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信仰教育-胡志彊牧師+有影無聲文章分享-詹俊裕長老

胡志彊牧師+詹俊裕長老

胡志彊牧師和詹俊裕長老長期以來,自許為* 動口和動手二人組* 模式.每天分享文章和錄音, 胡牧師自2022-0705開始四個podcast節目至2025-0705共提供超過4,000份各類型節目和文章分享. 如今再用*以馬忤斯二人行*心志(路加福音24:13-35). 自2024-0730 期盼再作新創意嚐試--:我找到了,幸福之道(生命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 希望能藉由app主動分享和保留在雲端數位庫中,方便流傳查閱和福音推廣,歡迎聽觀眾兄姐們指教. 花蓮 北埔基督長老教會宗教信仰教育-成人教育(主日學)課程- 想自聽-獨樂樂 或 快分享-眾樂樂! 歡迎您按鍵傳信息,只為主福音;願上帝祝福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成人主日學--2025-1102--美夢成真的10個試驗-第四章-純潔的試驗-3

    -2 Ч

    成人主日學--2025-1102--美夢成真的10個試驗-第四章-純潔的試驗-3

    北埔教會2025年成人主日學課程  『美夢成真的10個試驗』-(FROM DREAM TO TO DESTINY) --你必須通過10個試驗,來完成神在你生命中的旨意。 羅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 著 沈慧蘭譯 2025-10.12胡志彊牧師 N0.4  純潔的試驗 1.主日!當我講道時會眾顯得出奇地安靜 。會眾但是大部分的時刻,我還是可以固定聽到會眾中的「阿們 」 或「對啊」等這些回應 。但那天卻不是這樣。雖然我講道常常充滿熱情 但那天在我整個講道過程中會眾都保持著鬱悶和安靜。 講道題目是什麼 ?「性的純潔」後來有人問我一個有趣的問題 : 「你猜為什麼今天你講道時沒有聽到很多的「阿們」? 」「你認為?」這是我唯一的回應 。 2. 在現今的世代 談論跟性有關的主題還會農我們任何人感到不舒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畢竟我們所在的社看來已完全浸淫在性和色情之中 ,這似乎也驅使我們在跟性有關的事時感覺越自然越好 ! 3.幾年前美國總統爆發了震撼一時的性醜聞案。有些人對此感到驚駭有些人單單只從政治的立場來看這件醜聞,而大部分的民眾卻是抱著事不關己的態度。而這件美國史上最悲哀的醜聞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絕太部分的人都認為總統個人的行為、跟他領導國家的能力沒有關聯一這看法實在錯得氈譜不論你的政治立場為何,都必須明白有些真理是不會改變的一 而神在聖經裡已經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 純潔的試驗 :「性」的管理 4.盡管現今的流行文化宣稱性道德和品格無關 。但神的要求卻不同 :性道德與品格是息息相關的,而品格對神來說非常重要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走在神計畫的命定中我們就必須了解神在性的純潔上的心意為何。 