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庸懦,但还算是知人善任。他在位期间,是大宋王朝国势上升的时期,他当政时的宰相大都是一时之名臣,如寇準,毕士安,向敏中,张齐贤,吕蒙正,李沆,王旦等,王钦若与丁谓也曾身登相位,这两人是佞臣。
澶渊之盟后,赵恒彻底放飞,想学习前代雄才大略的帝王去搞封禅,他的武功显然是无法同秦皇汉武相提并论的,就连魏文帝曹丕他都比不上。文治倒还行,他鼓励天下人读书,做官,“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和车马簇”就是赵恒所倡导的。有宋一代在文化、科技上的成就,是一座高峰。“中华文明,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此言不虚。
此时的赵恒踌躇满志,自以为天下太平,想搞搞封禅,彰显自己的功绩。赵恒的封禅行为,彻底拉低了封禅的档次,导致后世帝王因为他的封禅行为而不愿意再去封禅。封禅前的准备工作要做足,为什么呢?是因为他的所谓功绩实在成色严重不足,需要搞搞花样,各种天降祥瑞必须有,于是赵恒自导自演了一出肥皂剧,剧本虽然俗套,但是只要演员演技好,效果还是有保证的,男一号自然是恒本人了,男二号,本来定的是王旦,王旦深知男二号就是捧主角儿的臭脚,自己扮丑,他可不干,面对导演兼制片人的威逼利诱,王旦急忙抛出準,力荐準可以胜任男二号。男三号有人抢着当,近水楼台先得月,赵恒身边的宦官周怀政抢到了这个差事。
準接到演出任务,彻底蒙圈了,比当年自己与老杨头演的那一出要难得多,当年澶渊会盟,他是主角。这次赵恒让他演男二号,目的很明显了:皇帝给你一次机会,你中不中用吧,好好配合,演完了,宰相还是你来做,王旦一边凉快去,你如果拒绝,那想演的人可排成队呢,死了张屠夫,就吃带毛猪吗?準老了,他多么怀念和太宗相知相遇的日子,太宗一手提拔了他,君臣相知始终,传为一段佳话。当年赵恒年轻啊,澶渊之盟,準曾扶大厦于将倾,怎么,现在恒翅膀硬了,敢于拿捏準了。关键是,準还被恒拿捏得死死的。恒吃定了準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準的心里是矛盾的,一旦配合恒演了这场戏,就能回到朝堂,再掌相权,施展抱负,但是如此这般违心献谄,名声可就臭了,好基友老杨头怎么看我?考虑再三,準应了恒给的任务。大戏上演了。男三号先是周怀政发现了上天江下的文书,上面满是上古的诘屈聱牙的文字,有人说这是祥瑞之兆,于是,周将其赶紧献给皇帝,朝中大臣可不是吃素的,大都对此嗤之以鼻,王旦没有表态,恒提前收买了他。怎么才能使众人都相信天书呢?找一位的深孚众望的大腕来表态,说这是真的,大伙儿才能相信。于是準登场了,準违心地说出了天书是真的。当然以準的演技,这样的剧本和桥段不在话下。大伙没想到寇準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朝堂内外的人都很惊愕。有了寇準的背书,天书这件事就成了。恒相当满意,去祭祀,封禅,都带上寇準。当然,事后,準的好处费是有的,他如愿再次拜相。天书事件是準一生的污点。此后他的仕途也急转直下。
赵家人的基因中带有某种不良基因,太祖和太宗倒是没显现出来。赵恒这一代元自辈的人里面就有所体现了。赵恒,赵祯父子,还有赵祯的堂侄英宗赵曙,都患有“疯病”,身体不好,导致寿命都不长,赵曙的儿子神宗赵顼也是短命的。赵顼的儿子哲宗赵煦也是短命,除了纵欲过度外,应该和这家族遗传病也有关系。这一点在南宋皇帝身上也有体现,疯皇帝
Informações
- Podcast
- Publicado3 de janeiro de 2022 às 16:41 UTC
- Duração1min
- Episódio10
- ClassificaçãoLiv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