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百寶箱

【父母百寶箱】如何引導青少年說出想法?


楚筠說,她家小孩在青少年時期就已經會自行設定好,父母每次能發言的秒數😱
面對家教學生,或許因著老師的身份,才能“無限暢談”😅

有個孩子的困擾是,英文作文寫不出來,但他其實並不是英文程度問題,而是壓根就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於是,楚筠和他有了這樣的對話:
Tina:你為什麼喜歡吃拉麵?
生:我不知道。
Tina:是喜歡麵的口感?湯頭?肉片?配料?為什麼喜歡這家而不喜歡另一家?(例如丸龜)
生:我喜歡麵的口感。… 然後啊,丸龜賣的是烏龍麵,不是拉麵🤣
孩子需要的不是英文課,而是對感覺與想法的覺察和開啟!

只要掌握3個心法,青少年也是很好聊的啦!
1. 保持好奇(真心想了解)
2. 以提問取代建議或評價(開啟孩子的自我覺察)
3. 見好就收(你可以決定要不要再講)

末了,上演了一段《雞婆的力量》裡俐雅與青少年的對話,蠻爆笑但又好溫暖…

❤️【贊助連結】https://educate.pse.is/6kugfv
謝謝您的小額捐款,支持我們製播優質內容!

📭【聽眾回饋】https://pse.is/5rhl5t
對父母百寶箱有沒有什麼建議或想法嗎?歡迎寫下你的回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