5.我在這裡想要表達的:神創造人類為兩性的受造物,祂要每一個人與其配偶都能夠享有美妙圓滿的性生活。然而就像神給我們其他的恩賜一樣,我們有責任順著神所喜悅的方式來管理這感情恩賜。作一個忠心的管家。切記,如果我們在小事上忠心 神就知道他能夠把大事託付給我們;如果我們在小事上不忠心,神說我們在大事上也不會忠心。(路加福音16:10節)。 6.因為如果一個人在性方面不道德:那麼他在其他方面也可能不道德 。一個會欺騙配偶的人也可能會欺騙他的雇主 ,甚至他的國家、這不是出於我自己的主張, 這是神自己說的話 。神說一個人在小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我們在生命的這方面忠心是非常重要的 。 7.品格就是根基," 如果品格好 房子的其他部分也就秘固 : 如果根基敗壞 其他部分也跟著敗壞。我們不可能「只是」 在性方面不道德 ,因為性的不道德無疑等同不道德,我們就會說謊欺騙人。因為我們想要遮掩我們的罪行。 聖經說大衛王是「合「神」心意的人」(使徒行傳13:22), 然而性的不道德使他說謊,最後甚至殺人,一切只是為了試圖掩飾他的罪 。 8.這是為什麼我非常哀傷的原因 : 見到我們的文化堕路到一個地步 ,使許多人會說一個領袖的性出軌跟他的須導能力沒有關係。不論流行文化在散佈什麼樣的思想,只有神的想法才是重要的。我們必須明白如果我們在這方面有任何的妥協,我們就會危及神所給我們的命定。 9.當然,神本是救贖主 :如果我們在這方面跌倒了,而我們願意在 神面前越心悔改,他會 饒恕並恢復我們 。可是如果我們持續停留在不道德的行為之中、我們就無法實現自己的命定。為仕麼?因為神所尋找的是一個忠心信賴的管家這就是『純潔的試驗』一在這個色情充斥的社會裡,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在面對這個關鍵性的試驗 。 10.我們可以從約瑟的故事中得到啟發,約瑟在面對極大的試探時非常成功地通過考試 ! 這個故事記載在創世記卅九章 :這事以後。的瑟主人的妻以日送情給約瑟,說:「你與我同寢吧!」約瑟不從。對他主人的妻说:「看哪`一切家務,我主人都不知道 ;他把所有的都交在我手裡。在這家裡沒有比我大的並且他沒有留下一樣不交給我 只留下了你"因為你是他的妻子。我怎能作這大惡,得罪神呢?」後來她天天和約瑟說,約瑟卻不聽從她,不與她同寢 也不和她在一處。有一天 ,約瑟進屋裡去辦事 ,家中人沒有一個在那屋裡,婦人就拉住他的衣裳,說:「你與我同寢吧 !」約瑟把夜緊丢在婦人手裡,跑到外邊去了。 11.約瑟漂亮地通過了這個試驗,原因很簡單:當試探大到他無法走開時,他用跑的!神勸我們效法約瑟的榜樣「逃避淫行」(哥林多前書六:18)。「逃避」神並不是說我們應該從性的試探中慢慢走開,而是說我們應該從性的試探中立即跑開。這正是約瑟使他必須將外衣留在波提乏妻子的手中,約瑟所做的能脫身。 12.注意到約瑟將不道德的性行為,稱作「大惡 」得罪神(創世記39:9)。約瑟從試探中跑開是因為他明白我們今日的社會似乎已忘記的事,不道德的性行為是邪惡且有罪的。而且約瑟知道這錯誤的性行為不只是得罪他的主人波提乏,約瑟更明白錯誤的性行為,是得罪了神會破壞他和神之間的關係,所以約瑟直接的反應就是『跑開』了 。 13.