里曼丹,有令人深刻的客家華人掏金的故事,有許多華人組織的掏金公司,特別是羅香林筆下和羅芳伯的「西婆羅洲羅芳伯等所建共和國」或蘭芳大統制。 一直以來有一個重要的傳說,是海外客家華人所建的民主共和國,足以媲美美利堅共和國。   節目筆記︰ 01'25" 印尼是東南亞華人最多的國家,客家人口也是最多的國家。 婆羅州西加里曼丹,從清朝以來即有大量的客家淘金公司在這裡發展。 05'00" 西加里曼丹人口,多數集中在都市。 首都坤甸位於卡普拉斯河的一個出海口。 此地華人以客家人和潮州人為主。卡江以東的老埠頭,講潮州話,卡江以西的新埠頭,以客家話主。卡江沿岸數百公里擁有許多客家華工與蘭芳公司的故事。 10'35" 淡水港是蘭芳公館所在地,目前供奉有羅芳伯的神位。 再往北從松柏港(Sungaipinyuh)向東,可以到達蘭芳公司的首都東萬律(Mandor), 在這裡可以看到羅芳伯的墓園,這個墓園最近有許多新的建設。兩地周邊過去住有許多客家人,不過因為衝突的關係就田野經驗所知東萬律,已經很少客家華人。順便提一下,這裡也二戰期間,日軍進行集體屠殺的現場,擁有大型的紀念墓園。 18'55" 坤甸和山口洋途中,以百富院(Sungai Duri),一座橋為分界點,南北客家語言有所差別,北部主要是說陸豐客話,南部則以梅縣客家語言為主。百富院以北最主要的客家華人聚集地是山口洋。 25'00" 山口洋號稱千廟之城,保有許多華人傳統習俗,例如問事。本地通行與為客語,即使是附近的少數族群,也能說客語,過去產生過幾位客家市長。 山口洋和楊梅有姊妹市的關係,在台灣有許多從這裡來的女性婚姻移民,在台灣客家社區長可發現他們的身影。有時候還可以發現她們會回到山口洋向當地的大伯公祈福。 34'00" 蘭芳公司由梅縣北邊石扇堡的客家人羅芳伯於 1777 年在印尼西加里曼丹的東萬律建立,是一個由華人移民社群組織起來的自治組織。蘭芳公司在其轄地實行了一套類似民主選舉和議會制的制度,羅芳伯被推舉為領袖,稱為「大唐總長」或「大統制」。公司設立了機構,進行徵稅、發行錢幣、提供教育、仲裁所,並擁有自己的軍隊以保護其利益。 40'00" 羅香林在其著作《西婆羅洲羅芳伯等所建共和國考》中,首次提出蘭芳公司是「共和國」,並稱其為「蘭芳大統制共和國」。他認為蘭芳公司的選舉制度和議會機構符合共和國的基本特徵。 48'00" 蘭芳公司是否為共和國仍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更真實的可能是蘭芳公司和周邊的其他華採礦公司之間的競爭與衝突。 52'00" 加里曼丹山口洋很值得去一趟深度旅行。     客新聞專欄:https://hakkanews.tw/2025/02/03/hakka-in-west-kalimantan/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

