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女人的来信 | 女性睡前故事 夜听放松 情感电台

夕拾50
一千个女人的来信 | 女性睡前故事 夜听放松 情感电台

每周一、三、五更新故事,二、四、六专家观察评述,周日轻音乐放送,不定期听众惊喜来信。 幸福女人圈生活中的辛苦、坎坷似乎总是倒向女性。被身份标签捆绑、忙于家长里短、不停歇的日子中逐渐迷失自己……我们真的只能如此生活吗?不!作为女性,你有你的精彩!有自己的向上人生!有自己的成长奋斗! 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无数精彩女性故事发生。 喜马拉雅为你开通了一档女性真实故事记录+评述电台。不管你是忙于带娃的妈妈,乖巧持家的女儿,职场打拼的工作者,众人眼中的女汉子……在这里,能看到属于女性的温暖精彩,听见人生的不同可能,找到你自己。

  1. 12/09/2021

    【结束语 | 沈奕斐】我们该如何做新时代的女性-关系篇

    原生家庭关系  在社会学里我们一直有个观点,原生家庭其实是有它的滞后性的,换句通俗的话来说,原生家庭是会拖后腿的。 我们社会之所以发展,个人之所以能长,就是因为下一代的人不太听上一代人的话。所以当你意识到这个问题,走出原生家庭的时候,就要意识到,其实并不是我们父母是有什么缺陷和问题,也不是说父母是不爱我们的。 只是他们受到时代本身的限制,他们得出来那些认为正确的结论,不见得适合新时代的这一辈。所以,正是因为受时代的限制,很多父母的做法未必是对的,但同时我们也其实是要去理解:这个其实是当时社会环境所造成的,而不是他们刻意想要来伤害你。那么,当我们有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以后,我们走出原生家庭,就有一些具体的方案出来了。 首先,第一步其实是我们需要跟父母建立一个边界,当你是成年的人的时候,你要知道你跟父母不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你有独立的自我,所以,他们跟你的不同是必然的,这恰恰是两个独立不同的过程。 在设定边界以后的第二步,就是我们确定好我们的底线。我们在底线之上,给予家庭一些支持。现在很多人一味说,跟原生家庭切割,你就不能理睬你的父母,你一定要跟他们远远的,你必须走出来,其实血脉是很难切断的。 我们在社会学里就讲,家庭其实是有个互惠机制,我们互相之间会有不同的交换,这个交换不见得是物物交换,很多时候是情感和金钱的交换,金钱和金钱的交换,情感和机会的交换等等。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其实都是做到自己的逻辑自洽。 不要别人说你应该走出来,你就一定要切断。我们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你自己设定好你的底线,哪些东西是你绝对不能承受的,一定要说出来。在这之上,我们互相之间能够成为一个知识体系,这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很幸运的。 第三个方向是我们要关注父母的需求,尊重他们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承认父母有需求,尊重父母的想法,也是我们搞好家庭关系很重要的一环。 亲密关系·婚姻 在很多的故事里面,我发现婚姻之所以走不下去,其实是因为一开始在选择伴侣上就没有爱或者激情,在研究里面,我们的亲密关系有个叫三角理论,好的亲密关系,是由亲密关系,激情和承诺这三条边构成的。 我在《社会学的爱情思维课》和《再见爱人》节目里也反复提到过,在处理伴侣关系,尤其在寻找自己确定伴侣时,第一点一定要记得:永远不要高估你对没有爱情的婚姻的容忍度。 我们婚姻的本质,它不是交易,它是合伙和合作。所以当我们成为合伙人的时候,我们是需要互相体谅,互相做一些调整的。这样子才能一加一大于等于二。 我们愿意去互相调整的一个基础就是爱情本身,我们因为相爱,我们才愿意去调整自己,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我们也许能变成更好的自己。 在长期婚姻关系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建立你我的边界,然后建立我们的概念。我自己做过很多的研究和个案,我发现在细碎的感情里,常常很多时候你我的边界不清楚,我们的概念没有建立,然后两个人觉得走不下去了。 