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时养生·黄帝内经里的四季智慧》知识提纲
一、核心思想
四时阴阳是万物生命根本,顺时养生=“治未病”,违逆则伤脏损本,埋下病根。
二、四季养生要点(顺天时·养生机)
1. 春三月(发陈)
特点:天地推陈出新,万物萌发。
养法:早睡早起、散披头发、庭院慢走(舒展形体,畅快心情)。
关键:助“肝气生发”(对应“少阳”)。
2. 夏三月(蕃秀)
特点:万物繁茂,天地气交。
养法:不贪凉厌日、保持心情愉悦(让“心气宣畅”)。
关键:促“长养之气”(对应“太阳”)。
3. 秋三月(容平)
特点:万物成熟收敛,肃杀之气盛。
养法:早睡早起(如鸡作息)、收敛神思(减少纠结)。
关键:固“肺气清肃”(对应“少阴”)。
4. 冬三月(闭藏)
特点:生机潜伏,万物蛰藏。
养法:早睡晚起(待日光)、避寒保暖、藏好阳气。
关键:蓄“肾气闭藏”(对应“太阴”)。
三、违逆后果(逆天时·伤脏腑)
春逆→肝气郁→夏生寒病(如拉肚子、怕冷)。
夏逆→心气虚→秋生疟疾、冬多病。
秋逆→肺气伤→冬生飧泄(腹泻)。
冬逆→肾气漏→春生痿厥(无力、瘫软)。
四、总结启示
圣人“顺四时”→无病;愚人“逆四时”→招病。
养生无需复杂→学“早睡早起、随季调形”,便是“治未病”。
一句话记住:四季顺时养脏气,逆着折腾留病根!
信息
- 节目
- 发布时间2025年9月6日 UTC 08:22
- 长度4 分钟
- 单集3
- 分级儿童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