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episodes

Hi 您好👋 我是道鳳,育兒話題說給你聽,每集時間5~15分鐘,就是要讓育兒的你隨時輕鬆聽一聽,實在又好用。

掌握黃金關鍵期~新手爸媽輕鬆上手,❤️非常適合準父母、新手爸媽、保母、月子照服人員、產後護理人員及新手阿公阿媽們收聽唷😊

🎧 雖然我不是主播專家,也沒有豪華錄音設備,但這並不重要,疫情持續這麼久,出門變少了,朋友不能少,這個節目就當做是朋友和您聊天說說話😊讓你掌握育兒方向開心又有收穫,就是我開播的最主要目的。

💜我的重要經歷簡介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師
#沙烏地阿拉伯國王醫院護理師
#台大醫院新生兒科加護病房、呼吸重症加護病房 護理師
#台大醫院健康教育中心 講師
#護理人員繼續教育 講師
#台灣大學護理系 業界講師
#環球科大幼保系 業界講師
#臺北市托育人員在職訓練課程 講師

#台灣親子按摩教育推廣協會 創會會長
#台灣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 第五屆常務理事

🍎著作:
跟著護理師媽媽輕鬆育嬰
🍎親子按摩八式手法圖解手冊

💜現職💜
1.台灣親子按摩教育推廣協會 常務理事
2.台灣親子按摩教育推廣中心 教育總監
3.堤風國際顧問有限公司 負責人

❇️ LINE@ ID: @gda8769k

❇️ LINE 社群:輕鬆育嬰

🔴 FB粉絲專頁:
跟著護理師媽媽輕鬆育嬰 https://www.facebook.com/taofong.baby/

🔴 道鳳 親子按摩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DawFong/

🔵 台灣親子按摩教育推廣中心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ofong.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跟著護理師媽媽輕鬆育‪嬰‬ 道鳳

    • Kids & Family

Hi 您好👋 我是道鳳,育兒話題說給你聽,每集時間5~15分鐘,就是要讓育兒的你隨時輕鬆聽一聽,實在又好用。

掌握黃金關鍵期~新手爸媽輕鬆上手,❤️非常適合準父母、新手爸媽、保母、月子照服人員、產後護理人員及新手阿公阿媽們收聽唷😊

🎧 雖然我不是主播專家,也沒有豪華錄音設備,但這並不重要,疫情持續這麼久,出門變少了,朋友不能少,這個節目就當做是朋友和您聊天說說話😊讓你掌握育兒方向開心又有收穫,就是我開播的最主要目的。

💜我的重要經歷簡介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師
#沙烏地阿拉伯國王醫院護理師
#台大醫院新生兒科加護病房、呼吸重症加護病房 護理師
#台大醫院健康教育中心 講師
#護理人員繼續教育 講師
#台灣大學護理系 業界講師
#環球科大幼保系 業界講師
#臺北市托育人員在職訓練課程 講師

#台灣親子按摩教育推廣協會 創會會長
#台灣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 第五屆常務理事

🍎著作:
跟著護理師媽媽輕鬆育嬰
🍎親子按摩八式手法圖解手冊

💜現職💜
1.台灣親子按摩教育推廣協會 常務理事
2.台灣親子按摩教育推廣中心 教育總監
3.堤風國際顧問有限公司 負責人

❇️ LINE@ ID: @gda8769k

❇️ LINE 社群:輕鬆育嬰

🔴 FB粉絲專頁:
跟著護理師媽媽輕鬆育嬰 https://www.facebook.com/taofong.baby/

🔴 道鳳 親子按摩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DawFong/

🔵 台灣親子按摩教育推廣中心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ofong.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症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k84550qcr1r0864sgnoj56v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k84550qcr1r0864sgnoj56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42 min
    輕鬆育嬰2.0/014 #新生兒身體評估 #上肢 #反射 #臂神經叢損傷 #肢體異常

