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间
这次的“2021播客半年榜”是我在上次写完“2020年度榜单”之后就想到要写的。现在的播客推荐和评选,时间间隔长的都是一年一次的榜单,时间间隔短的有每天和每周的节目推荐以及每月的新播客推荐,介于这个中间的则几乎没有看到过。对我来说,评价一个播客,一年太长了,一个月又太短。一年之内,口味可能都变了好几轮,对播客可能已经经历完了从不太感兴趣到喜欢再到不喜欢的整个周期。在一个月内就下结论,肯定是不够的。尝试新播客往往是要等听完喜欢的旧播客还有时间才会考虑,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没有听过的播客里找到潜在的心仪播客也是一大难题。
季度和半年度之间我更倾向选择后者,一是有更加充足的时间了解播客,一是可以减少自己的工作量。这半年一年间,播客行业的动作如此之多、变化如此之大,冒出的新播客就让人眼花缭乱,大多数人和机构的榜单推荐都还是以年为单位,我感觉是有些跟不上了。我评选榜单基于的“喜马拉雅”平台的两个功能,都是去年和今年才出的。如果没有这两个功能辅助,在几百个订阅播客里靠脑子里的记忆和平时的印象来评选,难度恐怕要大得多。我在去年写过一篇“播客封面展”,现在想来写得确实不怎么样,但抛砖引玉后面看到了不少更好的播客封面展示,希望本篇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关于评价
就像我在上一篇《38.播客内和外的亲密关系》写的,我其实不吝啬我的赞美,只是我更习惯于批评找问题。我和一些人交流发现,很多我觉得还可以的节目,他们听了能挑出很多小毛病,只不过他们没有在评论区写出来或者是同主播交流。他们挑刺的标准比我要细得多,我评价更多是风格、选题和观点内容之类偏大的方面。细节上的问题,如果是能改的,我会提一下,如果是改不了的,我一般也就不提。
负面的评价,听到哪里不好就写哪里不好,再加上建议和改进措施,有时还要斟酌出委婉的用词,写着写着字数就多了。正面的评价,我的词汇就显得相当匮乏,有时只能想到“好”、“不错”、“有意思”。以前我也对一些播客写过长段溢美之词,到后来没那么喜欢了,回过头看就有些怪怪的。很多头部的老牌播客,尽管我已经不听,但我依然认可他们各自领域的典型,提到名字就能联想起节目的风格特点,像“日谈公园”的生活相关、休闲放松、插科打诨,像“黑水公园”的科幻、脑洞、幽默自嘲,像“故事FM”的真人、叙事、第一人称剪辑。我有时会称某播客像“日谈”或“黑水”,或者直接称之为“小日谈”、“小黑水”、“小故事FM”,这其实都是对节目风格的描述和评价不低的赞美。然而,有些主播和节目粉丝坚持认为“我就是我”、“我不该被别人定义”,认为这不是好评价。
写这次的榜单也是一样,既然是推荐榜单,入选的播客在我看来肯定都有可取之处,如果我的评价里写到了缺点,还请理解见谅。
关于榜单
我想有必要在这里再说一下我的收听习惯和偏好。我使用的平台主要是“喜马拉雅”,我听的播客主要是偏生活话题、成立时间较短、主播较年轻的非著名个人播客。“喜马拉雅”的订阅上限是600,为了能关注更多新播客,我已经取关了很多听过不听了的播客和虽然喜欢但长时间不更新的播客。有些取关的播客我会在“小宇宙”上订阅,方便关注近况以及看看节目的评论。
下面的第一张图是“喜马拉雅”上的“听更新”功能,相当于是播客的特别关注列表。如果说六百上限的一般订阅是“大名单”,那么这个就是我平时优先选择的“首发名单”。这份名单大多时候都在30个以下,所以我还不知道平台设定的上限是多少。和半年前的截图比较,可以看出来这半年的变化并不小,将近一半的播客被更换了,这正是这个列表没有被填满的原因。
下面的第二张图是“喜马拉雅”上的“我的书架”功能。这个功能显示的是总收听时间和近期收听的播客。图片里没有按照收听时长、收听频率、历史记录来排序,所以这个逻辑还是挺迷的,大致可以看出我最近收听的播客、收听这个播客的总时长、收听过的节目占其总节目的比例,所以这张图上显示时间长、比例高的就是我比较喜欢的节目。
2021夏播客半年榜
