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avsnitt

我们将把国学经典呈现给大家,一起学习经典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记得关注主播并订阅专辑哦,这样上新就会提醒你了。欢迎分享给你的好朋友,一起来我们的直播间分享倾听后感,等你哦。

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中国历史|儒家经典|启予四书|朱熹和王阳‪明‬ 2022战胜自己

    • Historia

我们将把国学经典呈现给大家,一起学习经典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记得关注主播并订阅专辑哦,这样上新就会提醒你了。欢迎分享给你的好朋友,一起来我们的直播间分享倾听后感,等你哦。

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中国历史|儒家经典|启予四书|修身要旨|任重而道远的修行

    中国历史|儒家经典|启予四书|修身要旨|任重而道远的修行

    任重道远的修行
    儒家讲究的是修己以安人,通过加强个人修养理顺人际关系,讲究“反求诸己”,遇到问题到自己身上找原因,“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但是,儒家更强调的是“义者宜也”,凡事追求妥当、恰如其分,就是把握好“度”。因此,儒家的修行也不是一味地自省、自责,也不是无原则地把责任都归到自己身上,在修行上也要贯彻“中庸”精神,把握好度。我们不要忘记,“勇”为儒家“三达德”之一,如果按儒家的方式修行,最后把人修得火气全无、逆来顺受、唯唯诺诺,那只能说他修偏了、修错了。孟子讲“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慨,这也是儒家修行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下这个浮躁的时代,我希望弟子们能够沉下来、静下来,打理一下自己的内心,通过修心是可以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机遇的:但能否把握住机遇,不仅与你修行的深浅有关,也与你的能力、素质有关,与你做事是否能把握好度有关,更与你是否有儒家“铁肩担道义”的气慨有关。我体会,那既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也是一种精神,这才是真正的儒家精神。《论语》上记载,孔子的弟子,也是《大学》的作者曾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将实现儒家的最高追求“仁”作为自己的任务和使命,毕生向着这个愿景前进,死而后已;因为肩负如此重大的使命,而且要坚守一生,所以才说儒家知识分子是“任重而道远”。可以说,历代的儒家学者对于儒家的理想与信念是抱着一种宗教式的虔诚,从这个角度来看,称儒家为儒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们应该理解,支撑历代大儒坚持走下去的理由,并不仅仅是人生在今世的成功,更多的可能是人的自我完善,是灵魂的成长,是生命境界的提升,也是对美好归宿的期冀。我是一个怯懦的人,恐怕担不起这样一副重担;我是一个脆弱的人,恐怕没有恒心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但我也是一个冲动的人,不管自己是否担得起、走得下去,就已经将弘扬儒学作为自己的任务,并作为自己后半生的事业。收弟子,就是要寻找有缘人,帮我一起来承担这副重担,我们相互勉励地一直走下去。成也罢、败也罢,风雨也好,彩虹也好,我想,我们毕竟一起走过,感受过不一样的人生,走向生命的更高层次。这样,我也就可以说是不虚此行了。