    輕鬆育嬰2.0/014 #新生兒身體評估 #上肢 #反射 #臂神經叢損傷 #肢體異常

    今天來跟大家聊的部位是:上肢,就是寶寶的兩條手膀子。
     
    我常說檢查寶寶的時候不要只有「一眼望去」,新生兒的身體評估經常是靠著仔細的觀察,一個部位一個部位仔細的檢查才發現問題的。上肢從肩膀開始、接著上手臂、手肘關節、下手臂、手腕關節、手掌 (包括掌紋)、手指、整體的外觀和活動力。
     
    這一節要講和上肢有關的內容包括:
    莫洛反射(就是驚嚇反射)
    抓握反射
    臂神經叢損傷
    多指、併指
    和肢體異常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13 min
    輕鬆育嬰2.0/013 #新生兒身體評估 #胸部 #呼吸費力

    輕鬆育嬰2.0/013 #新生兒身體評估 #胸部 #呼吸費力

    輕鬆育嬰2.0/013  #新生兒身體評估  #胸部
    🌺胸部是女性的第二性徵,但是在嬰兒時期男寶寶、女寶寶沒有區別。胸部由肋骨、胸骨、胸椎形成一個桶狀的胸廓,具有一定的空間、彈性和活動性、支持和保護肺臟、心臟、肝臟,並參與呼吸運動。
     
    🌺 新生兒的三圍:有人說是:頭圍、胸圍和身高。通常胸圍只有在新生兒出生的時候會測量,之後【兒童生長曲線】會繼續評估的項目是:頭圍、身高,和體重。
     
    🌺 胸圍的測量,是沿著寶寶乳頭下緣繞著胸部1周,測量出來的長度就是胸圍。寶寶出生的時候胸圍會比頭圍小稍微小一點,寶寶的頭部出生到一歲,生長的非常快速,一歲以後胸圍才開始漸漸超過頭圍,不過這只是一般的數據參考,兒童的健康狀態仍然要以整體的評估和醫師的檢查為主。
     
    🌺 關於身上的這些紅疹:新生兒在出生以後,對於子宮外的環境,所有的物質都是第一次接觸,很容易出現過敏性的紅疹,有些發生的很快,民間俗稱「胎毒」或「胎火」,大多數都會自然消失,不要太擔心。嗯!什麼狀況要看醫生呢?發燒,疹子化膿,皮膚紅腫,發炎,甚至出現呼吸困難,就要立刻到醫院看醫生了。
     
    🌺 漏斗胸是很常見的先天性異常,但並不是什麼疾病,它不會導致呼吸功能障礙。在一般的狀態,胸部外觀就是一個小小的凹陷。
     
    🌺來給大家加強一下:呼吸費力,胸部的外觀和表徵
    ・呼吸的頻率增加,感覺呼吸很快。
    •【胸部骨骼周圍的皮膚】有收縮的現象
    •鼻翼煽動
    •頭部會隨著每次呼吸,來回擺動。
    •或呼吸的時候發出喘息聲、咕嚕聲、或呻吟的聲音。
     
    🎧🎬
    * YouTube同步播出 https://youtu.be/KNpx2PQqnSM
     
    * Line社群:輕鬆育嬰 https://bit.ly/3tANJ7I
     
    * FB私密社團:輕鬆育嬰2.0
    www.facebook.com/groups/taofo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10 min
    輕鬆育嬰2.0/012 #新生兒身體評估 #哭聲 #頸部 #鎖骨

    輕鬆育嬰2.0/012 #新生兒身體評估 #哭聲 #頸部 #鎖骨

    輕鬆育嬰2.0/012 #新生兒身體評估 #哭聲 #頸部 #鎖骨
    大家好,道鳳老師陪你宅在家,科普「新生兒照護」又來了~🌹
     
    #嬰兒的哭聲
    哭,是嬰兒一開始的語言,但是他為什麼要哭?有一些重要的訊息藏在嬰兒的哭聲裏,如果我們有注意聽的話,是會聽得出來嬰兒表達的訊息,有很多的意思都在哭聲裡面,
     
    🔗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一定要用相同的語言,當我們回應嬰兒的時候,嬰兒能從音調、語氣和之後獲得到的照顧,一遍又一遍的學習聽懂話語中的意思。
     
    ✅這裡有一個有趣的網站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track/LOE3bJpzHm/
    錄下很多代表不同意見的嬰兒哭聲,我們來聽聽其中一個哭聲⋯⋯你覺得他在表達什麼嗎?
     
