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信仰教育-胡志彊牧師+有影無聲文章分享-詹俊裕長老

胡志彊牧師+詹俊裕長老

胡志彊牧師和詹俊裕長老長期以來,自許為* 動口和動手二人組* 模式.每天分享文章和錄音, 胡牧師自2022-0705開始四個podcast節目至2025-0705共提供超過4,000份各類型節目和文章分享. 如今再用*以馬忤斯二人行*心志(路加福音24:13-35). 自2024-0730 期盼再作新創意嚐試--:我找到了,幸福之道(生命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 希望能藉由app主動分享和保留在雲端數位庫中,方便流傳查閱和福音推廣,歡迎聽觀眾兄姐們指教. 花蓮 北埔基督長老教會宗教信仰教育-成人教育(主日學)課程- 想自聽-獨樂樂 或 快分享-眾樂樂! 歡迎您按鍵傳信息,只為主福音;願上帝祝福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2022.12.13  您能為這個世界留下什麼寶貝?

    -11 Ч

    2022.12.13 您能為這個世界留下什麼寶貝?

    我們的一生終將在“生老病死”的過程中結束,我們在“死是無言的結局”中能夠為這個世界留下什麼呢? 古希臘馬其頓王國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是一位偉大的國王。在征服了許多王國凱旋的途中病倒了。他知道死神很快就會降臨,自己已無法回到故鄉。於是,他對他的將士們說:我不久將離開這個世界,我有三個遺願,你們要完全按我說的去做。將士們含著淚答應了。他說: 1.我的棺材必須由我的醫師獨自運回去; 2.當我的棺材運向墓地時,通往墓園的道路要撒滿我寶庫裡的金子、銀子和寶石; 3.把我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面。 他的將士們好奇的問:陛下為什麼要這樣做? 亞歷山大大帝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說道:我只想要世人明白我剛剛學到的三個教訓: 1.讓醫師運回我的棺材,是要人們能意識到,醫生不可能真正地治療人們的任何疾病。面對死亡,他們也無能為力,希望人們能夠懂得珍愛生命; 2.我要告訴人們不要像我一樣追求金錢。我花費了一生的時間去追求財富,但很多時候都是在浪費時間; 3.我希望人們明白我是空著手來到這個世界,也空著手離開這個世界。 是的,當我們到了安息主懷的時候,我們帶不走任何東西,包括財富、地位、權勢。那麼,我們又能為世界留下什麼呢? 網路上朋友分享一段影片,演講者說: 人生最大的投資就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就是你人生最大的資產,如果把孩子培育成功了,你再失敗也是成功的;如果孩子培養失敗了,你再成功也是失敗的。 夫妻之間最大的背叛不是出軌與外遇,而是用一生的時間培養了一個無能的後代。你這輩子最大的成功不是你賺了多少錢,住了多豪華的房子,也不是你銀行裡有多少存款。如果成功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你有沒有把孩子立起來,你掙了天底下花不完的錢,但你的孩子是個廢物,你依然是天底下最失敗的人。不是留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給孩子,而是留下一個什麼樣的孩子給世界。所以真正有智慧的家長會盡全力培養孩子高貴的品德和卓越的能力,成為對這個世界有貢獻的人。 談到留什麼給子孫,馬上想到清朝禁煙大臣林則徐留給子孫的家訓名聯: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他也留下“十無益”的格言: 1.存心不善,風水無益。 2.父母不孝,奉神無益。 3.兄弟不和,交友無益。 4.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5.作事乖張,聰明無益。 6.心高氣傲,博學無益。 7.為富不仁,積聚無益。 8.劫取人財,佈施無益。 9.不惜元氣,服藥無益。 10.淫逸驕奢,仕途無益。 聖經詩篇127:3說: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 箴言3:11說:我兒,你不可輕看耶和華的管教,也不可厭煩他的責備;12.因為耶和華所愛的,他必責備,正如父親責備所喜愛的兒子。 詹俊裕寫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мин.
  2. 2022.12.12  幸福就是心中感恩知足的活著   