    • 4 min
    中国历史|儒家经典|启予四书|修身要旨|觉悟与明了

    中国历史|儒家经典|启予四书|修身要旨|觉悟与明了

    觉悟与明了
    修心的起点是觉悟。我这里说的觉悟要作动词理解,也许称为觉醒更合适一些。能够想到修心,能够有修行的愿望,这已经是一种觉悟了。试看中国十几亿人,认识到修心的重要性,想要修心的能有多少,可以说,99.9%以上的人一生都活在浑浑噩噩之中,完全没有觉悟、觉醒,就像是没有从梦中醒来。有什么区别呢?修行的人靠理性指导自己的人生,不修的人靠本能指导自已的人生。以理性指导人生,才能活的理性,才能真正过上自已想要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人”生;靠本能指导人生,只能是他的人生中充分体现着动物性的本能,这不是真正的“人”生。说的更直白些,不修的人生与动物的生活之间不存在本质的区别。先声明,我不是骂人哦。想一想吧,不修行的人,或者说绝大多数的人,他们的人生是怎样的一种旋律,不外是挣钱、花钱两件事吧,年轻时努力学习,以便上好大学、有好工作,可以多挣一些钱,然后可以吃好的、喝好的,娶个漂亮媳妇,生儿子。然后是更努力地挣钱,供儿子上学、供儿子买房娶媳妇,然后发挥余热带孙子,再之后,没有力量去挣钱,甚至没有精力去花钱了,就在家安度晚年,说得不好听一点儿,混吃等死吧。这样的人生与动物存在本质性的区别吗?动物小时候也在努力学习生存的本领吧,以便能吃好、喝好,然后呢,也努力打扮一下自己,求偶,然后是努力带好孩子,然后是晚年,竟争中被淘汰。人生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何在?在我看来,知道修心,是人性从其动物性本能中觉醒,有了与动物不同的追求,此后才活得真正像个人。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就是像动物一样过完一生,从未觉醒。我非常讨厌人是高级动物这一说法,这是抹杀人的灵性,将人混同于动物,为人像动物一样过一生、永不觉醒找理论依据,不是唤醒梦中人,而是给他安眠药,让他沉睡至死。只有觉悟者才会修行,因此说修心的起点是觉悟。带来明了的觉悟才是真正的觉悟。分两个方面。首先,明了,指你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绝大多数人的浑浑噩噩,发现自己与他们的不同,认识到自己已经站在了另一个高度上,这才是真正的觉悟。甚至会对这个世界存在一丝陌生的感觉,感觉自己不属于当下的这个世界。其次,明了,也指明白这一切之后,产生慈悲心,而不是傲慢心。怜悯众生的没有觉悟、浑浑,这就是慈悲心......

    • 5 min
    中国历史|儒家经典|启予四书|修身要旨|什么是真正的自己

    中国历史|儒家经典|启予四书|修身要旨|什么是真正的自己

    什么是真正的自己
    “学者为己”,不仅学习、修身,我们所做的一切,出发点实际上都是为了自己,但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传习录》中记载的王阳明与弟子萧惠的一番对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王阳明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人必须要有“为己之心”,就是真正为自己好的心,然后才能克制自己,进行自我约束,而只有能进行自我约束的人,才能成就自己。人生的修炼就是为己一克己一成己的过程,为己是出发点,是修身的动力,克己是修身的方式,也是修身的过程,成己是修身的目的和结果,也是我们修身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萧惠说:“惠亦颇有为己之心,不知缘何不能克己?”萧惠认为自己有为己之心,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不到克己,经常约束不住自己。王阳明问:“且说汝有为己之心是如何?”就是问萧惠,你认为自己有为己之心,具体表现是什么?萧惠思考了很久才回答:“惠亦一心要做好人,便自谓颇有为己之心。今思之,看来亦只是为得个躯壳的己,不曾为个真己。”萧惠一心想做个好人,因此就误认为自己有为己之心,在王阳明的启发下,他认识到这是不对的,看来他从前只是为了“躯壳的己”,并不是为了“真己”。这是古人的概念,所谓“躯壳的己”指肉体,“真己”指真正的自己。萧惠反思自己从前的所做所为,认为都是为了自己的肉体着想,并没有为真正的自己着想。王阳明说:“真己何曾离躯壳?恐汝连那躯壳的己也不曾为。”真正的自己也是离不开肉体的,王阳明认为,萧惠恐怕都不曾真正地为自己的肉体着想。王阳明接着问:“且道汝所谓躯壳的己,岂不是耳、目、口、鼻、四肢?”肉体是不是指耳目口鼻四肢这些东西?当然是啊!萧惠回答:“正是如此。目便要色,耳便要声,口便要味,四肢便要逸乐,所以不能克。”正是因为耳目口鼻四肢追求物质的享受,所以才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约束自己。王阳明接下来讲了一大段话:美色令人目盲,美声令人耳聋,美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这都是害汝耳、目、口、鼻、四肢的,岂得是为汝耳、目、口、鼻、四肢?若为着耳、目、口、鼻、四肢时,便须思量耳如何听,目如何视,口如何言,四肢如何动。必须非礼勿视、听、言、动,方才成得个耳、目、口、鼻、四肢,这个才是为著耳、目、口、鼻、四肢。汝今终日向外驰求,为名、为利,这都是为躯壳外面的物事。

