咿言咿语

伊莎蓓

「咿言咿语」是一档闲聊型播客节目,关注文化、艺术、旅行、美食等生活方式的各个领域,不严肃地分享与探讨轻松有趣的话题。

  1. AUG 2

    咿言咿语Vol.025丨和「梅溪湖行程单」聊一聊为爱发电的「声入人心最伟大遗产」

    Hi,大家好。这期「咿言咿语」,我请来了「梅溪湖行程单」团队的三位小伙伴来节目中聊聊天。 经常进剧场的朋友应该都对「梅溪湖行程单」这个小程序不陌生。从最初追踪“梅溪湖36子”个人演出行程的“粉圈可见”小程序,到如今逐渐成长为服务整个剧迷群体的实用工具,尤其是其中的「剧场视野」成为大家买票选座时的必查攻略,「梅溪湖行程单」被剧迷们称为“《声入人心》留给中国音乐剧最伟大的遗产”。作为「梅溪湖行程单」的多年用户,我一直对它背后的运营团队充满好奇。这一次,借着「梅溪湖行程单」六周年的契机,我们终于录制了这期节目。 六年时间,《声入人心》已经成为“回忆杀”,中国音乐剧也在变化中进入了新的阶段,而「梅溪湖行程单」依然保持着初心,为爱发电。在最终确定本期标题时,「梅溪湖行程单」的小伙伴们表达,其实对于广大剧迷们冠以的“伟大遗产”标签她们并不百分百认同,她们表示:“不说再见,一切未完待续”。 岁月更迭,热爱仍在,希望我们都能在剧场里、在人群中,继续被那些值得的人和事点亮。 ※提示:一定要听到最后,结尾有彩蛋。 【本期主播】 伊莎蓓,「咿言咿语」主理人。 【本期嘉宾】 盛夏,「梅溪湖行程单」负责人、开发者。 Grace,「梅溪湖行程单」美术设计。 Zoe,「梅溪湖行程单」商务负责人。 【时间轴】 01:03「梅溪湖行程单」幕后成员揭秘 02:56从梅溪湖36子行程到剧场的功能进化 06:07后台维护的工作量 11:11商业模式的探索与曾经的打赏功能 16:33关注了几百个剧圈账号,经常吐槽“不想干了” 18:02累计用户达到100w 20:30「剧场视野」功能的诞生与发展 22:55甚至有电竞比赛场馆申请「剧场视野」 24:07「剧场视野」的官方合作尝试:希望剧方多多联络 29:19戏剧的圈外人:对用户负责,保持客观中立 34:33“最初做小剧场视野时不知道小剧场长什么样” 40:25行程单冷知识之「关于剧场」 43:36隐藏按钮:把最初的「行程单」功能变为共创 45:48「banner」的多种玩法 48:54上传审核和视野捉虫 53:39由《声入人心》入坑音乐剧 59:20和《吾湖音乐局》的联动 01:04:03后台数据反映的剧场淡旺季 01:06:40 2025年上海剧场浅观察 01:10:35「梅溪湖行程单」六周年,我们想对大家说 �彩蛋时间 【关于咿言咿语】 「咿言咿语」是一档闲聊型播客节目,关注文化、艺术、旅行、美食等生活方式的各个领域,不严肃地分享与探讨轻松有趣的话题。欢迎大家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搜索「咿言咿语」订阅并收听我们的节目。 微博:@Isabelle伊莎蓓 小红书:伊莎蓓 微信公众号:咿言咿语

