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通俗讲解-王阳明心学

老刘说心学
《传习录》通俗讲解-王阳明心学

《老刘说心学》的讲义正式出版了!! 《老刘说心学》音频专辑的讲义正式出版了!! 各大电商平台和各地新华书店都已上架。 《传习录》通俗讲解-王阳明心学修炼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习录》         对人类而言,一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我们要解决爱情、婚姻、家庭、事业等诸多问题。在解决这些人生问题时,没有人不走弯路,问题是,有的人最终走上了阳光大道,而有的人却永远陷在这些问题里,不得出处,愁肠百结,迷失其中。         从阳明先生看来,人生在世,核心问题只有两个,也是人生最重要:一是独立精神,一是坦荡荡的幸福感。而纵观人类社会,乃至今天,二者兼备者凤毛麟角,寥寥无几,甚至很多人终生二者全无。 问题出在哪里?         阳明先生说,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诸如金钱、名利、地位、权力等等。同样是追求这些东西,由于动机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人在“良知”的指导下追寻这些,或者说,他们只是在追寻我们本身固有的良知,另一类却是为了追求这些东西而追求这些东西,也就是一门心思追求那些外物。         从阳明先生看来,追逐外物,就像是一位君王想要个国防部部长,但他不下令委任,却要自己去担任一样。当别的部门缺人时,他又跑到别的位置去坐着。君王就是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的内心永远盯着那些外物,必然会累得死去活来。         王阳明说,闭上眼睛,什么都不想,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就会和你一起沉寂,也就是说,你的态度决定世界!         心学的最大妙处在于:我们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况下追逐外物,前提是我们要有“致良知”的思想认识。所谓“致良知”,就是在做事或思考时,用良知来指导自己。也就是说,用我们那并没有丧失本体的心来指导我们去做事、思考。         由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不仅是心行的法宝,还是治疗我们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         王阳明(1472 — 1529),陆王心学集大成者,中国历史上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之人。《传习录》是阳明先生的语录、论学书信简集,是阳明心学的启蒙典籍,汇聚心学之精要,更是修身入世之门径。         《传习录》中,小到为人处世,中到齐家立业,大到治国平天下,现代人的绝大部分困惑,你都可以从刘长志老师所讲解的《传习录》中找到答案。         老刘的播讲深入浅出,贴近生活,站在现代人的角度,让每个人都能轻松的进入精深的心学殿堂,寻找到灵魂独立和获得永恒幸福的方法。         在老刘的带领下,穿越到圣人的时代,享受一场精彩绝伦的心灵盛宴。

  1. 04/03/2020

    231-无时不习之业-传习录-通俗讲解-王阳明心学

    《传习录》通俗讲解-王阳明心学修炼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习录》 对人类而言,一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我们要解决爱情、婚姻、家庭、事业等诸多问题。在解决这些人生问题时,没有人不走弯路,问题是,有的人最终走上了阳光大道,而有的人却永远陷在这些问题里,不得出处,愁肠百结,迷失其中。 从阳明先生看来,人生在世,核心问题只有两个,也是人生最重要:一是独立精神,一是坦荡荡的幸福感。而纵观人类社会,乃至今天,二者兼备者凤毛麟角,寥寥无几,甚至很多人终生二者全无。 问题出在哪里? 阳明先生说,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诸如金钱、名利、地位、权力等等。同样是追求这些东西,由于动机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人在“良知”的指导下追寻这些,或者说,他们只是在追寻我们本身固有的良知,另一类却是为了追求这些东西而追求这些东西,也就是一门心思追求那些外物。 从阳明先生看来,追逐外物,就像是一位君王想要个国防部部长,但他不下令委任,却要自己去担任一样。当别的部门缺人时,他又跑到别的位置去坐着。君王就是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的内心永远盯着那些外物,必然会累得死去活来。 王阳明说,闭上眼睛,什么都不想,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就会和你一起沉寂,也就是说,你的态度决定世界! 心学的最大妙处在于:我们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况下追逐外物,前提是我们要有“致良知”的思想认识。所谓“致良知”,就是在做事或思考时,用良知来指导自己。也就是说,用我们那并没有丧失本体的心来指导我们去做事、思考。 由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不仅是心灵修行的法宝,还是治疗我们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 王阳明(1472 — 1529),陆王心学集大成者,中国历史上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之人。《传习录》是阳明先生的语录、论学书信简集,是阳明心学的启蒙典籍,汇聚心学之精要,更是修身入世之门径。 《传习录》中,小到为人处世,中到齐家立业,大到治国平天下,现代人的绝大部分困惑,你都可以从刘长志老师所讲解的《传习录》中找到答案。 老刘的播讲深入浅出,贴近生活,站在现代人的角度,让每个人都能轻松的进入精深的心学殿堂,寻找到灵魂独立和获得永恒幸福的方法。 在老刘的带领下,穿越到圣人的时代,享受一场精彩绝伦的心灵盛宴。

