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有軌

法鼓山

在我們的日常裡,總是會有一些心情會不小心脫軌了,有時候看世界的眼光會稍稍失焦、有時候面對自己的心會微微失衡。 沒關係,放下手邊的事兒,放鬆一下,聽聽【心裡有軌】,跟著我們一起用輕鬆、簡單又實用的方法,把身心安放在通往平安、健康、快樂、幸福的軌道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禪,不纏|EP208】禪宗故事/雲居道膺.羚羊挂角

    3 天前

    【禪,不纏|EP208】禪宗故事/雲居道膺.羚羊挂角

    法脈傳承: 菩提達摩─慧可禪師─僧璨禪師─雙峯道信─東山弘忍─六祖惠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藥山惟儼—雲巖曇晟—洞山良价—雲居道膺 上一集的節目中,分享了雲居道膺禪師與學生的問答公案,對於禪師教化學人的方式,有了初步的認識。就像聖嚴法師所說的:「良价的禪風,雖不行棒,卻能以一句話將人問殺;雖不放喝,卻能以一言破眾魔之膽。」禪師的一句話,足以讓學生開悟、也可以讓學生啞無言。 這一集節目,要分享的故事十分有趣。同一個問題,可以看到三位禪宗祖師不同的回應…… ※ 主持人:常正法師、演行法師 ※ 小劇場演員表: 黃興育(飾雲居道膺)、陳清源(飾僧人)、呂宗穎(飾趙州從諗)、李長壽(飾長慶慧稜) ※節目內容: ● 「羚羊掛角」是什麼意思呢?雲居道膺禪師用這個比喻,又是什麼用意? ● 僧人問「羚羊挂角時如何」、「挂角後如何」,道膺禪師都回答「六六三十六」,這是什麼意思呢? ● 當僧人把和雲居道膺禪師的問答說給趙州從諗禪師聽,趙州禪師說「雲居師兄猶在」,是什麼意思? ● 僧人問「羚羊挂角時如何」、「挂角後如何」,趙州禪師的回答和雲居道膺的回答很雷同「九九八十一」,這又是什麼用意? ● 當僧人更進一步請趙州和尚開示,趙州禪師卻說「新羅。新羅」這又是什麼意思? ● 對於僧人的問題,長慶慧稜禪師的回答是「草裏漢」、「亂呌喚」。這和前面兩位禪師的回答有何不同? ※ 語錄出處:《五燈會元》卷十三 上堂。如人將三貫錢買箇獵狗。祇解尋得有蹤跡底。忽遇羚羊挂角。莫道蹤跡。氣息也無。僧問。羚羊挂角時如何。師曰。六六三十六。曰。挂角後如何。師曰。六六三十六。僧禮拜。師曰。會麼。曰。不會。師曰。不見道無蹤跡。其僧舉似趙州。州曰。雲居師兄猶在。僧便問。羚羊挂角時如何。州曰。九九八十一。曰。挂角後如何。州曰。九九八十一。曰。得恁麼難會。州曰。有甚麼難會。曰。請和尚指示。州曰。新羅。新羅。又問長慶。羚羊挂角時如何。慶曰。草裏漢。曰。挂後如何。慶曰。亂呌喚。曰。畢竟如何。慶曰。驢事未去。馬事到來。 ※《禪,不纏》單元從第68集節目開始播出「禪宗故事系列」,帶大家穿越時空,走入禪宗的歷史,認識歷代的祖師,聽聽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智慧…… 聽《禪,不纏》單元所有節目 https://reurl.cc/Y8LRDX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法鼓山禪修資訊 https://chan.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1 分鐘
  2. 【禪,不纏|EP207】禪宗故事/雲居道膺.自有娘生褲

    7月15日

    【禪,不纏|EP207】禪宗故事/雲居道膺.自有娘生褲

    法脈傳承: 菩提達摩─慧可禪師─僧璨禪師─雙峯道信─東山弘忍─六祖惠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藥山惟儼—雲巖曇晟—洞山良价—雲居道膺 在上一集的節目中,分享了雲居道膺禪師,和他的師父洞山良价禪師之間互鬥機鋒的故事。對於雲居道膺禪師的聰明及智慧十分的敬佩,也明白了為什麼洞山良价禪師會視他為入室弟子裡的第一名。 其實,雲居道膺禪師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發人省思的公案故事,值得與大家分享。尤其是他在雲居山住持三十年,教導一千多位弟子禪法,他與弟子之間的問答,也產生了許多著名的公案…… ※ 主持人:常正法師、演行法師 ※ 小劇場演員表:呂宗穎(飾洞山良价)、王代乾(飾雲居道膺)、种道麟(飾僧甲)、黃興育(飾住庵道者)、DORE(飾侍者)、李長壽(飾尚書)、吳嘉成(飾講經僧人)、陳清源(飾僧乙) ※ 節目內容: ● 故事一:雲居道膺禪師說洞山良价禪師問他的時候,「當時有語。祇是無人證明。」他當時到底說了什麼? ● 故事二:住庵道者拒收雲居道膺禪師送的褲子,說「自有孃生袴」。是什麼用意? ● 故事三:為何雲居道膺禪師說「汝若不會。世尊有密語。汝若會。迦葉不覆藏」? ● 故事四:雲居道膺禪師說「不問維摩經。念者是甚麼經。」是什麼意思?為何這位念經僧人「從此得入」? ※ 語錄出處:《五燈會元》卷十三 師在洞山作務。悞剗殺蚯蚓。山曰。這箇聻。師曰。他不死。山曰。二祖往鄴都。又作麼生。師不對。後有僧問。和尚在洞山剗殺蚯蚓因緣。和尚豈不是無語。師曰。當時有語。祇是無人證明。 師曾令侍者送袴與一住庵道者。道者曰。自有孃生袴。竟不受。師再令侍者問。孃未生時著箇甚麼。道者無語。後遷化有舍利。持似於師。師曰。直饒得八斛四斗。不如當時下得一轉語好。 問曰。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如何是世尊密語。師召尚書。書應諾。師曰。會麼。書曰。不會。師曰。汝若不會。世尊有密語。汝若會。迦葉不覆藏。 有僧在房內念經。師隔窓問。闍黎念者是甚麼經。僧曰。維摩經。師曰。不問維摩經。念者是甚麼經。其僧從此得入。 ※《禪,不纏》單元從第68集節目開始播出「禪宗故事系列」,帶大家穿越時空,走入禪宗的歷史,認識歷代的祖師,聽聽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智慧…… 聽《禪,不纏》單元所有節目 https://reurl.cc/Y8LRDX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法鼓山禪修資訊 https://chan.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5 分鐘

評分與評論

5
(滿分 5 顆星)
5 則評分

簡介

在我們的日常裡,總是會有一些心情會不小心脫軌了,有時候看世界的眼光會稍稍失焦、有時候面對自己的心會微微失衡。 沒關係,放下手邊的事兒,放鬆一下,聽聽【心裡有軌】,跟著我們一起用輕鬆、簡單又實用的方法,把身心安放在通往平安、健康、快樂、幸福的軌道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