    有一位媽咪對我說:
    他以前曾經錄過自己小孩不同狀況的哭聲,放給朋友聽,朋友們說「聽起來都一樣」,但是做媽媽的就是能夠察覺 (些微)的不同。
     
    還有媽咪說:
    有帶過小孩的,會感覺出來哭聲的音調跟聲量都有不同的意思,我相信這都是真的。
     
    🌺 我們再來聽一段比較特殊的嬰兒哭聲⋯⋯
    ✅這是一種被稱為「貓哭症」的嬰兒哭聲。法語的意思是:哭泣的貓
    這是一種罕見疾病,由於喉嚨部位發育異常,影響孩子的哭聲,大約到兩歲就會比較正常了。
     
    🌺 這一節接著來評估嬰兒的頸部,嬰兒的頸部非常短,如果胖一點,幾乎看不到脖子,我們會用手去觸摸頸部,兩側的感覺都是平滑、柔軟的。
     
    若是摸到有一小處微微的肌肉感,或是柔軟的硬塊,就要注意仔細的檢查,看寶寶平躺時,是不是喜歡將頭偏向一邊?
     
    ✅斜頸,是一種常見的嬰幼兒肌肉骨骼問題。有5種類形:分別是
    肌發性斜頸
    骨發性斜頸
    皮膚性斜頸
    神經性斜頸
    視覺或前庭系統斜頸
     
    ✔️ 最常發生的是肌發性斜頸
    由於斜頸除了外觀上頭會歪向一邊,還會影響頸椎的發展,早期發現有助於黃金治療期,癒後良好。
     
    另外是在嬰兒的頸間,有個三角地帶,在呼吸或吞嚥時,✅若是有明顯的凹陷,有可能和「甲狀軟骨發育不成熟」或者與呼吸費力有關。
     
    🌺接著評估鎖骨
    用手觸摸新生兒兩側的鎖骨,通常都是完整的,因為鎖骨被包覆在一層骨膜裏面,除非是很嚴重的骨折,不然大部分的鎖骨斷裂,會受到這一層⻣膜的保護,不容易移動,骨折部位,恢復很快,癒後良好。
     
    新生兒常見 #鎖骨骨折,無論是自然產,剖腹產都會發生。平均一百位新生兒,會有兩個到三個發生的機率。很多只是骨頭有裂痕,不容易被發現。
     
    我們檢查時,會輕按鎖骨,若有斷裂情形,由於被包覆在骨膜裏面,會發出ㄅ ㄅ的聲音。X光檢查會顯示骨折的狀況,一般不會做外科手術處理,也不會用繃帶固定,
     
    我們會標示嬰兒在那一側有鎖骨骨折,照顧的時候注意,不要過度拉扯患肢,穿衣服時,衣服的袖子,先穿有骨折的手;脫衣服時,有骨折的手最後脫下。
     
    🌺 今天就科普到這裡。希望大家喜歡這樣的方式,我自己很喜歡,因為可以把平常很快速講過去的項目,細細的分解,相信大家也會喜歡。祝大家平安如意。輕鬆育嬰下次再聊。
     
    🎧🎬
    * YouTube同步播出 https://youtu.be/GhBETSil6Ho
    📣 * Line社群:輕鬆育嬰 https://bit.ly/3tANJ7I
    * FB私密社團:輕鬆育嬰2.0
    www.facebook.com/groups/taofo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6 min
    輕鬆育嬰2.0/011 #新生兒身體評估 #頭部