    16 min
  2. 01/14/2020

    228-千古圣贤骨血-传习录-通俗讲解-王阳明心学

    (43)孟源问:“静坐中思虑纷杂,不能强禁绝。”先生曰:“纷杂思虑,亦强禁绝不得,只就思虑萌动处省察克治,则天理精明后,有个‘物各付物’的意思,自然精专,无纷杂之念。《大学》所谓‘知止而后有定’也。”〔一〕(44)一日,先生喟然发叹。九川问曰:“先生何叹也?”曰:“此理简易明白若此,乃一经沉埋数百年。”九川曰:“亦为宋儒从知解上入〔一〕,认识神为性体,故闻见日益,障道日深耳。今先生拈出良知二字,此古今人人真面目,更复奚疑?”先生曰:“然!譬之人有冒别姓坟墓为祖墓者,何以为辨?只得开圹,将子孙滴血,真伪无可逃矣。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贤相传一点骨血也。” (45)张元冲在舟中问:“二氏与圣人之学所差毫厘,谓其皆有得于性命也。但二氏于性命中着些私利,便谬千里矣。今观二氏作用,亦有功于吾身者。不知亦须兼取否?”先生曰:“说兼取便不是。圣人尽性至命,何物不具?何待兼取?二氏之用,皆我之用。即吾尽性至命中完养此身,谓之仙;即吾尽性至命中不染世累,谓之佛。但后世儒者不见圣学之全,故与二氏成二见耳。譬之厅堂,三间共为一厅,儒者不知皆我所用,见佛氏则割左边一间与之,见老氏则割右边一间与之,而己则自处中间,皆举一而废百也。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3 min
  3. 01/04/2020

    227-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传习录-通俗讲解-王阳明心学

    黄绾是王守仁的好友和最早的入室弟子之一,一生笃信和践行王学。阳明殁后,黄绾上疏表阳明四大功无人能及,王学三大要旨皆本先民之言,出自孔孟之论。绾还收留阳明先生遗孤正亿并抚养成人,且嫁女于正亿。可见绾对阳明先生之尊敬和对王学之推崇至极。 应良,字原忠,号南洲,浙江台州仙居人。正德六年选庶吉士,从湛甘泉、王阳明讲良知之学。后亲老归养,讲学山中将十年。嘉靖初还任,授官编修。刚正不阿,伏阙争大礼,遭廷杖,几毖。后升山东提学副使、河南参政,广东右布政使。 问的人显然还是没有真正搞懂“一以贯之”,所以才问出:仅仅致良知,应对事变是否会不够圆满, 古今事变无非是从“心”出来的 致良知功夫做的足够圆满,自然也就通透了古今人心,自然就是个尽良知之学,是可以尽古今事变之学 本讲原文: 【四一】门人有欲汲汲立言者,先生闻之,叹曰:“此弊溺人,其来非一日矣。不求自信,而急于人知,正所谓‘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也。耻其名之无闻于世,而不知知道者视之,反自贻笑耳。宋之儒者,其制行磊牵,本足以取信于人。故其言虽未尽,人亦崇信之,非专以空言动人也。但一言之误,至于误人无穷,不可胜救,亦岂非汲汲于立言者之过耶?” 【四二】先生与黄绾、应良论圣学久不明,学者欲为圣人,必须廓清心体,使纤翳(xiān yì)不留,真性始见,方有操持涵养之地。应良疑其难。 先生曰:“圣人之心如明镜,纤翳自无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蚀之镜,须痛磨刮一番,尽去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不消费力。到此已是识得仁体矣。若驳蚀未去,其间固自有一点明处,尘埃之落,固亦见得,才拂便去。至于堆积于驳蚀之上,终弗之能见也。此学利困勉之所由异,幸勿以为难而疑之也。凡人情好易而恶难,其间亦自有私意、气习缠蔽,在识破后,自然不见其难矣。古之人至有出万死而乐为之者,亦见得耳。向时未见得里面意思,此功夫自无可讲处。今已见此一层,却恐好易恶难,便流入禅释去也。”

    11 min
  4. 12/22/2019

    226-静坐之功用-传习录-通俗讲解-王阳明心学

    《论语·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狂者,进取於善道。狷者,守节无为。 惟狂者乎:难道只能选择狂者吗? 狂者至少是做事的,狷者做不了事的 本讲原文: 【三八】先生曰:“吾昔居滁时,见学者为口耳同异之辩,无益于得,且教之静坐。一时学者亦若有悟,但久之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故迩来只指破致良知工夫。学者真见得良知本体,昭明洞彻,是是非非,莫非天则,不论有事无事,精察克治,俱归一路,方是格致实功,不落却一边,故较来无出致良知。话头无病,何也?良知原无间动静也。” 【三九】曰:“昔孔门求中行之士不可得。苟求其次,其惟狂者乎!狂者志存古人,一切声利纷华之染,无所累其衷,真有凤凰翔于千仞气象。得是人而裁之,使之克念,日就平易切实,则去道不远矣。予自鸿胪以前,学者用功尚多拘局。自吾揭示良知,头脑渐觉见得此意者多,可与裁矣!”【四十】先生尝语学者曰:“作文字亦无妨工夫,如‘诗言志’,只看尔意向如何,意得处自不能不发之于言,但不必在词语上驰骋。言不可以伪为。且如不见道之人,一片粗鄙心,安能说出和平话?总然都做得,后一两句,露出病痛,便觉破此文原非充养得来。若养得此心中和,则其言自别。”

