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不捨 啟發日記

人生千百問 您會怎麼答? W8 『遇到不喜歡的人,但必須常合作或社交』


📨 讀者來信
小書房您好:
我最近工作上常遇到一個讓我非常不喜歡的合作對象。講話讓人不舒服、態度高傲、有時還會在主管前表現得特別殷勤,但私下卻不負責任。
問題是,我不能不跟他共事。我們要一起開會、回報、甚至聯合提案。
每次看到他我就一肚子氣,但又怕情緒影響事情進度。
請問:如果無法避開,該怎麼跟這樣的人合作呢?
——一位卡在情緒與任務之間的朋友
🐧 小書房回信
親愛的你:
你好。光是你願意誠實說出這份煩躁與無奈,就已經是很棒的一步了。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想承認:「有些人就是讓我不舒服,但我又不能躲開。」
今天我想分享三位人物的做法。他們也都曾經和自己不喜歡、甚至衝突過的人共事。但他們沒有逃避,也沒有情緒化,而是用不同方式,讓自己能持續往前走。
1️⃣ 第一位,是蘇東坡。
你也許知道他才情出眾、文章天下聞名,但他仕途上卻數次被打壓,尤其與王安石、章惇等人政見嚴重不合。
這些人,有的是上司,有的是同僚,有的是朝廷的實權人物。他不能不打交道,也不能公開翻臉。
但他選擇的方式不是勉強討好,而是——用詩、書信與幽默感,緩解局勢。
他寫詩調侃自己,也寫信向對手致敬,用一種寬容又有分寸的方式,讓彼此的關係不致破裂。
這種精神像是「識人多矣,莫若識自心。」
他教我們:你無法改變對方,但你可以決定自己怎麼回應。
2️⃣ 第二位,是安娜・溫圖。
她是《VOGUE》美國版總編,也是全球時尚圈最有影響力的策展人之一。
很多人說她冷淡、不好親近,合作過的人也承認:「她不是會跟你喝下午茶的人,但她的決定,你不會質疑。」
她常與設計師、模特兒、編輯、企業高層合作,裡面不乏她不喜歡、甚至不認同的人。但她的方式是——不親近、不翻臉,只靠標準與結果說話。
她的風格比較像「你不需要喜歡我,但你會尊重我。」
這樣的方式,與她的「位置」有關。身為總編,她是決策者、擁有主導權,不必靠討好維繫合作,也不需情緒交換換取進展。
但她的做法,對我們仍有啟發——
我們也許不是總編,但我們可以在工作中先建立自己的專業分數,讓別人與我們共事時,知道我們「不必討好、但值得尊重」。
她教我們:合作是職責,不是情感契約。把重點放在任務,而不是關係的親密度,是一種成熟的合作方式。
3️⃣ 第三位,是曾國藩。
他在朝廷與軍中都遇過無數不對盤的人:有排擠他的人、有借機使壞的同僚、甚至是質疑他的人才選用。
但他沒有公開對立,也不放任自己受制於人。他的策略是——表面和平,暗中布局,先保事業穩定,再保自身退路。
他表達了一種「與其爭鋒相對,不如深藏不露」的精神。
他與對方有距離,但不翻臉;有策略,但不失禮。對上,他尊重程序;對下,他培養自己的人才梯隊,必要時「靜靜換隊伍」。
他教我們:若一時無法避開,就要保持尊嚴、不耗情緒,並為未來保留選擇權。
親愛的你,
我們沒辦法選擇所有合作對象,但我們可以選擇:
不讓對方的性格決定自己的情緒;不讓別人的態度主導自己的反應。
有時候,你不需要贏得對方的喜歡,也不需要改變彼此的關係。
你只需要記得:你有你的分寸,也有你可以選擇的方式。
企鵝不捨小書房敬上 🐧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