    1h 19m
  2. JUN 5

    咿言咿语Vol.024丨对话韩燕楠菲:以生之名,唤醒沉睡的童年碎片

    Hi,大家好呀,好久不见!播客节目「咿言咿语」终于又开始更新了。2025年的首期节目,我请到了戏剧人,同时也是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 「蜻蜓计划」作品《跷跷板定律》的导演、编剧、演员韩燕楠菲。 我和楠菲相识于去年的第11届乌镇戏剧节,当时她参加了乌镇戏剧节的青年竞演版块,导演、编剧并主演了一部叫做《跷跷板定律》的作品,并最终获得了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的最佳个人表现奖。回到北京后,我为杂志撰写了一篇乌镇戏剧节的报道,约楠菲做了一个采访。我记得当时我们约在她家附近的一个咖啡厅,她非常真诚地和我们分享了很多关于她的创作和自己的故事。因为那次采访的最终的呈现是一篇以青年竞演为主题的专题报道,所以关于她个人的内容并不是特别多,我一直觉得非常可惜,当时就在想之后是不是有其他机会把更多的故事呈现出来。前不久,乌镇戏剧节启动了青年竞演「蜻蜓计划」,《跷跷板定律》也在其中,于五月底六月初分别在北京和上海演出,我也趁此机会约楠菲录了这期节目。 不同于上次我们聊到了许多关于《跷跷板定律》的创作背景和女性主义的话题,这次我们的聊天更多从“人”出发,这也是新版《跷跷板定律》之于原版的改变。《跷跷板定律》的很大部分主题讨论的是关于女性生不生孩子的话题,看似聚焦当下的自己和下一代,但楠菲说,新的创作过程中她不断回看,重新望向自己的母亲和童年经历,也在不断与童年的自己和解。 【本期主播】 伊莎蓓,「咿言咿语」主理人。 【本期嘉宾】 韩燕楠菲,戏剧人,《跷跷板定律》导演、编剧、演员。 【时间轴】 01:49 可以在剧场看到乌镇青年竞演的优秀作品了 05:31 《跷跷板定律》新版的改编是如何完成的 12:18 新版本演员是乌镇版的plan A 15:24 去乌镇前的唯一担心是怕被骂 18:55 看向远方与看向脚下 21:58 “我现在好像有了一点选择的权利” 25:21 曾经为参加青年竞演写过本子但夭折 29:13 神奇的蚌湾剧场 31:30 看《跷跷板定律》的小朋友们 35:09 戏剧是开启内心真善美的钥匙 38:55 艺考舞蹈,误打误撞学了表演 44:12 每一个演员都应该先去演儿童剧 47:54 大部分舞台演员都在自己做创作 53:37 北京场演出前的压力巨大,大自然给了答案 57:51 《跷跷板定律》演员介绍 59:15 弱化“主义”,强调“人” 01:02:32 一个神奇的梦,回忆起童年 01:10:04 从讲孩子,到理解妈妈 01:12:09 和妈妈在心理上的第一次和解 01:19:45 现在对生孩子这件事情的态度是? 01:22:06 创作的前提和意义 【关于蜻蜓计划】 蜻蜓计划是由黄磊、赖声川、孟京辉共同担任出品人的戏剧孵化项目。「蜻蜓计划」将会从乌镇青年戏剧节的精选作品开始落地,逐步扩大覆盖范围,为更多青年创作者铺设道路。「蜻蜓计划」将以年为单位,结合一年一度乌镇戏剧节的周期,从青年竞演的作品开始落地,通过资金、制作、宣传与演出运营的专业支持,让青年创作者们可以专注于戏剧创作的核心环节,以更成熟完善的作品与观众见面。在保障创作独立性的同时,为青年戏剧人建立行之有效的市场化流程,逐步打通艺术节和商业化的壁垒。 首期入选「蜻蜓计划」的三部作品为2024年第11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作品《跷跷板计划》《Amy张回到家乡》《41.5》,于2025年5-6月在北京及上海开启演出。 【关于咿言咿语】 「咿言咿语」是一档闲聊型播客节目,关注文化、艺术、旅行、美食等生活方式的各个领域,不严肃地分享与探讨轻松有趣的话题。欢迎大家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搜索「咿言咿语」订阅并收听我们的节目。 微博:@Isabelle伊莎蓓 公众号:咿言咿语