另一種忠心管家的試驗:因為神在十誠中早已禁止我們貪戀鄰舍所擁有的東西,包括鄰舍的妻子(埃及記20:17)。波提乏的妻子蓄意試探約瑟來垂涎她,使得約瑟在性的管理方面受到了試驗 。問題已經不在於約瑟是否能夠忠心地管理他人的財物,而是約瑟能否在別人的信任面前,能否管理己的身體和管理自己的慾望和需求呢? 2025-1026 ** 約瑟能否在他生命的這方面忠心地服事神?** 牧師使用Google Notebook LM AI摘要 一、 信仰的根基:視性不道德為「得罪神的大惡」  約瑟展現的首要智慧,是將這個試探視為對神的冒犯,而非僅僅是對人的背叛。 1. 區分罪惡的對象:當波提乏的妻子日復一日地引誘約瑟時,約瑟堅決拒絕。他指出主人將所有家務都交給他管理,家中沒有比他大的,只留下了她,因為她是主人的妻子。然而,他最強而有力的拒絕理由是:「我怎能作這大惡,得罪神呢?」。 2. 邪惡且有罪的行為:約瑟明白,不道德的性行為是邪惡且有罪的。他知道這種錯誤的 性行為不只是得罪他的主人波提乏,他更明白這會破壞他和神之間的關係。 3. 對命定的理解:約瑟的信仰使他明白,如果他沒有通過眼前的試驗,就會失去神為他計畫 的未來。犯罪得罪神,會使約瑟失去他與神的團契,進而失去那把命定的鑰匙。這證明了約瑟的信仰視「性的純潔」為能否實現神所託付之大事的關鍵。 二、 內在的智慧:從「眼目管理」建立內心純潔 約瑟能夠在極大試探下不跌倒,關鍵在於他對內在情慾的預防和控制。 1. 純潔從眼睛開始:雖然情慾是在心思裡,但不潔實際上是從眼睛開始的。約瑟的智慧在於 他明白了這一點,並將之付諸實行。 2. 不讓情慾進入心中:當試探來臨時,約瑟沒有跌倒犯罪,一個主要原因是「約瑟心中 並沒有情慾的貪念」。 3. 每日的自律:約瑟之所以心中沒有情慾,是因為他不曾讓情慾進入他的眼中。 他每天都讓神充滿他的心,好使貪婪的情慾無法進入。 三、 行動的智慧:立即「逃避」的勇氣與決斷 在實際的試探時刻,約瑟展現了立即採取果斷行動的智慧。 1. 立即跑開:神勸我們效法約瑟的榜樣**「逃避淫行」(哥林多前書六:18)。 這並不是說我們應該慢慢走開,而是說我們應該從性的試探中立即跑開**。 2. 毫不戀棧:當試探大到約瑟無法走開時,他選擇了跑開。約瑟必須將外衣留在波提乏妻子的手中,才能脫身。這種果斷的行動證明了約瑟對罪惡的堅決拒絕,避免了任何可能的回頭或掙扎。 3. 控制肉體的體現:使徒保羅提到了必須控制肉體,叫身服我的重要性。約瑟的逃跑,證明了他能夠管理自己的身體和慾望,並在他生命的這方面忠心地服事神。 四、 持久的信仰:每天信靠神的力量  約瑟所面對的試驗並非一次性事件,而是一個需要每天倚靠神來得勝的過程。 1. 天天對付試探:波提乏的妻子「天天」對約瑟說話,試圖引誘他犯罪。這意味著 約瑟必須每天對付這樣的試探。 2. 每日的信靠:約瑟每天都必須倚靠神得力量來拒絕這個試探。他每天都必須相信神 會幫助他。因此,在這方面得勝的答案是:每一天單單地信靠神。 結 論: 約瑟的成功在於他結合了內在的自律(不看)、外在的果斷(逃跑),以及堅定的信仰(得罪神的大惡),這使得他能在色情充斥的社會裡,通過這關鍵性的「純潔的試驗」,忠實地走向神為他計畫的命定。 2025-1102 純潔的試驗核心論點 性的純潔是完成神在生命中旨意的關鍵試驗。儘管現今流行文化宣稱性道德與品格無關,但神的要求卻不同:性道德與品格是息息相關的,而品格對神來說極為重要。若要在神計畫的命定中前行,我們必須了解並實踐神在性純潔上的心意。 一