    -11 Ч

    2022.12.12 幸福就是心中感恩知足的活著  

    最近和幾位稽核協會的好朋友餐敘,談到我剛滿70歲,據說全世界能活到70歲的機率只有40%,因此我們應該感恩,現在還有健康身體能走出來和好朋友一起聊天,還有牙齒享用美食,我們真的很幸福啊! 有一首歌叫“幸福是啥物!”,是由星雲大師作詞,李秉宗作曲的台語歌曲,其歌詞中說: 幸福是一切知足,一切簡單,幸福是做人成功,做事順利。幸福是自由自在,和平安寧,凡事看得開。 幸福是身體健康,身苦病痛不會相纏。 幸福有時在手內,有時踮大海,有時在心中,有時在夢裡。 到底幸福是什麼? 講破無值錢,幸福就是觀念轉變彼陣開始。 大學同學“一之軒”廖明堅老闆分享一段不錯的話說: 人的命天註定,想多了也沒用,來到人世間,想想不過三萬天,七歲調皮八歲鬧,十七八歲成少年,學習好了上大學,學習不好去打工,二十七八正當年,成家立業去掙錢,三十七八壓力大,孩子叛逆不聽話,四十七八到中年,青春一去不復還,五十七八身體差,渾身都是病和痛,六十七八回頭看,一生都在做貢獻,七十七八臥病床,孤獨等死心冰涼,八十七八掛牆上,一生序幕全落下,爭名奪利一場空,清完戶口全劇終。 銀子票子不如一個好身子,車子房子不如一個好妻子,鍋子鍊子不如有兩個好孩子,杯子圈子不如幸福一家子。 個人於2010年4月12日請早安財經文化出版“幸福”一書,還邀請嚴長壽先生為我寫序,結果卻在2011年初走入長達七年的憂鬱,可見我對“幸福”還是沒有完全了解。 那麼,幸福到底是什麼?網路查詢結果: 幸福(happiness)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心靈的滿足。人類自古以來就對追求幸福的途徑有著濃厚的興趣。研究幸福本身,及研究何種人生態度會帶來幸福等等的學問,被稱為“幸福學”。 2018年走出憂鬱之後,曾於2019年應邀到實踐大學管理學院演講,分享的就是“人生職場學幸福”,我想表達的意思就是幸福是需要學習、需要實踐的,而不僅僅是一種學問。幸福是一種進行式,而不是某一個時點。 走出憂鬱之後,個人深深覺得,想要獲得幸福的生活,你必須是: 1.心裡柔和謙卑的人 2.懂得捨得之道的人 3.懂得感恩知足的人 4.懂得樂於分享的人 當然,願意從心開始去實踐“幸福”行動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幸福的生活。 聖經箴言15:14說:聰明人心求知識;愚昧人口吃愚昧。15.困苦人的日子都是愁苦;心中歡暢的,常享豐筵。16.少有財寶,敬畏耶和華,強如多有財寶,煩亂不安。17.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 詹俊裕寫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мин.
  3. -1 ДН.

