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信仰教育-胡志彊牧師+有影無聲文章分享-詹俊裕長老

胡志彊牧師+詹俊裕長老

胡志彊牧師和詹俊裕長老長期以來,自許為* 動口和動手二人組* 模式.每天分享文章和錄音, 胡牧師自2022-0705開始四個podcast節目至2025-0705共提供超過4,000份各類型節目和文章分享. 如今再用*以馬忤斯二人行*心志(路加福音24:13-35). 自2024-0730 期盼再作新創意嚐試--:我找到了,幸福之道(生命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 希望能藉由app主動分享和保留在雲端數位庫中,方便流傳查閱和福音推廣,歡迎聽觀眾兄姐們指教. 花蓮 北埔基督長老教會宗教信仰教育-成人教育(主日學)課程- 想自聽-獨樂樂 或 快分享-眾樂樂! 歡迎您按鍵傳信息,只為主福音;願上帝祝福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2022.12.29  珍惜老朋友才是最重要的事

    قبل يوم واحد

    2022.12.29 珍惜老朋友才是最重要的事

    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珍惜老朋友才是最重要的事 隨著年齡的增長,會發現朋友圈出現了劇烈的變化。後來才明白,與其花時間拓展新人脈,倒不如好好地把握僅剩的老朋友,因為一路走來,有他們的存在,才有現在的「自己」。 依照過去的經驗,每隔20年左右就會有代溝,年齡差距太大是無法走在一起的,因此,一個真正厲害的大人,身旁都有下列這五種人。那是因為來到某個人生階段,我們已經深刻地意識到:人與人的關係是會改變的。無論如何,不能再讓這五種人輕易地離開自己。 1.像老師的人: 即便是再聰明、再厲害的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人生道路上,我們需要幾位像“老師”或“教練”般的好友,可以在關鍵時刻,給我們當頭棒喝,幫助我們看清事件的真相、問題的本質,甚至能以過來人的經驗幫助我們分析利與弊,避免我們走上彎路,蒙受無妄之災。 2.陪伴你的人: 哪怕是再堅強的人,都會有脆弱或是失落的時刻。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需要幾位“陪伴者”,他們不需要分分秒秒都陪在我們身邊,但是當我們需要陪伴時,他們都會出現在我們面前,靜靜地傾聽我們內在心聲,給我們支持和鼓勵。 3.你欣賞的人: 你越是欣賞一個人,你就會越像那一個人。一定要主動去接近那些自己很欣賞、或是很崇拜的人,從他們的身上學到一些優點以及特質,這樣才能讓自己不斷地進步。和他們在一起,會帶給你更寬廣的眼界,你會發現自己的格局變得更大,啟發你更多的夢想與思維。 4.你討厭的人: 不要輕易地逃離不喜歡的環境。你會發現,越是待在安逸的生活圈裡,越容易停滯不前。人生中一定要有“敵人”、要有“討厭”的人,他們的存在可以提升我們的生存能力,也能督促我們變得更厲害。從敵人身上得到的經驗往往更有價值,更是突飛猛進的養分。 5.還有你自己: 也許,成長注定是會失去原來的樣子,但無論如何,都要記得時常問自己是誰、具備什麼樣的能力、過得快不快樂?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始終陪伴著你的人只有自己,要學會享受孤獨,一定要和自己成為最重要的朋友。 在“客戶關係管理”課程中,我在課程結束前,一定會告訴學員們一定要記住:最重要的客戶就是你自己。因為自己沒了,其他的一切都是空的。所以照顧好自己,你才需要其他的客戶。 聖經箴言17:17說: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 傳道書4:9說: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10.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 詹俊裕寫於 20221229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١ من الدقائق
  2. 2023.1.3  戒掉五個壞毛病你就發了!

    قبل ٣ أيام

    2023.1.3 戒掉五個壞毛病你就發了!

