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焦DeepFocus Radio

深焦Radio
深焦DeepFocus Radio

一本华语视听文化志,一本当代青年的新精神手册。我们聚焦世界文艺圈的潮起潮落,也关注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我们邀请来自不同文化的作者和嘉宾,分享专业的观点,讲述自己的故事,内容关涉但不限于电影、文学、音乐、动漫、戏剧等形式。

  1. 2D AGO

    274 爹味拉满还是极致风格,姜文《你行!你上!》到底行不行?

    《你行!你上!》是姜文暌违七年的导演作品,于7月18日全国上映。 影片改编自郎朗的成长经历,聚焦少年郎朗在父亲郎国任严苛培养下,从沈阳工人家庭出发,一路闯关登上卡内基音乐厅的奋斗故事。姜文身兼导演与主演,马丽饰演坚韧的母亲周秀兰,配角包括于和伟、雷佳音、葛优、甄子丹、胡歌等实力派演员,星光熠熠。影片虽以传记为框架,却充满鲜明的“姜文风格”,以144分钟篇幅呈现热血与荒诞交织的郎朗音乐之旅。虽因快节奏和爹味过重引发了不少争议,但姜文用“站着弹琴”的倔强姿态,再次证明其作者导演的锋芒。 本期播客邀请伯樵与柯诺两位嘉宾,深入探讨姜文新片《你行!你上!》,他们对于影片的不同评价也为大家了解本片提供了丰富性。我们首先介绍影片的创作背景与动机,并聚焦影片贯穿始终的姜文式视听语言与叙事手法,剖析其独特“作者性”。讨论核心围绕颠覆性的父子关系展开,并从古典音乐和郎朗生平的角度分析影片。此外,姜文的创作轨迹变化及女性角色塑造也是讨论的重点。 《你行!你上!》海报 本期嘉宾: 伯樵 影评人,《边角聊》主播 柯诺 电影媒体人 豆瓣 @柯诺 电车 深焦DeepFocus 编辑 豆瓣 @电车 《你行!你上!》剧照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112:00 03:01 为什么姜文会拍郎朗的故事?项目背景介绍。 07:20 对于影片的第一观感。 12:47 电影里哪些元素是姜文电影一直贯穿始终的?姜文的作者性是什么? 24:51 人人都在反父权为何姜文还要执意当“爹”? 31:36 电影中的郎朗与现实中的郎朗有多大差别? 39:13 关于姜文索隐学的看法,详聊隐喻和索隐的区别。 55:08 《你行!你上!》里关于古典音乐的错误观念,以及郎朗职业生涯的准确复刻。 01:03:28 电影中古典音乐的运用解读。 01:06:14 《黄河协奏曲》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01:08:34 怎么看影片中超高速的剪辑节奏? 01:19:22 为什么姜文在《让子弹飞》之后的作品大不如前?也没能在国际电影节再看到他的身影? 01:24:11 《你行!你上!》中方言的运用对影片表达的影响。 01:29:31 姜文电影里女性角色的完整剖析。 01:41:02 游晓颖作为编剧加入,从哪些方面帮助到剧本? 01:44:25 《你行!你上!》的票房展望。 《你行!你上!》剧照 提及电影: 姜文导演电影: 《战俘营里得奥运会》(未上映) 《你行!你上!》(2025) 《邪不压正》(2018) 《一步之遥》(2014) 《让子弹飞》(2010) 《太阳照常升起》(2007) 《鬼子来了》(2000)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 其他提及: 《长安的荔枝》(大鹏,2025) 《金刚川》(管虎 / 郭帆 / 路阳,2020) 《长津湖》(陈凯歌 / 徐克 / 林超贤,2021) 《志愿军》(陈凯歌,2023) 《和你在一起》(陈凯歌,2002) 《如父如子》(是枝裕和,2013) 《柔道龙虎榜》(杜琪峰,2004) 《爱乐之城》(达米恩·查泽雷,2016) 《爆裂鼓手》(达米恩·查泽雷,2014) 《秋日奏鸣曲》(英格玛·伯格曼,1978) 《交响情人梦》(武内英树 / 川村泰佑,2006) 《乒乓》(汤浅政明,2014) 《爱情神话》(邵艺辉,2021) 《相爱相亲》(张艾嘉,2017) 《我的姐姐》(殷若昕,2021) 《让子弹飞》剧照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 - 黄河大合唱 保卫黄河 中插:郎朗 - 베토벤Für Elise, Bagatelle in A Minor, WoO 59 结尾:郎朗 - 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Aria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电车、黄哲成 策划:电车 剪辑:电车 编辑:电车

    1h 52m
  2. JUL 4

    273 《F1 狂飙飞车》,为了爽,足够爽!也只有爽?