    47 мин.
  2. 幸福之道-20251101誤解成語會誤導人的一生!

    -14 Ч

    幸福之道-20251101誤解成語會誤導人的一生!

    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最近群組朋友分享的影片裡說: 一. 很多人覺得,所謂「窮養兒子富養女的」是指對待男孩要嚴格、少給錢花;對女孩要給好的東西、多給錢花。 事實上,真正的字義應該是: “窮養兒志富養女德”。 窮養兒志,是對男孩一生教養的投資,讓他在磨礪中學會各種本事,堅強志氣與擔當;富養女德是讓她懂得自尊與仁愛,是一種文化修養的投資。 二. “男戴觀音,女戴佛”是商人的詭計,其實真正的意思是:“男戴官印,女戴福”。 古代男子若為官,常隨身戴官印,既顯身份又明責任。 女子戴刻有“福”字或蝙“蝠”紋樣的飾品,盼的是家庭和睦+福氣常伴。 三. “先成家後立業”成為很多父母催婚的尚方寶劍,硬逼著年輕人找個人結婚。 事實上,古人的說法是: 遇良人先成家後立業, 遇貴人先立業後成家。 意思是,遇到對的人就先組建家庭,再拼事業。 遇到能幫襯的貴人,就先抓住機會搞事業,再考慮成家,古人講的是“順勢而為”。 在以前分享的文章中也曾談“中國成語正解”: 1. 無商不奸:我們一直以為商人為了賺錢,所以都是奸詐的,其實,它的本意是說“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將缽裡的米裝滿之外,還要裝的冒尖,這才叫無商不尖,此尖非彼奸啊! 2. 男尊女卑:我們以為是“男的尊貴,女的卑微”,其實原文就是“天尊地卑,男尊女卑”,尊是尊重的尊,卑是謙卑的卑,意思就是要求“男的要做到高尚正直,女的要做到謙和包容”。 3. 無毒不丈夫:我們誤以為是為了成就大事業,必須要手段毒辣,其實原文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意思是度量小的人不算是君子,而沒有度量的人不能稱為大丈夫。 4. 糟糠之妻不下堂:我們以為地位低下的妻子,不能下堂吃飯,其實原文是“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糟糠之妻就是結髮夫妻。意思是“不能忘記你貧困時結交的朋友,還有共同患難的結髮夫妻。 5.不到黃河心不死,正確為: 不到烏江心不死。烏江是項羽自刎的地方。 6.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正確為: 捨不得鞋子套不住狼,四川方言的孩子與鞋子同音。 7.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正確為: 三個臭裨將頂個諸葛亮,裨將就是副將,三個副將同心協力也可以勝過將軍。 8.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正確為: 嫁乞隨乞,嫁叟隨叟。 9. “女子無才便是德”。 這句話出自清·張岱“公祭祁夫人文”,原文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 “男子有德便是才”是希望一個有為的男人,要以德行為主,以才幹為輔的意思,並非叫男人不要重視才幹。 “女子無才便是德”是勸女子要以德行為主,而非貶辱女人不能有才幹。 聖經約翰福音16:13說: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 詹俊裕寫於 20251101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мин.
  3. 幸福之道-20251031凡事盡力才不會留下遺憾!

    -14 Ч

    幸福之道-20251031凡事盡力才不會留下遺憾!

    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AMD執行長 蘇姿豐說: 成功人士總是勇於承擔風險,解決最困難的問題,這能激發一個人最好的一面。 大學同學去紗帽山快樂行的時候,麗珍同學說了一句台語俗諺:“說了一畚箕,做不到一湯匙!”,提醒我們不要總是光說不練。 最基本的態度是: 面對過去,需要放下和原諒; 面對現在,需要珍惜和盡力; 面對未來,需要樂觀和隨緣! 結果我們總是知道卻很難做到,所以個人曾經出版“道、蹈、到”一書,提醒自己也分享給好朋友。 臉書上小胖叔叔之“成年人最荒唐的選擇”說: 明知道錯了,還硬是要堅持; 明知道沒有愛了,還要糾纏; 明知道沒有錢了,還要逞強; 明知道沒有意義,還要硬撐; 明知道人心涼薄,還要等候; 明知道身體透支,還是要透支; 明知道沒希望,還心存幻想; 明知道不適合,還要強求; 明知道不會有結果,還要投入; 明知道沒必要,還要去證明; 明知道虛偽,還是要去逢迎; 明知道真心可貴,卻還隨意給; 明知道家庭重要,卻一再輕忽; 明知道幸福很簡單,卻老是複雜化; 明知道時間有限,卻總是虛度; 明知道要放下,卻抓著不放; 明知道感情已散,卻還在拖延; 明知道生活需要改善,卻逃避; 明知道自己最重要,卻總是忽視; 明知道該珍惜,卻總是糟蹋。 確實,我們總是明知道,卻一直做不到! “一分鐘覺醒語錄”提醒我們: 有趣的活著,不是快樂不斷,而是滋味百般;不是沒有風雨,而是在風雨中也能聽見生命的韻律。真正有趣的人生不是每天笑得燦爛,而是即使哭過也依然願意仰望星空。那些痛苦與失落都會在時間的琢磨中變成生命的詩句。 人這一生最難得的是體驗,讓一雙能發現美麗的眼睛在平凡中看見風景,在忙碌裡尋得寧靜,去看山川的秀麗,去走人間煙火,其實,去哪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愉悅了自己的心情,人間值得就在每一個用心活過的瞬間裡。 事實上,人只要活著就要隨著時間一直往前走,因此,隨時隨地盡心盡力做你該做的事吧!因為人生既沒有“早知道”,也沒有“後悔藥”,凡事只要曾經擁有過就是最大的幸福。 聖經提摩太後書3:14說:但你所學習的,所確信的,要存在心裡;因為你知道是跟誰學的,15.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16.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17.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詹俊裕寫於 20251031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мин.
  4. 幸福之道-20251030夫妻最有機會成為靈魂的伴侶!

