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知港覺

劉螢, 鄭立明(明哥), Rti
港知港覺

「洞察港台交融文化,聆聽港人在台聲音」央廣全新PODCAST節目「港知港覺」,提供第一手在台港人的生活、觀察與體驗。從初入台灣的磨合到適應,那種有點痛苦、哭笑不得、無可奈何到逐步適應,酸甜苦辣百味人生,「港知港覺」通通分享給你。 從證件、健保、就醫、就學、工作、生活、烹調飲食等等…,港台地域雖接近,但這差異如何跨過?卻也是這種不同,成了在台港人最珍貴的經驗。 透過在台港人的經驗分享與傳承,讓「港知港覺」融入最在地的台灣生活與文化。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kercy@rti.org.tw

  1. 27/11/2023

    【港人創業成功】一趟旅行改變了人生軌跡 文創設計師流星成功在台創業自創品牌

    2015年,對文創設計師流星來說,真是改變人生很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最影響她人生的一件事,就是來台旅遊。 流星說:「那時候我本來計劃來台環島半年,可能挑自己喜歡的不同縣市,各生活半個月到一個月。當時在台北認識了一對夫妻,他們很欣賞我的設計,就找我合作,在他們開的青年旅館樓下,開了一家選品店。」 回頭來看,這家選品店算是流星在創業上的一個失敗經驗,因為沒賺到錢,不過就賺到了很多經驗,而且最重要就是一個創業的機會。流星說:「那時候,這家店是一個很重要的入口。因為對一個外國人來說,不熟悉台灣的文化,找不到一個入口怎麼去開始做一門生意。當時,雖然還沒有做品牌的概念,但是,從選品店也學了很多做生意的經驗。」 以過來人的經驗,流星認為:台灣對文創手作的發展是一個很友善的環境,平常就有很多的市集。另外,很多大企業都有扶植文創手作的項目;很多大品牌大通路,只要符合他們的需求,文創商品是不需要上架費的。而台灣民眾對文創商品也很支持,只要喜歡,台灣人就會買,不一定只買大牌子或名牌商品。相對香港普遍的銷售通路,上架先收上架費,每賣一個商品再另外抽成。這對新起步的文創設計師來說,相對成本就會高很多。 目前,流星自創的兩個文創品牌商品,在全台及海外已經有多達30多個銷售點,而且通路一直在增加中,這也是流星給所有文創新手的建議。流星說:「文創商品,如果你想把它變成越來越有規模的話,不用一開始就先自己去開店,因為放在不同的通路,可以放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但是你自己開店,不可能開到全世界。先做好商品、開拓通路、再開店。」 ⭐2023 央廣 Podcast調查活動-五分鐘填問卷抽大獎! 活動網址:https://2023appsurvey.rti.org.tw/zh

  2. 16/11/2023

    【港人創業成功】創業成功 移民失敗--台灣人的高質素創造利潤 朝令夕改溯及既往讓人心灰意冷

    因為喜歡玩桌遊,而從香港來台開辦桌遊店的小丙,對於來台創業的心得,非常干脆就說出了這八個字:「創業成功 移民失敗」。八個字,兩年多的時間,讓小丙大嘆「有血有淚」。 小丙投資的桌遊店,現正熱烈慶賀2週年,而第二家分店也密鑼緊鼓的籌備中。在別人的一聲聲賀喜中,小丙說:「之前一年多虧的,可能還要很久很久很久才賺得回來。」 一樣的店面,一樣的經營項目,卻能夠轉虧為盈,這樣的轉折也只能歸功於「窮則變,變則通」了。小丙說:「在很窮很窮的時候,想出了24小時營業,晚間自助的模式,才開始有利潤。一開始也很擔心,東西可能會被偷、被破壞、客人喝酒、喧嘩、開派對等等的事情,所以一開始晩上都一直盯緊監控。但很意外,從經營晚間自助開始,一張牌都沒有遺失過,客人玩完,都很乖的關燈關門,維護得很好。」台灣人的高質素,在經營上可以節省了保安與服務上的很多心力與人力成本,的確是有利創業。 然而,台灣對港人投資移民的政策與審批,早讓很多港人老闆心灰意冷。小丙說:「覺得政策有問題,是可以改。但溯及既往,這對之前已經申請,已經投資的人不公平,這跟當初申請的時候說的都不一樣了!」 對於移民台灣,小丙是已經放棄了!但他還是很喜歡台灣,很欣賞台灣人的高質素,很高興在台灣認識了很多朋友。有時間,他還是會到台灣走走的。 ⭐2023 央廣 Podcast調查活動-五分鐘填問卷抽大獎! 活動網址:https://2023appsurvey.rti.org.tw/zh