    《F1狂飙飞车》于近日登陆国内院线,并难得地收获了不错的口碑。作为一部投资高达3亿的好莱坞商业大片,《F1狂飙飞车》用最刺激的方式展示了F1运动的魅力。在追求极致速度的同时,也在挑战生命极限。这不仅是单纯的体育运动,更是一场关于资本商业和人类勇气的博弈。 《F1狂飙飞车》的幕后有哪些故事?它对F1运动的呈现是否真实?还有哪些值得一看的F1电影?自由媒体收购F1后,这项运动发生了哪些变化?当下F1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如何? 本期节目我们将通过《F1狂飙飞车》,为大家揭开真实F1的面纱。 《F1:狂飙飞车》(约瑟夫·科辛斯基,2025) 嘉宾: 117 《飞驰圈》主播,B站赛车知名up主,汽车赛事解说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F1:狂飙飞车》(约瑟夫·科辛斯基,2025) 时间轴: 00:02:37 电影副标题"狂飙飞车"的宣发作用 00:05:06 《F1狂飙飞车》的幕后制作 00:11:10 真实F1车手在电影中的真情流露 00:14:11 视觉效果是《F1狂飙飞车》的最大亮点 00:21:34   CG与实拍结合呈现真实赛车场面 00:27:17 《F1狂飙飞车》剧情编排对F1运动的参照 00:32:16 《F1狂飙飞车》中人物塑造的缺陷分析 00:41:16 感情戏对电影的负面影响 00:45:07 《极速风流》与《F1狂飙飞车》对比 00:50:11 《永远的车神》中的F1英雄叙事 00:53:47 《极速求生》作为最佳F1纪录片 00:58:26 舒马赫时代后F1运动的问题 01:02:48 自由媒体集团的年轻化改造 01:09:05 中东石油资本对F1运动的入侵 01:16:52 中国F1运动发展现状 《极速风流》(朗·霍华德,2013) 涉及作品: 《F1:狂飙飞车》(约瑟夫·科辛斯基,2025) 《GT赛车:极速狂飙》(尼尔·布洛姆坎普,2023) 《极速风流》(朗·霍华德,2013) 《壮志凌云2:独行侠》(约瑟夫•科辛斯基,2022) 《创:战纪》(约瑟夫•科辛斯基,2010) 《霹雳神风》(约翰·弗兰克海默,1966) 《永远的车神》(阿斯弗·卡帕迪尔,2011) 《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剧集纪录片,2017-2025) 《永远的车神》(阿斯弗·卡帕迪尔,2011)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Ed Sheeran —— Drive 中插:Hans Zimmer —— LiningUp On The Grid 结尾:ROSÉ —— Messy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1h 25m
  3. 272 14岁时,你是否也遇到了那个改变自己人生的女孩?

    JUL 1

    272 14岁时,你是否也遇到了那个改变自己人生的女孩?