  3. JAN 27

    EP56|新加坡客家

    新加坡是城市國家,是東南亞航空與航海的樞紐,對於客家而言,由於新加坡的特性,此地創造了跨區域的客家組織,即南洋客屬總會。   節目筆記︰ 02'20"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中心,也是個城市國家,這使得新加坡的客家格外不同,在客家歷史中也扮演關鍵的角色。 04'10" 新加坡客家人所從事工作與其他華人有一般共通性,但就中國整體而言客家仍以農工為主,商業力量不如福建商人。儘管如此,客家人仍不乏大生意人,這與新加坡 08'30"社會網絡以及歷史際遇會影響人們工作的選擇,新加坡的典當業主要由大埔人掌握,這與檳城富商張弼士在新加坡經營當舖事業有關。張弼士是大埔人,這也促成了大埔人在新加坡經營相同行業。 15'10" 永定商人胡文虎在仰光、新加坡與香港經營中葯,虎標萬金油賣到所有華人家庭。同時,胡文虎也是非常重要廣告與媒體人,例如星洲日報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重要的例子。 23'20" 胡文虎在新加坡成立南洋客屬總會,支持羅香林推廣客家知識,促成了中原客家論述普及,也凝聚了不同縣份客家人群的客家認同。客屬總會後來在香港成立,也進一步擴大了世界性的客家認同。 31'10" 胡文虎到各地推動成立客家組織未必全部順利,例如在霹靂州金寶的行動就沒有立即成功。 33'30" 胡文虎在新加坡成立南洋客屬總會時,集眾人之力,購置土地,建立大樓,以產業支持客家組織之營運。 36'20" 會館是東南亞重要的華人組織,與臺灣地方社會之宗族差別甚大。會館的傳統功能包含工作、信仰與教育等。特別是教育方面,華人集資辦理華人學校,傳承華人的語言與文化。新加坡建國之後,以英文為國家語言,華文教育到1980年代就式微了。 42'20" 義山死者的共同墓園,各會館或跨會館有各自的義山,例如豐永大義山就是豐順、永定及大埔三縣移民的共同墓園。然然新加坡寸土寸金,大部份的義山在政府規範下,範圍小而相對密集而整齊。 47'20" 大伯公信仰是東馬特殊信仰,德光島的縀伯公之「縀」是馬來文Tuan(敦)先生之尊稱,可能就是大伯公的一種型式。 51'20" 新加坡是東南亞客家的普同類型,亦即包含會館、義山及華校等組織與習俗;不過,新加坡客家最重要的是它的城市屬性,創造了跨區域的客家組織。     客新聞專欄:https://hakkanews.tw/2025/01/27/hakka-in-singapore/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

  4. JAN 20

    EP55|東馬客家

    東馬包含沙巴與沙拉越,是英國人所成立的政權,並且也同時以英國倫敦所上市的公司,經營東馬。 華人由英國人計畫性的引入,而客家以鄉居為主。   節目筆記︰ 03'30" 客家分布於全世界,是華南華人整體移民的一部份,也是大航海時代以來的世界趨勢。 04'20" 東馬包含沙巴及砂拉越,二者加起來是臺灣六倍大,但人口不及臺灣五分之一,除了熱帶栽培業之外,林業也是重要資源。 11'20"林業包含伐木、運輸、裁切及出口等,需要大量的人力。又由於相對於無文字的當地民族,華人是更適合的勞動力來源,客家也因此被引入。 15'30" 伐木之後,橡膠、胡椒與油棕繼之而起,尤其油棕更是目前佔地面積最廣大的產業。這些產業提供龐大的人口市場,客家就是這樣被吸引至東馬。 20'50" 以砂拉越美里為例,石油是重要資源。石油工人來自廣東,河婆人被引進美里,起初主要為開路、伐木與建築事業,後來在地化後則以橡膠及胡椒產業及小型商業為生。 25'30" 英國人尚未控制砂拉越之前,此地屬次汶萊王國統治。布魯克受封拉者後,建立政權,以古晉為中心擴大到整個砂拉越。布魯克為了開發砂拉越,就大量引進華人。例如福州人就由衛里公會,引入詩巫,建立了以福州人為主的城市。 32'00" 布魯克建立了慕娘公司(Borneo Company),在倫敦股票市場上市。大量的不同祖籍人群被引入砂拉越,開發不同的地方,詩巫為福州人,成邦江為潮州人,古晉為福建人(泉州與漳),而郷下則大部份為客家人。 37'00" 東馬客家人郷居為主,所以有較多的客家庄。以新堯灣(Siniawan)為例,是3000人左右的河婆客家華人所建立的客家聚落,與周邊南島民族比達友約六七千人,共同生活。新堯灣以觀音為信仰中心水月宮,由八個聚落共同輪值總理,與華人在世界各地建立的聚落有相當程度的共通性。 42'20" 沙巴的客家人口佔華人的大部份,由英國渣打公司與巴色差會合作,自寶安、深圳、五華、紫金、花縣與廣西的客家人引人。 51'30" 東馬客家由英國人計畫性的引入,主要從事熱帶栽培業,鄉居的客家人建立了許多客家庄,形成了兼具原鄉傳統與地特色的客家文化。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

