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詹益信牧師分享的卡片上說:
成長與成熟有何不同?
成長就是你原本不明白的事,現在明白了。
成熟就是你已經知道的事情卻裝作不知道。
其實,我們的一生都在學習,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學習,我們都在生活中不斷的學習“成長、成熟、成功”,然而,成功如果沒有快樂就不算成功,因此,在“成長、成熟的邁向成功”的過程中,隨時保持心情愉快的做自己該做的事就是最大的幸福。
在人生修行的道路上,活得通透的人都有三次覺醒,那就是“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1. 見自己:
道德經上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己是什麼呢?自己是一團欲望,人都有七情六慾,貪瞋痴慢疑。見自己,感受到本我和真我。
見自己,明歸途,所以豁達。
2. 見天地:
天地是什麼呢?是規律、陰晴圓缺,生老病死,見到了天地,知道了宇宙之偉大和自己的渺小,所以謙卑而順其自然。一個人如果知道了天地的廣闊,自然道法的玄妙,就不會做出違背常理,偏離大道的事情。
見天地,知敬畏,所以謙卑。
3. 見眾生:
眾生就是人心,見了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名利情權。見了眾生就意味著超脫,超脫走出了天地的牢籠,見了眾生才能對世人報以體諒和悲憫,多一分看破與接納。
見眾生,懂憐憫,所以寬容。
人生如逆流,我亦是行人,人生有起有落,有苦有甜,有溝有坎,一切都在于修出了“豁達、謙卑、寬容”三種境界,既渡了自己也渡了他人!
Reels上談修行,做到以下三點才是真正的修行:
1. 管理好自己的人生,不去控制誰,也不去改變誰,給別人充分自由,不主動插手和自己無關的事情,只專注做好自己的事。
2. 保持內心的平靜:對已經發生的事不糾纏,總結經驗之後就放下,對還沒有發生的事,不憑空想像,不恐懼、不焦慮。
3. 時刻向內觀照:覺察每一個念頭和每一次情緒起伏,不斷清理內心的塵埃,最終達到通透超脫的境界。
聖經腓立比書4:4說: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5.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主已經近了。6.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7.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詹俊裕寫於
20250909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資訊
- 節目
- 頻率每週更新
- 發佈時間2025年9月10日 上午1:49 [UTC]
- 長度1 分鐘
- 季數100
- 集數2025萬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