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心理室|陪你聊投資與交易的心裡事

EP.241「投資耐心」怎麼建立? 有哪些優點與限制?


❤️下方有Podcast 節目表,可以快速跳到你有興趣的段落

節目內容摘要:

本集深入探討「投資耐心」的心理機制。節目從大腦的「冷熱系統」及「經驗我與記憶我」等概念,剖析為何耐心違反直覺。講者強調,耐心並非消極等待,而是主動的情緒與壓力管理,需透過紀律養成。擁有耐心能幫助捕捉長期趨勢、降低成本並提升決策品質,但同時也需警惕其風險,如錯失短期機會,或將耐心與固執混淆而造成虧損。

最後,節目提供建立耐心的具體建議,強調自我覺察與心理建設,將穩定的生活哲學融入交易,是實現長期獲利的核心關鍵。

●鮪爸「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aLvWHxr

●光華之聲 https://linktr.ee/khmusic1963

●個人交易心理諮詢及團體課程表單 https://forms.gle/eWtZTe1gWcyjdNop7

●鮪爸新書《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諮詢、演講、轉載及商業合作等邀約可私訊或寄信箱:lifeinvestor8@gmail.com

●鮪爸 FB粉絲專頁「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 https://www.facebook.com/PsyLifeinvestor

●傳訊詢問我問題(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aLvWHxr

買書支持:《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節目表

節目特色重點

  • (01:15) 大腦的冷熱系統:從心理學角度解釋大腦中處理即時獎勵的「熱系統」與負責長期規劃的「冷系統」如何影響投資耐心。
  • (03:00) 經驗我 vs. 記憶我:引用康納曼的理論,說明被美化或放大的「記憶我」如何促使我們重複過去的成功經驗,干擾當下的客觀判斷。
  • (04:46) 持倉的本質:提出一個反直覺的觀點,認為「抱著部位」其實是每一個當下都在做出「不要出場」的主動決策。
  • (06:52) 耐心即情緒管理:重新定義投資耐心,認為其本質並非單純等待,而是一種綜合性的情緒與壓力管理能力。
  • (08:54) 耐心如同肌肉鍛鍊:將投資耐心比喻為心理肌肉,需要透過一次次的承受市場波動與獲利回吐,逐步鍛鍊心理韌性。
  • (10:03) 客觀看待市場的基礎:強調耐心是保持客觀分析的基礎,能避免因恐懼或貪婪等情緒而扭曲市場資訊的解讀。
  • (12:19) 紀律與一致性:點出生活的「一致性」是培養投資耐心的基石,穩定的生活作息與個人紀律能自然延伸到交易行為上。
  • (13:13) 自我認同與交易表現脫鉤:提醒投資人避免將個人價值與帳戶的未實現損益綁定,這是導致提早獲利了結的常見心理陷阱。
  • (15:00) 從結果論者到歷程論者:倡導將焦點從單次交易的盈虧(結果)轉移到是否持續執行正確的策略與流程(歷程)。
  • (17:24) 主動等待的獵人思維:用「設下陷阱等待獵物」的比喻,說明耐心是一種主動研究、規劃並等待機會到來的過程,而非被動空等。
  • (20:14) 報復性交易的循環:分析因失去耐心而做出錯誤決策後,不甘心浪費時間成本,進而引發更衝動、高風險的「報復性交易」。
  • (25:39) 耐心的優點:捕捉長期趨勢:說明耐心能幫助投資人過濾短期市場雜訊,完整參與一個市場週期,讓複利效果得以發揮。
  • (32:14) 耐心的風險:固執與價值陷阱:警示耐心最危險的副作用是可能演變成固執,錯過停損時機或陷入不斷下跌的「價值陷阱」。
  • (38:12) 無形成本:時間與機會成本:點出長線投資者容易忽略的隱性成本,當資金被長期套牢在表現不佳的標的上時,其實正付出巨大的時間與機會成本。
  • (40:30) 建立耐心的根本:自我覺察:總結培養耐心的核心在於深入的自我覺察,理解過往生命經驗(如匱乏感)如何影響當下的投資決策。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