  5. JAN 13

    EP54|錫礦與客家

    錫可以和鐵及銅製成合金,廣泛用於製作罐頭、生活用品及工藝品,全世界需求量龐大。 由於於馬來半島富含錫礦,因此吸引大量華人前往採礦,客家人又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因此形成富有當地特色的客家社會與文化。   節目筆記︰ 00'01" 錫礦對於馬來西亞(西馬)華人非常重要。 04'20" 錫可以製作罐頭、用具及子彈等用品,有非常礦之生產需要非常龐大的人力。錫礦脈之發現除了專業知識外,也往往帶著幾分運氣。據說某次大象「拉律」失蹤,找到後,發現大象身上有錫粉,因此循跡找到礦脈,隨後所建立的礦城就叫拉律。 11'00" 挖礦之時關於人力之召募管理是一大重點,往往藉由既有的社會網絡,例如血緣或地緣來執行礦場的管理。 13'20" 不同華人武力各自與不同馬來統治者蘇丹結合,彼此競爭,甚至發生戰爭,例如拉律戰爭與雪蘭莪戰爭。這種衝突以秘密會社海山與義興為組織,人群則分別以嘉應州及惠州人群為主。 24'30" 拉律戰爭與雪蘭莪戰爭簽定和平條約後,華人甲必丹,例如吉隆坡的葉亞來原有擁有的「餉碼」(farm)權力,就逐漸被英國人收回,華人的影響力逐漸下降。 29'10" 這個衝突過程中,甲必丹盛明利被馬來人斬首,後來被華人神化為守護神,亦即仙四師爺。 34'45" 雪蘭莪往森美蘭或者往巴亨一路開採錫礦,建立礦城,建立仙四師爺廟,形成了某種意義的「客家帶」。 38'20" 1980年代錫價崩盤,許多礦城就沒落。例如金寶的錫礦從1886到1986有一百年的繁榮,但之後就沒落了。而地形地貌發生很大的改變,整個霹靂州有非常多湖泊,似乎很美麗,但實際上卻是生態重大的變遷。 43'30" 東南亞的客家/族群研究雖然是人群的研究,但是錫礦產業則應該視為是地區性的或者地域性的研究,應該可以有不同的研究取向。 48'00" 仙四師爺信仰之形成,可以視為是客家信仰的特色。 49'40" 臺灣的客家文化係小農水田經濟為基礎而建立的,然而,東南亞的客家並無農業之產業基礎,反而以礦工與礦城為背景所形成的文化,可以進行大範圍的比較。     客新聞專欄:https://hakkanews.tw/2025/01/13/visiting-professor-ahn-yeol-3/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

  6. JAN 6

    EP53|客家人為什麼離開中國?