    禱告會-20250806-通往幸福人生的八條道路--2

    2025年北埔教會禱告會-「在聖經中遇見主耶穌」 通往幸福人生的八條道路 馬太福音:5:3-10 3: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4: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5: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6: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7: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8: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 神。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10: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北埔教會『3月份主題全人主日學』:豐盛的八福人生 第一福: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5:3) 1. 上帝國度主要的性質是著重品格在天國中的重要地位,而非強調民族的勢力、強大的軍備及繁榮的經濟。 2. 王所宣告的福,不是基於人的作為,也非人擁有什麼,而是在於他是怎樣的人。 3. 神學意義:那認識自己毫無力量,全心信靠上帝;並認為惟有如此他才能完全順服上帝,使他成為天國子民的人,享有最大的幸福。 4. 反省:一個不懂作信仰反省者,是失敗的基督徒。反省知罪者,是一半的基督徒。 知過且改,並常保警誡之心,才是好的基督徒。 2025-0820 第二福: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5:4) 1. 哀慟在文中亦可譯為憂悶。原文是表達為死者悲哀,為所愛者而產生的悲慟之情。 2. 從悔改的角度來了解: A. 凡為自己的罪和自己的不配蒙恩,而感到極端憂傷者是有福的。 B. 悔改(為罪憂傷)改正(認罪)蒙恩(得赦免)。 C. 十字架乃是罪惡所結成的果子,亦是破碎罪惡的寶貝。但一切的焦點乃集中在你本身。 3.神學意義:凡為世上的苦難與他自己的罪惡而心碎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將從他的憂傷中,尋見上帝的喜樂。 4.反省:強忍憂傷者是否為智慧之人? 第三福: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5:5) 1.溫柔原是描述柔順無力的畫像。但希臘原文則是道德上的用語,故翻譯為謙和較合乎聖經的情境。 2.希臘文的標準用法: A.凡經過訓練,順從命令,且知道如何接受管制的牲畜。 B.完全接受上帝旨意控制的人,而改變原先自我控制的人有福了。 C.每一種天性、衝動、慾望都在控制之下的人是有福的人。 3.神學意義:在適當的時候發怒,不適當之時不發怒的人是有福的。他的本性、衝動都在控制下,因為他自己就是在上帝旨意的控制下。他心存謙卑,承認自己的無知與軟弱,這種人即是人中之強者。 4.反省:凡事與人無爭與退讓是否為真正溫柔的人?能否成為帶有原則『智慧溫柔』的表現方式? 第四福: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5:6) 1. 這天國國度子民的性格,在此是以挑戰的詢問來看:『你對於良善的需求到什麼樣的程度?』 這是福份中最具有要求性的。蒙福的人,並不是已經得著或到達良善,而是全心渴望良善的人。 3.神學意義:凡渴慕全部的公義與良善,如同飢餓者渴望食物;乾渴瀕死者渴望水喝的人是有福的。因為這樣的人會得到真正的滿足。飽足即是在靈裡的不欠缺,真能體會上帝的心意,一心向著上帝國度子民的性格而努力。 4.反省:今日的基督徒往往不了解自己的狀況,陷於飢餓乾渴的情況而不自知,以致於靈性的營養不良。 第五福: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5:7) 1. 這是新約中對比的原則—凡要蒙赦免的人,必須先學會赦免別人。EX:主禱文中的赦債 2. 希臘文的憐恤較著重『感觀』,希伯來文則重視『感受』: A. 在表面上是對人的同情,對困難者感到難過。 B. 進入對方的內心,以他的眼光、思想及感受來判斷事物的發生。 3. 當與對方以『同理心』的效果: A. 它能使我們不濫用自己的好意。 Ex:馬大與馬利亞 B. 自己雖然處於優勢,依然會關心弱勢並給予援助。 C. 能使自己更容易饒恕與容忍對方。Ex:行淫被抓的婦人 4. 聖經中『憐恤』最好的典範—上帝藉著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世人之中,祂是『超越』, 也是『臨在』的上帝。 5. 神學意義:凡能進入對方的心思,觀察並了解對方的思想;並能去感覺的人有福了。因為 如此行即會發生對方亦是如此對待自己。他才能了解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所成就的工作。 6. 反省:是否會在許多的事情上,我們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而忽略了對方可能的立場與想 法? 第六福: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 神。(5:8) 1.在動機和行為隨時完全純正的人有福了。這種天國子民的品格是要我們思想並反省: 我們所作所為是為榮耀上帝或彰顯自己的成就? 2.唯有心中純潔的人,才能真正看見上帝,否則我們永遠只是看見自己的成就就滿足了。 神學意義:人藉著上帝的恩典使我們的內心保持潔淨,因為人性的貪婪會污染人的心靈。故唯有動機純正者才是有福的人,因為他們將一心專注於上帝,永遠讓主居首位。 3.反省:聖經中要我們『為善不欲人知』和『行出好見證』,當如何平衡呢? 第七福: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5:9) 1. 福份將臨到使人和睦的人,並一定臨到和平的愛好者。因為福份要求的並不是為了怕 遭遇麻煩而被動的接受事實,而是主動的面對,克服掙扎,邁向和平。 2. 使人和睦是因他們是作了上帝所作的工作,是稱為上帝的兒子、而不是「和平者」。 3. 反省與討論: a. 面對一個錯誤的決策者,我們應該「用愛心說誠實話」或「保持沈默,維持和諧」呢? b. 遇到人爭吵時,你會「勸架」,「旁觀」,「走避」呢? 第八福: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5:10) 1. 為基督的緣故受苦,被逼迫,凌辱的過程,是達到偉大國度之子民,必經之路。 2. 基督徒被逼迫最主要原因是來自政治。因羅馬政府不能允許基督之名高過凱撒是主的信仰, 故以信仰的告白作為對政治是否忠心的試金石。如果你要成為上帝國的子女,必須把至高的忠心獻給基督,並隨時準備犠牲生命,接受逼迫。 3. 思想:當社會中的人情世故與自己的信仰有衝突時,你會如何處理呢? 有福了—是主耶穌基督對『上帝子民』的永恆應許。我們可能是在一種『減分』的現象中,邁向人生的道路中,但耶穌會給我們一個『答案』來支撐『有福的承諾』。 『背十字架的日子』-黃**牧師 (馬偕醫院董事長) 願意『背負』上帝給予的十字架,效法耶穌面對苦難、羞辱、犧牲、誤解、背叛…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路途突發狀況』的時候,問題的重點不在於『求主挪出』;而是 讓我們有上帝國度子民的信心與性格,抓住『有福了的應許』,勇敢面對。 3: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4: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5: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6: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7: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8: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 神。 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 10: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0 мин.
  4. 幸福之道-20250820“害怕”讓人內耗而失去幸福!

