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語室

林思齊

歡迎走進《思語室》,這裡不談答案,只陪你一起問問題。 我是林思齊,曾服役十年、也是三個孩子的爸爸。如今,我用文字、聲音,記錄那些被壓抑、被忽略,卻始終存在的情緒與人性。 從脆(Threads)起步的 90 天內,累積突破 1 億次瀏覽、300 萬次互動; 在方格子,我已寫下超過 500 篇專文,涵蓋 分手療傷、迴避型人格、房地產談判、人性觀察、大男人情感控制、性吸引力養成等主題。 這些文字,不只是故事,也是活著的證據。 在《思語室》,我會和你聊那些沒說出口的情緒真相,有時是一段深夜獨白,有時是一場讀者來信,也可能是一場毫無預警的崩潰與醒悟。 陪你一起熬夜的情緒宿舍。 你可以不堅強,但請別不誠實。 每週四晚上9點更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9月4日

    EP21-那些我們練習消失的時刻

    關於這一集 你有沒有過這種時刻—— 明明在群組裡,卻選擇潛水。 明明有話想說,卻按了刪除。 明明很在意,卻說沒關係。 這一集,我們談「消失」。 不是物理上的不在場,是心理上的自我放逐。 透過三個故事,陪你看見: 原來我們都在練習消失,然後沒有人發現。 金句摘錄 ► 「我們總以為需要被記住臉,但其實,被記住腳步聲也是一種存在。」 ► 「有些人的消失,是一種愛的方式。但愛,不該是消失的理由。」 ► 「消失是會上癮的。一旦開始,就很難停下來。」 ► 「不是不在意讓我們自由,是承認在意讓我們自由。」 關於《思語室》 這是一個專門為「還沒說出口的情緒」開設的空間。 每週四更新,用故事陪伴你 📝 文字創作:方格子搜尋「思語室」 📱 日常分享:IG / Threads @stv__l_i_n ✉️ 合作邀約:stvchi77@gmail.com 📢 預計即將開團 👇 09/25「雪坊優格」第二次合作🥛 2007年創立|藥廠級無塵室製作|100%純鮮乳🥛無添加增稠劑|活性乳酸菌含量高|口感溫和全家都愛|SGS檢驗合格🏆 10/15「AFC」日本營養補充品💊 【LINE社群限定抽獎】視倍葉黃素+酵母B群|🇯🇵原裝進口|日本首家保健食品上市公司|GMP認證工廠|美國FloraGLO®原料👁️|天然酵母來源B群|開團前體驗抽獎🎁 📍 LINE社群活動開團前表單報名→抽10名體驗(點我抽獎)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5 分鐘
  2. 8月28日

    EP20-職場也需要零糖社交

    「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上次跟同事聊天,聊的是工作,還是他家的貓?」 這週收到三個讀者投稿,都是關於職場社交的困擾。 32歲的設計師艾莉,四年來參加部門聚餐的次數,一隻手數得出來。 38歲的產品經理Kevin,因為跟同事太好,差點丟了工作。 29歲的行銷企劃小玲,從不跟人聊私事,卻是最可靠的工作夥伴。 他們都選擇了「零糖社交」。 什麼是零糖? 不是無情,是去掉人工甜味劑。 不用假裝很在乎對方週末去哪,不用記住每個人的星座血型,不用在群組回覆每一個早安圖。 就像黑咖啡。 剛開始有點苦,喝久了才發現,這是咖啡本來的味道。 這集我們會聊: ✓ 為什麼花兩小時參加聚餐,不如花兩小時提升自己 ✓ 當同事變朋友,利益衝突時你要選哪邊 ✓ 安靜的人不是不友善,只是把能量放在對的地方 ✓ 如何優雅地拒絕無意義的應酬 ✓ 時間的機會成本——你的選擇決定你會成為誰 「職場如健身房。 你來這裡是為了鍛鍊自己,不是為了交朋友。 互相尊重,各自努力。」 如果你也厭倦了假裝親密的同事關係, 如果你也想把下班時間拿回來, 如果你也相信專業比人緣更重要—— 這集,很適合你。 不甜,但真實。 不濃,但持久。 不熱鬧,但自在。 就像你需要的,剛剛好的距離。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6 分鐘
  3. 8月21日

    EP19-焦慮型戀愛後遺症【親密衝突】

    「我已經分手三個月了,但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還是打開他的IG。」 你有過這種感覺嗎?理智告訴你要往前走,但身體好像還停留在那段關係裡。心跳會突然加速,胃會絞痛,整個人像是在經歷戒斷反應。 這一集,我想跟你聊聊那些分手後放不下的焦慮——為什麼明明是自己提的分手,卻像被拋棄了一樣?為什麼知道不該再查看前任動態,手指卻不聽使喚? 從監控型創傷、預期性焦慮,到自我認同崩解,我會陪你一起看見焦慮型依附者在愛情裡的掙扎與勇敢。 Amy說:「我花了兩年時間學會怎麼愛他,卻從來沒有花時間學怎麼愛自己。」 如果你也正在經歷這種「明知道卻做不到」的痛苦,這集是為你準備的。 焦慮型戀愛後遺症,就像在情感的大海中迷航。但只要你願意抬頭,你會發現——星星一直都在,而你,就是自己的北極星。 適合誰聽: 分手後還是忍不住查看前任社群動態的你在新關係裡重複著相同焦慮模式的你懷疑自己是不是永遠走不出這個循環的你想要學會好好愛自己的你 我是林思齊,這裡有個位置,陪你把還沒說出口的情緒,慢慢說完。 方格子具體方法專文:焦慮型戀愛後遺症【親密衝突】EP05(點我查看)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5 分鐘
  4. 8月14日