    客家移民到全世界不是客家獨特的遷徙歷史,實際上,這是大航海時代以降,世界勞動力市場所牽引的結果。   節目筆記︰ 2'20" 客家分布於全世界的這個現象要放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海上絲路與全世界的大航海時代的脈絡中。 6'10" 中國不只是個大陸國家,也濱臨太平洋與南海,早在唐朝甚至更早的歷史時代,但透過海路與阿拉伯通商。 10'10" 15世紀鄭和下西洋時,已在馬六甲建立據點。至16世紀,中國與西方開始相互接觸。 16'00" 中國對外的海洋道路始終存在,太平時是通商航道,亂世則是出洋躲避途徑。明代滅亡時,大量戰爭難民與移民遠走海外,就是靠這一航海途徑與知識。 21'40" 16世紀葡萄牙佔領馬六甲,17世紀荷蘭佔領印尼亞加達,成立東印度公司,也佔領台灣,建立了熱蘭遮城(台南)。此時,中國尚可與重商主義國家對抗,華人也主動的前往東南亞發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蘭芳公司的羅芳伯。 30'10" 19世紀英國工業革命之後,開始向東方殖民。到19世紀初期,佔領了檳榔嶼、馬六甲與新加坡,並以此為基礎,向馬來半島內陸發展,並開始爭奪錫礦等產業。這形成了龐大的勞動力需求,於是對華南人口形成了強烈的吸引力。 37'20" 橡膠產業也需要大量人力,英國便大量引入華工。有人認為英國與華人之間的關係是合作的,但也有人認為是殖民奴役的,是值得討論的議題。 45'10" 客家在這個出國移民的潮流中,所取得的主要產業位置主要是礦業工人、農場工人或農人。雖然也不乏商人,但是商業網絡基本上仍掌握在漳泉潮汕與廣府人群中。 53'00" 客家離開中國,前往東南亞,主要是受到大航海時代以降的世界勞動力需求所吸引,而這趨勢也與源遠流長的海上絲路有關。     客新聞專欄:https://hakkanews.tw/2025/01/06/visiting-professor-ahn-yeol-2/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

  7. 12/27/2024

    EP52|邁向2025年,繼續拉近客家與大眾的距離。

    客座教授安烈炫在這一集播滿一年。上週做了年度回顧,這一集跟大家預告2025將要討論的主題。 包括:全球客家、宗教信仰、客家社區、文化再現、客家學術社群等。2025年起,播出時間改為每週一晚上7點至8點,歡迎大家繼續收聽,或/並閱讀每週文章。   節目筆記︰ 00'00" 對於客家的理解,很多人接觸到的是古代的事情,如客家起源、移墾歷史等,講到客家也只有硬頸和勤勞、節儉,但是客家還有許多議題值得討論。 01'30" 客家鄉親常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老一輩客家人引以為榮,但缺乏全球的視野,為什麼客家人會到全球各地?是什麼力量讓客家人到全球各地?客家人到全世界,不是很有冒險性嗎?為什麼又常說客家人很保守?客家人常說安土重遷,卻又以此為榮,顯然相互矛盾。 07'30" 對於全球客家的研究,可以是一種方法,進一步瞭解客家人是什麼族群。分佈在全世界的客家人,有很多不會說客家話。有人說「不會說客家話就不是客家人」,那麼這些為數眾多分布全球各地的「客家人」,算不算客家人呢? 08'15" 從六○年代本土化運動開始,社區開始受到重視。從陳其南擔任文建會副主委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近年的地方創生,鼓勵年輕人回到社區,地方社區慢慢產生轉變,客家社區的變化也值得關注。客委會推動以社區為基礎的客語復興,都說明社區很重要。 13'20" 除了客家特色的義民爺信仰之外,閩客共有的媽祖信仰,伯公信仰,閩客之間有細微的差別。制度性宗教,如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客家人和這些信仰有什麼關係?這些制度性宗教對客家地區有什麼影響? 20'00" 講到基督教和客家的關係,常以客家人較少信仰基督教,就說客家人保守。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這樣的講法很有問題,是誰在說這樣的話。如果再放到海外來看,客家人信基督教的很多。 24'45" 海外華人常有原鄉信仰、故鄉神,但海外客家人還常有另外的在地信仰。 26'20" 文化再現指當代社會以各種方式呈現實際的文化,包括桐花、花布、各種傳統的或者新創的節慶,還有如博物館,各式傳播媒體、博覽會,食物、戲曲、歌唱等文化展演,也是一種文化再現的方式,也可以說是文化治理。 33'40" 器物背後通常有其知識和故事,在展示器物的同時,其實要展示其知識,如果沒有研究和呈現其知識,觀看者就會覺得莫名所以。文物有好的詮釋,才能夠再現背後的文化。 37'15" 客家學院和客家學術社群,是大家比較少注意的議題。還有不少民間的「文史工作者」也在從事客家研究,近年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推動的客家村史寫作計畫,目的之一也是在培養下一代年輕文史工作者。學會社團組織也是客家學術社群重要的一環。 48'30" 明年2025年的播出時間改為每週一晚上7點播出。時間有改變,節目型態沒有改變,一樣是廣播、Podcast、網路文章同步播出。     客新聞專欄:https://hakkanews.tw/2024/12/27/visiting-professor-ahn-yeol/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

