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人有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 )六慾(眼耳鼻舌身意),所以現實世界才會多彩多姿、變化莫策,但也因為人心險惡而殘酷的讓人害怕,就連耶穌基督差遣他的學生出去傳福音時也說: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
俗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所以想要“知己知彼”確實需要修行操練。
論語中,孔子因為宰予晝寢而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論語為政篇,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孔子所言“視、觀、察”,就是要“用耳去聽、用眼去看、用心去察”,但事實上,我們卻總是如同聖經詩篇115篇所說的“人造偶像”一樣:他們的偶像是金的,是銀的,是人手所造的,有口卻不能言,有眼卻不能看,有耳卻不能聽,有鼻卻不能聞,有手卻不能摸,有腳卻不能走,有喉卻不能說話。
我們經常無法察覺別人到底在想什麼,他們真正想要做什麼?以致無法做出適當的反應,保護自己。
朋友在群組中分享的影片談到“鬼谷子教你四個識人技巧”:
1.觀察一個人,遇到好事不驚喜,遇到壞事不非議,此人可深交。
2.被刺激而不動怒的人,可能是笑面虎,他的自控力很強大,別掉以輕心。
3.動不動就發脾氣的人,恰恰表露了他內心的單純簡單。
4.激進的人一旦變得穩重起來,他一定大有作為。
進一步查詢,鬼谷子的“長短經”第五卷“七雄略”裡有一篇“知人”,用言簡意賅的文字,如同手術刀一樣,對人性進行了深刻的剖析,讓人們“知己知彼”,才能在為人處世中遊刃有餘。
原文這樣說:
知士而有術焉,微察問之,以觀其辭。窮之以辭,以觀其變。與之間謀,以觀其誠。明白顯問,以觀其德。遠使以財,以觀其廉。試之以色,以觀其貞。告之以難,以觀其勇。醉之以酒,以現其態。
這段話被後人總結為“識人八術”,是認識、了解他人的八種良方。
有一位佛教大師說:有宗教信仰的人都講究修行,一般的膜拜、稱念、讚頌,都只是部份的修行,真正全面性的修行,應該講究“六根的修行”。
所謂“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慾”,這是身體上的六種感覺器官,人就是用這六個感官來認識世界。
眼觀色、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感觸、心攀緣萬法,所以“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就有人間種種的萬象。六根如果不主動的加以掌握、修持,它就會亂來;色身香味觸法如果不給予好好的支配,種種的誘惑氾濫,就會惹下許多的麻煩。
聖經箴言8:32說:眾子啊,現在要聽從我,因為謹守我道的,便為有福。33.要聽教訓就得智慧,不可棄絕。34.聽從我、日日在我門口仰望、在我門框旁邊等候的,那人便為有福。35.因為尋得我的,就尋得生命,也必蒙耶和華的恩惠。
詹俊裕寫於
2022112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資訊
- 節目
- 頻率每週更新
- 發佈時間2025年9月8日 下午8:50 [UTC]
- 長度1 分鐘
- 季數98
- 集數2022萬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