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網路電台

DaaiRadio

手指輕輕一點 全球聽見大愛 慈悲利他的人間美善訊息,啟迪省思的證嚴上人法語,清淨溫暖,就在大愛網路電台。 http://daairadio.tw/

  1. 【真心看世界】翻轉人生的三道光0903

    2D AGO

    【真心看世界】翻轉人生的三道光0903

    一、【20250828人間菩提】歡喜付出最有福 一念善心,如涓滴匯流,能展現無量力量。當年證嚴上人呼籲「每天五毛錢」的竹筒精神,成為慈濟的精神,也開啟了代代相傳的菩薩道。真正的布施,不僅是金錢的給予,而是帶著愛與願的行動實踐;當人人將心緊緊相連,就能匯聚成一股持續不斷的菩薩群體。生命雖有限,慧命卻能因行菩薩道而延續無窮;這份愛與願,將世代傳承,生生不息。 二、慈濟的愛一直在~ 《從人民保母到慈濟志工》的蔡志勇和《從癌症低谷到創造生命奇蹟》的黃鈺雯對夫妻檔分享了他們如何認識慈濟的因緣,印證了信念、愛與見苦知福的力量。今天我們繼續要分享的是過去黃鈺雯將自己標籤為「不幸的小孩」;直到遇見慈濟,參與水懺、閱讀《父母恩重難報經》,如何化解她與母親數十年的心結。而蔡志勇師兄卻在50歲那年確診帕金森氏症第三期。他們如何面對重重的病苦考驗? 《翻轉人生的三道光》 黃鈺雯自小長年活在責打與心結之中,自認為是個「不幸的小孩」。直到加入慈濟,參與水懺及閱讀《父母恩重難報經》,才真正體會父母養育之恩,內心深受觸動。那場經典演繹讓她哭到無法呼吸,觀念徹底翻轉,從「都是媽媽的錯」轉為理解母親的無奈,進而生起和解的心。母女原本幾十年的嫌隙,也因慈濟而逐漸消融,甚至在最後兩年能恢復平常母女的互動。母親後來更驕傲地告訴人:「慈濟幫我找回了一個女兒。」 另一方面,她自己罹患癌症,必須長期靠強效止痛藥支撐。但因為投入慈濟志業,常常忘了自己是病人,反而從助人過程中減輕了病痛。數年後檢查,竟發現脊椎與骨頭中的癌細胞明顯消失,醫師也覺得難以置信。這份奇蹟不僅來自醫療,更源於慈濟志工的付出與心靈調適。 蔡志勇則在50歲時確診帕金森氏症第三期,雖然震驚,但因早期發現、規律服藥,再加上積極參與慈濟服務,病情受到良好控制,外表幾乎看不出異常。他常以「遇事就解決」的淡定態度面對疾病,也陪伴妻子走過病苦。兩人以樂觀、坦然的方式分享病程,甚至在大眾前自嘲,帶給病友與旁人勇氣與希望。 這段生命見證呈現了三層意義:第一,慈濟幫助她解開原生家庭的母女心結,讓仇恨轉化為理解與感恩;第二,透過助人而自助,身心病苦獲得奇蹟般的舒緩;第三,夫妻在病痛中仍以慈濟為依歸,彼此扶持,以勇敢、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正如她所體悟的:「原諒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慈濟不僅是一個善行的平台,更是翻轉生命的力量,讓苦難成為智慧與慈悲的養分。

    1 hr
  2. 【真心看世界】因核果海甚微妙0902

    3D AGO

    【真心看世界】因核果海甚微妙0902

    一、【20250827人間菩提】因核果海甚微妙 「因核果海」,一粒微小的因子,若有因緣滋養,能繁衍無量善果。慈濟的歷程正是如此:從「五毛錢」起步,一路延展,如今慈濟的慈善援助已遍及全球五大洲,海外志工遍布56個國家地區,印證了「極微小不可輕視」,點滴愛心能匯聚成無量功德。宗教的核心不在名相,而是善與愛,讓慈悲持續在人間流轉。 二、大愛中醫館~白露養生:保暖、防燥與心情調適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天氣轉涼,早晚溫差大,空氣逐漸乾燥,正是養生的重要時機。俗語「白露生,身不露」,提醒我們此時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導致筋骨痠痛或感冒。另一方面,「不露」也意指情緒容易低落,秋冬交替常見心情鬱悶、無精打采,甚至影響心理健康,因此除了身體保養,也要照顧心靈。 慈濟大學後中醫學系助理教授柯建新醫師分享,在中醫觀點,秋屬金,對應肺與大腸。此時最需防燥,因乾燥不僅會導致喉嚨不適、皮膚乾裂,也可能引發便秘、氣喘、乾眼症等症狀。建議多補充水分,避免過度食用辛辣或堅果,以免加重乾燥感。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產品,眼睛乾澀更加明顯,更需注意飲食與水分調節。 飲食方面,可適量攝取白色食材如白木耳、百合、山藥、蓮子、水梨等,有助於潤肺養陰。四神湯也是適合秋季的滋養料理,能兼顧健脾與護肺。柚子則是白露後的時令水果,雖然能通便,但因屬涼性,體質虛寒或腸胃較弱者應謹慎食用,且柚子與部分藥物可能產生交互作用,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特別留意,最好諮詢藥師。 另外,中秋節常見的月餅、甜飲,糖分與熱量高,不宜過量,尤其對於慢性病患者,應該「淺嚐即止」,避免因貪嘴而造成血糖、血脂失控。若想潤喉,可選擇處理過的陳皮入茶,避免未經處理的柑橘皮帶來刺激。 總而言之,白露養生重點在三:第一,注意保暖,避免「秋老虎」與早晚溫差造成的受寒;第二,防燥潤肺,多攝取水分與滋潤食材;第三,調整心情,避免秋季憂鬱。把握飲食、起居與情緒的調養,才能平穩過渡季節變化,迎向健康的秋冬。