    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戒掉五個壞毛病你就發了! 人生一世,誰不想功成名就、出人頭地。時間過得很快,2022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有誰不想在新年裡凡事順利呢?朋友分享的影片裡說: 人這一輩子為了生活拼盡全力磨爬滾打,指望能混出個樣來,卻越混越差,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因為身上有五個毛病沒有完全去除: 1.死要面子的毛病: 常言道:死要面子活受罪。明明知道自己沒有錢,還喜歡在朋友同事面前打腫臉充胖子,害怕被人看不起自己。其實,面子這種東西,很多人都理解錯了,面子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掙的,只要你有本事,或者你有身份地位,有錢有名氣,自然有面子,對於窮人來說,連溫飽的問題都解決不了,面子有什麼用? 2.借錢度日的毛病: 大家都懂得“救急不救窮”的道理,如果你的錢不夠花,那你就省點花,或者想辦法去賺錢,千萬不要在親戚朋友同事之間到處借錢,那樣做只會讓別人瞧不起你,別人會認為你無能,大家同樣都在這個社會上混,為什麼就你養活不了自己。所以,不要把自己的落魄搞得全世界都知道,你要做的只是默默的去努力耕耘。 3.發牢騷抱怨的毛病: 有些人看到身邊的人都過得風生水起,就開始心生不滿,他心裡就會想“為什麼不幫我一把 ,真不夠意思”。你一定要記住這一點:人家幫你那是情份,不幫你是本份,你可不能心生怨恨,否則想幫你的人都不願再幫你了。就算沒有錢,自己也要做一個有陽光、有尊嚴的沒錢人。 4.好高騖遠的毛病: 很多人就是這樣,認為自己的失敗是因為工作不行、老闆不行、行業不行,於是經常性的換老闆、換行業,換一段時間又不行了,然後接著再換。這就像你在挖井,挖幾下,你就換個地方重新挖,到最後,你回頭一看,你挖的哪是井,你挖的是遍地的坑,這只會讓自己越混越差。 5.到處哭窮的毛病: 不要把自己沒錢、窮啊!天天掛在嘴上,假如你逢人就說你特別的窮,到最後你就會真的越來越窮,這就叫“吸引力法則”。人的運氣其實和自己的心態有很大的關係。記住了!你的嘴就是你最好的風水。富貴的人一定有一顆富貴的心,也有一張富貴的嘴,內心想什麼,嘴上就會說什麼,嘴上說什麼就會招來什麼。人生與其抱怨,不如改變,保持你的善良,用正向的語言鼓勵自己,用積極的心態支持自己,用向上的思想改變自己,陽光自信的去面對生活,做一個正能量的人,日子也必定會越過越富裕。 新的年度,好好照顧自己,有健康的身體,快樂的心情,既不抱怨、也不發牢騷,多說好話,好運自然會跟著你喔! 聖經傳道書3:11說: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12.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13.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 詹俊裕寫於 2023010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١ من الدقائق
  3. 幸福之道 20250805“與神對話”的啟示--生命的體驗者!

    قبل ٣ أيام

    幸福之道 20250805“與神對話”的啟示--生命的體驗者!

    有影無聲 :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與神對話”的啟示--生命的體驗者! “與神對話”系列是由美國作家 尼爾·唐納·沃許所出版的暢銷書籍。 作者本人歷經失業、婚變、車禍、流浪街頭等人生重大打擊,在絕望之餘寫下對「神」的種種質疑,竟意外收到來自「神」的回應,並記錄成冊,尋找出版商出版。結果引起廣大的迴響,在全球翻譯成36種語言,全球暢銷超過1,200萬冊,高居紐約時報暢銷排行137週。 節錄書中的感悟與大家分享: 你不是來忍受生活的,而是來體驗人生的,你以為是來受苦的,其實,你是來體驗你是誰的! 我們常常會這樣問自己:為什麼又是我?為什麼人生總是這麼難?我是不是哪裡做錯了!但也許我們的問題本身就錯了。人生不是一場是非題,而是一場體驗,你所經歷的一切,都是你自己靈魂選擇的旅程,所以: 1. 你不需要忍受過去的人生,你要的是走完它:我們對痛苦最大的誤解就是以為它必須被熬過去,但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忍一忍就好,而是看一看、聽一聽、放一放,就像正面宗教教導的,你不需要改變當下,只需要與它在一起,不抗拒、不否認、不壓抑,只是溫柔的覺察。我在難過,我看過了,我在受傷,我不逃避了,這是通往療癒的第一步,你所抗拒的會持續存在,你所接納的才有機會轉化。 2. 人生從來不是懲罰,而是邀請,每一段的關係,每一次崩潰,每一場離別都不是命運在懲罰你,而是靈魂在邀請你,它邀請你回到自己,重新認識你是誰,生命中沒有巧合,也沒有意外,只有你為自己安排的契機,你曾經受過的苦,你以為要放棄的自己,其實都在帶你成為更真實的你。佛家說:一切境緣皆是道場,每一個痛點都是悟點,每一次跌落都是轉向,當你真正不再迴避的時候,人生就會變得溫柔起來。 3. 你的身份不是受害者,而是體驗者,你不是命運的囚徒,而是生活的參與者,你不是來活成別人的期望,而是來活出你自己的可能。 “與神對話”中說得特別清楚:你不是因為必須才來,而是因為渴望才來,你不是不得已活著,而是選擇了這段旅程。 這世上沒有應該怎樣的人生,只有我願意怎樣的人生,所以,別再問我“為什麼是我?”,不如問自己願意用這段經歷成為什麼樣的自己。真正的療癒不是修復破碎的自己,而是看見我從未碎過。 如果你正在經歷難熬的時光,請記住這句來自“與神對話”的話: 你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你,而不是對你,你無需完美的走過這一生,你只需要真誠的活著,體驗著,感受著,允許一切發生,也允許一切過去。 聖經哥林多前書10:13說: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 詹俊裕寫於 20250805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١ من الدقائق
  4. 20250801穩定的情緒=最佳的養生(下)