    -1 ДН.

    幸福之道-20250820“害怕”讓人內耗而失去幸福!

    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曾經和同學開玩笑的說:我不需要面子,所以請不用給我面子。因為我覺得越想要面子就會越沒面子。 其實,生活中我們越害怕失去的東西,它一定很容易失去,那就是“墨菲定律”,你越不怕,它反而不會失去。 群組朋友分享“內耗的人都有一個特徵--怕”: 1. 怕丟臉: 怕自己做得不夠好被別人嘲笑。看似讓自己不留遺憾,實際上是束縛了自己。 人生本就不完美,所以也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論好壞都是我們的人生經歷,都會為我們帶來不同的經驗和收穫,即使不夠完美也要勇敢向前,真誠和勇氣永遠都是我們的亮點。 2. 怕社交: 在人多的地方說話容易緊張,總是很在意別人的眼光和看法,怕自己說錯話,久而久之就不愛社交了! 所以,多和開朗的人交朋友,多微笑,隨和一點,讓人想要和你做朋友,大膽一些,做你該做的事,別人怎麼看你、怎麼說你,那都是他的事。 3. 怕改變: 人們往往習慣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已經適應的感覺讓自己很踏實、很舒服。 但在多變的社會中,我們只有面對現實,勇於改變才能不斷革新,才能自我成長。 4. 怕別人批評: 總是覺得別人在背後討論自己,怕別人說你壞話。別人愛怎麼說就讓他說吧!我們只要做自己該做的事,其他的就不必在意,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王道。 5. 怕自己不夠優秀: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喜歡與他人做比較,比財富、比身份地位,總覺得別人比自己優秀,心裡不舒服的產生內耗。可是,那真的沒有必要,我們只需和過去的自己比較,不要自我否定,要多給自己信心,縱使現在不夠優秀,只要努力,總會越來越好的。 6. 怕失敗: 還沒開始就害怕失敗,害怕被人笑話,事實上,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永遠不敢邁出第一步,導致無奈的錯失良機。只要我們願意"Try&Error",必定會有收穫,因為,我們動手去做還有成功機會,不去做就永遠不會成功。 個人很喜歡的一句話: 肯吃苦,苦半生; 怕吃苦,苦一生。 左宗棠的名言: 能受天磨真鐵漢, 不遭人忌是庸才。 聖經以賽亞書54:4說:不要懼怕,因你必不致蒙羞;也不要抱愧,因你必不致受辱。你必忘記幼年的羞愧,不再記念你寡居的羞辱。 詩篇56:3說: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你。4.我倚靠神,我要讚美他的話;我倚靠神,必不懼怕。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 詹俊裕寫於 2025082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мин.
  5. 幸福之道-20250819AI時代的因應對策!(下)

    -1 ДН.