    輕鬆育嬰2.0/011 #新生兒身體評估 #頭部

    輕鬆育嬰2.0/011 #新生兒身體評估 #頭部
     
    雖然世界不一樣了,若是能保持一顆好奇心和赤子之心,無論幾歲都會讓人永遠年輕。大家好我是道鳯老師,在手機上陪大家聊聊天,科普一下「新生兒的知識」。只要對嬰兒--瞭解多一點,就會--照顧好一點。這一節跟大家聊一聊:新生兒身體評估。
     
    🌺新生兒出生之後,大多都是爸爸或其他家人,來為他填寫好一些常規的資料,接著會安排到觀察室看寶寶。雖然說爸爸或家人不是專業人員,但也會看得非常仔細,拍很多的照片,然後很滿意的離開,其實早在爸爸或家人來看寶寶之前,我們已經作完了 初步例行的(外觀評估)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寶寶整體的外觀,接著依照評估表格,從頭到腳一項一項的檢查。基本上若是有明顯的問題,很快就會被發現的。但實際上有很多微小的地方,必須仔細的一樣樣觀察。
     
    🌺 我們就從頭開始看起,第一個吸引我們目光-的就是一雙清澈的眼睛。
    大家知道嗎?寶寶的「兩隻眼睛」中間藏了一隻眼睛。意思就是說--兩眼之間的距離—剛好就是一隻眼睛的寬度。若是寶寶的眼睛,是閉著的,我們會用手指的指腹觸摸眼睛的部位,確認有摸到眼球。其他神經學的檢查:例如:瞳孔反射、強光反射、睫毛反射等,由醫生來執行。
     
    🌺 耳朵要看的重點是:✅耳朵的外觀、形狀、✅大小是否正常,✅有沒有小息肉,如果平常你沒有注意耳朵的外觀該是如何的,可以看一下旁邊的人,我們的耳朵有三個巢穴和一個耳道。還有就是耳朵的位置,耳朵的上緣要高於外側眼角;✅耳垂下緣大約與人中平行。出生三天以後,會做聽力的篩檢。
     
    🌺 關於鼻子,東方人和西方人在外形上有明顯不同,但是在新生兒時期差異不大,鼻子觀察的重點:先看外觀有沒有與眾不同,✅鼻樑有沒有歪斜或缺損,接著把鼻頭朝上,從鼻孔向內看,看鼻粘膜的完整性,有沒有腫大、鼻中隔有沒有缺損、歪斜的現象。
     
    🌺 來看看嘴巴:我們可以用大拇指按住下巴,將嘴巴打開,或在嬰兒開口大哭的時候,看看嘴巴裡的狀況:真心建議不要只有「一眼望去」,最好一樣一樣仔細檢查,✅由上腭一直看到/懸雍垂到/咽喉。和口腔兩側的粘膜。
     
    有極少數的高位腭裂就是在懸雍垂的附近裂開,會造成喂奶的時候,奶水由鼻孔流出。若是一開始沒有發現,會有很大的困擾。
     
    接著看舌頭形狀、顏色、和舌繫帶,舌頭會不會一直露在嘴巴外面。再來-是看上下的牙床,有沒有牙包和牙齒。以及在檢查的時候會觸碰到嘴巴,✅那麼就會引起尋乳的反射和吸吮反射。還有就是觀察「下巴」會不會太短。
     
    🌺來看寶寶的頭,測量頭圍,檢查頭骨上方前囟門的寬度、有沒有ㄠ陷或膨脹,觸摸後方的後囟門。✅有些寶寶還會有頭骨重疊的現象。關於測量頭圍、評估前後囟門由醫護人員執行,一般人詢問即可,不需要執行。其他像是--產瘤,頭血腫,血管瘤,色素瘤,痣,息肉,都是目測就可以看得出來。
     
    🌺我們來復習一下,看到寶寶的頭要如何評估?✅從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舌頭、下巴,頭形,和✅整張臉是否對稱,有沒有歪斜。依照評估表做成紀錄。
     
    🌺我是道鳳老師,希望你喜歡這一節的手機教室,請按讚分享,你的鼓勵是我製作教學的動力,輕鬆育嬰-下次再見。
     
    🎧🎬
    * YouTube同步播出 https://youtu.be/2n3YoBt71rk
    📣 * Line社群:輕鬆育嬰 https://bit.ly/3tANJ7I
    * FB私密社團:輕鬆育嬰2.