    -14 Ч

    幸福之道-20251030夫妻最有機會成為靈魂的伴侶!

    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根據2024年最新統計,台灣有53,469對夫妻離婚,粗離婚率約為2.28 ,意即每千名人口中有2.28對夫妻離婚。 這是自2019年以來的新高,也是亞洲國家中名列前茅的離婚率。 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哥倫比亞作家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在其作品“百年孤寂”裡說一個殘酷的婚姻真相: 世界上99%的夫妻最後都是孤獨終老的,即使你擁有愛人和孩子,最後依然孤獨。 你很難找到一個與你興趣、愛好、精神層面相契合的人。 人與人之間如果靈魂不匹配,連開口說話的欲望都沒有。只有靈魂相識的人才能相互交流、相互吸引,他們不一定是夫妻,但一定是靈魂的伴侶,相逢即是永恆。 看起來好像夫妻很難成為靈魂伴侶,事實上,“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願意,夫妻還是可以成為很有默契的靈魂伴侶。 朋友分享一篇“中年男人的幸福,90%來自於妻子”,文中說:男人最好的投資,就是善待自己的妻子。 一個聰明的男人,會為妻子做到三件事: 1.接納她的情緒: 情緒穩定的妻子,能帶來最好的家庭風水。 2.維護她的自信: 尊重她,永遠不要在人前人後貶低她,因為她是你最真實的臉面。 3.用愛滋養她: 中年夫妻的幸福,不只靠愛情,還需要肝膽相照、不離不棄的默契。 父愛則母靜,母靜則子安,子安則家和,家和萬事興。 家庭的和諧,來自夫妻間共同的努力。男人自強不息,女人厚德載物,兩者缺一不可。 家庭的平衡感很重要,妻子並不是家庭的附屬,無論是全職還是事業女性,她的付出與價值,都不可忽視。 愛妻者,風生水起,夫妻之間,若能相互理解與支持,這個家庭的氛圍必然溫暖。 一個聰明的男人,懂得欣賞、鼓勵妻子,而不是通過貶低她來建立自己的尊嚴。 妻子的優雅自信,就是男人實力的最佳證明。 婚姻的幸福,不是單方面的堅持,而是夫妻攜手共進,無論順境還是逆境。 戀愛時用甜言蜜語打動她,餘生則用行動陪伴她,朝夕相處,幸福同行。 個人走出憂鬱之後,喜歡和朋友開玩笑的說: 安太歲不如安太座。 當然夫妻是否同心,建立在: 1.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三觀一致,因此相同的信仰非常重要。 2. 夫妻都有很好的情商,總是用愛心說正面的話語,從不抱怨彼此的缺點。 3. 從愛情-->親情-->友情-->靈魂伴侶。 聖經以弗所書5:28說:丈夫也當照樣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便是愛自己了。29.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 詹俊裕寫於 2025103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мин.
  5. 2022.10.1  現代人必須面對的第三人生挑戰

    -1 ДН.