    本期「深焦导演说」我们请到了7月4日即将上映的影片《小白船》的三位主创,导演耿子涵、演员周美君以及黄子琪。 《小白船》曾先后入围戛纳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和平遥国际电影展。它描绘了一段美妙的少女关系,她们在十四岁的夏天遇到了彼此,看到了彼此,也借由彼此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体味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情感,也借此开始了新的成长之路。其中的情感包含快乐、温暖、欣喜,也混杂着酸涩、不解以及惴惴不安。这些青春时刻令人觉得似曾相识、怅然若失、意义非凡,因为人人都曾拥有过14岁,也或许在那个年纪遇到过一个改变了自己人生的角色。 三位主创在拍摄结束后,也成了非常好的朋友,有聊不完的天,也会有一些赌气和打趣,片子内外仿佛对照和应和了。和三个女孩聊天,感觉到了充沛的生命力、有趣的想法以及美妙的人和人的关系。 我们聊了各自的14岁,也聊了女孩之间的情感,当然也聊了电影本身。 「深焦导演说」是深焦DeepFocus播客旗下的导演访谈类专题,聚焦于当下最流行的电影讨论,邀请导演以播客的形式现身说法,为我们讲述第一手的创作故事。除了导演外,编剧、演员、制片人等相关创作者的声音也会出现在「深焦导演说」专题中,提供不一样的创作视角,从更多维度帮助听众走进电影。 《小白船》导演采访:入围戛纳的华语长片女导演,讲述框架之外的少女纪事 播客录制现场拍摄 Photo By 林七 本期嘉宾: 耿子涵 《小白船》导演 周美君 《小白船》中饰演刘娴 黄子琪 《小白船》中饰演金明美 海带岛 译者,影展策划,出版编辑。日文译作有《邂逅》《氛围驾驶员》《〇〇年代的想象力》等。 播客录制现场拍摄 Photo By 林七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01:01:41 02:30 《小白船》拍完到现在上映多久了,期间你们三个人有常常见面吗? 02:45 中学时的生活状态和压力。 04:19 青春期时流行的电影、电视剧、明星。 05:30 快问快答里有人14岁时的梦想是外交官,猜猜是谁? 06:19 三人在现实中和家人的关系。 06:54 导演为什么选择拍摄《小白船》这个剧本? 09:18 两位演员在准备拍摄前做了哪些准备? 12:01 青春期时是否有遇到过改变你一生的女孩? 20:04 是否有哪个瞬间让你觉得青春期结束了? 22:42 有哪些事是14岁时觉得是天大的事现在却觉得不重要的? 24:50 青春期为什么对谈恋爱感兴趣?如何看待那个时期的恋爱? 28:32 两位演员在出演《小白船》时,对于角色的关系哪些部分有产生过共鸣? 30:19 在《小白船》中两个女孩的关系里,哪些东西是打动你的? 32:36 导演如何理解《小白船》中两个女孩的关系? 34:01 关于《小白船》选角的故事。 40:11 为什么在《小白船》中用两种颜色来代表两个角色? 42:36 如何处理《小白船》中两个女孩的家庭关系? 44:49呈现两个女孩关系的影片里,最喜欢哪些? 45:24 平时和女生朋友在一起会做什么事? 47:26 三位平时会吵架吗? 49:48 无剧透推荐《小白船》。 51:08 《小白船》为什么电影节首映后很长时间才上映? 52:02 拍完《小白船》改变了你什么? 53:44 《小白船》中最喜欢的场景会选什么? 56:02 黄子琪拍综艺的感受。 57:50 三位接下来的计划。 播客录制现场拍摄 Photo By 林七 快问快答: 平时是做饭还是点外卖? 