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on Air

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on Air

  1. 1 天前

    71. S10EP04|(下)獨立廠牌與自出版的地下場景(ft. Waiting Room 唐世杰 Trix)

    【節目簡介】 滑板、唱片、書刊與服裝,為何出現在同一個場景? 本集邀請Trix唐世杰,回憶兩千年初期滑板文化與龐克音樂交融的文化場景,如何啟發他跟身邊的朋友一起經營唱片廠牌、實體空間與一年一度的客房服務。 本季節目發想自當代館2025年第一檔展覽「No Language」,探討某種先於語言的身體感和物質性。我們將討論延伸到藝術出版,從一本書的概念發想到製作,背後的社群與機制,邀請以書作為藝術實踐的創作者、製書人、書展與空間的組織者,一起爬梳台灣的藝術書與自出版場景,想想書未來的可能形式與路徑。 【大綱標記】 上 01:08 (oo)本主義 05:48卓别林書報 08:40長腦筋唱片 14:21 Waiting Room 30:57 Room Service 下 00:27 Room Service與Waiting Room的書們 03:29做書與做唱片,排書與排歌單 23:41低門檻DIY精神 26:01台灣本地創作場景 30:25新計劃、新都市、市集的定義 【主持人】 林君燁 1991年生於宜蘭,為自出版人、編輯與撰稿人,其藝術實踐與書寫關注影像與藝術出版,以及臺灣和東南亞的當代影像創作者如何觀看。現為傻瓜書日Fotobook DUMMIES Day主持人。 【講者】 唐世杰(Trix) 台北樂團透明雜誌成員,文化選品店 Waiting Room 創辦人。 Waiting Room 是一間座落台北的文化選品店,以販售國內外獨立次文化品牌、音樂與書刊出版為主。2011 年於台北公館一戶二樓公寓開業,2015 年正式遷址至台北中山區,不定期舉辦各樣 Pop-Up、音樂活動與藝術展覽,同時設立有網路電台「Room Radio」,以及 2018 年起開辦的藝術市集「Room Service」。 【參考資料】 1. 傻瓜書日Fotobook DUMMIES Day #1,2018 -《試刊號O》,傻瓜書日出版,2018 https://fotobookdummiesday.com/book-001-試刊號〇 -蘇森弘AUSH|〈中國城〉〈個性〉 https://www.instagram.com/p/BivVX7oA5rQ/?img_index=1 2. 周依(Chou Yi)、永岡裕介 (Yusuke Nagaoka),《MESSTEETH》,2015 https://www.instagram.com/p/_lLMQ0vW45/?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igsh=MzRlODBiNWFlZA== 3. 陳藝堂,《飛肥匪廢》,2017 https://www.instagram.com/p/BQjpquDDWtx/?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igsh=MzRlODBiNWFlZA== 4. 林毛 Lim Mao,《林毛簡報 Lin Mao Clippings》,2024 https://www.instagram.com/p/C_2tiFxva8q/?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igsh=MzRlODBiNWFlZA== 5. Edric Tsai,《Blindvice Graphic Work Archive 01》,2024 https://www.instagram.com/p/C_22eNlvKa1/?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 6. 唐世杰Tang Shih Chieh,《LOVE IS EVERYWHERE》,2024 https://www.instagram.com/p/C_2mA-kPQBu/?img_index=1 -《Together》,2019 https://moom.cat/en/item/together 7. 《劉暐個人專輯》,劉暐工作室,2024 封面 https://www.instagram.com/p/C7s8tq9PpQX/?img_index=1 8. Room Service 2024: Seoul @Seendosi新都市 https://www.instagram.com/p/DAVmEGOveGp/?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igsh=MzRlODBiNWFlZA== 【襯樂】 音效: Book Page Turn by freesound community from pixabay 片頭: "Vibing Over Venus"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4.0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 FB: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oCA 聽眾信箱:mocaresearch@mocataipei.org.tw - 企劃:林君燁、MoCA研究組(張凱涵、張勻甄、詹話字) 統籌:MoCA張勻甄 後製:MoCA張凱涵 -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紀慧能藝術文化基金會 特別感謝:Waiting Room提供錄音空間

