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episodes

锵锵脑科学是一档访谈节目。每期邀请一位从事脑科学研究的一线科研人员作为嘉宾,聊聊前沿的脑科学,向大家展示科研人员的生活,同时传播快乐科研和健康生活的经验和建议。也会不定期地对当下科研话题进行讨论。

本节目第一季已经完结,将进行改版。新的一季于四月初与大家见面,谢谢关注,敬请期待。

锵锵脑科学 第一‪季‬ 相斌博士

    • Education
    • 5.0 • 2 Ratings

锵锵脑科学是一档访谈节目。每期邀请一位从事脑科学研究的一线科研人员作为嘉宾,聊聊前沿的脑科学,向大家展示科研人员的生活,同时传播快乐科研和健康生活的经验和建议。也会不定期地对当下科研话题进行讨论。

本节目第一季已经完结,将进行改版。新的一季于四月初与大家见面,谢谢关注,敬请期待。

    国际妇女节特别节目

    国际妇女节特别节目

    在国际妇女节之日,借着这个特别的机会,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两位教授做客,和大家一起聊聊在学术圈里关于女性科研家的话题。

    在当下的科研大环境下,性别之间有很多差别。女性科学家比例要远远小于男性科学家。并且,大家在日常用语里和聊天中,有很多针对女性科研人员的用词和观点。我们和两位优秀的教授一起聊聊她们的感受和看法。

    希望这一期节目能帮助大家更多地意识到在学术圈里的平等和公平等相关问题。

    01 伍海燕

    伍海燕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副研究员,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社会认知科学分会理事,Neuroscience Bulletin期刊首届青年编委。IEEE会员,OHBM会员,美国社会情感神经科学学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和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2013年6月博士毕业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所认知神经科学专业。后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访问学者/博士后。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或者完成了超过5项研究课题,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

    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认知中的计算神经机制、焦虑与情绪加工、心理生理信号处理及其心理学应用。目前已发表超过40篇SCI, SSCI研究论文。
    个人主页:www.haiyanwu.com

    02 屈青青

    屈青青,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目前的工作从语言产生、听觉理解、跨模态视听整合等不同侧面,创新、深入、系统地考察语言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相关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以及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项目的资助。目前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PNAS, Psychological Science, Brain and Language,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anguage, Memory, and Cognition等。

    想去伍老师和屈老师的实验室吗?
    伍老师和屈老师正在招聘研究助理或实习生,希望对脑科学有热情的同学(比如,pre-doctoral读博士前的学生)发送你的个人简历到她们的邮箱:
    伍老师的方向是社会决策的计算神经机制:
    wuhy@psych.ac.cn
    屈老师的方向是语言认知:
    quqq@psych.ac.cn

    • 57 min
    锵锵脑科学第18期-张喜淋

    锵锵脑科学第18期-张喜淋

    张喜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9年本科毕业于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随后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并于2014年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前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理健康研究所(NIH/NIMH)进行博士后研究,于2018年加入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研究兴趣:注意、视知觉、意识、脑成像及其数据分析等。利用心理物理学、脑成像技术、眼动和计算模型研究注意、意识、视知觉、情绪、工作记忆及其神经机制。实验室密切结合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计算科学的方法和理论,试图回答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四个重要问题:1、为什么人脑具有极其巨大的潜能,而我们却只有非常有限的知觉能力;2、视觉系统是如何从双眼视网膜上的二维图像构建出对三维世界的表征,并识别出其中的物体;3、大脑如何对外部世界形成有意识的感知;4、情绪如何影响大脑的认知加工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已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于Neuron (2012), PLoS Biology (2016, 2018), Current Biology (2014), NeuroImage (2017),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2012)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

    研究手段:行为研究(心理物理学和眼动)、脑成像研究(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脑电EEG及经颅磁刺激TMS等)及计算模型。

    张老师实验室持续招收研究生!
    联系方式:xlzhang@m.scnu.edu.cn

    • 53 min
    锵锵脑科学第17期-范云舒

    锵锵脑科学第17期-范云舒

    范云舒,目前在布朗大学Neural Motion Lab做博士后,研究强迫症和抑郁症的神经机制及治疗。她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读本科期间,接触到了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2012年本科毕业后,本打算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继续攻读细胞生物学博士,但阴差阳错踏上计算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路,研究大脑是如何整合信息作决策的。对她来说,无论是生命科学还是神经科学都是更了解自己,了解生命和思维是如何产生、受哪些因素影响的过程。转学科方向,尤其是能学习并应用之前一直想学但觉得没有天赋的数学建模和计算机编程,让她意识到掌握不擅长的技能是有可能的,关键是是有愿意指导的耐心的好老师。接下来她希望能接触到更多心理学方向,并用所知所学让生活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焦虑不安。

    • 47 min
    锵锵脑科学第16期-孟庆林

    锵锵脑科学第16期-孟庆林

    脑机接口最成熟的应用人工耳蜗是怎么回事?
    心理学里的一个小众研究方向听觉研究是什么?
    如何帮助听力有损伤的人?
    在物理与光电学院里做心理学?

    孟庆林,博士,现任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声学研究所讲师,曾在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系和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分别与Jan Schnupp教授和郑能恒副教授开展密切合作研究并持续保持合作至今,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声学所东海站(师从冯海泓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耳蜗的信号处理和心理声学评估、听力健康。

    孟老师实验室还在招人!
    招聘需求:所在声学研究所(所长:谢菠荪教授)需要引进青年教师和博士后,从事可听声相关的声学、信号处理、听觉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最好具有物理学或工科教育背景。

    联系方式:mengqinglin@scut.edu.cn
    Weibo @声音感知

    • 45 min
    锵锵脑科学第15期-杨滢

    锵锵脑科学第15期-杨滢

    杨滢,好未来集团工程研发中心科学家。主要从事脑科学和认知成像领域的相关研究,主持好未来集团脑科学实验室的系统研发工作,研究教学互动中少年儿童脑电波互动对学习成绩产生的影响,并引领由此带来的教学方式的革新。

    主要学习经历:
    1. 2002-2006 清华大学 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 本科
    2. 2006-2012 美国匹兹堡大学 脑残疾康复与脑语言 硕博
    3. 2012-2014 美国匹兹堡大学 脑机接口 博士后

    主要研究及工作经历:
    1. 2014-2017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 认知成像 科研教授
    2. 2017 翼开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
    3. 2017-至今 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1. Google学术论文16篇,引用达350多次(具体论文引用情况见附件);
    2. 获得NIH R21 Award,排名该领域科研项目前20%;
    3. 美国学习经历各大学和机构奖学金以及多篇论文被国际科学期刊转载等。

    • 46 min
    锵锵脑科学第14期 - 张丹

    锵锵脑科学第14期 - 张丹

    张丹,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2011-2013年在清华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后就职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研究方向为社会认知,主要运用脑电、近红外、可穿戴神经生理测量等实验技术,结合神经生理信号建模分析与机器学习方法,开展面向基础教育、心理测评等应用需求的情感计算、脑机交互、人际互动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 43 min

Customer Reviews

5.0 out of 5
2 Ratings

2 Ratings

Top Podcasts In Education

The Mel Robbins Podcast
Mel Robbins
The Jordan B. Peterson Podcast
Dr. Jordan B. Peterson
Mick Unplugged
Mick Hunt
School Business Insider
John Brucato
Do The Work
Do The Work
TED Talks Daily
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