耿子涵:点外卖+吃妈妈做的饭。 周美君:点外卖。 黄子琪:外卖。 最近一次旅行去哪儿了? 耿子涵:日本。 周美君:西双版纳。 黄子琪:大阪/京都。 最近读的一本书是什么?能简单介绍这本书,为什么读吗? 耿子涵:《波兰人》 好简洁又好深刻。 周美君:《空性之舞》,一个美国的灵性导师阿迪亚香提写的,讲的大概是觉醒你的本质、打开你的头脑、心灵。 黄子琪:李翊云的《理由终结之处》/这是一本不太好定性的书,“小说”和“回忆录”的界限在这里很模糊,是母子之间的对话体,关于生死、痛苦、时间、文字、爱、和没有问出口的一个终极问题。读书的原因有点残忍,最开始是对这个作家好奇,她生命中的巨大苦难和她摈弃母语用外语写作的方式会带来什么样的作品。我还没读完,她用英语写的,阅读并不非常流畅。更残忍的是我也在用她这本书学英文。 你最讨厌自己外表什么地方?最喜欢呢? 耿子涵:不喜欢自己笑起来眼下的“卧蚕” 好多褶,像肚脐眼,最喜欢……不知道。 周美君:眉毛淡;笑起来嘴巴大大的。 黄子琪:小腿肌肉。 想活多少岁?想怎么样死去? 耿子涵:我总是想象一睡不醒,就轻松了,解脱了。 周美君:能活到多少岁就多少岁;安全的死去。 黄子琪:活到爱的人都死了为止/想和爱的人或狗一起死。 相信可以和某个人一辈子互相陪伴吗? 耿子涵:相信,状态会变,阶段会变,甚至关系也会变,但是陪伴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 周美君:相信。 黄子琪:相信也没用 希望是这样 不是也行。 给你五千万,你会怎么花? 耿子涵:先买辆M3。 周美君:先满足父母的愿望。 黄子琪:投资、买房、度假。 什么样情况下,你会撒谎? 耿子涵:尽量不撒,如果撒谎可能是出于自己的安全或他人的安全(善意的谎言)。 周美君:在意的人听到实话会伤心。 黄子琪:当我对正在谈论的这件事情 有一点重视 又有一点无视的时候。 14岁时最大梦想是什么?现在是什么? 耿子涵:14岁最大的梦想是想赶紧长大,现在想慢点长大。 周美君:考个好学校;真正过好每一天。 黄子琪:外交官/拥有选择的权利。 哪部电影里哪个角色是你梦寐以求的?(导演版,哪部电影是你梦寐以求是自己导演的?) 耿子涵:我很难去想象别人的电影是我拍的,但我有非常多很喜欢的电影。 周美君:《伯德小姐》里的伯德小姐。 黄子琪:想了很久 精彩的电影和角色太多 如果我来演我的诠释肯定不同 那与我在银幕上看见的角色本质上也不同了 所以也谈不上梦寐以求吧 我的答案是没有。 播客录制现场拍摄 Photo By 林七 素材库: 本期提及影视: 《小白船》(耿子涵,2023) 《白日焰火》(刁亦男,2014) 《倒仓》(张裕笛,2024) 《嘉年华》(文晏,2017) 《燃烧女子的肖像》(瑟琳·席安玛,2019) 《卡罗尔》(托德·海因斯,2015) 《花样男子》(全基尚,2009) 《不够善良的我们》(徐誉庭,2024) 《弗兰西丝·哈》(诺亚·鲍姆巴赫,2013) 《美国情人》(诺亚·鲍姆巴赫,2015) 《逍遥游》(梁鸣,2023) 《哈利波特》(2001-2011) 《生活大爆炸》(2007-2018) 《绯闻女孩》(2008-2011) 《我的天才女友》(2018-2024) 《小白船》剧照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小白船 (伴奏版) 结尾:小白船(朝鲜童谣)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Peter Cat 策划:海带岛、Peter Cat 拍摄:林七 剪辑:电车 编辑:电车