    38 分鐘
  2. 7月16日

    70. S10EP04|(上)獨立廠牌與自出版的地下場景(ft. Waiting Room 唐世杰 Trix)

    【節目簡介】 滑板、唱片、書刊與服裝,為何出現在同一個場景? 本集邀請Trix唐世杰,回憶兩千年初期滑板文化與龐克音樂交融的文化場景,如何啟發他跟身邊的朋友一起經營唱片廠牌、實體空間與一年一度的客房服務。 本季節目發想自當代館2025年第一檔展覽「No Language」,探討某種先於語言的身體感和物質性。我們將討論延伸到藝術出版,從一本書的概念發想到製作,背後的社群與機制,邀請以書作為藝術實踐的創作者、製書人、書展與空間的組織者,一起爬梳台灣的藝術書與自出版場景,想想書未來的可能形式與路徑。 【大綱標記】 上 01:08 (oo)本主義 05:48 卓别林書報 08:40 長腦筋唱片 14:21 Waiting Room 30:57 Room Service 下 00:27 Room Service與Waiting Room的書們 03:29 做書與做唱片,排書與排歌單 23:41 低門檻DIY精神 26:01 台灣本地創作場景 30:25 新計劃、新都市、市集的定義 【主持人】 林君燁 1991年生於宜蘭,為自出版人、編輯與撰稿人,其藝術實踐與書寫關注影像與藝術出版,以及臺灣和東南亞的當代影像創作者如何觀看。現為傻瓜書日Fotobook DUMMIES Day主持人。 【講者】 唐世杰(Trix) 台北樂團透明雜誌成員,文化選品店 Waiting Room 創辦人。 Waiting Room 是一間座落台北的文化選品店,以販售國內外獨立次文化品牌、音樂與書刊出版為主。2011 年於台北公館一戶二樓公寓開業,2015 年正式遷址至台北中山區,不定期舉辦各樣 Pop-Up、音樂活動與藝術展覽,同時設立有網路電台「Room Radio」,以及 2018 年起開辦的藝術市集「Room Service」。 【參考資料】 1. 周小虫|《小柯!醒醒吧~》,2002 -〈請勿誤用hardcore!〉 https://www.ptt.cc/bbs/punk/M.1011980107.A.html -〈(oo)本主義周小虫(下)—台灣龐克訪談計畫10〉,《失蹤者之城》,2022 https://cityofmissingpeople.com/article/412 2. 洪申豪|《Mosh Pit》 〈Rather Be Alive——台灣龐克訪談計畫1:洪申豪〉,《失蹤者之城》,2017 https://trappedcitizen2017.wixsite.com/trappedcitizen/single-post/2017/08/25/rather-be-alive-台灣龐克訪談計畫-1:洪申豪 3. 卓别林書報Chaplin Post! -〈Waiting Room〉,2011 http://chaplinpost.blogspot.com/2011/03/waiting-room.html 4. 《生氣的年輕人》,長腦筋唱片,2008 專輯封面 http://angryyoungman08.blogspot.com/2008/04/blog-post.html 5. 申佩玉|脳神経衰弱 のうしんけいすいじゃく https://www.facebook.com/welovesickbrain/photos 6. Room Service 2018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270454190753/299270457524086/ 【襯樂】 音效: Book Page Turn by freesound community from pixabay 片頭: "Vibing Over Venus"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4.0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 FB: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oCA 聽眾信箱:mocaresearch@mocataipei.org.tw - 企劃:林君燁、MoCA研究組(張凱涵、張勻甄、詹話字) 統籌:MoCA張勻甄 後製:MoCA張凱涵 -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紀慧能藝術文化基金會 特別感謝:Waiting Room提供錄音空間

