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系列分享-哥林多後書

靈修日記: 今日經文 (哥林多後書 7:8-10)

哥林多後書 7:8-10

我先前寫信叫你們憂愁,我後來雖然懊悔,如今卻不懊悔;

因我知道,那信叫你們憂愁不過是暫時的。

如今我歡喜,不是因你們憂愁,是因你們從憂愁中生出懊悔來。

你們依着神的意思憂愁,凡事就不至於因我們受虧損了。

因為依着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

06-09-2023 靈修日記

有一種憂愁,是依 神的意思憂愁。

有一種懊悔,是沒有後悔的懊悔。

什麼是依 神的意思憂愁?

是在 神要我們憂愁的情況下憂愁,在 神希望我們憂愁的時候憂愁。

也就是當我們行在罪中,活不出義行時,在 神的靈(聖靈)光照下,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這種憂愁是好的,因為這憂愁會生出自責的懊悔,而這懊悔又帶來殷勤的轉變,這憂愁最終讓我們沒有後悔當時是如何懊悔的--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

非常能体會保羅懊悔掙扎的牧者心腸,這種心情我也常常有,幾乎天天有。

當他寫前面一封信(哥林多前書)給他所親手建立(生出來)的哥林多教會時,面對弟兄姊妹的種種虧欠軟弱,面對教會各方面的屬靈破口,保羅該不該説?

如果一定要説,又要怎麼説?

説得太嚴厲,怕弟兄姊妹承受不了,懷憂喪志。

説得太婉轉,又隔靴搔癢,不能真正扎到人心。

每每話一説出口,我就立刻後悔:

為什麼總是我當壞人,最不想傷人的我卻又傷了人!

為什麼我不能少管閒事,就當事不關己,做個好好人不要得罪人!

如果不是牧者,很難想像這種掙扎,但其實也不難想像。

當你責備孩子,讓你所寶貝的孩子憂愁喪志時,做父母的是不是比孩子更憂愁。

當我們管教孩子,使我們所心疼的命根子懊悔而沉淪時,做父母的是不是比孩子更懊悔。

這就是保羅為父的牧者心腸!

在寫給他們的前一封信中,保羅是這麼寫的:

(哥林多前書 4:14-15)

我寫這話,不是叫你們羞愧,乃是警戒你們,好像我所親愛的兒女一樣。你們學基督的,師傅雖有一萬,為父的卻是不多,因我在基督耶穌裏用福音生了你們。

儘管如此,保羅還是寫了哥林多前書,還是毫不留情地責備了弟兄姊妹的錯謬,更是不怕傷感情地奌出了教會的亂象。

信寄出後得知弟兄姊妹見信後的憂愁,深愛他們如兒女的保羅先是懊悔,

直等到弟兄姊妹依 神的意思憂愁,

直等到他們生出了沒有後悔的懊悔,

保羅的憂愁最終變為歡樂,

“先前懊悔,如今卻不懊悔” ,是的,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果讓愛羊群的牧者選擇,下次還是要讓人憂愁?還是不怕被誤會嗎?

如果真的有愛,會不求自己的益處,只要能造就對方,最後讓人生出不會後悔的懊悔,我相信好牧者會寧願忍受對方的暫時憂愁,會寧願遭受誤會,會義無反顧的。

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叫我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我死而復活的主活。

新約的執事,基督的使者,為父的心,只想勸人,只想求人,與 神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