  8. 12/20/2024

    EP51|客座教授安烈炫2024年度回顧

    這是2024年回顧專輯,三位主持人同場錄音,首先是回顧(2024)年度的節目內容,其次則是反省節目使用的多腔調客家話之挑戰及意義。 比較細節的部分是探討客家現象的學術分析之價值,並提出「解構客家文化刻板印象」的重要性,最後,則是展望2025年節目的內容。   節目筆記︰ 02'20'' 節目誕生的契機,客家文化會議的交談,帶來緣分。三位主持人長期在客家學院從事教學與研究,認為推出大眾科普客家知識,分享學術研究的成果有其意義。 05'15'' 客家學院不是客語學院,客家學院的研究涵蓋廣泛。 07'00'' 學術知識與生活知識常有距離。例如「客家人具有純正漢人血統」的說法。然而,這種觀點多源於過去流行的「純正血統理論」,並不完全符合歷史與現實中的多元族群特性。 15'40'' 解構社會對客家的刻板印象的必要性。例如,有些人認為客家男性大男人主義或不適合婚配(嫁夫莫嫁客家郎),需要解構其將地區特質或家庭特質「錯誤的轉譯成(客家)族群特質」的問題。 18'50'' 三位老師分別使用四縣腔、海陸腔和大埔腔,初衷是希望彰顯客家語言的多樣性。希望保護使用者相對較少的小眾腔調。 26'40'' 我們三位主持人都坦承,自己在客家話的使用上仍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因此也歡迎大家繼續給予指導與建議。 28'00'' 「講客電臺」的精神:既是「用客家話」講,也可以(使用非客語)來「講客家事」。  29'00'' 某些專有名詞,用客家話表達可能需要時間推廣。例如不會用客語說「滑鼠」。 33'30''「客新聞」的專欄提供了節目內容的「文字版」與「相關學術論文」。 36'00'' 關於文化心理學方法的肯定。 38'40'' 客家研究中「比較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42'30'' 學術強調研究過程的透明性、公開性與嚴謹性(以及反思性)。 47'00'' 客家知識內容,常受傳播模式的影響。 47'35'' 明年我們計劃增加討論的議題有:海外客家研究、客家飲食、文化產業、博物館、客家知識機構。     客新聞專欄:https://hakkanews.tw/2024/12/20/visiting-professor-an-yeol/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

About

跟著三位客家歐巴,用貼近日常生活的聊天方式,走進客家學術界吧! 【客座教授!安烈炫】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張維安教授、羅烈師副教授、國立聯合大學林本炫教授三位重量級學者,以社會科學為本,探討族群歷史與族群認同! 透過基礎的學術研究方法分析文化形成與改變,作為雙向溝通「學界和社會」的平台,讓學術研究發揮一點科普的社會影響。 拉近學術界與一般社會的距離,並藉由本節目破除刻板的客家形象,建構新的客家印象。 #客家 #hakka #客語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臉書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

More From 講客廣播電臺Hakka Podcast

You Might Also Like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