    1h 29m
  3. 07/21/2024

    咿言咿语Vol.023丨跳进瑞士湖光山色的旅行

    播客节目「咿言咿语」的新一期,我们来聊聊瑞士夏季的旅行。 今天这期节目我请到了我的好朋友、来自瑞士国家旅游局北京办事处的一宁,一起来聊聊瑞士,以及瑞士的旅行。提到瑞士风景我想到的第一个词是“湖光山色”,60%的国土面积被山地覆盖,交织的湖泊水系,童话般的美景……自然景观是瑞士最丰富的宝藏,瑞士人热爱大自然,热爱徒步,与自然的互动践行于每日的生活中。 我们从一宁最近一次的瑞士之行聊起。因为工作原因,一宁去过许多次瑞士,她分享了与瑞士人接触以及工作的个人感受,以及瑞士人喜欢的旅行方式。我们还分别讲述了在瑞士自然与不同城市中旅行的感受,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让人感受到全方位的放松和惬意。除此之外,瑞士的美食美酒,瑞士人的工匠精神也令我们印象深刻。最后,我们也做了一些夏天去瑞士的旅行目的地推荐。希望很快能有机会再去瑞士! 【本期主播】 伊莎蓓,「咿言咿语」主理人。 【本期嘉宾】 皇甫一宁,来自瑞士国家旅游局北京办事处。 【时间轴】 02:59 一宁最近一次的瑞士行程 04:16 两个半北京大,四种官方语言 08:07 瑞士人都是“J人”和“处女座” 13:00 65000公里标识清晰的徒步路线 15:17 马特洪峰高山徒步 19:53 中途停留的小镇 20:55 徒步的体力消耗和时间计算 22:59 马特洪峰的夏季滑雪和高山齿轨 25:34 瑞士强大而靠谱的公共交通系统 28:11 只给外国游客的瑞士旅行通票 30:05 在乡村自驾:瑞士环游之路 31:40 在景观列车上看风景 32:22 瑞士公园:纯天然的自然保护区 34:56 旅途中的人:“淳朴的山民”和“世界公民” 40:24 伯尔尼老城的惬意午后 41:36 夏天的城市与水 43:25 湖上游船体验 46:28 在湖光山色中欣赏日落 49:07 日内瓦与弗兰肯斯坦 50:00 琉森的现代艺术与古典音乐节 52:13 蒙特勒、皇后乐队与高山录音室 55:38 瑞士传统美食与偶遇的新鲜风味 01:02:13 可持续旅行:像当地人一样旅行 01:03:23 手工工坊与商标意识 01:10:08 好吃的饼干与冰激凌 01:14:16 去喝出口量只有1%的瑞士葡萄酒 01:16:30 瑞士旅行伴手礼 【场地鸣谢】 录音棚:CPA Hub中文播客社区。 【关于咿言咿语】 「咿言咿语」是一档闲聊型播客节目,关注文化、艺术、旅行、美食等生活方式的各个领域,不严肃地分享与探讨轻松有趣的话题。欢迎大家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搜索「咿言咿语」订阅并收听我们的节目。 微博:@Isabelle伊莎蓓

