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

黃兆徽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教育基金會)
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

您收到過假訊息嗎? 資訊爆炸的年代,各種真真假假的訊息, 我們怎麼樣才能夠聰明不受騙? 【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 這是由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與國立教育電台, 合作的Podcast節目, 在這裡我們將邀請各行各業的朋友暢談媒體議題, 陪伴聽眾提升媒體素養、增強對假訊息的抵抗力, 達成「群體免疫」,和假訊息說掰掰!   ❤️ 邀請您訂閱、分享、給五星好評,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您的想法和建議。 如果要聯絡我們,歡迎寫信到這裡:tfc@tfc-taiwan.org 💌 臉書專頁 www.facebook.com/taiwantfc 💌 IG 帳號 www.instagram.com/taiwan_factcheckcenter/ 💌 Line line.me/R/ti/p/@tfctaiwan?from=page 💌 Twitter twitter.com/taiwantfc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基金會)官網 http://tfc-taiwan.org.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726罷免投票不會送通知單?別緊張!帶身分證照樣能投票|誰是假消息

    2 DAYS AGO

    726罷免投票不會送通知單?別緊張!帶身分證照樣能投票|誰是假消息

    💌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 近期社群瘋傳:有人收不到罷免投票通知單、國稅局會盯上ATM大筆提款、AIT(美國在台協會)要求雙重國籍者緊急返美報稅⋯⋯,這些「官方通知」經查核,都是假訊息,別被嚇壞了。 美國在台協會(AIT)未曾發出任何要求雙重國籍者於7月5日前返美報稅的通知;國稅局也無法即時監控提款紀錄,稅務訊息也不會透過電話通知。 而「收不到罷免投票通知單是被打壓」也是假訊息,通知單會在投票前2日單會送達,但就算遭遇人員疏失或地址異動導致漏發,民眾仍可持身分證到場投票,不影響投票權利。 半真半假的話術混淆公共視聽,並藉由官方名義提升可信度。提醒大家,遇到類似警告或限期指示,務必查證來源,避免誤信誤傳。 🔹 謠言 1:網傳「AIT忽然對擁有台美雙重國籍的台灣有錢人寄出通知,要求於7月5日之前返回美國進行財產重新申報」? ✔ 事實:虛構訊息,AIT沒有發出這類通知,海外美國人申報財產也無需返美處理 🔹 謠言 2:網傳影片「6月起,提取現金超過這個金額,國稅局會主動來電,你的存款正被緊盯」? ✔ 事實:網傳稅務新規定為虛構捏造,若接獲政府部門來電要求補稅可能為詐騙。 🔹 謠言 3:網傳「大罷免投票沒有選票通知單、綠色玩(陰)的」? ✔ 事實:通知單投票日兩天前送達;沒帶不影響投票 💖更多正知識補充:https://gov.tw/zED ⭐你不能錯過的打假大補帖:https://gov.tw/sjE #報稅 #ATM #罷免 #通知單 #美國在台協會 #國稅局 #726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3 min
  2. 4 DAYS AGO

    EP199|177億金流阻詐戰:面交沒紀錄、虛擬貨幣難追蹤,金管會如何用AI精準攔截可疑帳戶?專訪陳彥良(金管會副主委)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 00:00📌使用AI分析異常金流,第一時間偵測可疑帳戶、啟動阻詐機制 02:37📌全球防詐趨勢:「投資陷阱」與「金流監管」最關鍵 05:24📌台灣不是東南亞詐騙洗錢中心!報案多是防詐成效提升的反映 10:57📌金管會近兩年攔阻詐騙金流達177億元 12:57📌投資面交無紀錄,成詐騙破口,透過轉帳才能觸發金流警示 22:55📌阻詐主動出擊!結合爬蟲技術、警政、平台快速下架詐騙網頁 31:37📌金流防線升級,詐騙轉向虛擬貨幣新戰場 35:00📌強化虛擬資產平台登記與監管,打造可被追蹤的交易環境 46:30📌防詐要靠金融數據共享,政府與科技平台協作才是「真・防詐聯盟」 58:46📌加強自我防護意識,永保警覺心,才能降低詐騙得逞的機率 當代詐騙如同數位瘟疫,善於偽裝、流竄迅速、無孔不入。從假交友、假投資,到AI生成的深偽訊息,手法不斷翻新,讓人防不勝防。 在這場資訊混戰中,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指出,金管會在「打詐四部曲」中扮演「阻詐」的角色,負責攔阻詐騙金流,是目前防詐工作的關鍵一環。根據統計,近兩年全台已成功攔阻177億元詐騙資金,但這仍只是冰山一角。雖然台灣已導入AI金流分析與銀行預警機制,但詐騙集團也同步升級,從境內面交轉向跨境虛擬貨幣,以掩蔽金流、規避監管。 本集邀請金管會副主管陳彥良,分享金管會如何運用科技與制度防詐,他特別強調:「面交沒有軌跡,銀行系統無法攔阻。」因此金管會呼籲民眾採用轉帳交易,保留金流紀錄,才能讓AI與金融系統設下紅線、即時警示。 面對虛擬資產成為新詐騙溫床,台灣也將推動專法,要求平台登記、提高交易透明度,讓虛擬世界不再成為犯罪避風港。 從遊戲點數到虛擬貨幣,詐騙橫跨各種生活場景。陳彥良提醒:「防詐不能只靠政府,更需要全民警覺與跨界協作。」唯有建立金流資料共享機制、串聯警政與科技平台,才能真正讓詐騙無所遁形。請收聽《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 🎵本周來賓點播:蛋堡〈過程〉 來 賓| 陳彥良(金管會副主委) 主持人| 黃兆徽(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 節目團隊︱ 邱家宜、黃兆徽、張育騰、林欣妮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歡迎給我們五顆星星、留下您的鼓勵和建議。 💌 更多資訊請看官網:https://tfc.pse.is/5d6udm #AI #防詐 #金流 #虛擬貨幣 #詐騙 #金融科技 #金管會 #數位資產 #新聞真假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9 min
  3. 洗衣吹冷氣不用挑時間、吃麥香雞也不怕酒測|誰是假消息