    1 hr
  3. 【真心看世界】傳法聚善淨人心0901

    4D AGO

    【真心看世界】傳法聚善淨人心0901

    一、【20250829人間菩提】傳法聚善淨人心 在慈濟,有許多默默付出的資深志工,將一生心力投注於善行,如護持慈濟建醫院的高愛師姊。這股精神,不僅存於他們的身影,更深植於八識田,成為後代慈濟人的典範。 透過戲劇記錄,大愛臺讓這些故事傳承,如「傳家寶」啟發更多人。微小如螢火蟲的光,也能在黑夜中照亮方向。若人人願意聚合愛心,說好話、走好路,將知識化為智慧,則人心得以淨化,菩薩世界就在當下人間。 二、 心蓮朵朵開~從軍旅到茶香 徐稚森,本是軍旅服務 17 年的資深士官,卻因對茶飲的熱愛與對健康的堅持,毅然選擇轉換跑道,在花蓮創立「一青苑手工茶」。他分享,年少時對父親泡茶的印象並不好,但隨著手搖飲在台灣盛行,他逐漸迷上茶飲,並因意識到含糖飲料對健康的危害,開始追求純茶的風味。退伍前,他結識普洱茶專家廖玉龍,受到啟發,決定走向天然無添加的茶飲之路。 創業初期,徐稚森花費兩年時間走遍全台茶廠,反覆測試純茶樣品,只為找到合適的茶葉來源。他堅持不用香精、薰香及化學調和物,僅以天然茶葉、現榨果汁與手工熬煮的蔗糖製作飲品。即使成本高、接受度低,他仍認為「誠實的味道」才是對顧客與健康最好的回應。此外,他的飲料店在裝潢上也融入台灣懷舊元素,如老地磚、毛玻璃、窗花與童玩圖騰,讓顧客在品茶之餘,也能感受文化傳承的美。 徐稚森坦言,從固定薪水的軍旅生活轉換到創業經營壓力巨大,白髮也多了不少。但在妻子、家人的支持下,以及顧客逐漸形成的穩定客群,他找到了持續堅持的動力。 與他一同受訪的「酵母媽媽」秀真,也因喜愛健康飲品,牽線邀請「一青苑」加入慈濟的愛心商店。徐志伸認為,放一個竹筒、參與公益並不困難,能夠隨手助人是件自然而然的事。 從軍旅到茶香,徐稚森的人生轉換,不只是職涯選擇的勇氣,更是一份對健康、對土地、對文化的承擔。他用真材實料的茶飲,實踐了「甘苦之後,是真正的回甘」這句人生體會。

    1 hr
  4. 德禪師父導讀三十七道品講述_10 七覺支(二)

    4D AGO

    德禪師父導讀三十七道品講述_10 七覺支(二)

    德禪師父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導讀七覺支(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並提醒大眾如何在日常生活與慈濟服務中落實。首先,念覺支是觀照當下的起心動念,若一念不正,便須及時調整;擇法覺支則是明辨是非,特別在慈濟訪視個案中,不能因一時心軟私自援助,否則恐造成依賴與困擾,必須以智慧導引慈悲。精進覺支強調持續不懈,像是環保教育、慈善救助,都需恆常努力。 喜覺支來自助人脫困與見證希望的喜悅,例如孩子因受助能繼續求學,展現教育改變命運的重要。輕安覺支則是身心柔軟安適,透過呼吸調適與日常規範訓練,讓人由專注生定,進而獲得輕安自在。定覺支提醒修行者心要專注不執著,無論在慈濟的醫療教育或日常事務,都需以穩定心志持續付出。捨覺支則是修行的昇華,能放下煩惱與執著,保持初心、付出無所求。 師父並以案例說明,慈濟志工要遵守制度,避免因個人情感造成誤會或困擾;慈悲必須以智慧為前導,才能真正利益眾生。此外,他提醒「初心」的重要,常有志工投入數年後漸漸失去最初的發心,因此應時時回顧初衷。 最後,德禪師父指出,七覺支不是抽象的佛法,而是修行者生活中的實踐指南:從慈善訪視、環保推廣到教育助學,皆能落實七覺支的精神。若能持續觀照與修正,就能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不斷淨化自心,走向解脫與覺悟。

    28 min

Ratings & Reviews

4.4
out of 5
11 Ratings

About

手指輕輕一點 全球聽見大愛 慈悲利他的人間美善訊息,啟迪省思的證嚴上人法語,清淨溫暖,就在大愛網路電台。 http://daairadio.tw/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