    1h 24m
  4. 06/20/2024

    咿言咿语Vol.022丨在南法旅行,沉入电影中的浪漫风景

    播客节目「咿言咿语」的新一期,我们来聊南法的旅行。 2019年在戛纳电影节的工作结束后,我受到旅游局的邀请在南法进行了一场以电影为主题的旅行。“南法”通常指的是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我的行程也从蓝色海岸开始一路向西,穿过海岸和山区,寻找一个个经典的电影拍摄地,此前在文学、艺术和电影中感受到的南法风情,有了更加具象化的含义。 因为一次意外,这次旅行沿途拍摄的照片大多已经遗失,但美好的体验留存在心底不会被抹去。在尼斯的海边晒太阳,在安静的昂蒂布小城散步,在港口品尝新鲜鱼获,沿着塞尚的足迹发现赭石色之城,开车穿梭在彼得·梅尔笔下吕贝隆山间一个个美丽的村庄,在阿尔勒和圣雷米遇见梵高……无论是看过的风景还是遇到的人,都让我更加喜欢这片地方。希望你有机会去到南法,也能度过一段悠闲假期。 本期节目我们依然为大家准备了今年戛纳电影节的周边,关注播客并在小宇宙评论区留言即有机会获得。 【本期主播】 伊莎蓓,「咿言咿语」主理人。 【本期嘉宾】 (feat主播版)金牙,媒体人。 【时间轴】 01:40 戛纳之后,继续南法的电影旅行 03:03 舒适放松的度假目的地 05:19 对南法的刻板印象 06:04 旅行线索:寻找电影拍摄地 08:37 坐着敞篷老爷车环山路到摩纳哥 11:49 “戛纳”法语怎么读 12:40 行前最期待的行程 15:12 在蔚蓝海岸吃海鲜 19:46 新鲜捕捞的鱼获与马赛鱼汤 21:48 在尼斯歌剧院爬钟楼 23:36 “尼斯电影百年”展览 25:33 在昂蒂布继续追寻《魔力月光》 28:29 安静小城的奢华一面 32:08 “去尼斯的飞机要坐左边靠窗” 32:54 南法不只有普罗旺斯的薰衣草,还有格拉斯的玫瑰田 34:34 “沿着塞尚的足迹”在艾克斯 36:04 在艾克斯的奇妙偶遇 42:45 穿越吕贝隆山间,寻找彼得·梅尔笔下的普罗旺斯乡村 51:33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当地人 53:01 梦想去吕贝隆养老 55:12 薰衣草和各种香料 58:48 在阿尔勒梵高主题citywalk 01:01:54 从阿尔勒走到圣雷米 01:04:45 不同目的地间的转场方式 01:08:40 受到悠闲生活方式的感染 【本期提及】 目的地 戛纳(Cannes),尼斯(Nice),摩纳哥(Monaco),埃兹小镇(Eze),昂蒂布(Antibes),卡西斯(Cassis),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Aix-en-Provence),吕贝隆山区(屈屈龙、卢尔马兰、博尼约、戈尔德)(Luberon(Cucuron, Lourmarin, Bonnieux, Gordes )),阿尔勒(Arles),圣雷米(Saint-Rémy),马赛(Marsaille),尼永(Nyon)。 电影 《魔力月光》(Magic in the Moonlight, 2014),《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 1955),《007外传之巡弋飞弹》(Never Say Never Again, 1983),《我与塞尚》(Cézanne et moi, 2016),《美好的一年》(A Good Year, 2006),《至爱梵高·星空之谜》(Loving Vincent, 2017)。 【场地鸣谢】 录音棚:CPA Hub中文播客社区。 【关于咿言咿语】 「咿言咿语」是一档闲聊型播客节目,关注文化、艺术、旅行、美食等生活方式的各个领域,不严肃地分享与探讨轻松有趣的话题。欢迎大家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搜索「咿言咿语」订阅并收听我们的节目。 微博:@Isabelle伊莎蓓