    3 JUL

    洗衣吹冷氣不用挑時間、吃麥香雞也不怕酒測|誰是假消息

    💌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 網路近期流傳「電費分三段式」、「吃麥香雞酒測不會過」等傳言,經查皆為假訊息。 電費分三段式其實是從 2020 年起,每到夏天必定出現的老謠言。台電澄清,住家用電採「累進電價」,與一天中使用時間無關;網傳圖卡甚至還擷取事實查核報告內容、斷章取義,誤導視聽。 另有影片聲稱吃麥香雞導致酒測失敗。事實上,漢堡不含酒精,最多是長時間咀嚼產生微量發酵酒精,但只需漱口即可排除。警方也表示,酒測採兩段式程序,實務上從未因正常飲食而出現超標。 若看到看似「貼心提醒」的訊息前,請先停一下、切勿馬上轉傳,才能避免被誤導或成為假訊息的幫兇。 🔹 謠言 1:網傳圖卡「明天起電費分三段式,洗衣服和開冷氣要注意時間」? ✔ 事實:老謠言重傳,一般住宅用電為「累進電價」,與用電時段無關。 🔹 謠言 2:網傳「開車不要吃麥香雞漢堡,吃完酒測不會過」? ✔ 事實:澱粉類食物經咀嚼與消化可能產生微量酒精,但不會導致酒測超標或構成酒駕。 💖更多正知識補充:https://gov.tw/zED ⭐你不能錯過的打假大補帖:https://gov.tw/sjE #電費 #三段式收費 #麥香雞 #酒精 #酒測 #酒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4 min
  4. 1 JUL

    EP198|扮納粹、「火冒4.05丈」、紅色滲透⋯真理越辯越明了嗎?平台要不要為使用者的言論負責?專訪蘇彥圖(中研院法律所研究員)、吳秦雯(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周宇修(台權會前會長

    00:00 📌言論自由,需容忍不同聲音,而不是只說自己想說的話。 03:00 📌高中生街訪,年輕世代怎麼看「國家安全」與「言論自由」的界線? 06:10 📌公開發言前要思考:你的話會傷人嗎?跟公共利益有關嗎? 11:23 📌喜歡就按讚,不喜歡就封鎖,我們還有「容忍異見」的自由嗎? 16:55 📌扮成希特勒,手舉納粹符號,沒有犯法就可以隨意展演嗎? 23:35 📌從「火冒4.05丈」事件看見教育缺口:教了知識,卻沒教「尊重」 28:31 📌當境外勢力透過社群平台操弄人們的認知,台灣如何因應? 31:04 📌法國怎麼做?要求平台自律,還需設「在地責任代表」 37:03 📌使用平台是免費的嗎?其實你付出了隱私、個資、還有使用習慣 41:08 📌社群平台該不該為「紅色滲透」把關?政府可以要求什麼? 51:14 📌自由不能無界,平台也該有法:兼顧人權與國安的數位治理 54:02 📌當言論可能產生傷害,解方何在?如何強化公民素養與社會韌性? 在資訊爆炸與極端意見並存的社群時代,我們該如何理解「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的界線?本集《新聞真假掰》邀請三位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蘇彥圖、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吳秦雯、台灣人權促進會前會長周宇修,從高中生街訪到國際案例,深入剖析如何在多元言論中維持社會安全與人權。 從台灣高中生的「納粹裝扮事件」到原住民標語「火冒4.05丈事見」,這些爭議點出教育現場的缺失:我們是否只教學生歷史的年份,卻沒教他們歷史的傷痕?而當我們談言論自由,重點並非我能說什麼,而是能否容忍與我意見相左的聲音。這也是社群平台極化機制無法訓練的公民素養。 除了教育改革,專家們也指出,社群平台不該是「法外之境」。面對假訊息、仇恨言論與紅色滲透,台灣如何尋找適合台灣的治理機制?三位學者提供深刻見解並援引國際案例做比較,為數位治理與言論自由的辯證提供更多思考空間。請收聽《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 🎵本周來賓點播:〈啟程〉 來 賓| 蘇彥圖(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 吳秦雯(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周宇修(台灣人權促進會前會長) 主持人| 黃兆徽(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 節目團隊︱ 邱家宜、黃兆徽、張育騰、蔡東棧、邱宣綾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歡迎給我們五顆星星、留下您的鼓勵和建議。 💌更多資訊請看官網:https://tfc.pse.is/5d6udm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 💌想聯絡我們:tfc@tfc-taiwan.org 💌寫信給主持人:chaohwei@tfc-taiwan.org 💌謠言剋星查小喵:line.me/R/ti/p/@tfctaiwan?from=page #亞亞 #社群平台 #言論自由 #國家安全 #查理週刊 #網路極化 #原住民 #歧視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h 1m
  5. 錯誤數據掀熱議:刺胳針健保評論引發撤稿風波,查核如何守住事實?