    16 min
  5. 12/17/2019

    225-圣人万镒之疑-传习录-通俗讲解-王阳明心学

    《传习录》通俗讲解-王阳明心学修炼 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llsxx000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习录》         对人类而言,一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我们要解决爱情、婚姻、家庭、事业等诸多问题。在解决这些人生问题时,没有人不走弯路,问题是,有的人最终走上了阳光大道,而有的人却永远陷在这些问题里,不得出处,愁肠百结,迷失其中。         从阳明先生看来,人生在世,核心问题只有两个,也是人生最重要:一是独立精神,一是坦荡荡的幸福感。而纵观人类社会,乃至今天,二者兼备者凤毛麟角,寥寥无几,甚至很多人终生二者全无。 问题出在哪里?         阳明先生说,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诸如金钱、名利、地位、权力等等。同样是追求这些东西,由于动机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人在“良知”的指导下追寻这些,或者说,他们只是在追寻我们本身固有的良知,另一类却是为了追求这些东西而追求这些东西,也就是一门心思追求那些外物。         从阳明先生看来,追逐外物,就像是一位君王想要个国防部部长,但他不下令委任,却要自己去担任一样。当别的部门缺人时,他又跑到别的位置去坐着。君王就是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的内心永远盯着那些外物,必然会累得死去活来。         王阳明说,闭上眼睛,什么都不想,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就会和你一起沉寂,也就是说,你的态度决定世界!         心学的最大妙处在于:我们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况下追逐外物,前提是我们要有“致良知”的思想认识。所谓“致良知”,就是在做事或思考时,用良知来指导自己。也就是说,用我们那并没有丧失本体的心来指导我们去做事、思考。         由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不仅是心灵修行的法宝,还是治疗我们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         王阳明(1472 — 1529),陆王心学集大成者,中国历史上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之人。《传习录》是阳明先生的语录、论学书信简集,是阳明心学的启蒙典籍,汇聚心学之精要,更是修身入世之门径。         《传习录》中,小到为人处世,中到齐家立业,大到治国平天下,现代人的绝大部分困惑,你都可以从刘长志老师所讲解的《传习录》中找到答案。         老刘的播讲深入浅出,贴近生活,站在现代人的角度,让每个人都能轻松的进入精深的心学殿堂,寻找到灵魂独立和获得永恒幸福的方法。         在老刘的带领下,穿越到圣人的时代,享受一场精彩绝伦的心灵盛宴。

    7 min

Ratings & Reviews

5
out of 5
2 Ratings

About

《老刘说心学》的讲义正式出版了!! 《老刘说心学》音频专辑的讲义正式出版了!! 各大电商平台和各地新华书店都已上架。 《传习录》通俗讲解-王阳明心学修炼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习录》         对人类而言,一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我们要解决爱情、婚姻、家庭、事业等诸多问题。在解决这些人生问题时,没有人不走弯路,问题是,有的人最终走上了阳光大道,而有的人却永远陷在这些问题里,不得出处,愁肠百结,迷失其中。         从阳明先生看来,人生在世,核心问题只有两个,也是人生最重要:一是独立精神,一是坦荡荡的幸福感。而纵观人类社会,乃至今天,二者兼备者凤毛麟角,寥寥无几,甚至很多人终生二者全无。 问题出在哪里?         阳明先生说,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诸如金钱、名利、地位、权力等等。同样是追求这些东西,由于动机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人在“良知”的指导下追寻这些,或者说,他们只是在追寻我们本身固有的良知,另一类却是为了追求这些东西而追求这些东西,也就是一门心思追求那些外物。         从阳明先生看来,追逐外物,就像是一位君王想要个国防部部长,但他不下令委任,却要自己去担任一样。当别的部门缺人时,他又跑到别的位置去坐着。君王就是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的内心永远盯着那些外物,必然会累得死去活来。         王阳明说,闭上眼睛,什么都不想,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就会和你一起沉寂,也就是说,你的态度决定世界!         心学的最大妙处在于:我们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况下追逐外物,前提是我们要有“致良知”的思想认识。所谓“致良知”,就是在做事或思考时,用良知来指导自己。也就是说,用我们那并没有丧失本体的心来指导我们去做事、思考。         由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不仅是心行的法宝,还是治疗我们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         王阳明(1472 — 1529),陆王心学集大成者,中国历史上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之人。《传习录》是阳明先生的语录、论学书信简集,是阳明心学的启蒙典籍,汇聚心学之精要,更是修身入世之门径。         《传习录》中,小到为人处世,中到齐家立业,大到治国平天下,现代人的绝大部分困惑,你都可以从刘长志老师所讲解的《传习录》中找到答案。         老刘的播讲深入浅出,贴近生活,站在现代人的角度,让每个人都能轻松的进入精深的心学殿堂,寻找到灵魂独立和获得永恒幸福的方法。         在老刘的带领下,穿越到圣人的时代,享受一场精彩绝伦的心灵盛宴。

You Might Also Like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