    幸福之道-20250819AI時代的因應對策!(下)

    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二. AI對科學研究的革命性影響: 黃仁勳說:我們談論AI時,常常侷限在它的表面作用,比如提高工作效率,代替人類執行任務,然而,它對科學探索本身的推動力比我們想像的更大、更深遠,比如說:天氣預測這個複雜的系統,傳統的方法既費力又緩慢,AI 卻能整合大氣、海洋、冰川、雲層熱量循環等無數的變數,它建立的超大規模模型,其模擬速度和精度遠超過以往幾十倍,而這僅僅是開始,最令人震撼的是AI為我們打開了理解生命本身的大門,它能夠解析蛋白質的摺疊結構,理解細胞間的精妙互動,甚至能夠模擬複雜的生物化學反應,將直接推動新藥的研發過程,最終它的意義可能是幫助我們揭開衰老之謎,延長人類健康壽命,這才是AI改變世界的深層力量。 三. 在AI可以編寫代碼解答難題的時代,年輕人究竟該學些什麼呢?黃仁勳先生給出清晰且有力的方向,他警示我們學習的核心不是機械地掌握某個AI工具的操作指令,這種技能會迅速的迭代過時,關鍵是在培養一種思考方式,如果年輕人不會精準的拆解複雜問題,如果無法獨立判斷AI給出的答案是否合理有效,如果連自己真正要探索的核心問題都模糊不清,那麼你只能永遠停留在AI用戶的層面,無法成為與AI並肩思考,共同創新的夥伴。他特別強調年輕人必須掌握四種核心能力: 1. 第一性原理思維,這意味著要穿透表面的現像,直指問題的根本性質和基本原則。 2. 批判性思維的能力,能夠在海量的信息中辨別真偽,評估結論的可靠性。 3. 紮實的基礎“知識體制”,數學、物理、邏輯這些學科構成了理解世界的底層代碼。 4. 編程能力或是計算思維:這是理解機器的語言,真正實現人機對話的基礎。 黃仁勳特別指出:第一性原理思維是通往真正創造力的門戶,讓你擺脫亦步亦趨的模仿,產生原創性的洞見。 四. 給予我們所有人巨大的希望和平等感: 黃仁勳特別強調AI最偉大的地方不在於它的能力多麼強悍,而在於它的使用權可以如此平等地向所有人敞開,它幾乎消除了技術所有的門檻,即使你完全不會使用AI工具,也完全不用恐慌,你可以直接對AI說: 我對你很陌生,能請你一步一步教我使用你嗎? AI會以最細微、最耐心、最不帶偏見方式指示你,無論你是辛勤耕耘的農民,還是渴望探索心智的退休長者,或是一個渴望突破自我、改變命運的普通青年,只要內心湧起開始的意願,都可以使用AI。 聖經傳道書3:11說: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恆安放在世人心裏;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測透。 以賽亞書64:8說:耶和華啊,現在你仍是我們的父!我們是泥,你是窰匠;我們都是你手的工作。 詹俊裕寫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мин.
  6. 幸福之道-20250818AI時代的因應對策!(上)

    -1 ДН.

    幸福之道-20250818AI時代的因應對策!(上)