    ٢ أغسطس

    20250801穩定的情緒=最佳的養生(下)

    有影無聲 :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穩定的情緒=最佳的養生(下) 延續昨天的話題,讓我們成為健康快樂的幸福人。 5.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不是虛偽,而是一種能力。 在現代這個以物易物、人情交換的時代,聰明的人嘴甜,討厭的人會偽裝,實在的人卻容易受騙,不要高估自己在別人心中的位置,不要以為關係好,別人就會善待你,多一點自知之明,少一點自作多情,保持理性,掌握分寸,知道的不要全説,聽到的也不要全信。 6. 只要你保持冷靜,崩潰的就是別人: 對狂妄的人不生氣,他會覺得索然無味; 對挑釁的人不生氣,他會見證你的堅不可摧; 對不講道理的人不生氣,他會感受到你的智慧和修養; 對自私的人不生氣,他會覺得自己的格局狹隘。 7. 記住一個道理:只有自己變好了,你的世界才會跟著你好起來。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好好對待自己: 清醒時做事,迷茫時讀書,獨處時思考,煩躁時運動,焦慮時行動,忙碌時專注,閒暇時蓄力,不斷的努力提升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8. 做事不要太慌張、太著急,有時候慢就是快。一旦慌了、急了,就容易出錯,徒增煩惱。人生最好的狀態不是形色匆匆,而是從容自在,不求速效,腳踏實地,穩紮穩打,不羨慕、不焦慮、不攀比、不徬徨,給自己時間去成長,按照自己的節奏成為想成為的人。 9. 不曬幸福、不曬甜蜜、不曬發達,也不曬成功,生活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如果快樂分享錯了人,就成了顯擺,招人嫉妒;如果感慨分享錯了人,就成了矯情,淪為笑話;滿招損、謙受益,行事低調,藏而不露,恪守本心,不惹無端麻煩。 10. 不要用自己的觀點強行對別人進行道德綁架。人與人的成長環境天差地別,每個人都各有各的三觀和苦衷,你以為的只是你以為的。其實,人生在世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和老天爺的事。你只需做好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與你無關,老天爺的事你也管不了。 修心是一切意念的基礎,心在什麼境界,人就活在什麼世界,修心才是生而為人走向幸福的利器,修心養心,養心悅心,悅己悅人。 人一旦開悟,就會活在當下的每一個時刻,不再內耗、不再恐懼、不再抱怨,而是以一顆平和、善良、感恩的心去擁抱這個世界。 聖經箴言4:23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發出。 傳道書7:9說:你不要心裡急躁惱怒,因為惱怒存在愚昧人的懷中。 詹俊裕寫於 20250801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١ من الدقائق
  5. 2023.1.10  蜜蜂vs蒼蠅的人際關係思維