    36 分鐘
  3. 7月2日

    69. S10EP03|(下)小誌歷史與本地社群(ft. 簡妙如 & 邱璽民)

    【節目簡介】 小誌是什麼?小誌如何在台灣在地化? 本集邀請簡妙如與邱璽民,一起回憶他們透過音樂接觸出版的契機,分享各自在另類音樂與另類刊物之中,如何參與和見證台灣本地小誌場景。 本季節目發想自當代館2025年第一檔展覽「No Language」,探討某種先於語言的身體感和物質性。我們將討論延伸到藝術出版,從一本書的概念發想到製作,背後的社群與機制,邀請以書作為藝術實踐的創作者、製書人、書展與空間的組織者,一起爬梳台灣的藝術書與自出版場景,想想書未來的可能形式與路徑。 【大綱標記】 上 01:11你們怎麼認識的? 01:56從生蠔研究室,到京都塑膠人 05:47從《共誌》,到龐克小誌 09:00兩千年前後,龐克音樂與獨立刊物 21:15 Not Big Issue小誌/獨立刊物市集 28:21小誌的核心是什麼? 下 00:10推!有趣的作品 06:16迷幻放山雞 12:34小誌社群觀察 17:48不只是樂迷:小誌交換鼓勵創作 19:24 2013–2023:獨立刊物的轉變 29:18 MJ Breakbeat #3 【主持人】 林君燁 1991年生於宜蘭,為自出版人、編輯與撰稿人,其藝術實踐與書寫關注影像與藝術出版,以及臺灣和東南亞的當代影像創作者如何觀看。現為傻瓜書日 Fotobook DUMMIES Day主持人。 【講者】 簡妙如 小妙老師,是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也是流行文化、獨立音樂及獨立次文化的愛好者及研究者。除了學術研究,也書寫音樂文化相關評論,2022年起開始出版個人小誌《MJ Breakbeat》,目前還只有兩期@@。 邱璽民 平面設計師,NOT BIG ISSUE小誌獨立刊物市集管理員,荷西時期歷史愛好者,南縣小子成員之一,米香推廣大使。 【參考資料】 1. 恣睢麻利,《我們的戒菸失敗》,逗點文創結社,2018 -許正泰,〈不管如何被生活痛扁,他就是喬一個比較不那麼痛的姿勢挨扁〉,新活水,2018 https://fountain.org.tw/column/columns/wang-zheng-xiang/smoke-king 2. Pam Pam Liu -過去x未來 多提無用 https://www.facebook.com/NFXNP/ -《Pam Pam Zine》,2010– https://pampamliu.com/filter/books -《不良品》,2018 〈客房服務來了!後工作時代的集體行動〉,簡妙如,2018 http://twmedia.org/archives/2466 -《我弟小時候》,2018 -《癌症好朋友》,2019 -《瘋人院之旅:整個世界就是你的精神病院》,2020 -〈疾病/正常、悲慘/發笑、工作/辭職,在矛盾裡創作:漫畫家Pam Pam與《癌症好朋友》〉,Openbook,陳默安,2020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3321 -《歡迎光臨MY SOUL》,2021– https://www.webtoons.com/zh-hant/canvas/歡迎光臨my-soul/list?title_no=596625 -《哀額ㄅㄆㄇ》 https://www.facebook.com/NFXNP/posts/pfbid025MX6hWNUC5j15tJeaxDJLdDs8KnM984ZG6QK3Nv57n8Ywrj3AS4kgnsidewXFofFl -「Zinexchange小誌交換」,2018 https://www.instagram.com/p/BhLGcsEHpeU/?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igsh=MzRlODBiNWFlZA== 3. 汪怡君、邱璽民、陳雅柔,《紅毛上岸》,迷幻放山雞,2019 https://www.facebook.com/Runninginthesystem -vol. 2,〈今日有北風〉,2023 https://www.instagram.com/p/Ct3DvMcvDsA/?img_index=1 -《熱蘭遮城日誌》 https://archives.ith.sinica.edu.tw/news_con.php?no=239 -《福爾摩沙變形記》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an-historical-and-geographical-description-of-formosa 4. 「散颼颼文件展」at立方計劃空間,2024 https://www.instagram.com/p/C75dRdTCozW/?img_index=6 5. 《失蹤者之城》,台灣龐克訪談計畫 https://cityofmissingpeople.com/categories/interview 6. 吸膠少年Suck Glue Boys,〈If The Kids Aare (Still) Listening〉,2025 https://www.instagram.com/p/DI6ZBZ0iXCn/ 7. 河童鄉Toxic Bald -Institute for Culture and Arts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대만 사회 다양성의 거점, 고랑: 공간 중심으로 조명하는 타이베이 언더그라운드 음악 씬”at Power Plant,2023 https://www.instagram.com/p/CyPtBO9rKKL/ 8. 《這聲音燃燒機器vol. 1》,共力社,2010 https://www.scribd.com/document/537526375/這聲音燃燒機器-vol-1 9. 簡妙如,《MJ Breakbeat #2_你所不知道的「死中國娘炮」(Putochinomaricón)/蔡承達(Chenta Tsai)!》,2023 https://www.instagram.com/p/CtOxY4wvjIJ/?img_index=1 10. 「東亞大笨蛋串連PARTY:世界版圖的縫隙,城市邊緣的鬥爭」,愁城,2016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38075369614597/ 【襯樂】 音效: Book Page Turn by freesound community from pixabay 片頭: "Vibing Over Venus"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4.0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 FB: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oCA 聽眾信箱:mocaresearch@mocataipei.org.tw - 企劃:林君燁、MOCA研究組(張凱涵、張勻甄、詹話字) 統籌:MOCA張勻甄 後製:MOCA張凱涵 -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紀慧能藝術文化基金會 錄音地點:肥頭音樂Fat Tone

