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馨牧師華語講道~二里路
經文:馬太福音5:38-42
詩歌:我們的神、從早晨到夜晚、為愛而生
經文:太5:38-42
5:38「你們聽過有這樣的教訓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5:39 但是我告訴你們,不可向欺負你們的人報復。
5:40 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讓他打吧!有人拉你上法庭,要你的內衣,連外衣也給他吧!
5:41 假如有人強迫你替他背行李走一里路,跟他走兩里吧!
5:42 有人向你要東西,就給他;有人向你借些什麼,就借給他。」
🌿弟兄姊妹平安
在主裡歡迎每一位來到教會當中的弟兄姊妹。願上帝恩手媬抱我們所愛的台灣。同心禱告。
成為基督徒,曾被要求走二里路?甚至被提出無理的要求?
「你不是基督徒,右臉給我打,左臉也轉過來給我打?聖經不是這樣寫?」
今天,我們要持續山上寶訓的主題,分享耶穌的教導,其中的經文,可能連非基督徒都很熟悉,耶穌所提出的不僅是教導,更是信仰的挑戰。
不可向欺負你們的人報復。(v.39)
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讓他打吧!(v.40)
有人拉你上法庭,要你的內衣,連外衣也給他吧!(v.40)
假如有人強迫你替他背行李走一里路,跟他走兩里吧!(v.41)
有人向你要東西,就給他(v.42);
有人向你借些什麼,就借給他。(v.42)
走「二里路」,是誰的選擇?「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太5:41)這不是鼓勵我們任人欺壓,而是邀請我們進入一種更深、更自由的愛的生活方式。這段話出現在耶穌的「登山寶訓」中,是祂對門徒講論天國子民應有的生命態度。
今天,耶穌邀請我們重新思考:你願意走「第二里」嗎?
一、律法愛的翻轉
耶穌在這段登山寶訓中挑戰猶太人原有的律法思維:「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說的雖然是公平,但容易走向報復。
祂不是要我們成為受氣包,而是翻轉那個負面的循環,用愛打斷仇恨的鏈條。我們所見耶穌的教導不僅是命令,更是愛。
1.第一個命令(v.40a)拒絕侮辱
5:40 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讓他打吧!
希臘原文是「任何人對着你的右頰掌摑你,另一邊也轉過來給他」
掌摑人臉頰,為的是侮辱過於人身傷害,通常右手便利的人正手應是打到對方的左臉頰,在此應是指右手以反手的方式打人右臉頰,因此這動作極其輕蔑更是侮辱。耶穌此命令意涵:1.為彰顯神榮耀,可以為此捨棄自己的榮耀與尊嚴;2.用暴行完全相反的方式回應,凸顯對方的錯謬與否定,以善勝惡;3.確信上帝掌權,對方將受上帝最終將審判。
2.第二個命令(v.40b)喚醒良知
5:40b 有人拉你上法庭,要你的內衣,連外衣也給他吧!
希臘文作「對那想讓你被審判又拿走你裏衣的,外衣也給他」
怎麼會有人要拿對方的內衣?
猶太人衣著分裏衣與外衣:裏衣為貼身穿着的有袖連身長衣,多為前後兩片縫合而成,穿着時用帶子束腰固定;外衣則為有袖開襟的長袍,套於裏衣之外,勞動時多半脫下,以方便工作,在夜間可用來鋪在身上禦寒。平民大多僅擁有一件裏衣與一件外衣,為貧窮農民僅有的財物。出22:26-27【26 如果你拿人家的衣服作抵押,必須在日落前還給他;27 因為他只靠這件衣服取暖,沒有了它怎能睡覺呢?當他向我呼求幫助,我必定答應,因為我是仁慈的。】拿人的外衣抵押,必須當天日落前歸還,以免對方睡覺時沒有東西蓋在身上禦寒,按此律法,保有禦寒的外衣,是任何人的基本權益。
耶穌時期以訴訟解決爭議是常見,卻不見得會得到公平的審斷與對待;賄賂與索賄之事時有所聞,法官偏袒有錢財權勢之人亦屢見不鮮。經文說到,當自身財物與權益因訴訟而被剝奪,甚至遭受惡意興訟時,耶穌要門徒捨棄自身財物的權益,更是自己的尊嚴,這不僅是相信上帝的照顧,更是愛仇敵以善勝惡之法。
3.第三個命令(v.41)體貼辛苦
5:41 假如有人強迫你替他背行李走一里路,跟他走兩里吧!