    ١ أغسطس

    2023.1.10 蜜蜂vs蒼蠅的人際關係思維

    有影無聲 :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蜜蜂vs蒼蠅的人際關係思維 最近有好幾位網路朋友分享一段英文影片“成功關係背後的思維”,用“蒼蠅和蜜蜂”的習性給我們上了一堂寶貴的課,幫助我們改善人際關係和生活質量。 蜜蜂從一朵花飛到另一朵花,只採取花蜜而不干擾花朵,蜜蜂的思維是去吸取每朵花的精華,即使在一個充滿腐臭垃圾的地方也是如此,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污穢物上,蜜蜂一直專注於尋找花蜜,它甚至急切地飛向即使是千里之外垃圾堆中的一朵小花,在我們的關係中,我們有很多要向蜜蜂學習,它教會我們關注正向面,並妥善的處理彼此的過失。每一處、每個人都會有缺失,能抱怨的事從來都不缺,但就像蜜蜂尋找花蜜一樣,即使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我們也可以致力於從我們身邊的人尋求正面的質量。 蒼蠅代表著關係中的另一種思維,雖然每個物種都可以被欣賞,因其獨特的本能,我們仍然可以通過研究它們來吸取相關的教訓,來改進我們自己的生活質量。在一個健康的身體上,蒼蠅會專注於吸食傳染性的結痂,蒼蠅可以飛過數百朵花,但它關注什麼呢?它專注於品嚐垃圾和排泄物,它忽視玫瑰園的甜蜜芬芳,即使在最好的環境和最整潔的地方,蒼蠅會專注於垃圾,這代表了“忽視我們週遭人優點的一種思維”,並專注於他們的缺失與錯誤,這太容易了,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看清別人的毛病,挑錯是一種習慣,我們越投入它,我們就越沉迷於它。 在關係中進行坦誠的、善意的良好溝通很重要,專注於欣賞正向的一面,同時以親切的建設性方式去處理負面,嘗試彰顯彼此最好的一面,在這樣做的過程中,我們學到認識自己的正向質量,並克服不健康的負向自尊。蜜蜂思維或蒼蠅思維,選擇權就在你自己的手中。 蜜蜂專門尋找蜂蜜,蒼蠅專門尋找垃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像蜜蜂一樣專注於別人的優點,還是像蒼蠅一樣總是看到別人的缺點呢?如果你像蜜蜂一樣,你的人際關係必然良好,如果你像蒼蠅一樣,你的人際關係怎麼會好呢? 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說:“像愛自己那樣愛別人”,這就是確立人脈關係的要訣。 人際關係專家卡耐基也說:成功來自於 85% 的人脈關係,15% 的專業知識。 我們應該像蜜蜂一樣專注於別人的優點,在別人身上找到正能量,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貴人來幫助我們。 “客戶關係管理”課程中分享“愛、信任、尊重”的原則及“主動、紀律、正確、有效”的行動,因為“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生命就像一場輪迴,幫助別人,才是真正的“自利”。 聖經馬太福音5:5說: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6.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7.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8.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9.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詹俊裕寫於 2023011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١ من الدقائق
  6. 2023.1.9  夫妻互相尊重、彼此扶持才能白首偕老