    35 分鐘
  4. 6月18日

    68. S10EP03|(上)小誌歷史與本地社群(ft. 簡妙如 & 邱璽民)

    【節目簡介】 小誌是什麼?小誌如何在台灣在地化? 本集邀請簡妙如與邱璽民,一起回憶他們透過音樂接觸出版的契機,分享各自在另類音樂與另類刊物之中,如何參與和見證台灣本地小誌場景。 本季節目發想自當代館2025年第一檔展覽「No Language」,探討某種先於語言的身體感和物質性。我們將討論延伸到藝術出版,從一本書的概念發想到製作,背後的社群與機制,邀請以書作為藝術實踐的創作者、製書人、書展與空間的組織者,一起爬梳台灣的藝術書與自出版場景,想想書未來的可能形式與路徑。 【大綱標記】 上 01:11你們怎麼認識的? 01:56從生蠔研究室,到京都塑膠人 05:47從《共誌》,到龐克小誌 09:00兩千年前後,龐克音樂與獨立刊物 21:15 Not Big Issue小誌/獨立刊物市集 28:21小誌的核心是什麼? 下 00:10推!有趣的作品 06:16迷幻放山雞 12:34小誌社群觀察 17:48不只是樂迷:小誌交換鼓勵創作 19:24 2013–2023:獨立刊物的轉變 29:18 MJ Breakbeat #3 【主持人】 林君燁 1991年生於宜蘭,為自出版人、編輯與撰稿人,其藝術實踐與書寫關注影像與藝術出版,以及臺灣和東南亞的當代影像創作者如何觀看。現為傻瓜書日 Fotobook DUMMIES Day主持人。 【講者】 簡妙如 小妙老師,是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也是流行文化、獨立音樂及獨立次文化的愛好者及研究者。除了學術研究,也書寫音樂文化相關評論,2022年起開始出版個人小誌《MJ Breakbeat》,目前還只有兩期@@。 邱璽民 平面設計師,NOT BIG ISSUE小誌獨立刊物市集管理員,荷西時期歷史愛好者,南縣小子成員之一,米香推廣大使。 【參考資料】 1. 簡妙如,〈醒醒吧!台灣龐克小誌及小誌文化政治〉,《現代美術學報》,第42期,2021 https://map.tfam.museum/summary/JO0042_07 - 《MJ Breakbeat #1_醒醒吧!台灣龐克小誌與小誌文化政治》,2022 https://www.instagram.com/p/CtOxY4wvjIJ/?img_index=1 2. 京都塑膠人KPM http://kyotoplasticman.blogspot.com 3. 「Not Big Issue小誌/獨立刊物市集」,2013– https://www.facebook.com/notbigissue/ 4. 「friend not fan No.1 歡迎來到我們的渣圈圈」,2015 https://fb.me/e/36bJ9D0Uk 5. 「我們活在ZINE(與其他)的地獄裡」,Mangasick講座,2016.2.12~3.1 http://mangasick.blogspot.com/2016/02/zine2016212-31.html -燒毀文青同人誌——寫於「我們活在ZINE(與其他)的地獄裡」展後 http://mangasick.blogspot.com/2016/03/zine.html 6. misc.札誌 https://www.flickr.com/photos/futari-issue/1516866732 7. 生蠔研究室OysterLab,2004 https://www.oysterlab.me/index2 8. 〈台灣獨立音樂|作樂無悔——台灣獨立音樂的勞動與生存〉,《共誌》,第2期,7月號,2011 http://commagazine.twmedia.org/?p=2159 9. 周小虫,《小柯!醒醒吧~》,2002 -〈(oo)本主義周小虫(上)—台灣龐克訪談計畫10〉,《失蹤者之城》,2022 https://cityofmissingpeople.com/article/411 -〈虫虫:一則關於叛客音樂的寓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punk/M.1011980797.A.html 10. 《小白兔通訊》,2002–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17912 11. 絹窩by小肆 https://www.instagram.com/4screenprint/ 牆破Radio https://www.facebook.com/breakthewallradio 12. 《毒草》TOXIC WEEDS - #7 https://www.instagram.com/p/BlxvFAJhaoa/?locale=zh_CN&hl=ar 13. 侯伯彥,〈邱璽民:那些年與那些人,小誌市集的再次相聚〉,CLABO實驗波,2019 https://mag.clab.org.tw/clabo-article/chiu-shi-min-zine-not-big-issue/ 【襯樂】 音效: Book Page Turn by freesound community from pixabay 片頭: "Vibing Over Venus"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4.0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 FB: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oCA 聽眾信箱:mocaresearch@mocataipei.org.tw - 企劃:林君燁、MoCA研究組(張凱涵、張勻甄、詹話字) 統籌:MoCA張勻甄 後製:MoCA張凱涵 -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紀慧能藝術文化基金會 錄音地點:肥頭音樂Fat Tone

