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顛覆錯誤認知,掌握學習原理,讓你再難的學問都學得會《超速進步》|天下文化 Podcast 書房憲場 EP52

在這一集《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主持人謝文憲(憲哥)邀請好朋友英文老師林郁婷來分享他閱讀《超速進步》後的實務經驗與看法。

整集節目的主軸環繞書中的三個核心概念:觀察(See)、實踐(Do)、回饋(Feedback)

憲哥一開始分享自己五十歲後學了四種新技能(重訓、鋼琴、日文、騎馬),發現有沒有依循《超速進步》的原則,學習成效有很大差異。書中強調學習不是靠天分,而是有脈絡、有方法的。對此,他邀請郁婷以自身在教小學生英文的經驗,來對照這本書的理論。

郁婷首先談到「觀察」的重要性,指出語言學習的第一步其實就是模仿,包括模仿發音、嘴型等細節,尤其如英文的 th 音,如果看不到嘴型,幾乎無法準確模仿。她強調口罩對學習發音的阻礙,並指出發音是語言學習的根本。她自己在教國小學生時,會特別重視趣味性,用遊戲、PK賽、唱歌演戲、英語演講等方式讓孩子參與其中,不知不覺中完成了觀察與實踐的結合。

在實際教學層面,她強調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至關重要。尤其在一班約28人的國小班級中,學生程度落差極大,她透過觀察發現哪些孩子需要挑戰、哪些孩子需要引導與陪伴,再用不同的方式(遊戲、加分、合作)讓每個人都能參與與進步,特別會挑一些平常被忽略的學生給予任務與鼓勵,讓他們在英文這一科「站起來」。

談到「實踐」,書中提到「難度的甜蜜點」讓她特別有感。她分享了一個簡單實用的判斷方式:翻開一本書的任意一頁,如果超過五個單字看不懂,那本書就太難了。她提到 Lexile(藍思)系統可以更精確地量化學生的閱讀能力,並以自己孩子為例,說明如何從圖畫書一路提升到破千分的閱讀等級。過程中,她強調「共讀」、「陪伴」與「引導」的重要性,而非急於讓孩子跳級,甚至分享用 cliffhanger(懸念)讓孩子主動想看下集的巧妙方式。

對於「重複與多樣性」的結合,她提出語句應該放進不同情境反覆練習,而不是只靠機械式地抄寫。例如一個單字 mission,她會搭配使用 mission impossible、 a mission 等片語,用實際應用帶出意義與記憶點。

在「回饋」部分,郁婷分享她如何即時給學生回饋,例如學生回答錯誤,她會引導學生完整走一遍正確流程,而非只是糾正一個發音。透過反覆的對話模擬,讓孩子真正學會這個語句的應用。她也強調,會有意識地給那些學習上較弱的學生機會與舞台,透過稱讚與任務,培養他們的信心與歸屬感,讓他們對英文產生正向的情感與主動性。

這本書特別適合想要「從1到精進」的人,不論是學習者本身,還是老師、教練、講師等教育工作者,都能從書中找到對教學與成長的具體指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