    1h 2m
  4. JUN 24

    271 从选片内幕到影迷出警,上海是中国最迷影的城市吗?

    2025年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落幕,是时候对这届影迷的盛会做一次总结了。我们的这期播客将从两个角度来聊聊本届上影节。第一部分,我们邀请了子戈、Kevin、鲍勃粥三位嘉宾。他们会以媒体人和资深影迷的外部视角,和大家分享参与上影节的亲身体验,以及他们对今年展映影片的观察与评论。第二部分,是XHC和Methy的对话。这次,XHC将以上影节选片人的内部视角来切入。他会结合自己作为选片人的职业经历,特别聚焦日本电影这个重要方向,带大家回顾近年来上影节在选片策略上的一些变化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期时长接近三小时的节目,希望能为你带来一次关于上影节的多维度探索。无论你是单纯热爱电影、享受电影节氛围的观众,还是关注电影产业运作的从业者或研究者,相信都能从这期节目中,了解到本届上影节值得关注的新片老片和选片人的工作内幕,更能深入理解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的运作框架、它所承载的文化交流使命及其在塑造电影生态中的独特价值。 《人偶之家》导演矢口史靖,主演长泽雅美亮相本届上影节 本期嘉宾: 子戈 “锵稿”主笔 豆瓣 @子戈 Kevin 第五届深焦DeepFocus影评大赛冠军 鲍勃粥 跨东亚电影及媒介研究者 XHC 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人 豆瓣 @xxhhcc Methy(闻豪) 日本电影研究者 豆瓣 @Methy 电车 深焦DeepFocus 编辑 豆瓣 @电车 《爱丽儿》剧照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03:03:51 00:04:09 XHC的上影节记忆,从普通观众到选片人。 00:09:51 日本电影对于上影节的重要性。 00:12:15 上影节的独特属性:竞赛+展映。选片的广度提供了曝光的平台。 00:22:42 选片人的工作是如何进行的? 00:27:10 日影入选上影节的三种方式。 00:33:09 经典老片策展的方式和难度。 00:52:00 竞赛单元和展映单元对于日影选片的不同侧重。 01:06:12 对于上影节未来选片的展望。 01:08:58 上影节的参与体验,与其他电影节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01:21:01 关于影迷出警制止不文明行为的讨论。 01:26:18 为什么说上海是“电影之城”? 01:31:00 上影节的影迷文化发展。 01:37:20 作为媒体参加上影节的感受,从媒体场看上海城市变迁。 01:37:25 大家看上影节的选片策略。 01:45:29 从上影节看世界电影:开始回望戏剧,莎翁作品相关电影剧增。(《爱丽儿》《失衡的梦想》《侠盗猎车手哈姆雷特》) 02:22:17 从上影节看世界电影:纪录片的多样性,世界电影节对纪录片关注的变化。(鹿特丹最佳《邓南遮占领阜姆自由邦》卡罗维发利最佳《对更深层事物的突然一瞥》圣塞最佳《孤寂午后》洛迦诺《林中空地》戛纳最佳纪录片《近乡记》) 02:24:53 原爆80周年,重新关注长崎。(《远山淡影》《夏日沙上》) 02:41:17 松居大悟《重写》:重写大林宣彦的“尾道三部曲”。02:47:14 对日本21世纪初少女青春片的回眸。(《格桑花女孩》《琳达!琳达!琳达!》) 02:51:19 今年上影节值得看的华语片:《植物学家》不一样的民族电影。 02:53:25 今年上影节值得看的华语片:黑色电影《长夜将近》和昆明版东京物语《翠湖》。 《邓南遮占领阜姆自由邦》剧照 素材库: 本期提及电影:《新女性》(蔡楚生,1935) 《一江春水向东流》(蔡楚生,1947) 《非法交易》(特奥多拉·安娜·米海,2024) 《上海之夜》(徐克,1984) 《上海快车》(约瑟夫·冯·斯登堡,1932) 《爱丽儿》(路易斯·帕提诺,2025) 《轮回》(路易斯·帕提诺,2023) 《失衡的梦想》(科雷克·博亚诺夫斯基,2025) 《侠盗猎车哈姆雷特》(山姆·克莱恩 / 皮妮·格瑞尔,2024) 《30页的戏曲》(堤幸彦,2025) 《乱》(黑泽明,1985) 《驾驶我的车》(滨口龙介,2021) 《近乡记》(德尼·奥马尔·皮恰耶夫,2025) 《且听风言》(斯特凡·德约杰维奇,2025) 《林中空地》(本·里弗斯,2024) 《对更深层事物的突然一瞥》(马克·卡曾斯,2024) 《邓南遮占领阜姆自由邦》(伊戈尔·贝齐诺维奇,2025) 《孤寂午后》(阿尔伯特·塞拉,2024) 《魔法农场》(阿马莉亚·乌尔曼,2025) 《远山淡影》(石川庆,2025) 《夏日沙上》(玉田真也,2025) 《铃芽之旅》(新海诚,2022) 《雷诺阿》(早川千绘,2025) 《人偶之家》(矢口史靖,2025) 《普通的孩子》(吴美保,2025) 《重写》(松居大悟,2025) 《最爱今日天空,我却无法言明》(大九明子,2024) 《琳达!琳达!琳达!》(山下敦弘,2005) 《扶桑花女孩》(李相日,2006) 《国宝》(李相日,2025) 《植物学家》(景一,2025) 《翠湖》(卞灼,2025) 《长夜将尽》(王通,2025) 《情迷意乱》(成濑巳喜男,1964) 《女人步上楼梯时》(成濑巳喜男,1960) 《浮云》(成濑巳喜男,1955) 《死之棘》(小栗康平,1990) 《多罗罗》(盐田明彦,2007) 《658公里,阳子的旅途》(熊切和嘉,2023) 《搬家》(相米慎二 ,1993) 《战场上的快乐圣诞》(大岛渚,1983) 《重写》剧照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PARANMAUM - 仆の右手 中插:湯川潮音 - 风来坊 中插:湯川潮音 - The Water is Wide 结尾:PARANMAUM - リンダ リンダ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电车、XHC 策划:电车、XHC 剪辑:电车 编辑:电车

    3h 4m
  5. JUN 6

    270 吵了5年的《最后生还者》第二幕,到底怎么得罪了观众?