    33 分鐘
  5. 6月4日

    67. S10EP02|(下)藝術書的空間與展覽(ft. 朋丁 pon ding 陳依秋)

    【節目簡介】 編輯紙上空間的書和編輯實體空間的展覽,有何不同? 本集邀請複合式藝文空間的經營者依秋,分享她如何將新聞編輯的訓練轉化到計畫空間的經營,與匯聚在朋丁的人、物、書、展,一起實踐出版作為各種表達方式的可能。 本季節目發想自當代館2025年第一檔展覽「No Language」,探討某種先於語言的身體感和物質性。我們將討論延伸到藝術出版,從一本書的概念發想到製作,背後的社群與機制,邀請以書作為藝術實踐的創作者、製書人、書展與空間的組織者,一起爬梳台灣的藝術書與自出版場景,想想書未來的可能形式與路徑。 【大綱標記】 上 01:13接觸出版的契機 03:09從新聞採訪,到藝術出版,再到朋丁 10:45「希望有一個容納紙本物的計畫空間」 17:43非典型書店中的非典型雜誌 25:52朋丁如何選書? 下 00:31 難以歸類的書-物件-作品集合體 09:34 朋丁書系 12:58 貼近邊緣 16:22 書與展覽如何連結在一起? 26:06 用紙本處理空間,用展覽讀《熱帶島讀》 【主持人】 林君燁 1991年生於宜蘭,為自出版人、編輯與撰稿人,其藝術實踐與書寫關注影像與藝術出版,以及臺灣和東南亞的當代影像創作者如何觀看。現為傻瓜書日Fotobook DUMMIES Day主持人。 【講者】 陳依秋 一位曾經接受正統新聞訓練的編輯人,關注當代生活經驗在創作中的轉化與變形,過去以採訪寫作、編輯與展覽工作揣摩藝術在社會中佔據的位置,現為複合式藝文空間朋丁pon ding負責人。 【參考資料】 1. 許韋晨Ishtar Hsu,「StiLLLife: The Language I Don’t Know」,2020 -《StiLLLife: Practice 002》 -《StiLLLife Collection 009》 https://www.facebook.com/pondingspace/posts/pfbid04hbLhSYXK26uSsBenkPynAyB5VzUirKKpYQJq7feazGmN2Q1kH5V6ZezBKKTsqxUl?rdid=oLgcwRi1mPXU2VDl# 2. Lulu(Hian-Fui Lim),《Crass Goods i》,2022 https://www.instagram.com/p/Cg3jg7bvk1c/?img_index=1 -Ton Grote,《Eindhovenseweg 56》,2021 https://www.pondingstore.com/products/eindhovenseweg-56 3. 吳美琪 -《野餐PICNIC》,2021 https://www.pondingstore.com/products/picnic -「野餐PICNIC」,2021 https://www.instagram.com/pondingspace/p/COZbZlhHlwo/?img_index=1 4. Sharol Xiao小小 -《Sharol Nude》,2023 https://www.pondingstore.com/products/nude -《永遠做一個可愛的人》,2020 https://www.pondingstore.com/products/be-kind-be-good-be-loving -「PURITY」,2021 https://pon-ding.com/pon-ding/2021/3/4/puritysharol-xiao 5. 蔡安騰,《烏龜與假音》,2020 https://www.instagram.com/p/CPfnMBTH7DS/ 6. 楊水源,The Railing Collection(欄杆系列) -「Railing」,2025 https://www.instagram.com/p/DE41liWzujF/?img_index=1 -《Railing》,2024 https://www.instagram.com/p/DCiZD_OTzJr/?img_index=1 7. 傻瓜書日 -「熱帶島讀:攝影書超展開」,2021 https://www.instagram.com/p/CXS0X2oP1o_/?img_index=1 -《熱帶島讀:攝影書與自出版》,2022 https://www.pondingstore.com/products/tropical-reading-unfolding-photobook 【襯樂】 音效: Book Page Turn by freesound community from pixabay 片頭: "Vibing Over Venus"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4.0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 FB: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oCA 聽眾信箱:mocaresearch@mocataipei.org.tw - 企劃:林君燁、MoCA研究組(張凱涵、張勻甄、詹話字) 統籌:張勻甄 後製:張凱涵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紀慧能藝術文化基金會 特別感謝:朋丁pon ding提供錄音空間