    ١ أغسطس

    2023.1.9 夫妻互相尊重、彼此扶持才能白首偕老

    ** **有影無聲 :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夫妻互相尊重、彼此扶持才能白首偕老 時間過得真快,和太座居然認識50年,結婚45年了,雖然不敢說“你儂我儂”,但至少還覺得相處愉快,生活中彼此互相體諒、互相尊重,偶爾鬥鬥嘴也還蠻有趣的。 “你儂我儂”這首歌很多人都會唱,但你是否知道最早是誰寫的嗎?網路查詢結果得知是元朝畫家、詩人“管道昇”所寫的。管道昇是元代書畫家趙孟頫的妻子,管道昇同樣精通詩詞書畫,也是歷史上知名的才女,兩人有共同喜好,婚後琴瑟和鳴,但隨著趙孟頫平步青雲、管道昇年老色衰,他逐漸萌生納妾的想法。 文人有文人的做法,趙孟頫寫了一首詞告訴妻子:“我學士,爾夫人。豈不聞:陶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便多娶個吳姬、越女,也無過分,你年紀已過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引經據典告訴妻子,陶穀、蘇軾都有兩個小妾,自己納個妾也不過份,妳就只管當妳的正宮夫人。 管道昇看到後,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只是不動聲色寫了一首《我儂詞》回覆丈夫。詞寫道:“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明朝“堯山堂外紀”卷七十·元記載了這件事,提到趙孟頫看到這首詞後“大笑而止”,便理解妻子心意,從此再沒有提過納妾之事。 個人走出憂鬱之後,深深體會“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因此夫妻相處之道應該遵從聖經的教導: 1.創世記2:18說: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幫助者作他的配偶。 2.傳道書4:9~11說: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可得美好的酬報;若是跌倒,一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他起來,這人就有禍了!再者,二人同睡就都暖和,一人獨睡怎能暖和呢? 3.馬太福音19:3~6說:有法利賽人來試探耶穌說:人無論什麼緣故都可以休妻嗎? 耶穌回答說: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並且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 4.箴言5:16~19說:你的泉源豈可漲溢在外?你的河水豈可流在街上?惟獨歸你一人,不可與外人同用。要使你的泉源蒙福;要喜悅你幼年所娶的妻。他如可愛的麀鹿,可喜的母鹿;願他的胸懷使你時時知足,他的愛情使你常常戀慕。 5.希伯來書13:4說:婚姻當在眾人中間受尊重,床也不可污穢,因為淫亂和姦淫的人,神必審判。 6.彼得前書3:1~2說:照樣,作妻子的,要服從自己的丈夫,好叫那些甚至不信從主話的,也可以不用主的話,藉著妻子的品行,被主得著,這是因為他們親眼看見你們敬畏中純潔的品行。 7.彼得前書3:7說:照樣,作丈夫的,要按情理與妻子同住,因為她是比你軟弱的器皿,是女性;又要按她應得的分敬重她,因為她是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好叫你們的禱告不受攔阻。 8.以弗所書5:25說: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33也說:然而,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他的丈夫。 詹俊裕寫於 20230109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١ من الدقائق
  7. 2023.1.7  元宇宙的世界遲早會改變人類的生活!

    ١ أغسطس

    2023.1.7 元宇宙的世界遲早會改變人類的生活!

    ** **有影無聲 :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元宇宙的世界遲早會改變人類的生活! 在經濟日報副刊每週一都可以看到“點子農場創新顧問公司吳仁麟執行長寫的文章,最近一篇寫“拼貼台灣在後元宇宙時代的面貌”。 老實說,我對元宇宙也只有概念性的認知而已,當然,20211029祖克柏將Facebook臉書改名為Metaverse元宇宙也讓人不知到底要發生什麼事? 何謂元宇宙?網路上的答案是: 元宇宙一詞首次出現在美國科幻小說家 Neal Stephenson 的科幻小說《雪崩》 (Snow Crash) 中。最初,這本 1992 年出版的小說把「元」 (Meta) 和「宇宙」 (Universe) 結合的想法帶出,用來描述一個 21 世紀的反烏托邦虛擬世界。 “雪崩”中的元宇宙是一個集體虛擬共享空間,打破了虛擬世界、真實世界與互聯網的界限,人們透過配戴護目鏡等裝置,就可以虛擬的身份進入元宇宙虛擬世界。這就是元宇宙的雛形。 廣義上而言,元宇宙可被理解為一個圖像豐富的立體虛擬空間,其結構具有一定程度的逼真性,用戶可以在這個空間中工作、娛樂、購物、和玩遊戲等等。簡而言之,元宇宙就是一個由人工智能、虛擬實境、5G、大數據、數字資產和虛擬身份組成的世界。 雖然有很多人說明、分析,但對真實生活的我們,似乎很難想像到底怎麼回事,但確實會改變我們的工作、生活,因為人類總是對未來充滿想像,有想像就有可能成真,因為“大、人、物”的時代確實已經在我們身邊,也就是“大”數據、AI“人”工智慧及“物”聯網都已經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吳仁麟執行長說台灣正面臨人文轉型、產業轉型及國家轉型。綜合他和台灣Google簡立峰總經理的對話,他說:未來元宇宙發展的三階段,正如國學大師王國維所描述的人生三境界: 1.不滿現狀--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2.喜新厭舊--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3.脫離現實--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結論說:可以預見,未來的元宇宙會是一股強勢的數位轉型力量,不斷改變全球的人文和科技,也為台灣帶來更多機會和挑戰。 面對千變萬化的世界,我們要有接受的心理準備,因為聖經馬太福音19:26耶穌看著他們,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 羅馬書12:2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詹俊裕寫於 20230107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١ من الدقائق
  8. 2023.1.13  人生不就是“人與事”這麼一回事嗎?