    27 JUN

    錯誤數據掀熱議:刺胳針健保評論引發撤稿風波,查核如何守住事實?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 近期在社群引發熱議的一則訊息是「台灣全民健保瀕臨系統崩潰」,這篇文章不只被國際醫學期刊刊登,也被台灣多家媒體報導。但很快地,醫院出面聲明,承認文章引用了錯誤的死亡率與護病比資料,甚至已要求期刊撤稿。 查核中心進行查核時,也觀察到一個現象:當一個議題本身具有爭議、也的確存在需要討論的問題時,錯誤的數據、誇大的因果關係,就更容易被包裝進來、被擴散出去。 而當查核記者指出其中錯誤時,質疑的聲音往往不會消失,反而會變成另一種指控:「你是在轉移焦點」「你只是看法不同」。這次的事件,也再次凸顯了事實查核在群眾溝通上的困境。 今天邀請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輯陳偉婷,從查核的角度出發,與聽眾分享:在公共討論裡,什麼是可以被檢驗的事實?什麼又只是觀點?媒體與科學家該如何共同守住事實的底線? 延伸閱讀:醫師投書刺胳針評論台灣健保制度有多處錯誤 節目團隊︱ 黃兆徽、邱家宜、張育騰、蔡東棧 Podcast「新聞真假掰」單元【假掰特派員】 查核報告、時事觀察、謠言風向、國際研究,全都說給您聽!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事實查核學苑上線!全民一起學查核!https://school.tfc-taiwan.org.tw 想聯絡我們:tfc@tfc-taiwan.or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2 min
  6. 戰爭影像查核:中東衝突影像洗版!AI與軍事遊戲畫面混淆視聽|誰是假消息

    26 JUN

    戰爭影像查核:中東衝突影像洗版!AI與軍事遊戲畫面混淆視聽|誰是假消息

    💌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 近期中東局勢緊張,社群平台湧現各種號稱「戰地現場」的畫面,例如特拉維夫陷火海、伊朗民眾慶祝伊朗極權政府即將垮台、目擊F-35被擊落⋯⋯,這些畫面令人震撼,情緒瞬間被牽動,但經查證,這些「影像證據」多為捏造。 這批網路流傳訊息有的為AI生成,有挪用2023年與此次衝突無關的舊影片,還有軍事模擬遊戲畫面。當訊息利用視覺衝擊操弄情緒,在資訊混亂的時刻特別容易誤導與擴散。下次看到類似畫面,不妨多觀察、動手查,別讓假影像操弄你我情緒,一起練習辨識畫面背後的真相。 🔹 謠言 1:網傳圖片「居民拍下的一幕,以色列首都被炸、陷入火海」? ✔ 事實:AI生成影像,非真實空襲現場 🔹 謠言 2:網傳影片「伊朗擊落以色列F35」? ✔ 事實:軍事模擬遊戲遊戲畫面,非實際戰況 🔹 謠言 3:網傳影片「伊朗人跳舞慶祝以色列襲擊伊斯蘭政權」? ✔ 事實:挪用2023年無關此事件的舊影片 💖更多正知識補充:https://gov.tw/zED ⭐你不能錯過的打假大補帖:https://gov.tw/sjE #伊朗 #以色列 #以伊戰爭 #F35 #AI #媒體素養 #中東衝突 #戰爭 #影像查核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4 min
4.8
out of 5
142 Ratings

About

您收到過假訊息嗎? 資訊爆炸的年代,各種真真假假的訊息, 我們怎麼樣才能夠聰明不受騙? 【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 這是由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與國立教育電台, 合作的Podcast節目, 在這裡我們將邀請各行各業的朋友暢談媒體議題, 陪伴聽眾提升媒體素養、增強對假訊息的抵抗力, 達成「群體免疫」,和假訊息說掰掰!   ❤️ 邀請您訂閱、分享、給五星好評,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您的想法和建議。 如果要聯絡我們,歡迎寫信到這裡:tfc@tfc-taiwan.org 💌 臉書專頁 www.facebook.com/taiwantfc 💌 IG 帳號 www.instagram.com/taiwan_factcheckcenter/ 💌 Line line.me/R/ti/p/@tfctaiwan?from=page 💌 Twitter twitter.com/taiwantfc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基金會)官網 http://tfc-taiwan.org.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You Might Also Like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