    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2025年7月27日參加美國加州聖荷西“迦南台灣基督教會”主日禮拜後,接著參加Scott.蔡牧師主持的“聖經老實說”成人主日學,討論分享“教會如何負責任的使用AI?”,分組討論結果,有人說:讓人覺得很方便,但也會讓人更懶,會造成肌肉萎縮。但AI也確實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率的解決許多問題。 教會確實可以在肯定聖經大原則下善用AI強化個人學習,提升教會事工效率。 討論中,我想到花蓮北埔長老教會胡志彊牧師利用AI工具,善用potcast 建立“福音大冰箱”,每天早上都有華語--“更新的時刻”及台語--“開槓吃便當”的錄音廣播,到目前已經兩年多了!今年更善用AI工具,將相關節目做成影片與大家分享福音,實在是個善用AI廣傳福音的典範。 電腦網路科技的突飛猛進讓人類走入“大人物”的時代,也就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的時代,然而,人們卻也因訊息太多而更加迷茫,不知該如何因應。 個人於1977年7月7日參加國泰人壽保險公司電腦程式設計師考試時,作文題目就是“電腦與人腦”,我的結論是:電腦只是協助人類的工具,人腦才是真正的主宰,人必須懂得如何善用電腦提升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最近看到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先生和阿里雲科技公司創辦人王堅先生的對談,收益良多。 有心人士依其對談內容,整理出“AI時代的四大啟示”,深有同感,因此稍加整理,分享如下: 一. AI人工智慧絕非簡單的模仿人類智慧。 王堅博士強調“AI的本質是人類能力的增強器”,它是一種革命性的工具,目的在於延伸,而非取代,尤其關鍵的是延伸了人類無與倫比的創造力。 可見,AI的到來不是為了奪走我們的工作或價值,而是為了幫助我們打破自身固有的邊界。 黃仁勳先生也說:汽車的發明拓展了人類雙腿的能力,使我們日行千里。飛機的誕生則超越了空間,讓地球變成了一個村落,而今天的AI正在做著同樣偉大的事情,它要拓展人類智慧本身的邊界,這不是遙不可及的夢,而是每時每刻都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事實,每一次運用AI工具,我們都在經歷這種能力的延伸。 7/28前往Google參觀,也首次搭乘無人駕駛計程車,可說是對AI的全新體驗。 聖經哥林多後書4:16說: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 羅馬書1:20說: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然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了解看見,叫人無可推諉。 詹俊裕寫於 20250818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мин.
  7. 2022.12.15  人生有必要凡事“爭輸贏、論對錯”嗎?

    -2 ДН.

    2022.12.15 人生有必要凡事“爭輸贏、論對錯”嗎?

    個人對電視上的政論節目興趣不高,因為各說各話,各為其主,坦白說,到底誰對誰錯,觀眾是一頭霧水。 孟子“滕文公下”: 公都子曰: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 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余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當堯之時,水逆行,氾濫于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 你喜歡與人爭對錯、論輸贏嗎?大學一年級暑假之後,我就不再與人辯論,因為暑假工讀時曾經因辯論而失去一位朋友。 爭對錯,就是使用自己有意識的心智歷程,評價自己的判斷與別人的是否一致。有的人就喜歡爭對錯,在他們的意識裡,總覺得自己就是對的,別人也要有跟他一樣的意識判斷。 如果爭執雙方都是男生,肯定會有一番激辯或更衝動的舉動。 想避免跟這種容易爭對錯的人發生衝突,最好就是不要有話題性的討論。 如果爭執雙方都是女性。除非一方選擇沉默,不然也會鬧得不可開交。 如果爭執雙方是一男一女,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只是各自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沒有強烈的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所以很多時候,異性間不會存在很大的矛盾。在異性面前,男的示弱有君子氣度,女的示弱有小女子氣概。 總之,在評價這個人值不值得交往或該如何交往的時候就是要自己處的不累,什麼時候都要順從自己的內心,不委屈自己的內心,才可以活的舒服自在。 別人喜歡爭對錯,你就讓著他啊,如果對方不講理,你是爭不贏的。如果對方講理,你有道理的話也就不用爭了。特別是有些人腦子有問題,爭贏了,又能怎麼樣呢? 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只有對錯之分。如果活了一大把年紀,還看不透這個道理的話,那真的是年歲都白活了。 喜歡爭對錯的人,往往有一種自信,或許是覺得自己知識淵博、無所不知、無所不會,或許是覺得自己具有非常多的粉絲擁護著,或者是來自於“真理”的力量,但是,更突顯出來的,其實是“心虛”。 對錯需要爭嗎?我覺得不需要,是對是錯,不需要爭辯,很多時候都是明擺著的事情。 不同的人,在闡述同一件事情,都會有選擇地傾向於敘述對自己有利的事實,讓自己從這些事實中受益,獲取對自己有利的地位,從而讓自己變得“正義”,讓自己的言行看起來是對的。 我們常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自有各自的經驗與看法,何必要爭得面紅耳赤呢!如果你老是說別人不對,譏笑別人沒知識,誰還會願意與你相處呢? 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教授說:見人要說人話,見鬼要說鬼話。每個人的經歷背景不同,豈可強求他的想法和你完全一樣呢? 聖經歌羅西書 4:6說: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 詹俊裕寫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мин.
  8. 2022.12.14  台灣2022年的年輕人新潮語分享

    -2 ДН.