    1h 15m
  5. 05/29/2024

    咿言咿语Vol.020丨从《花儿与少年》启程,聊聊旅行真人秀的十年

    播客节目「咿言咿语」的新一期,我们来聊聊《花少》,聊聊旅行真人秀的十年。 提到旅行真人秀,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花儿与少年》,这档诞生在中国户外真人秀节目爆发初期的综艺,于2014年4月15日首播,诞生过无数名场面,经历过争议与低谷,又在十年后再次成为“爆款”,治愈了无数人的心。作为从第一季便开始沉浸式追节目的“老粉”,我和Sasa决定在《花少》十周年之际聊聊这档我们喜爱的综艺,顺便回顾旅行真人秀十年的时代变迁。 《花少》十年,屏幕中明星在旅行,屏幕外的我们也有着与《花少》相关的个人记忆,无论是曾经相遇过的目的地,还是学到的旅行经验,各种“名场面”自然不必多说,跟着哭跟着笑跟着揪心跟着感动,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随着真人秀节目一季又一季的更新,我们也看到了不同时代旅行方式的差异与综艺拍摄手法的变化。我们聊着看着《花少》长大的这十年,也牵扯出各自有关旅行有关成长的记忆。远方的风景永远令人向往,永远值得我们一次次再出发。 【本期主播】 伊莎蓓,「咿言咿语」主理人。 【本期嘉宾】 Sasa,时装编辑、旅行爱好者。 【时间轴】 02:02 《花少》十年5+1季,我们看了哪些? 04:42 因为熟悉的环境而产生的代入感 10:14 那些没坚持看完的《花少》剧集 14:16 十年前的真人秀真的很“真” 16:07 “刘涛行李收纳法”持续十年的影响力 19:02 许晴和华晨宇的“跟随式”旅行 20:30 《花少2》:“花学”的开端 22:22 “张翰找筷子”与网络环境的变化 24:25 十年女性主义觉醒:“好媳妇刘涛”与“姐姐们搬行李” 27:53《花少2》超长花絮 29:05 争执与沟通:立人设还是真性情? 31:48 时代情绪变迁与综艺剪辑变化:从抓马到治愈 35:02 《花少4》《花少5》的嘉宾选择 39:33 曾经的真人秀保留环节:收手机 41:20 十年前:时代的眼泪之“穷游” 44:40 十年后:信息畅通,掌握最优解 45:41 社交媒体发达后的拍照打卡式旅游 47:44 曾经“没有网络的旅行”经历分享 56:41 早期的“真人秀”:揭开明星不为人知的一面 58:09 如今的“接地气”:8G冲浪,实时互动 01:00:22 我们想看到旅行真人秀中怎样讲“故事” 01:03:28 夸夸《花少5》“北斗七行” 01:05:46 其他旅行综艺之“旅行+”综艺:换个环境解决问题 01:07:40 其他旅行综艺之团综与群像真人秀:熟人局,粉丝向 01:10:00 其他旅行综艺之文化旅行访谈:进入需要契机 01:12:48 对《花儿与少年》第六季的想象与期待 【场地鸣谢】 录音棚:CPA Hub中文播客社区。 【关于咿言咿语】 「咿言咿语」是一档闲聊型播客节目,关注文化、艺术、旅行、美食等生活方式的各个领域,不严肃地分享与探讨轻松有趣的话题。欢迎大家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搜索「咿言咿语」订阅并收听我们的节目。 微博:@Isabelle伊莎蓓