    2022.10.1 現代人必須面對的第三人生挑戰

    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2017年8月遠見天下文化出版“奧美世紀公關創辦人”丁菱娟小姐所寫的“享受吧! 50後的第三人生”。 何謂第三人生?有哪三個人生?丁小姐的定義是: 第一人生是懵懵懂懂的求學階段,充滿想像卻無法完全掌握; 第二人生是汲汲營營的求職工作階段,為滿足別人的期待而努力。 第三人生是離開職場之後,可不可以有一種更具智慧、更自在的生活方式呢? 根據內政部公布的“109年簡易生命表”,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1.3歲,其中男性78.1歲、女性84.7歲,皆創歷年新高。依此趨勢,現代人活到百歲的機會越來越高,而台灣目前平均退休年齡為58歲,那麼,退休後還有大約30年的時間,你要做什麼?你會擔心什麼?我想離不開三件事: 1.錢夠不夠花 2.活得健不健康 3.不知道要做什麼! 科技時代來臨更讓我們的第三人生充滿挑戰,這種挑戰還沒有人可以告訴你怎麼做,因為我們的祖先沒有活那麼久,而科技時代的千變萬化,更讓人不知如何應變,因此,我們只能自己想辦法,勇敢面對第三人生的挑戰,並為下一代活出不一樣的暮年生活新典範。 人生上半場,我們在追求成就感,到了下半場應該追求意義感。成就感來自他人的肯定與掌聲,唯有生命的意義需要我們自己去追尋。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曾說:人不是慢慢變老的,而是一瞬間變老的。人變老,不是從第一道皺紋、第一根白髮開始,而是從放棄自己那一刻開始;只有對自己不放棄的人,才能活成“不會老”。 丁菱娟說:人生快樂有三大支柱:健康、財富、人際關係。談到人際關係,第三人生正是和解的最佳時期,有三種人我們要好好和解: 1.跟自己和解:應該好好擁抱那個不完美的自己,好好放過自己。正如彌勒佛寺的對聯說: 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己何所不容。 2.跟父母和解:我們也是為人父母了!應當更能體會父母的難處,許多誤解應該慢慢解開,恢復溫馨的天倫之樂。 3.跟身邊的人和解:走到第三人生,當能體諒每一個人的難處,互相體諒才能恢復美好的人際關係。 第三人生應該多想自己、少想子女,要學習放手,要做獨立的父母,當我們做最好的自己時才不會拖累你生的人,當我們把自己照顧好了,那就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了。 面對未知的第三人生,有很多挑戰,也有很多機會,丁菱娟小姐說: 最好的“抗老祕方”就是尋找生活的新目標!當生活有了意義,才能讓年齡成為智慧的光環,成為年輕一代追尋的榜樣,這是我心目中“新中年世代”的面貌。 最後她分享這句話: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人若精彩天自安排。 聖經詩篇71:18說:神啊,我到年老髮白的時候,求你不要離棄我!等我將你的能力指示下代,將你的大能指示後世的人。 詹俊裕寫於 20221001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мин.
  6. 2022.9.30  學會“看破、放下”才能坦然面對順逆

    -1 ДН.

    2022.9.30 學會“看破、放下”才能坦然面對順逆

    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唐三藏所傳“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的意思就是“想當菩薩、想要成佛的心法祕笈”。心經從頭到尾260個字只教你兩件事:看破、放下。 唐代高適的“別董大二首”裡說: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台灣詩人作家余光中先生卻說: 莫愁前路無知己 交友當學蘇東坡。 如果讓你選擇一個古時的詩人一起旅行,你會選擇誰? 余光中先生說:我不會找李白一起,李白狂傲,不負責任;我也不會找杜甫,杜甫很喪,一生太苦;要找就要找蘇東坡,他是一個能讓一切變得有趣的人。也只有蘇東坡,一身才氣傍酒肉,超然與現實集於一身。他能寫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空明玄理;也能寫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人情世味。 蘇軾在所寫的“定風波”裡說: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卻能夠坦然“看破、放下”,活得瀟灑自在。 網路朋友分享“老年生活四字真經”,我不老也不想老,所以改稱“暮年生活四字真經”,和大家分享如下: 1.暮年四福:生活有人陪、養老有尊嚴、生病有錢醫、心中有夢想, 2.暮年四最: 最好的心態是知足、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最好的藥物是時間、 最好的活法是放下。 3.暮年四捨:捨得吃、捨得穿、捨得買、捨得玩。 4.暮年四別: 別擔心--一切都會好的 別害怕--天是不會塌的 別後悔--誰都犯過錯的 別傷心--生活是美好的 5.暮年四樂: 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與眾同樂 6.暮年四苦:看不透、捨不得、輸不起、放不下 7.暮年四難: 最難得的是好心態、 最難忘的是真感情、 最難放的是入心人、 最難求的是被人懂。 8.暮年四學: 學會欣賞自己、 學會鼓勵自己、 學會照顧自己、 學會依靠自己。 9.暮年四是: 靜觀其變是一種能力、 順其自然是一種心態、 得體退出是一種智慧、 老得漂亮是一種境界。 10.暮年四好: 少年好不如晚景好、 穿戴好不如家人好、 錢財好不如身體好、 積財好不如積德好。 11.暮年四笑: 吃虧時坦然一笑是一種豁達、被誤解時微微一笑是一種素養、受委屈時淡然一笑是一種大度、無奈時大方一笑是一種樂觀。 聖經詩篇66:20說:神是應當稱頌的!祂並沒有推卻我的禱告,也沒有叫祂的慈愛離開我。 詩篇138:3說:我呼求的日子,祢就應允我,鼓勵我,使我心裡有能力。 詹俊裕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мин.
  7. 2022.10.4  “一燈照隅,萬燈照里”的聯想