    • 8 min
    中国历史|儒家经典|启予四书|修身要旨|止于至善

    中国历史|儒家经典|启予四书|修身要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
    《大学》开篇第一句话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人所说的《大学》的“三纲”,三条纲领。王阳明认为,亲民就是使人愿意与你亲近,这样你就能理顺人脉。朱熹认为,在这里“亲”应读为“新”,“新”的通假字,新民,是使人焕然一新,就是使身边的人都向好的方面转变。我觉得两位大儒都没错,只是视角不同。王阳明谈的是起点,你要想让人改变,人家都不和你亲近,你怎么能改变他呢?所以第一步要做到亲民。而亲民就必然会达到新民,这个人和你关系非常亲近,什么事都找你聊,问你意见,他就必然受你影响,必然会有所改变。因此我觉得,亲民和新民实际是一回事儿。止于至善,从字面上讲,是停留在至善的状态,孔子表扬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颜回的心能够持续三个月不违背仁,这就是停留在至善的状态了。但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也不是修身的具体途径。

    • 5 min
    中国历史|儒家经典|启予四书|修身要旨|明心复性

    中国历史|儒家经典|启予四书|修身要旨|明心复性

    明心复性
    因为《论语》中提到“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又记载着孔子的弟子子贡曾经讲:“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所以,传统上认为,孔子很少给弟子讲天道、性、命这些抽象的哲学概念,甚至进而认为,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里缺少哲学思辨层面的内容.但是,《论语》中也记载,孔子曾说过:“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如果不知道“命”,就无法成为君子,显然,君子必须进行与“命”有关的哲学层面的思考。由此看来,先秦时期的儒家一定对此方面有着精深的思辨.《中庸》说:“天命之谓性”,《性自命出》说:“性自命出,命自天降”,《孔子家语》说:“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谓之性”。从“道”或者说“天”中分离出来的那个东西叫作“命”,“命”与“天”、“道”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 7 min
    中国历史|儒家经典|启予四书|修身要旨|克己复礼与慎独

    中国历史|儒家经典|启予四书|修身要旨|克己复礼与慎独

    克己复礼与慎独
    克己复礼这个概念,出自孔子与他最欣赏的弟子颜回之间的一番对话: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回作为孔子最出色的弟子,显然不可能不知道“仁者爱人”的道理,不可能不知道仁就是对他人的爱。那么,我觉得,“颜渊问仁”我们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颜回来问孔子什么是仁,而应该理解为颜回来问孔子怎么才能做到仁。孔子告诉颜回,“克己复礼”就实践了仁。颜回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的回答就是非常有名的“四勿”,四个不要,不符合礼的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孔子师徒口中的礼,应该是指“周礼”,就是西周以来的礼俗,因为孔子是提倡复兴周礼的。宋明理学家们将这个“礼”理解为“理”,认为“克己复礼”的意思是,克去自己的私欲,就能恢复天理。这恐怕不符合孔子的本义。但是仅仅将“礼”理解为周礼,似乎对我们今天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借鉴意义。我们可以引申一下,“礼”是什么?周礼是西周以来的礼俗,也就是西周以来的社会行为规范而已,那么,礼不外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所谓“克己复礼”,意思是,克制自己以使自己的所做所为符合社会行为规范。克制自己的什么?克制自己那些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冲动,克制自已那些自私的欲望。比如,我们每个人都很清楚,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才是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可是我今天实在太累了,我也想坐着,这就是私欲。需要进行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才站起来给身边的老人让座。这一番思想斗争,就是对自己私欲的克制,就是“克己”;最终战胜了私欲,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行为规范,就是“复礼”。传统上儒家将这种思想斗争称为“天人之战”,“天”指天理,。“人”指人欲、私欲,这种思想斗争实际上就是天理和私欲之间的斗争。最终天理战胜了私欲,作到了“克己复礼”,起来让座了;若是心中的天理被私欲打败了,没有起来让座,那就不是修行了。“克己复礼”,就是追求在“天人之战”中,天理战胜私欲的次数越来越多,这就是修行提升的过程,到最终完全按照天理的要求行动,就实现了“存天理、灭人欲”。

    • 9 min

Mest populära poddar inom Historia

Historiepodden
Acast
P3 Historia
Sveriges Radio
Historia.nu med Urban Lindstedt
Historiska Media | Acast
Harrisons dramatiska historia
Historiska Media | Acast
The Rest Is History
Goalhanger Podcasts
Militärhistoriepodden
Historiska Media | A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