    • 6 min
    輕鬆育嬰2.0/010 #待產包

    輕鬆育嬰2.0/010 #待產包

    輕鬆育嬰2.0/010  #待產包
    有一天阿梅問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準備待產包,要準備哪些東西?
     
    🌹我建議他:先問清楚,要去生產的醫院會提供哪些物品?住院需要準備些什麼用物?順便也問一下月子中心相同的問題,大部分都是自費的,若是家裡有,可以自備,以免浪費。
     
    🌹大約在懷孕30週時,就可以先寫一個計劃清單,列出清單之後一目瞭然,讓一些想法可增可減,早做準備也能讓待產包更加完整實用。
     
    🌹為大家介紹(待產包)的一些基本配備,尤其是第一次生產的準媽咪們,可以當作一個參考:
     
    🌹用出門旅遊的心情來準備,想法會比較具體心情也會非常的愉快,準備六個分類包,找東西的時候快速又方便。
     
    第一個:證件包
    裡面放的東西包括:媽媽手冊,夫妻雙方的身分證正本和影本,媽咪的健保卡,其他呢!如果有先生個人的名片也可以準備一兩張備用。其他家屬聯絡人的名稱、電話記在一張卡片上,零錢包裡面放置一些零錢,原子筆🖊️記事本。
     
    第二個:媽媽包
    這個包包是媽咪們最喜歡的包包,裡面裝的是平常就使用的保養品和簡單的化妝品,包括一面鏡子。有很多的媽咪有畫眉毛的習慣,即便是住院生產也會把眉毛畫好,我遇到過一個媽咪,平常不太化妝,但是她說生產後的面容憔悴,她準備好粉底霜和有點紅色的護唇膏,要讓自己看起來有精神。
     
    第三個:3C包
    故名思義,就是個人最重要的手機,充電線,電插頭,行動電池。或是平板電腦,若需要電腦工作,還需要電腦的充電線。
     
    這三樣包包裡的東西,因為平時都還會用到,所以當要去醫院時,要按紙上的紀錄一一收進包包裡。
     
    第四個:寶寶包
    一套寶寶出院時穿的衣服,包巾,帽子、安撫奶嘴,🌹吸鼻器、多功能紗布巾,安全座椅。
     
    第五個:護理包
    包括生理沖洗器、衛生紙、產褥墊、夜用衛生棉
    免洗褲、産後專用的束腹帶、哺乳內衣、前開式襯衫、外套,媽媽出院時穿的衣服一套、帽子、頭巾、髮夾。
     
    第六個:用品包
    夫妻兩人的全套盥洗用具,眼鏡、隱形眼鏡、藥物、營養品、兩用便鞋、襪子等個人用品。
     
    以上提供參考,歡迎大家留言,分享你的媽媽包。祝福大家平安順利~🌺
     
    🎧🎬
    * YouTube同步播出 https://youtu.be/aefTTkcSqiY
    📣 * Line社群:輕鬆育嬰 https://bit.ly/3tANJ7I
    * FB私密社團:輕鬆育嬰2.0
    www.facebook.com/groups/taofo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4 min

Top Podcasts In Kids & Family

Greeking Out from National Geographic Kids
National Geographic Kids
Calm Parenting Podcast
Kirk Martin
Good Inside with Dr. Becky
Dr. Becky Kennedy
Circle Round
WBUR
Wow in the World
Tinkercast | Wondery
Deep Sleep Sounds
Deep Sleep Sou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