    ٣٠ يوليو

    2023.1.13 人生不就是“人與事”這麼一回事嗎?

    有影無聲 :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人生不就是“人與事”這麼一回事嗎? 過去的歲月中留下不少的回憶,回憶的還是“人與事”,然而,天下只有三件事: 1.自己的事: 諸如:上不上班、吃什麼東西、開不開心、結不結婚、要不要幫助人…就是自己能夠安排決定的事都是。 2 別人的事: 諸如:小張好吃懶做、小陳婚姻不幸福、老陳對我很不滿意、我幫助別人,別人卻不感激…..就是別人在主導的事情皆屬之。 3.老天爺的事: 諸如:會不會颳風、地震、戰爭、開悟、成道…人能力範圍以外的事情,都屬於老天爺的管轄範圍。 但是,人的煩惱就是來自於他總是: 忘了自己的事、愛管別人的事、擔心老天爺的事。 所以要輕鬆自在的生活很簡單: 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別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爺的事”。 這只是靜心在“哲學”上的詮釋,知道並不代表你能辦到。除非你能進入“靜心狀態”去“觀照”,你就會“如實”發現 天底下真的只有這三件事: 「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爺的事」。 在富邦產險電腦部擔任經理時,也曾經和同仁分享一則“四個人”的管理寓言: 這四個人就是“所有人、某個人、任何人、沒有人”。 有一件很重要的工作要完成,“所有人”都被要求去完成它。 “所有人”很確定“某個人”會去做,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但是“沒有人”把它做完成。 “某個人”生氣了,因為這是“所有人”的工作。“所有人”認為“任何人”都可以做,但是“沒有人”了解,“所有人”是不會去做的。 最後,“所有人”指責“某個人”,因為實際上是“沒有人”要求“任何人”的。 雖然唸起來有些繞口,但重點就是怎麼沒有人去做任何人都該做的事? 事實上,我們都在扮演“所有人Everybody、某個人Somebody、沒有人Nobody、任何人Anybody”的角色。但因角色不同、立場不同,對“自己的事、別人的事、上帝的事”就會產生不同的解讀,也會產生不同的態度,因為指責別人很容易,了解自己最困難。 個人已經是老至的耊年70歲了,所以對於天下三件事,我只要做自己該做的事就好了! 曾經有人向印度詩人哲學家泰戈爾請教:世界上什麼最容易?什麼最困難?什麼最偉大? 他回答說:指責別人最容易,認識自己最困難,愛最偉大。 我想,現在開始我應該多用愛來認識自己,努力讓自己做個“快樂、利他、分享”的人。在所有的人和事當中,用順服的心盡己之能成為別人的幫助,正如教會中曾經流行的一句話:榮光歸於上帝,功勞歸於同工,喜樂歸於自己。 聖經以弗所書4:2說: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詹俊裕寫於 2023011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١ من الدقائق

حول

胡志彊牧師和詹俊裕長老長期以來,自許為* 動口和動手二人組* 模式.每天分享文章和錄音, 胡牧師自2022-0705開始四個podcast節目至2025-0705共提供超過4,000份各類型節目和文章分享. 如今再用*以馬忤斯二人行*心志(路加福音24:13-35). 自2024-0730 期盼再作新創意嚐試--:我找到了,幸福之道(生命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 希望能藉由app主動分享和保留在雲端數位庫中,方便流傳查閱和福音推廣,歡迎聽觀眾兄姐們指教. 花蓮 北埔基督長老教會宗教信仰教育-成人教育(主日學)課程- 想自聽-獨樂樂 或 快分享-眾樂樂! 歡迎您按鍵傳信息,只為主福音;願上帝祝福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