    不出所料,根据游戏改编的《最后生还者》第二季在播出之后,再一次经历口碑的巨大滑坡。和当年的游戏一样,这部剧集从头到尾都充满了争议性的情节,挑战着观众们的接受程度。从选角到表演再到情节的设置与呈现,《最后生还者》总是能找到最恰当的方式刺痛观众们的神经。 为什么一部游戏改编的剧集会引起如此巨大的争议?这不仅仅是受众是否喜欢一部作品的问题,更涉及到游戏与影视两种不同媒介迥异的特质,以及我们这个时代背后价值观的针锋相对。从这个角度来说,《最后生还者》不再仅仅是一部游戏和剧集,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本期节目我们将详细探讨《最后生还者》中那些备受争议的情节,看看争议背后的原因到底何在? 《最后生还者》第二季 剧照 嘉宾: Kevin 第五届深焦DeepFocus影评大赛冠军 Luxuan 爱电影但从没想过拍电影的摄影迷 小红书 @柏林路 Berlin Lu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最后生还者》第二季 剧照 时间轴: 00:02:25 对《最后生还者》第二季的整体评价 00:05:46 对于"乔尔之死"争议剧情的解读 00:12:14 游戏与剧集不同媒介对观众感受的影响 00:17:19   "乔尔之死"是否可被其他剧情替代 00:20:01 乔尔与艾莉关系的复杂性 00:24:25 《最后生还者》第一季争议剧情被广泛接受的原因 00:30:51 艾莉在《最后生还者》第二季中的塑造问题 00:37:06 相比游戏,艾比在剧集中的形象变化 00:40:49 角色形象对剧情的服务性影响 00:44:31 艾比形象背后的价值观体现 00:51:04 放弃复仇的剧情设计引发巨大反感的原因 00:54:15 为放弃复仇埋设的叙事伏笔 01:02:52 《最后生还者》是否更接近宗教故事 01:10:34 是否存在更好的结局选择 01:16:46 除争议点外剧集改编的成功之处 01:20:26 艺术作品所有权归属创作者还是受众 《最后生还者》第二季 剧照 涉及作品: 影视 《最后生还者》(剧集,2023-2025) 《饥饿游戏》(盖瑞·罗斯,2012) 《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拉娜·沃卓斯基 / 莉莉·沃卓斯基,2003) 游戏 《最后生还者 第一幕》(2013) 《最后生还者 第二幕》(2020) 《质量效应》(2007-2013) 《最后生还者》第二季 剧照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 The Last of Us 中插: The Choice 结尾: Take on Me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1h 29m
  6. MAY 28

