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心理室|陪你聊投資與交易的心裡事

EP.236|什麼是「過度交易」? 對投資與交易有什麼影響 ? 該怎麼改善?


❤️下方有Podcast 節目表,可以快速跳到你有興趣的段落

節目內容摘要:

解析過度交易的定義、心理成因及高風險族群,歸納其衝動、非計劃性與高頻率等特點,並從心理學角度探討其背後的驅動力,如對獲利的非理性期待、認知偏誤及多巴胺刺激。

節目也揭示了社群媒體與高槓桿商品對過度交易的助長作用。詳細闡述了過度交易在財務、情緒和人際關係上帶來的負面影響,並提供具體可行的改善方法,包括事前承諾、交易日誌、培養正念以及尋求專業協助。

最後提醒聽眾,過度交易是個無形的殺手,若無法覺察並中斷其惡性循環,將對個人資本與心理健康造成嚴重侵蝕。


●鮪爸「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aLvWHxr

●光華之聲 https://linktr.ee/khmusic1963

●個人交易心理諮詢及團體課程表單 https://forms.gle/eWtZTe1gWcyjdNop7

●鮪爸新書《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諮詢、演講、轉載及商業合作等邀約可私訊或寄信箱:lifeinvestor8@gmail.com

●鮪爸 FB粉絲專頁「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 https://www.facebook.com/PsyLifeinvestor

●傳訊詢問我問題(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aLvWHxr

買書支持:《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節目表

  • (04:39) 過度交易的定義:節目指出過度交易是一種非理性、高頻率、非計劃性的交易行為,其最直觀的表現就是下單次數遠超策略所需。
  • (07:28) 過度交易的心理成因:深入探討過度交易背後的情緒驅動力,包括對獲利的非理性期待、對不作為的焦慮,以及害怕錯過機會(FOMO)。
  • (09:10) 交易成癮的機制與認知偏誤:主持人以多巴胺刺激、確認偏誤和賭徒謬誤為例,解釋過度交易如何演變成一種成癮行為。
  • (10:41) 高槓桿金融商品的風險:警示期貨、選擇權等高槓桿商品,因其快速波動性,容易誘發過度交易行為。
  • (14:06) 交易策略與過度交易的關係:分析當日沖銷等投機性策略,如何促使交易者養成頻繁交易的習慣。
  • (15:45) 過度交易高風險族群:歸納出三類高風險族群,包括年輕新手、衝動且過度自信的男性,以及情緒不穩定、急於成功的人。
  • (24:28) 社群媒體的影響:揭示社群軟體上充斥的對帳單和致富分享,如何助長群眾的比較心態,驅使投資者盲目提高交易頻率。
  • (29:14) 過度交易對身心造成的負面影響:強調過度交易會造成財務資本的持續消耗,並讓情緒產生極端波動,導致心理疲勞與麻痺。
  • (33:39) 過度交易對人際關係的衝擊:指出過度交易者常因沉迷於盤中操作,而犧牲家庭與人際關係,變得疏遠孤立。
  • (34:45) 過度交易對交易紀律的破壞:解釋頻繁的交易決策會耗盡心智資源,導致決策癱瘓,破壞既有的交易紀律。
  • (36:17) 過度交易扭曲價值觀:警示過度交易者容易產生「虧損再賺回來就好」的錯誤心態,導致對金錢的感知麻痺,無法理性看待虧損。
  • (37:33) 過度交易的正面意義:提及過度交易的少數好處,例如能快速暴露心理弱點,但強烈建議在模擬單或低風險環境下進行。
  • (39:14) 改善過度交易的方法:建議透過「事前承諾」、「交易日誌」與「培養正念」來約束與覺察交易行為。
  • (42:29) 處理虧損的正確心態:強調要學習接受虧損,不要一心想著彌補過去的虧損,並透過尋求專業人士或支持者的協助,跳脫惡性循環。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