    35 分鐘
  6. 5月21日

    66. S10EP02|(上)藝術書的空間與展覽(ft. 朋丁 pon ding 陳依秋)

    【節目簡介】 編輯紙上空間的書和編輯實體空間的展覽,有何不同? 本集邀請複合式藝文空間的經營者依秋,分享她如何將新聞編輯的訓練轉化到計畫空間的經營,與匯聚在朋丁的人、物、書、展,一起實踐出版作為各種表達方式的可能。 本季節目發想自當代館2025年第一檔展覽「No Language」,探討某種先於語言的身體感和物質性。我們將討論延伸到藝術出版,從一本書的概念發想到製作,背後的社群與機制,邀請以書作為藝術實踐的創作者、製書人、書展與空間的組織者,一起爬梳台灣的藝術書與自出版場景,想想書未來的可能形式與路徑。 【大綱標記】 上 01:13接觸出版的契機 03:09從新聞採訪,到藝術出版,再到朋丁 10:45「希望有一個容納紙本物的計畫空間」 17:43非典型書店中的非典型雜誌 25:52朋丁如何選書? 下 32:39難以歸類的書-物件-作品集合體 41:43朋丁書系 45:07貼近邊緣 48:31書與展覽如何連結在一起? 58:15用紙本處理空間,用展覽讀《熱帶島讀》 【主持人】 林君燁 1991年生於宜蘭,為自出版人、編輯與撰稿人,其藝術實踐與書寫關注影像與藝術出版,以及臺灣和東南亞的當代影像創作者如何觀看。現為傻瓜書日Fotobook DUMMIES Day主持人。 【講者】 陳依秋 一位曾經接受正統新聞訓練的編輯人,關注當代生活經驗在創作中的轉化與變形,過去以採訪寫作、編輯與展覽工作揣摩藝術在社會中佔據的位置,現為複合式藝文空間朋丁pon ding負責人。 【參考資料】 1. 朋丁pon ding https://pon-ding.com 2. 陳依秋,〈跟著《瀑布》學思考—台灣人在英國〉,遠見,2010。 https://www.gvm.com.tw/article/48571 3. waterfall(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aterfalljournal/ -WATERFALL 3rd publication: Issue POCKET LONDON LAUNCH EVENT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35040676554644&type=3 4. 《NOT TODAY》 http://www.hiwaterfall.com/store/not-today/ 5. 《NEUTRAL COLORS》 https://neutral-colors.com -「Magazine is the Life」Neutral Colors第五期「語言」新刊發表/展覽,2024 https://www.instagram.com/pondingspace/p/C_pzXtLvpSs/?img_index=1 6. 《MacGuffin | The Life of Things》(麥高芬),ISSUE N° 5-The Cabinet,2017 https://www.pondingstore.com/products/macguffin-cabinet 7. Atelier HOKO,《Science of the Secondary》(次要科學) https://atelierhoko.com/category/science-of-the-secondary/ -「A Dozen Eggs, Plates Please & Café Cup 一打雞蛋、請給我盤子、杯子咖啡店」by HOKO at 朋丁pon ding,2017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39426552899123/939426646232447/ 【襯樂】 音效: Book Page Turn by freesound community from pixabay 片頭: "Vibing Over Venus"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4.0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 FB: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oCA 聽眾信箱:mocaresearch@mocataipei.org.tw - 企劃:林君燁、MoCA研究組(張凱涵、張勻甄、詹話字) 統籌:張勻甄 後製:張凱涵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紀慧能藝術文化基金會 特別感謝:朋丁pon ding提供錄音空間