    269 戛纳大结局,八卦、人情世故与遗憾 | 2025戛纳特刊 04

    第78届戛纳电影节圆满结束,围绕评奖结果引发的诸多讨论中,最激烈的当属毕赣导演凭借《狂野时代》拿到的特别奖,这个奖项的含金量到底多高?安慰奖还是实力奖?为什么不是每届戛纳都有这个奖?与去年拿到此奖的《神圣无花果之种》相比有什么共同点?而评审团主席比诺什在新闻发布会时所说的“这个电影很特别,和其他电影都太不同了。作为主席,这个奖是特设的,是我争取的。”这句话指向的又是何意?作为2025戛纳特刊的最后一期,我们将从毕赣的特别奖聊起,一起讨论今年评奖结果背后的人情世故与诸多遗憾。 此外,我们还特别邀请到专门从事XR类策展实践的车琳老师,聚焦沉浸式竞赛单元,一起聊聊本单元的发展历程、现状与看点。年轻的沉浸式竞赛单元2024年才首次在戛纳电影节亮相,旨在为那些突破叙事边界的原创作品提供展示的舞台。我们也借此机会,与车琳老师共同探讨,经历十年发展后,VR电影的现在与未来。 本期播客将在小红书和微博各抽一位听众,获得戛纳电影节主视觉海报一张,欢迎大家在各平台置顶图文中查看参与。 拿到特别奖的毕赣 本期嘉宾: 阿莫多瓦特了 自由撰稿人,《坠落的审判》十级学者 Your generosityconceals sth dirtier and meaner. 马光辉 音乐媒体工作者 车琳 电影研究者,策展人。现任教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从事新媒体教学与创作、电影节研究和XR类策展实践。 PeterCat 电影人、媒体人、深焦DeepFocus创始人 布兰切特和比诺什为帕纳西颁发金棕榈奖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2:04:44 00:01:02 对第7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评奖结果的感受 00:04:48 毕赣《狂野时代》获得评审团特别奖的原因猜测 00:09:01 小克莱伯·门多萨《密探》只拿最佳导演和最佳男演员的遗憾 00:12:38 电影节评奖过程中的人情世故 00:16:53 达内兄弟《年轻母亲之家》缺乏新意 00:18:59 评审团奖出现并列得奖的原因 00:23:49 《情感价值》中探讨的北欧中产阶级问题 00:27:39 《普通事故》获得金棕榈奖体现比诺什政治的一面 00:33:22 《朝圣》没有得奖的遗憾 00:37:52 《是的》未入选主竞赛的原因 00:41:36 《是的》对以色列国内现状的讽刺性描绘 00:48:06    导演双周单元其他推荐的电影 00:52:52    一种关注单元的选片策略和推荐的电影 01:01:43    阿桑奇纪录片《60亿美金先生》在戛纳引起的反响 01:07:52    戛纳首映单元的选片策略 01:10:02   《约瑟夫·门格勒的消失》对逃亡南美的纳粹战犯一生的呈现 01:12:34    黑白影像在二战电影中的运用 01:16:12    对于深田晃司的《恋爱裁判》的失望 01:20:33    选景不行是当代日本电影的最大问题 01:32:49   戛纳沉浸式竞赛单元的发展历程 01:38:31  今年沉浸式竞赛单元(Immersive Competition)的现状与看点 01:43:22   沉浸式竞赛单元评委身份的多样性 01:46:09  今年戛纳沉浸式竞赛单元重要作品和观看体验 01:55:05  经历十年后VR电影的现状与发展 《普通事故》剧照 涉及作品: 《是的》(那达夫·拉皮德,2025) 《同义词》(那达夫·拉皮德,2019) 《朝圣》(卡拉·西蒙,2025) 《把灵魂放在掌上前行》(瑟派德·法塞,2025) 《接近终点》(奥利维尔·拉克谢 ,2025) 《新浪潮》(理查德·林克莱特,2025) 《马德琳·柯林斯》(那达夫·拉皮德,2021)) 《密探》(小克莱伯·门多萨,2025) 《神圣无花果之种》(穆罕默德·拉索罗夫,2024) 《狂野时代》(毕赣,2025) 《白丝带》(迈克尔·哈内克,2009) 《钢琴教师》(迈克尔·哈内克,2001) 《朝圣》(卡拉·西蒙,2025) 《幽灵肖像》(小克莱伯·门多萨,2023) 《年轻母亲之家》(达内兄弟,2025) 《望向太阳》(玛莎·施林斯基,2025) 《情感价值》(约阿希姆·提尔,2025) 《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约阿希姆·提尔,2021) 《阿尔法》(朱利亚·迪库诺,2025) 《最小的女儿》(阿弗西娅·埃尔奇,2025) 《锡尔斯玛利亚》(奥利维耶·阿萨亚斯,2014) 《想象之光》(帕亚尔·卡帕迪亚,2024) 《普通事故》(贾法·帕纳西,2025) 《恩佐》(罗宾·坎皮略,2025) 《战争中的人》(阿林娜 · 戈洛娃,2025) 《危险动物》(肖恩 · 伯恩,2025) 《总统的蛋糕》(哈桑·哈迪,2025) 《后座》(哈利·莱顿,2025) 《正面还是反面?》(阿莱西奥·里戈·德里吉/马泰奥·佐皮斯,2025) 《瘟疫》(Charlie Polinger,2025) 《加沙往事》(阿拉伯·纳赛尔 / 泰山·纳赛尔,2025) 《60亿美金先生》(尤金·加里奇,2025) 《卢拉》(奥利佛·斯通,2024) 《南方幽灵》(维克多·艾里斯,1973) 《南方》(维克多•艾里斯,1983) 《闭上双眼》(维克多•艾里斯,2023) 《红气球之旅》(侯孝贤,2017) 《一部不能说的电影》(娄烨,2024) 《浮城谜事》(娄烨,2010) 《顿巴斯》(谢尔盖·洛兹尼察,2018) 《约瑟夫·门格勒的消失》(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2025) 《盛夏》(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2018) 《柴可夫斯基的妻子》(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2022) 《彼得罗夫的流感》(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2021) 《利莫诺夫:埃迪的歌谣》(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2024) 《利益区域》(乔纳森·格雷泽,2023) 《辛德勒的名单》(史蒂文·斯皮尔伯格,1993) 《恋爱裁判》(深田晃司 ,2025) 《爱情生活》(深田晃司 ,2022) 《再见》(深田晃司 ,2015) 《黎明的一切》(三宅唱,2024) 《是的》剧照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Elisabeth Anais —— Paris, je t'aime( 中插:Prelude No.2 in A Minor, Op.11_ Allegretto 结尾:Feist —— La Même Histoire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Peter Cat 策划:Peter Cat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2h 5m
  7. 268《狂野时代》金棕榈大热门?聊聊本届戛纳的三部华语片| 2025戛纳特刊 03

