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云冈石窟展示着中华民族的开放包容与开拓创新的精神
佛教“中国化”
上集说到12号窟前室左右两边都有弥勒的造型,但又和我们熟悉的弥勒不一样,这是什么回事儿呢?这就要说到佛教在进入中国之后,有一个逐渐“中国化”的过程,就拿这弥勒的造像来说吧!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弥勒也就是北魏时期的风格,是仿造了古印度佛教中的造型,最大的特点是就双腿交叉。
而到了唐代,弥勒就有了本土化的艺术特征,大家熟悉的四川乐山大佛,就是这一时期的弥勒形象,虽然头上还保留了古印度造像中的发髻,但装饰显然已经有了一种中国古典韵味了,并且双腿不再交叉,而是垂直而坐。
再后来到了五代的后梁时期,宁波雪窦山出了一个布袋和尚,自认为是弥勒的化身,后世尊奉他为我们汉传佛教的弥勒,他的形象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笑口常开和大肚能容的样子。
云冈石窟,一座由北魏王朝主持兴建的皇家石窟,在经历了1500多年风雨之后,终于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而整个北魏的历史也镌刻在这雄伟的武州山上。从建国盛乐到定都平城,从跋山涉水到开疆拓土,从统一北方再到迁都洛阳,它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
从更大的方面来讲:佛教中国化的进程、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华文化多样性的历程,也完整地呈现了出来。这就是云冈石窟,有着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文化与内涵,展示着中华民族的开放包容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Information
- Show
- PublishedFebruary 10, 2021 at 8:59 AM UTC
- Length3 min
- Episode1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