  3. 29/10/2023

    【名人細語台港】高齡90能文能武又會唱 台灣詠春之父盧文錦的為與不為

    在台灣,說到詠春拳,自然而然就會想到盧文錦師父。盧文錦師父是武術家葉問的外甥,有「台灣詠春之父」之稱。1975年,從少校退伍後開設武館,也成為台灣正式公開教授詠春的第一人。 從1975年到現在,盧師父出過書、拍過電影;幫調查局寫過教材,做過教官;上過很多很多的節目受訪;也被國內外媒體拍攝報導過無數次。對於各種的關注,盧師父是樂觀其成,盡量配合,但前提是「既然教功夫就要教好」。盧師父說:「我從不做廣告,但邀約就自己找上門。1975年,我第一個上的節目,就是白嘉莉主持的銀河璇宮。同樣1975年底,當時很紅的男演員何宗道,因為像李小龍,一年拍很多戲,我跟他拍對手戲、教他功夫,票房也非常好。但我不入電影行,就是本著《既然教功夫就要教好》」。 讓詠春街知巷聞的葉問系列電影是從2008年開始上映。但盧師父的詠春拳館,可說是從1975年設館之後,就一直步步高升。1975年,就有留尼旺以及馬達加斯加的西方人來台向盧師父拜師學藝。其後,盧師父曾受邀到法國、德國、美國、紐西蘭等十多個國家地區講學教拳,而不遠千里專程從國外來台向盧師父拜師學拳的外籍學生,更是數不勝數。對於功夫的推廣,盧師父一向是儘力而為,但不管國外如何盛情禮遇,盧師父本人還是選擇以台灣為根基。盧師父說:「汶萊國王對我非常非常禮遇,在汶萊教學,簡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功夫是華人的,沒有,他們才嚮往;有了,就不一定珍惜。」 今年,盧師父已經高齡90,或者一般人對盧師父的認識就只有詠春拳,但盧師父的粵曲跟書法都非常非常厲害啊! 直到現在,盧師父依然每天教拳鍛練,書法寫得行雲流水;粵曲的詞曲就像刻在心上一樣,一個人就是一個曲社,能唱會演。對盧師父來說,功夫就是反應,是順應力學順應物理學的自然而然;功夫也是華人修身養性的一種修練,有內涵有涵養,所以當然要讀書,內外兼修,能文能武才會相得益彰。

  4. 12/10/2023

    【名人細語台港】台港職場應對大不同 台灣人講話超婉轉反而讓人抓不準摸不透?!

    電訪: 企業管理講師方滿階 台灣人講話,總是「不好意思」、「麻煩你」、「謝謝」掛嘴邊,再加上講話的婉轉,一般應對,的確是你好我好,非常怡人好相處。但職場上,講話太婉轉太多禮,有時候的確會讓人混淆的。(還是只有外地人才會搞不清楚混淆呢?) 譬如職場上,明明交派工作任務,又總是「你可不可以?」「方不方便?」「有空的時候,可不可以幫忙...」以這樣為開場。被交派的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可以「不可以」、「不方便」、「有空再做呢」? 從香港來台,曾經在美商、科技電子業、學校等都任職過,也曾為很多CEO及高階管理人上過課的企業管理講師方滿階老師說:「台灣人說話是很婉轉客氣的,所以老闆說的好,到底只是口頭禪還是真的“好”?基本上,從KPI、結果導向來理解,對老闆的心意才會捉得比較準。」 具體來說,老闆分公司的大老闆,也有直屬的小老闆,位階不同,KPI的目標是不同的。公司大老闆的心,方滿階老師老實的說:「平常就很少跟大老闆相處的話,大老闆的心也不用試著去揣摩,沒相處沒瞭解,是一定抓不準的。而小老闆的心意就比較有可能掌握,從老闆交待的事,要想這件事的目的,老闆想要的是甚麼效果、甚麼目標? 想辦法達到這件事的目的,這就會是老闆想要的結果,老闆的心意。」

Giới Thiệu

「洞察港台交融文化,聆聽港人在台聲音」央廣全新PODCAST節目「港知港覺」,提供第一手在台港人的生活、觀察與體驗。從初入台灣的磨合到適應,那種有點痛苦、哭笑不得、無可奈何到逐步適應,酸甜苦辣百味人生,「港知港覺」通通分享給你。 從證件、健保、就醫、就學、工作、生活、烹調飲食等等…,港台地域雖接近,但這差異如何跨過?卻也是這種不同,成了在台港人最珍貴的經驗。 透過在台港人的經驗分享與傳承,讓「港知港覺」融入最在地的台灣生活與文化。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kercy@rti.org.tw

Bạn cần đăng nhập để nghe các tập có chứa nội dung thô tục.

Luôn cập nhật thông tin về chương trình này

Đăng nhập hoặc đăng ký để theo dõi các chương trình, lưu các tập và nhận những thông tin cập nhật mới nhất.

Chọn quốc gia hoặc vùng

Châu Phi, Trung Đông và Ấn Độ

Châu Á Thái Bình Dương

Châu Âu

Châu Mỹ Latinh và Caribê

Hoa Kỳ và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