希臘文作「任何人強迫你走一里路,同他走二里」
當時耶路撒冷與聖殿均已毀於羅馬大軍鐵蹄下,猶太人到遭到外來統治者羅馬人惡待的情況。羅馬帝國因稅收無法完全負擔羅馬軍隊所需,因此賦予羅馬軍人得以強迫徵用駐在地的勞力與物力。(太27:32徵用古利奈人西門背負耶穌的十字架),
因此,在這段經文的第一里路,是因羅馬強權脅迫,人們是不得不為、凱撒的命令;但門徒自願走的第二里路,卻是出於自願的,要以上帝的善,勝過地上強權的脅迫。因為自己願意多走一里路,就不再是受害者,而是愛的主動者。這不是妥協,是願意用愛打破不義的循環。
二、愛的第二里路
當羅馬士兵因其需要,你被迫陪他走完一里路時,接續還自願繼續陪他走第二里,這是「體貼對方的辛苦」。
耶穌三個愛的命令的內涵「拒絕侮辱」、「喚醒良知」、「體貼辛苦」可能使對方更生氣,也可能喚醒良知,更可能沒有任何改變。
只有當我們是真實體貼對方的辛苦時,對方才有可能不會更生氣,因為你根本不需要再走第二里路、你也沒有抵抗他的逼迫,你只是說:「辛苦了,我再陪你多走走(第二里路)。
聖經中有幾位走第二里路的榜樣。
利百加。她在井旁,為亞伯拉罕的老僕人打水,甚至是給十隻駱駝得以有水喝。摩西,放棄法老女兒之子帶領百姓出埃及。大衛對掃羅王,表達二里路的愛。耶穌更是為門徒謙卑洗腳,做了奴僕的事情,為人服事。
耶穌愛的命令,不單是做多一點,而是「活出愛的自由與力量」,是出於身份—你是為愛而生的,是神的孩子,是光,是鹽。
🌱實際生活中的二里路是什麼?
學生,不只是完成作業,還願意幫同學與小組同伴檢查錯誤;
家人,不只是了解,是願意主動關心;
同事,不只是協助,是選擇。
朋友,不只是原諒,是選擇愛與陪伴。
這些「多走的那一里」可能沒人注意,但天父看見。所走出的每一里,都在用行動說:「我願意為愛而活。」
回應詩是信仰的回應與挑戰:是表明願意為愛同行。
讚美之泉《為愛而生》的歌詞寫著:
有一個夢想在我心頭,一路上不該有人獨自停留,只要你願意,小小亮光,能在黑暗裡照亮。為愛而生,為愛而活,為愛去付出擁抱不放手,為愛流淚,為愛而笑,為愛我願意一路同行。愛裡沒有孤單,沒有懼怕,放下自己多走一里路,單單相信沒有保留,因為愛裡滿有奇蹟。
你願意成為那個為愛多走一步、發光的人?願意不只做那被要求的,而是為主、為愛主動跨出去?
愛,從再多走一里路開始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可以可以選擇被世界的冷淡影響,也可以選擇用愛感染世界。當別人冷漠時,多走一步的關心;當社會黑暗時,多走一步的溫柔;當關係破裂時,多走一步的寬恕。二里路,不是負擔,而是恩典的機會。願你成為那個為愛而生、為愛而活的人。
禱告
「親愛的天父上帝,謝謝主愛我們。面對第二里路的命令,是責任與義務,更是主愛的命令。我們確信主的軛是容易的,擔子是輕省的,當有人逼走第一里路,我們必然從主那里領受更大的愛心與力量陪他走第二里路,使人經驗主的愛就在我們當中。感謝禱告是奉靠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v. Esther Wu)。
🎵回應詩:為愛而生(讚美之泉21)🎵
有一個夢想在我心頭,一路上不該有人獨自停留,
只要你願意,小小亮光,能在黑暗裡照亮。
為所愛的發出聲音,唱一首歌讓世界傾聽,
手握著手就有溫暖,活得精彩都是因為愛。
為愛而生,為愛而活,為愛去付出擁抱不放手,
為愛流淚,為愛而笑,為愛我願意一路同行。
愛裡沒有孤單,沒有懼怕,放下自己多走一里路,
單單相信沒有保留,因為愛裡滿有奇蹟。
愛將不可能變為可能,能傳遞愛,為愛活過,就是值得。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py3eknwhk970873olb8p16l/comments
慧馨牧師與你一起讀經。
三年讀完一次聖經,從上帝的話語領受力量與祝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Thông Tin
- Chương trình
- Tần suấtHằng ngày
- Đã xuất bảnlúc 05:07 UTC 29 tháng 7, 2025
- Thời lượng33 phút
- Mùa1
- Tập92
- Xếp hạngSạ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