    EP18-外遇者的內心世界

    那天收到一封投稿:「我老公說他很愛我們,但還是背叛了我們。一個愛我們的人,怎麼能夠傷害我們?」 為什麼一個聲稱愛家人的人,會選擇背叛他們? 為什麼外遇者可以同時愛兩個人,還覺得自己沒錯? 更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理解人性的複雜與矛盾? 這一集,我想跟你聊聊那些「背叛者」的內心世界,到底在發生什麼。 心理學研究:大部分外遇者在背叛時並沒有停止愛伴侶認知失調、分隔化思維、成癮機制——那些讓人分裂的心理防衛六種合理化技巧:「我不是壞人」背後的精密自我欺騙系統真實案例分析:那個坐在車裡看到妻子訊息的男人在想什麼重新理解背叛:愛與傷害如何並存?給被背叛的你: 理解他為什麼這樣做,有助於你的療癒過程。 當你明白這不是因為你不夠好,你可以停止自責。 但理解不等於原諒,更不等於接受。 你有權利生氣,有權利選擇自己的路。 本期重點金句: 人可以愛你,同時因為自己的問題傷害你外遇者活在持續的自我欺騙中,直到被發現的那一刻愛不只是感受,更是選擇和責任成長,從來都是從停止自我欺騙開始的如果這期節目讓你有所思考,歡迎匿名投稿分享你的故事。 每個創傷,我都會認真看見。 因為理解是為了療癒,不是為了寬恕。 收聽提醒:本期內容涉及外遇創傷議題,建議情緒穩定時收聽,如正處於急性創傷期請先尋求專業協助。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5 分鐘
  5. 8月7日

    EP17 - 我們吵架,但從不提分手

    EP17 - 我們吵架,但從不提分手 「如果吵架是為了解決問題,為什麼我們總是吵完了問題還在那裡?」 有聽友跟我說:交往三年,大大小小吵過無數次架,但從來沒有人說過「分手」這兩個字。 為什麼我們寧願為誰倒垃圾吵兩小時,卻不敢討論未來要住哪裡? 為什麼我們可以為電視音量冷戰三天,卻從不問對方最近快樂嗎? 他們吵的,永遠都是小事。 他們不吵的,往往都是大事。 這一集,我想跟你聊聊那些「看起來很穩定」的關係,可能隱藏著什麼樣的危機。 我會分享一些讓人意外的統計數據:為什麼離婚率最高的是50-54歲?那些看起來最穩定的中年夫妻,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也會跟你分享我跟太太的一次真實對話,還有那些敢於分手的朋友,他們教會了我什麼。 也許,我們真正害怕的不是分手本身。 而是那個問題:「如果沒有了這段關係,我還是誰?」 不敢提分手,有時候不是因為愛太深,而是因為我們還沒想清楚,這段關係對我們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 追蹤思齊 → @stv__l_i_n (IG、脆) 如果你也有想提分手但不敢說的時刻,歡迎跟我分享你的故事。 我們不一定能立刻找到答案,但我們都值得學會真實地去愛。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41 分鐘
  6. 7月31日

    EP16-默契的重量

    本集僅獻給我的朋友「神奇海螺」,願你安康。 🏠 兩個關於默契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爸爸失業兩年,媽媽卻一直裝不知道 有些時候,給對方台階下,比直接面對現實更重要。 她知道他怕她怕,所以她先裝沒事,這樣他才撐得下去。 第二個故事:我以為是學獨立,其實是學會跟自己相處 孤獨不再是一種懲罰,而是一種能力。 獨自升級不是變得更強,是變得更像自己。 💭 本集金句 「愛的默契,就是你知道我知道,但我們都裝作不知道」「有些話,說了就變味了;有些愛,表達了就變重了」「默契的重量,承載了很多不能說的愛」「夫妻間最好的支撐,不是『我來幫你解決』,而是『我陪你一起撐過去』」「親子間最好的愛,不是『我為你安排好一切』,而是『我相信你可以』」🤔 想問聽到的你 你的生活裡,有沒有這樣的默契? 有沒有人,明明很關心你,卻假裝不在意? 有沒有人,明明很想幫你,卻默默承擔自己的部分? 或者,你有沒有成為過那個「裝不知道」的人? 🙏 特別感謝 感謝兩位願意分享故事的讀者, 也感謝每一位願意把心情說給我聽的朋友。 還有我的朋友「神奇海螺」,希望你越來越好。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7 分鐘
4.3
(滿分 5 顆星)
17 則評分

簡介

歡迎走進《思語室》,這裡不談答案,只陪你一起問問題。 我是林思齊,曾服役十年、也是三個孩子的爸爸。如今,我用文字、聲音,記錄那些被壓抑、被忽略,卻始終存在的情緒與人性。 從脆(Threads)起步的 90 天內,累積突破 1 億次瀏覽、300 萬次互動; 在方格子,我已寫下超過 500 篇專文,涵蓋 分手療傷、迴避型人格、房地產談判、人性觀察、大男人情感控制、性吸引力養成等主題。 這些文字,不只是故事,也是活著的證據。 在《思語室》,我會和你聊那些沒說出口的情緒真相,有時是一段深夜獨白,有時是一場讀者來信,也可能是一場毫無預警的崩潰與醒悟。 陪你一起熬夜的情緒宿舍。 你可以不堅強,但請別不誠實。 每週四晚上9點更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