    33 分鐘
  7. 5月7日

    65. S10EP01|(下)獨立出版社與藝術家共同製書(ft. dmp editions 小8 & nos:books 兒子)

    【節目簡介】 藝術出版是什麼? 藝術出版可以是在一本藝術雜誌策劃一檔展覽,用一本書講一個有趣的概念。 本集邀請小8和兒子,一起討論從自己的書自己印,到與藝術家合作製書的過程,以及他們對印刷品的喜愛與實踐。 本季節目發想自當代館2025年第一檔展覽「No Language」,探討某種先於語言的身體感和物質性。我們將討論延伸到藝術出版,從一本書的概念發想到製作,背後的社群與機制,邀請以書作為藝術實踐的創作者、製書人、書展與空間的組織者,一起爬梳台灣的藝術書與自出版場景,想想書未來的可能形式與路徑。 【大綱標記】 上集 02:23為什麼做書? 09:33從自己的書自己印,到成立自己的出版社 18:51「我們只是很喜歡印刷品這個東西」 20:35如何把藝術家的作品轉換成書? 27:39紙本書上的策展 下集 00:32紙本書上的觀念藝術 05:06雞生蛋蛋生雞,ISBN生《ISBN》 10:40展覽專書可以不只是作品與展場的紀錄 14:34同一個藝術家,兩種合作方式 15:00盲猜式編輯 19:20觀眾點菜式編輯 24:01用文字解釋書的困難之處 【主持人】 林君燁 1991年生於宜蘭,為自出版人、編輯與撰稿人,其藝術實踐與書寫關注影像與藝術出版,以及臺灣和東南亞的當代影像創作者如何觀看。現為傻瓜書日 Fotobook DUMMIES Day主持人。 【來賓】 小8(Shauba Chang) dmp editions 是一個在 dmp project 底下發展,具有多重任務的出版品牌,包括出版、內容編輯、藝術方向、企劃等,與做書有關的事。 兒子(Son Ni) 挪石社nos:books是一家獨立印刷出版社,2008年於台北成立。主要出版藝術家的意念、行為,出版品於網站發售,並發行至台港歐美各城市,每年巡迴參加各國藝術書展;自2021年起我們開始營運實體空間nos:bookspace。 1. Son Ni,《導覽器》(Navigator),挪石社,2022 https://nosbooks.cashier.ecpay.com.tw/product/000000000385956 智海,《觀景窗》(Viewfinder),挪石社,2023 https://nosbooks.cashier.ecpay.com.tw/product/000000000584486 2. Son Ni,《ISBN 978-986-97269-4-8》,挪石社,2021 https://nosbooks.cashier.ecpay.com.tw/product/000000000302809 3. 《南方以南展覽群記》(a firetime story),dmp editions,2021 https://www.instagram.com/dmp.editions/p/ClOW0fVP2vh/?img_index=1 4. 陳藝堂 -《No No No No Good Club》,dmp editions,2019 http://www.hiwaterfall.com/store/dmp/dmp-editions/no-no-no-no-good-club/ -《A Cut of Etang》,dmp editions,2022 https://nosbooks.cashier.ecpay.com.tw/product/000000000386114 -《Wayne’s So Sad》,2021 https://www.facebook.com/waynesosad/posts/pfbid02rLdjV3HM1pNbR2MJABAWizr2yLnyJnUuZoRsiRjq7JhG4BpTvzz4E4NFJgCgWr8dl -《飛肥匪廢》,Waiting Room,2017 https://www.waitingroomtaipei.com/products/陳藝堂-飛肥匪廢 5. Son Ni,《平均的我們》(The Well-Tempered Us),dmp editions,2020 https://dmp-editions.com/The-Well-Tempered-Us-Son-Ni 【襯樂】 音效: Book Page Turn by freesound community from pixabay 片頭: "Vibing Over Venus"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4.0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 FB: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oCA 聽眾信箱:mocaresearch@mocataipei.org.tw - 企劃:林君燁、MoCA研究組(張凱涵、張勻甄、詹話字) 統籌:張勻甄 後製:張凱涵 -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紀慧能藝術文化基金會 特別感謝:nos:bookspace挪石社提供錄音空間