    1h 19m
  6. 05/22/2024

    咿言咿语Vol.019丨科学or玄学?以自身为媒介穿过燃烧之路

    播客节目「咿言咿语」的新一期节目,我们从艺术的视角聊了聊“玄学”的话题。 5月11日,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香奈儿联合发起的第三届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获奖展览「燃烧之路」北京站开幕。这次展览的策展人甘莹莹和周一辰是我相识多年的好友,借此机会,我邀请她们来我的播客聊个天。身为艺术家的甘莹莹和周一辰在过往各自的艺术实践中都一直在尝试着不同的呈现方式,因此策展人的工作思路一直存在于她们的创作进程中。最近几年,经历困境时,她们观察到周围的朋友们越来越多地开始求助于“玄学”,于是她们将这一思路拓展延伸,最终有了这次展览。“燃烧之路”是占星中描述黑暗困境的术语,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艺术家们也在探讨技术与不可见力量间的辩证关系。 我们的聊天从展览出发,聊到了“玄学”,聊到了个人经历的故事与感受,最后又回到展览本身。看展时我感受颇深,在莹莹和一辰精心的策展与生动的讲述下,带有“技术”这类我原本并不感兴趣关键词的现代艺术作品并不显得高深或枯燥,反而呈现出颇为鲜活生动的样貌。在“玄学”似乎已经走入流行文化的当下,艺术家的不同解读角度也会带来新的启发与思考。「燃烧之路」北京站的展览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展至6月16日,希望大家有空去看展! 【本期主播】 伊莎蓓,「咿言咿语」主理人。 【本期嘉宾】 甘莹莹,艺术家、策展人。 周一辰,艺术家、策展人。 【时间轴】 02:13 借由展览,老友相聚 05:50 由艺术家到策展人,策划「燃烧之路」的契机 09:19 身处困境,发现身边人都开始寻求“玄学”帮助 12:06 两位策展人的“互补”和不同立场 14:12 看似毫不相干的艺术家,联系千丝万缕 20:38 看展像在看一场沉浸式戏剧 24:21 一辰的创作:用影像记录行为 26:33 “自拍要用美颜相机吗?” 28:49 莹莹的创作:个体身份与环境关系 29:38 莹莹身处的上海朱家角艺术社群 33:16 一辰的“生活和工作于线上” 35:53 线上艺术小组连接全世界艺术家 41:13 上海站的工作坊:让展览延续 43:58 年轻艺术家的自我梳理和相互启发 44:52 “科技发展到今天,大家却越来越迷茫” 47:39 探索技术与不可见力量的辩证关系 48:09 纳凉小故事分享 50:11 认知的局限性和“玄学”带来的确定性 55:07 不可见力量、宗教与人为干预 59:29 又一个纳凉小故事分享 01:03:08 “玄学是最好的心理医生” 01:03:47 全世界年轻人都一样:技术快速发展包围中长大,却是最热衷占星的一代 01:05:14 占星不是预知命运,而是看向自己 01:06:38 快节奏的生活中,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快速定义彼此 01:10:04 展览介绍:什么是“燃烧之路”? 【本期提及】 展览「燃烧之路」 第三届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获奖展览 策展人:甘莹莹&周一辰 艺术家:玛格利·杜赞特、亚历克斯·特纳、王凝慧、徐维静、约瑟夫·科瓦奇、尤里安·金塔纳斯·诺贝尔、宋兮、顾桃 特别呈现:严佳林、朱浚侨、刘一琨、高亢、张艺琳 展期:2024.05.11 - 06.16(周一闭馆)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155号A 联合主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香奈儿 特别协办:法国阿尔勒摄影节 “燃烧之路”以一条由宏观至微观、由外到内的河流开始,不断回溯,由广阔的自然,到城市,再到人类居住的房间,卧室,到人的身体,皮肤,最终再回归到星辰大海,人的身体最终成为天地之间的通道。 本次展览的标题“燃烧之路“借用了卜卦占星学中,星盘里日月无光的一段区间。通过这个展览,策展人甘莹莹和周一辰携手八位艺术家,在这个离精神太远的时代,提出人类自身作为媒介连通技术与精神的可能性,并希望唤醒对此的思考。 