    2022.12.14 台灣2022年的年輕人新潮語分享

    英國“經濟學人”盤點2023年十大議題中第十項是“新潮語”,什麼是新潮語? 維基百科上說:新潮語就是流行語,又稱潮流用語,是指在近期熱門的民眾的使用語。很多潮流用語源自年輕人之間自創和使用的俚語或網語。不同地區所使用的潮流用語也不盡相同。 分享幾個台灣新潮語,看您懂幾個? 1.是在哈囉! 因為當有人在做些讓人不明所以的事情時,美國人常會用Hello? 和 Excuse me?來表示疑惑、問你到底是在做什麼,因此延伸出“是在哈囉?”的台灣版本。 2.旋轉: 這句“最好不要旋轉我”紅遍各大媒體的流行語,“旋轉”其實就是指人講話不斷兜圈子,疑似在呼嚨對方的行為。 3.史密斯: 九年級生的史密斯到底是什(史)麼(密)意(斯)思?是不是越看越混淆了呢? 史密斯就是把“什麼意思”念超快以後衍生出的音。 4.芒果乾: “芒果乾”其實就是指“亡國感”,意即擔憂國家滅亡的危機感。 每當選舉將近,就會有人提醒“只要投錯人國家就會滅亡!”。 5.2486: 阿斯巴拉的相關諧音詞,據說是出自日語的蘆筍“アスパラ”(音譯 :阿薩布魯 )翻譯出來是罵人不檢點的“阿薩不魯”諧音。 在九年級生中延伸出“白痴、傻子、笨蛋”的意思。小心年輕人說你是2486的意思,不要被罵還不知道什麼意思。 6.咖啡話: 由於近年來毒品都偽裝成咖啡包,所以“咖啡話”意指吸毒後講的話,被延伸為幹話、吹牛或造謠。 7.SK/SKZ: SK=生快=生日快樂,SK(SKZ)是生日快樂的羅馬拼音縮寫。 8.尬電: 這詞句據說是由饒舌新星高爾宣帶起的,由於歌曲迅速火紅,而多首歌曲裡出現英文“God Damn天殺的 ”,被翻成中文“尬電”,真的是太有才啦 ! 9.1450: 該詞源於農委會編列1450萬預算!雇用小編來澄清不實報導,遭質疑是拿人民納稅錢養網軍。最終讓“1450”演變成民進黨網軍的代名詞。 10.塑膠: 塑膠一詞出自“你當我塑膠做的?”、“你當我塑膠喔?”等問句,原意是指“你當我好欺負嗎?”或是“你當我是擺飾?”後來將塑膠一詞單獨拉出來使用後,也延伸出“無視、不讀不回”的意思。 11.osso: osso其實就是指“喔是喔”,其發音利用羅馬拼音的縮寫就是osso。 12.郭: “郭”其實也是某個詞的簡稱,把“關我”念快一點就變成“郭”的音!因此九年級生很愛將“關我屁事?”講成“郭屁事?”。 聖經馬太福音9:16說:沒有人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因為所補上的反帶壞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17.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若是這樣,皮袋就裂開,酒漏出來,連皮袋也壞了。惟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兩樣就都保全了。 詹俊裕寫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мин.

Об этом подкасте

胡志彊牧師和詹俊裕長老長期以來,自許為* 動口和動手二人組* 模式.每天分享文章和錄音, 胡牧師自2022-0705開始四個podcast節目至2025-0705共提供超過4,000份各類型節目和文章分享. 如今再用*以馬忤斯二人行*心志(路加福音24:13-35). 自2024-0730 期盼再作新創意嚐試--:我找到了,幸福之道(生命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 希望能藉由app主動分享和保留在雲端數位庫中,方便流傳查閱和福音推廣,歡迎聽觀眾兄姐們指教. 花蓮 北埔基督長老教會宗教信仰教育-成人教育(主日學)課程- 想自聽-獨樂樂 或 快分享-眾樂樂! 歡迎您按鍵傳信息,只為主福音;願上帝祝福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