比如说上厕所你不翻马桶盖,随手拿东西,不知道归位;这些细节让我觉得你在生活里没有考虑过我的利益,你从来没有帮助过我,你没有给我提供我需要的支持体系,而另一方面对方会认为你干涉我的生活太多,我的生活被你全部改变,而改变的方式是我不喜欢的。 在这里边,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你我的概念不清楚。 我们小学的时候同桌立三八线,其实我们成年以后也一样可以适用的。那么建立了边界后非常重要一点,还要建立我们。 我们需去尊重要对方的边界,但同时我们又要建立“我们”的概念,这样我们生活才能像麻花一样,我们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依赖,然后盘旋着往上进步。 当然,彼此之间的相互妥协并不意味着无止境的保持忍让,我们在两性关系里依然需要守住底线。如果我们发现底线的问题,需要去及时止损,比如家暴出轨等。 子女关系 第三部分,我特别想聊聊和子女的关系,我们在《一千个女人的来信》里,其实子女的关系往往是作为原生家庭的情况出现,很多成年人里会涉及到一些孩子的教育。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原生家庭,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能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所以我们跟子女的关系其实决定了十几年以后,二十几年以后。他们怎么来讨论原生家庭。 我自己的研究方向是亲密关系,家庭教育更偏于家庭社会学,我们在研究里发现,一个孩子是不是能成为世俗意义上那种成功人士呢?非常(会)挣钱或者是很有权利,其实跟父母之间关系不是那么大。主要跟家长能提供的支持体系,如物质资源体系,社会支持体系等很有关系。 反过来看,毁掉孩子常常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联。 人面对不确定性行为的时候,其本能的就会抓那些确定性的指标体系,像那些量化的(数字),常常让人感觉更加具有确定性。所以,我们发现,在家庭教育里,情感支持、人格培养很重要,这是家庭教育的最主要的职责。但是,我们(父母)常常关注的是孩子学习成绩不好。 我们要孩子学钢琴,原本是提高他情情操的,但我们一定要看考级,因为成绩和考级更量化,让我们觉得更有确定性。我们常常把精力放在这里,而失去了家庭本身应该最重要的功能。 在这个新的时代,我们需要去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在研究里发现,家长和老师(习惯于)发现一个问题去纠正他,好像我们纠正了,问题就解决掉了。但实际上经过不断的指出别人做错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是帮助了他,但实际上这个人知道自己错了,并不意味着他知道正确的该如何做。 我们改变纠错以后,第二件事情要做的就是看到孩子的真实需求,能给予他足够的关心和爱。 好家长和糟糕家长区别,并不在于他们本质上爱不爱这个孩子或他们本性好不好,或者是不是要故意伤害孩子,不是他们的牺牲精神。而是他们能不能有能力去看到孩子的真实需求,他们愿不愿意放下自己已有的判断,去贴近孩子去倾听孩子的想法。这是一个好家长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 当我们处理亲子关系的时候,今天的父母要放弃自己权威者的身份,更多的蹲下去倾听孩子的心声,这才是能让孩子更好的表达,也能够去解决孩子问题的。 我一直觉得孩子才是我们做父母的老师。我们做的一切是为了他的成长,当然要听听他的想法是什么。所以我们作为成年人,作为父母,一定要去倾听孩子的想法。

    27 min

About

每周一、三、五更新故事,二、四、六专家观察评述,周日轻音乐放送,不定期听众惊喜来信。 幸福女人圈生活中的辛苦、坎坷似乎总是倒向女性。被身份标签捆绑、忙于家长里短、不停歇的日子中逐渐迷失自己……我们真的只能如此生活吗?不!作为女性,你有你的精彩!有自己的向上人生!有自己的成长奋斗! 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无数精彩女性故事发生。 喜马拉雅为你开通了一档女性真实故事记录+评述电台。不管你是忙于带娃的妈妈,乖巧持家的女儿,职场打拼的工作者,众人眼中的女汉子……在这里,能看到属于女性的温暖精彩,听见人生的不同可能,找到你自己。

You Might Also Like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