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有Podcast 節目表,可以快速跳到你有興趣的段落
節目內容摘要:
本集深入探討「貧窮」與「匱乏心態」如何影響投資交易心理。節目指出,貧窮會觸發大腦的求生本能,導致注意力「隧道化」、無法延遲滿足、過度放大虧損恐懼,並增加認知負荷,最終影響決策品質,形成惡性循環。
投資者可能因此過早賣出潛力股,或因害怕虧損而選擇攤平凹單,陷入更大的風險。然而,節目也提出貧窮的正面價值,它能激發強大學習動力,並促使個人反思真正重要的人生目標。最後,節目提供具體克服方法,如建立簡化的外部交易系統、嚴格風險控管、轉化認知思維,並透過「系統減敏感法」從小部位開始,逐步重建健康的交易心理與信心。
●鮪爸「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aLvWHxr
●光華之聲 https://linktr.ee/khmusic1963
●個人交易心理諮詢及團體課程表單 https://forms.gle/eWtZTe1gWcyjdNop7
●鮪爸新書《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諮詢、演講、轉載及商業合作等邀約可私訊或寄信箱:lifeinvestor8@gmail.com
●鮪爸 FB粉絲專頁「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 https://www.facebook.com/PsyLifeinvestor
●傳訊詢問我問題(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aLvWHxr
買書支持:《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節目表
- (00:47) 匱乏心態的起源:介紹貧窮所產生的「匱乏心態」,一種源於資源不足的求生模式,如何影響投資者的基本心態。
- (02:07) 錯失恐懼與提早出場:分析匱乏心態如何引發「FOMO」(錯失恐懼)心理,因不相信自己能幸運抱住好股票而提早獲利了結。
- (03:33) 大腦警報與情緒中樞:從心理學角度解釋,貧窮狀態會讓大腦的情緒中樞持續發出警報,對微小的虧損產生過度恐懼。
- (05:49) 注意力窄化的隧道效應:闡述匱乏心態會導致「隧道效應」,使投資人注意力過度集中於短期波動,而忽略長期且更重要的基本面指標。
- (08:06) 虧損的負面循環:點出貧窮心態下的負面循環模式:虧損導致注意力窄化,進而做出更差的決策,最終導致更大的虧損。
- (10:30) 時間折現率的影響:說明匱乏心態會提高「時間折現率」,讓人極度看重眼前利益,難以「延遲滿足」去持有具長期潛力的部位。
- (13:01) 向未來借貸的思維:剖析投資中「向未來借貸」的行為,例如為了避免當下的停損痛苦而選擇攤平或凹單,實際上是將更大的風險推給未來。
- (14:23) 認知負荷與決策品質下降:探討貧窮帶來的「認知負荷」,因大腦需處理生存焦慮,導致用於交易決策的心理資源減少,決策品質明顯下降。
- (17:47) 風險認知的扭曲:分析匱乏狀態如何扭曲風險認知,將帳面上的暫時性虧損,錯誤地當成永久性的資本損失,導致恐慌性賣出。
- (19:37) 絕望中的高風險賭注:指出人在極度匱乏時,容易採取高風險的賭博式交易,希望能一次翻身,反而陷入更危險的境地。
- (26:53) 貧窮的正面價值:提出反思觀點,認為貧窮雖然痛苦,卻也是最強大的成長動力,能激發學習與改變的潛能。
- (30:57) 貧窮帶來的反思與斷捨離:分享貧窮如何成為一個契機,讓人反思人生的真正目標與幸福感,並對人際關係、時間管理進行「斷捨離」。
- (32:53) 克服方法一:建立外部系統:提供克服匱乏心態的具體方法,建議建立機械化、簡單的外部系統(如定期定額),以降低認知消耗與情緒干擾。
- (36:23) 克服方法二:轉化認知思維:強調轉化內在思考方式的重要性,例如將「不能虧錢」的想法,轉換為「虧損是交易的一部分,只需將其控制在可接受範圍」。
- (37:35) 克服方法三:系統減敏感法:介紹心理學上的「系統減敏感法」,建議從模擬單或極小部位開始,透過漸進式的方式,逐步擴大自己對風險的承受度與心理舒適圈。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資訊
- 節目
- 頻率每週更新兩次
- 發佈時間2025年9月1日 上午4:00 [UTC]
- 長度49 分鐘
- 季數8
- 集數72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