展览以玛格利·杜赞特(Magali Duzant)的作品《月亮和星星可以属于你》——一张纽约地铁上收集的通灵广告传单作为起点,引导观众重新看待世界;亚历克斯·特纳(Alex Turner)的《盲河》系列中冷漠的技术之眼——遥感红外相机以及AI识别软件揭示了生灵与边界的本质;王凝慧的《角锥体与抛物线II》邀请观众与她一同搭建几何装置与宇宙沟通;徐维静制作了可以让人类感知到异类物种如何感知世界的可穿戴装置《皮系列》,挑战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技术观;约瑟夫·科瓦奇(Josef Kovac)在《寻找谢尔盖》中半纪实、半虚构地创造了一个“共时性”体验,将困在太空中的宇航员同一个噩梦惊醒的小男孩连结在一起,隐喻着一个国家地缘政治的扩张和时代剧变下的个体;尤里安·金塔纳斯·诺贝尔(Yurian Quintanas Nobel)制定仅局限于“自家范围”的拍摄规则,在《梦月》中探索不可见之物;宋兮的三个影像作品《仰望星空》、《欢乐颂》和《仪式:10000次祈祷》将光明与黑暗、生命的诞生与毁灭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戏谑而直接地表现出来;在《萨满地图(2)在路上》中,顾桃在中国寻遍萨满——用肉体连接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的通道,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媒介的踪迹。 此项目自2023年12月获得第三届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后,在奖项支持下进入实施阶段,于上海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首度亮相。上海展览期间,策展人甘莹莹和周一辰与本地青年艺术家严佳林,朱浚侨,刘一琨,高亢,张艺琳开展《达吉特夫人的鹰之梦》工作坊,其创作成果将作为北京站的特别呈现,同时开启了“燃烧之路”基于“技术和不可见力量”的持续讨论和探索。 策展人 甘莹莹 (b.1990)出生于广西,工作、生活于上海朱家角,以摄影、装置、行为、策展为创作媒介,身份、环境与权利背后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她创作的丰富来源,她善于拓展媒介的边界,以自我袒露、与环境对抗等方式去引起观众对于相关议题的关注、讨论和共振。她的艺术创作在国内外美术馆、画廊展出。甘莹莹受邀参加2022年浮梁大地艺术节等进行驻地艺术创作,于2019年获得马格南基金会奖金,2018年入围集美·阿尔勒优秀女性摄影师奖。同时,她是国内多个艺术驻地项目的负责人,朱家角艺术家平台“不急宇宙”主创之一。 周一辰 (b.1986)毕业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摄影与相关媒体专业,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线上。其作品主要通过行为艺术、影像创建个人历史,探索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系以及艺术家作为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她的作品多次展览于美术馆,画廊和国际摄影节,获得2019年澳大利亚巴拉瑞特摄影双年展新摄影奖及2022年马格南与Textile Exchange颁发的Material Matters摄影奖。周一辰是非盈利艺术机构MiA Collective Art的创办人之一, 以策展人和艺术家的身份策划展览和艺术相关活动。 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 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香奈儿于2021年联合发起,通过策展方案公开征集、专业评审团评选、影像策展课程培育、项目资金支持等一系列举措,鼓励和支持更多优秀策展人参与影像的跨学科研究。第四届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公开招募将于2024年6月启动,持续深耕对中国影像策展人的培养,赋予他们展示和发声的机会,激发他们为社会带来积极能量。 【场地鸣谢】 录音棚:CPA Hub中文播客社区。 【关于咿言咿语】 「咿言咿语」是一档闲聊型播客节目,关注文化、艺术、旅行、美食等生活方式的各个领域,不严肃地分享与探讨轻松有趣的话题。欢迎大家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搜索「咿言咿语」订阅并收听我们的节目。 微博:@Isabelle伊莎蓓