    -3 ДН.

    2022.10.4 “一燈照隅,萬燈照里”的聯想

    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在出版“快樂、利他、分享”一書時,期待自己能夠成為聖經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18節所說“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的人。若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那就如一之軒創辦人廖明堅同學所說“一燈照隅,萬燈照里”,如果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是“快樂、利他、分享”的人,這個世界必然會是安和樂利的美好世界。 在網路上查詢“一燈照隅”,得到的是創立日本天台宗,本名三津首廣野的“最澄大師”的話,”一燈照隅”被寫在比睿山的根本中堂大殿之上。意思是說,僅憑一人之力,不管如何努力,只可能照亮一個角落,没有人是萬能的。如果所有人都能照亮自己所在的那個角落,能够立足自我,為他人奉獻,那麼這無數盞燈就必然能够照亮整個天下,因此有“一燈照隅,萬燈照里”、“萬燈照國”、甚至“萬燈照世”之說。 孟子離婁上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它的含義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難,或者人際關系處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們平時的做法卻往往與聖人背道而馳,有了問題,不是抱怨環境不好就是指責別人,結果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會因人們互相抱怨、彼此指責,導致人際關係惡化而引伸出更多複雜而無法解決的問題。 談到“一燈照隅,萬燈照國”就必須談到“安岡正篤(1898—1983)這個人。在日本歷史上他是一位具有特殊地位的“東洋學”學者,他自幼學習東方古典文化,對儒學、老莊思想、漢詩詞、以及禪宗等都頗有心得,是日本陽明學、人物學、政治學等方面的權威。安岡正篤畢生以學術研究和辦校講學為主,著述頗豐。 1949年,安岡以“一燈照隅,萬燈照國”為口號,成立了旨在弘揚東方傳統文化和討論社會時局的“師友會”,1954年改名為“全國師友協會”,該協會在各地建立起分支機構,其規模和數量急劇擴大,許多政治、財經界的高層人士都參與協會的各項活動,聆聽安岡的講學。一時間,日本社會出現所謂“安岡神話”。而安岡本人更因此被譽為“財政官界的指導者”、“日本財政界的精神支柱”等。直至今日,安岡的著作在日本依然暢銷,他更給今天的日本留下了一個寄託著“外平內成”願望的“平成”年號。 “一燈照隅”主要在提醒我們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然而,在台灣,因為選舉文化的惡化,今年底的“九合一”選舉更造成族群及政黨的對立,為了爭權奪利,互相起底、造謠抹黑似乎已經司空見慣,有的就是指責謾罵,眼看和諧的良善文化正逐漸的流失,真是令人心痛。 事實上,根據英國網路調查公司2022年針對全世界191個國家地區進行調查:世界上最適宜居住的國家,台灣獲得第一名。其次是奧地利、日本。我們真的是“人在福中不知福”嗎? 期待台灣能有更多如日本安岡正篤一樣的人,合力鼓吹大家“一燈照隅,萬燈照國”的精神,我相信台灣必然會越來越好。 聖經路加福音16:10說: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 詹俊裕寫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мин.
  8. 2022.10.3  尊重彼此的不同才是和諧的基礎

    -3 ДН.