    29 分鐘
  8. 4月23日

    64. S10EP01|(上)獨立出版社與藝術家共同製書(ft. dmp editions 小8 & nos:books 兒子)

    【節目簡介】 藝術出版是什麼? 藝術出版可以是在一本藝術雜誌策劃一檔展覽,用一本書講一個有趣的概念。 本集邀請小8和兒子,一起討論從自己的書自己印,到與藝術家合作製書的過程,以及他們對印刷品的喜愛與實踐。 本季節目發想自當代館2025年第一檔展覽「No Language」,探討某種先於語言的身體感和物質性。我們將討論延伸到藝術出版,從一本書的概念發想到製作,背後的社群與機制,邀請以書作為藝術實踐的創作者、製書人、書展與空間的組織者,一起爬梳台灣的藝術書與自出版場景,想想書未來的可能形式與路徑。 【大綱標記】 上集 02:23為什麼做書? 09:33從自己的書自己印,到成立自己的出版社 18:51「我們只是很喜歡印刷品這個東西」 20:35如何把藝術家的作品轉換成書? 27:39紙本書上的策展 下集 34:30紙本書上的觀念藝術 39:32 雞生蛋蛋生雞,ISBN生《ISBN》 44:48展覽專書可以不只是作品與展場的紀錄 48:33同一個藝術家,兩種合作方式 49:26盲猜式編輯 54:06觀眾點菜式編輯 58:27用文字解釋書的困難之處 【主持人】 林君燁 1991年生於宜蘭,為自出版人、編輯與撰稿人,其藝術實踐與書寫關注影像與藝術出版,以及臺灣和東南亞的當代影像創作者如何觀看。現為傻瓜書日 Fotobook DUMMIES Day主持人。 【來賓】 小8(Shauba Chang) dmp editions 是一個在 dmp project 底下發展,具有多重任務的出版品牌,包括出版、內容編輯、藝術方向、企劃等,與做書有關的事。 兒子(Son Ni) 挪石社nos:books是一家獨立印刷出版社,2008年於台北成立。主要出版藝術家的意念、行為,出版品於網站發售,並發行至台港歐美各城市,每年巡迴參加各國藝術書展;自2021年起我們開始營運實體空間nos:bookspace。 【參考資料】 1. dmp editions https://dmp-editions.com -waterfall http://www.hiwaterfall.com 2. nos:books https://www.nosbooks.com 3. New High Land:新高原大藥房,2018 https://www.nosbooks.com/single-post/newhighland-2018 4. 《SEN/SEN》,dmp editions,2013 http://www.hiwaterfall.com/store/waterfall/artist-books/sensen/ -SEN/SEN散散展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97557910352849/ 5. 鄭婷Ting Cheng,《She interviewed a door》,挪石社,2012 https://www.nosbooks.com/product-page/she-interviewed-a-door 6. 倪其才,陳藝堂(攝影),《床上拓撲學》(Topology in bed),挪石社,2015 https://www.nosbooks.com/product-page/topology-in-bed 7. 黃海欣 -《沒有未來》(There is no future),挪石社,2016 https://www.nosbooks.com/product-page/there-is-no-future -《現在過去式》(NOW IS THE PAST),挪石社,2016 https://www.nosbooks.com/product-page/now-is-the-past 8. 《另一個百年孤寂》(Another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waterfall#7,dmp editions,2017 https://dmp-editions.com/filter/exhibition/WATERFALL-7-ANOTHER-ONE-HUNDRED-YEARS-OF-SOLIDTUDE 9. 羅智信,《卡達露骨》,dmp editions,2018 http://www.hiwaterfall.com/store/dmp/dmp-editions/catalog-luo-jr-shin/ 10. 李奧森,《我下了車 光線明亮》,dmp editions,2023 http://www.hiwaterfall.com/store/dmp/dmp-editions/i-got-out-of-the-car-the-light-was-bright-by-val-lee/ 【襯樂】 音效: Book Page Turn by freesound community from pixabay 片頭: "Vibing Over Venus"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4.0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 FB: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oCA 聽眾信箱:mocaresearch@mocataipei.org.tw - 企劃:林君燁、MoCA研究組(張凱涵、張勻甄、詹話字) 統籌:張勻甄 後製:張凱涵 -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紀慧能藝術文化基金會 特別感謝:nos:bookspace挪石社提供錄音空間

    34 分鐘
4.9
(滿分 5 顆星)
57 則評分

簡介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on Air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