    1h 16m
  7. 05/13/2024

    咿言咿语Vol.018丨「最近闲聊」天气正好,春日远行

    播客节目「咿言咿语」的新一期节目,在夏天的伊始和金牙聊聊在刚刚过去的春天中的旅行。 3月末,我终于去了计划了好几年的台州。这次旅行我没有太赶时间,边玩儿边定计划,度过了一段真正放空的时光。清明过后,金牙也去了南昌、长沙两座城市休假,以往几乎都是独自进行“特种兵旅行”的她也少有地和旅伴一起完成了一个相对休闲的假期。节目中我们首先分享了各自在春天的出游,见闻、感受、感想一一展开。我们也聊到了各自的旅行习惯,对于旅伴、目的地、旅行方式的不同偏好。出游总是令人身心愉悦,春天渐渐远去,这个春天,远方风景带给我们的好心情还在持续。 【本期主播】 伊莎蓓,「咿言咿语」主理人。 【本期嘉宾】 金牙,媒体人。 【时间轴】 01:47 清明假期前后的错峰旅行 03:14 金牙第一次有旅伴的出游体验 06:35 南昌和长沙的极度休闲游 09:54 对南昌以及不同省会城市的印象 16:10 在长沙玩密室 17:32 “长沙夜生活是大家都不睡觉”  17:53 不太能吃辣的人在南昌和长沙怎么吃? 23:55 种草几年,终于去了台州 26:10 台州的深度散漫游 30:09 最近几年爱上大自然 34:49 独自出游感受到的“被照顾” 40:06 一个人旅行,你喜欢和当地人聊天吗? 44:25 旅行归来后想主动探索周边 47:23 你会在旅途中看书吗? 52:20 “特种兵旅行”vs放轻松出游 54:20 做旅行攻略到底是在做什么? 56:43 无法克服的J人心态 01:01:52 旅行中最不能忍受什么? 【本期提及】 台州逛吃 临海紫阳街,天台山大瀑布、国清寺,神仙居、永安溪漂流,台州博物馆,大陈岛环岛骑行;健跳小海鲜、大陈岛海鲜面。 南昌美食 老三样,小邓臭豆腐。 【关于咿言咿语】 「咿言咿语」是一档闲聊型播客节目,关注文化、艺术、旅行、美食等生活方式的各个领域,不严肃地分享与探讨轻松有趣的话题。欢迎大家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搜索「咿言咿语」订阅并收听我们的节目。 微博:@Isabelle伊莎蓓

    1h 8m
  8. 05/06/2024

    咿言咿语Vol.017丨从身体出发,完成30岁之后的自我重建旅程

    播客节目「咿言咿语」的新一期,我请到了我的朋友丝思,一起来聊聊关于“自我掌控”的话题。 年初春节档电影《热辣滚烫》引起了全网讨论,“身材管理”的话题也顺势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在一次和丝思的闲聊中,我意外得知她也曾有过一段减重的经历,并且得益于大家的讨论,她第一次有了对外袒露“减重心路”的念头。作为曾经的杂志美食编辑,丝思在那时并没有能够践行工作中向更多人分享的健康生活方式,反而是在一个意外的契机下做出改变,开启了一段最终得到了不错结果的减重之旅。我们这次聊天的出发点并不是想单纯地分享减重经验,更不是以统一的标准去定义怎样才是“美”,而是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探讨身体状态与生活方式、自我意识的关系。希望在每日一点一滴的行动中,在健康身体的重建过程中,找到对生活的掌控感。 【本期主播】 伊莎蓓,「咿言咿语」主理人。 【本期嘉宾】 丝思,自由撰稿人。 【时间轴】 02:24 《热辣滚烫》引发热讨,才发现大基数减重成功案例就在身边 05:24 瘦身成功后如何向新朋友介绍自己 06:53 生活方式突然改变,一切的开始是自然发生的 10:37 职业身份塑造的刻板印象 14:37 曾经美食编辑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很分裂 16:33 “减肥可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20:54 减重带来的意外收获 23:52 掌握主动选择的权利 30:05 运动习惯的养成和开始 34:37 对于运动方式不必过度担忧 37:50 回到高强度职场,如何保持状态 40:37 对食物重新认知,真正享受美食 44:25 接受自己用更长的时间达到一个目标 46:11 变瘦之后,以猎奇的心理尝试着装 49:51 从身体本能出发,获得专注力 54:55 “想要变美”不等同于“服美疫” 59:37 对外表重新认知,无需太多内耗 01:03:38 比起其他,更想改变的是不健康的生活状态 01:07:32 健康饮食习惯分享,自制美食 01:13:24 找回对身体和心灵的掌控权 【关于咿言咿语】 「咿言咿语」是一档闲聊型播客节目,关注文化、艺术、旅行、美食等生活方式的各个领域,不严肃地分享与探讨轻松有趣的话题。欢迎大家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搜索「咿言咿语」订阅并收听我们的节目。 微博:@Isabelle伊莎蓓

    1h 18m

About

「咿言咿语」是一档闲聊型播客节目,关注文化、艺术、旅行、美食等生活方式的各个领域,不严肃地分享与探讨轻松有趣的话题。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