本次榜单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旧爱播客榜单”、“新欢播客榜单”、“魅力播客榜单”、“潜力播客榜单”。收听的优先级和喜爱程度可以认为是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一般的榜单都喜欢把大奖放到最后,我是觉得从喜欢到没那么喜欢更容易排序。榜单入选的播客主要来自上面两张截图之中。有些出现在截图里的播客由于选题风格和更新频率不够稳定未能入榜,还有些因此被移出了“听更新”,着实有些可惜。
旧爱播客榜单
入选本榜单的是我半年以前就喜欢的播客,也是更新后我第一时间就会收听的播客。这类播客其实不这两个,实际上第一张截图排在后面的几个播客,像“钱粮胡同”、“本味话馆”都可以称得上是我的“旧爱”,这里只选取了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旧爱播客”。这些播客都是我收听时间比较久并且对每周的新节目还怀有期待的,这在口味变换如此频繁、播客“流动性”如此之高的我这里属实不易。
“花花局外人”
“2020年度播客榜单”中的最佳播客,再次成为半年榜中“旧爱播客榜单”第一位,这应该不是什么稀奇事。尽管这半年因为节目主播之一的李加州的缺席让节目内容少了些许高光,但强在节目各方面比较稳定,并且作为一档不太新的成熟播客还能每期给人一定的意外惊喜,可以说是非常难得。随着主播李加州的回归,我相信下半年的节目应该会更加精彩。
“差点儿FM”
这是一个在上次的“年度榜单”中出现,但没得到我太多夸奖的播客。“差点儿FM”确切说可以算是我“旧爱”中的“新欢”。关注的很早,听得比较晚,直到这半年我我才听这个播客逐渐听得乐在其中。除了主播阵容、节目风格和更新频率的稳定以外,十分活跃的节目氛围和对外人稍有冒犯但自己人之间完全没有问题的玩笑尺度的控制是吸引我的两个点。这半年里我一度非常喜欢他们,不过最近几期节目有从各自生活变成奇异事件的趋势,似乎没那么有意思了,能否继续让我喜欢还有待观察。
新欢播客榜单
入选本榜单的是我这半年之内才开始听却十分着迷的播客,入选的两个播客我都听了大部分节目,也都比较合我胃口。由于短时间内听了大量这两个播客的节目,我对这两个播客的痴迷程度不低于上两个旧爱播客。能在关注列表里发现这两个播客,称得上是这半年内最让我高兴的播客事件之一。
“下班后研究所”
播客名看着平平无奇,前三个字“下班后”让人联想到很多关于城市白领聊职场话题的播客节目,我对此类播客大多不太感兴趣。播客的实际内容更贴近后三个字“研究所”,总能以自嘲和解构的风格讨论影视作品、名人往事和海外生活等话题。聊天风格有点像“黑水公园”,属于小众且迷人的播客。
“冲浪商店”
主聊志怪历史、生活杂谈和电影评论的江苏播客,节目选题、说话口音和聊天风格与另一个江苏的播客“引力社”有些接近。“冲浪商店”给我的感觉没那么浮夸、更加有料,像介绍封神榜、阴阳师、日本战国等系列节目的内容都是信手拈来、侃侃而谈的,不像很多其他节目有明显查资料、读资料的感觉。从节目的封面、子栏目的设置和录制剪辑都能看出,“冲浪商店”各方面做得都比较精致,算得上是一个成熟播客。现在关注量不多,我认为一个原因是和成立时间有关,2020年10月才成立。还有一个原因是和栏目名称及标题起得太有个性、不够直白有关,我之前是听过两期“冲浪商店”的电影节目,听完没有动力去听其他节目,后面是因为极偶然点了一期其他节目,才算入了此坑。
魅力播客榜单
入选本榜单的是有明显特色和亮点的播客。特色和亮点强到足够让我忽略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当然,这些播客并不完美,否则应该已经往上一层成为旧爱或新欢。
“莽街Radio”
几个在杭州的九零后年轻人一起做的播客,风格最近越发接近“故事FM”。每期节目都能从身边找到一个有故事的嘉宾,起的标题虽然看似夸张但听下来却都不是标题党,称得上是平民版“故事FM”,这在我看来已经很不容易。每期节目听下来给我感觉还是比较满意,只是对下一期没有特别的期待。其中缺少的,我觉得可能是节目有些性冷淡风,主播与评论的互动不多,以及节目里主播自身的表达还不够。
“好菇蝶”&“不会说话”
一个公司里产生的两个三人播客,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