    2022.10.3 尊重彼此的不同才是和諧的基礎

    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這是朋友分享的“張忠謀先生的人生格言”: 不要跟別人不停的講道理,永遠要記住: 1.位置不同,少言為貴 2.認知不同,不爭不辯 3. 三觀不合,徒費口舌(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在現實的生活中,每一個人的際遇不同,從出生開始,有人“含著金湯匙”出生在富貴之家,卻也有人“背著山債”出生在乞丐之門。 2005年5月時報出版社出版陳藹玲小姐所寫的“何必含著金湯匙”一書。 卸下台視當家主播光環嫁入豪門的陳藹玲,是富邦集團大董蔡明忠董事長的夫人,是四個孩子的母親,但關懷社會的新聞人特質,依舊不減,擔任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推動許多社會工作,長期關注兒童與青少年教育,並以自身的教養經驗與大家分享。 在“何必含著金湯匙”書中,她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陳藹玲建議現代父母,光靠自己的經驗及想像、閉門造車的養兒育女,只會給親子之間帶來痛苦,最好還是廣納各家之言、細心觀照,不斷修正方為上策。 明末張獻忠的“七殺碑”說: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德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清代學者彭遵泗所著“蜀碧”一書記載張獻忠留下的“聖諭碑”碑文說: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用以說明自己受天命而戰鬥,希冀民眾順天而行,勿以命相搏。 每一個人的出生都有他的使命,因此,無論你的境遇如何,都應該用感恩的心愛你所遇到的每一個人,尊重他們的不同,並用“盡人事、聽天命”的心態,努力活出美好燦爛的獨特人生。 在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各種形形色色的人,他們的出現就是你的有緣人,因為他們的出現不是讓你“得到”,就是讓你“學到”,因此應該帶著感恩之心互相尊重,彼此造就。 網路群組朋友分享一篇“不再見、不相欠”的文章,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 相遇皆是因為有緣,相伴就是為了還債,若無相欠,如何遇見,償還之後,從此不欠。相識只是瞬間,相知需要數年,沒有無緣無故的遇見,不管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前世五百年的修煉才能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前世一千年的煎熬才能換來今生的一次碰面,那些和你相遇的人,前世都有扯不清的關係,愛或被愛,欠或被欠,今生我們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前世的記憶被抹去,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唯有冥冥之中的牽引,才能讓彼此碰面。陪著你的人欠你太多,離開你的人債務已還,所以珍惜陪伴你的人,別恨離開你的人,不再見的人不再欠,再遇見的人還在欠,不管是誰,反反覆覆的相遇一直陪在身邊,那就是你前世的還債人,前世沒機會,今生再償還,見或不見,放在心裡面,欠或不欠,是否能相見,茫茫人海中,誰是誰的債主,愛恨情仇欠太多,聚聚散散情未還,前世的記憶消散,今生的緣分萬千,留在身邊緣未盡,轉身離去緣已斷,別恨別念別留戀,若相欠自會見,不再欠不相見。 這篇文章中,我比較不認同“欠債、還債”的說法,如果是“感恩、報恩”的理念,是否會讓人更快樂一些呢? 聖經約翰一書4:16說:神愛我們的心,我們也知道也信。神就是愛;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 詹俊裕寫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мин.

Об этом подкасте

胡志彊牧師和詹俊裕長老長期以來,自許為* 動口和動手二人組* 模式.每天分享文章和錄音, 胡牧師自2022-0705開始四個podcast節目至2025-0705共提供超過4,000份各類型節目和文章分享. 如今再用*以馬忤斯二人行*心志(路加福音24:13-35). 自2024-0730 期盼再作新創意嚐試--:我找到了,幸福之道(生命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 希望能藉由app主動分享和保留在雲端數位庫中,方便流傳查閱和福音推廣,歡迎聽觀眾兄姐們指教. 花蓮 北埔基督長老教會宗教信仰教育-成人教育(主日學)課程- 想自聽-獨樂樂 或 快分享-眾樂樂! 歡迎您按鍵傳信息,只為主福音;願上帝祝福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Вам может также понравитьс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