    MAY 23

    268《狂野时代》金棕榈大热门?聊聊本届戛纳的三部华语片| 2025戛纳特刊 03

    第78届戛纳电影节接近尾声,本期播客我们将系统聊一聊入围本届戛纳的三部华语片:毕赣导演的《狂野时代》、麦浚龙导演的《风林火山》和周璟豪导演的《花漾少女杀人事件》。 三部影片中,最受大家期待的自然是毕赣导演《狂野时代》,本片在今天完成了戛纳首映,距离毕赣震惊世界的长片首作《路边野餐》刚好过去了十年时间。《狂野时代》延续了毕赣标志性的诗意长镜头与意识流叙事风格,以“电影怪物”的意象游走于六个围绕六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心觉)展开的章节之中。 易烊千玺饰演的角色横跨默片时代到现代社会,从囚犯、父亲、小混混到文物贩子的多重身份,串联起关于梦境、感知、记忆的影像碎片。在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部具有强烈的“电影的电影”特质的电影十分应景。影片延续了《路边野餐》和《地球最后的夜晚》的长镜头实验,片中的第五部分是长达35分钟的“一镜到底”,也回应了毕赣想要“重新引导观众回到原始观影体验”的创作初衷。 我们在本期播客中,聊到了更多关于《狂野时代》的内容和评论。除了第一时间的观感,也聊到易烊千玺、舒淇、李庚希等演员在片中的表现,以及影片的拿奖概率。朱丽叶·比诺什为首的评审团,是否会青睐这部更具迷影情怀的电影,我们拭目以待。 本期播客将在评论区抽一位点赞最高的听众获得戛纳电影节主视觉海报一张。 《狂野时代》戛纳首映 嘉宾: 阿莫多瓦特了 自由撰稿人,《坠落的审判》十级学者 Your generosityconceals sth dirtier and meaner. 祝新 《世界日出时》导演 景一 《植物学家》导演 车琳 电影研究者,策展人。现任教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从事新媒体教学与创作、电影节研究和XR类策展实践。 柳莺 深焦DeepFocus 联合创始人 / 国际发行视幻文化PARALLAX FILMS主理人 PeterCat 电影人、媒体人、深焦DeepFocus创始人 《风林火山》(麦浚龙,2025)剧照 时间轴: 00:01:28 毕赣《狂野时代》第一时间观感 00:03:08 《狂野时代》的整体架构 00:13:02 《狂野时代》所呈现的视觉效果 00:15:29 《狂野时代》获奖的可能性 00:20:04 麦浚龙《风林火山》引起的争议 00:23:29 《风林火山》中“香港下雪”的指涉 00:25:47 剪辑对《风林火山》的影响 00:27:14 对周景豪《花样少女杀人事件》的评价 00:31:12 《花样少女杀人事件》对母女关系的呈现 00:39:41 对《镜的第三乐章》的评价 00:44:43 佩措尔德的导演风格 00:49:04 《镜的第三乐章》与《温蒂妮》和《红色天空》的对比 00:56:33 对小克莱伯·门多萨《密探》的评价 00:59:48 《密探》对小克莱伯·门多萨家乡的呈现 01:07:59 《去死吧,我的爱》呈现产后抑郁 01:14:43 詹妮弗·劳伦斯的生育经历对表演的帮助 01:18:20 《去死吧,我的爱》中的视听语言 01:21:34 作为母亲参与戛纳电影节的感受 Family and Rainstorm   Alex Colville 涉及作品: 《世界日出时》(祝新,2025) 《风林火山》(麦浚龙,2025) 《九龙城寨之围城》(郑保瑞,2024) 《五月雪》(张吉安,2023) 《风在起时》(翁子光,2022) 《花样少女杀人事件》(周璟豪,2025) 《少年的你》(曾国祥,2019) 《七月与安生》(曾国祥 ,2016) 《小小的我》(杨荔钠 ,2024) 《镜的第三乐章》(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2025) 《植物学家》(景一,2025) 《温蒂妮》(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2020) 《红色天空》(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2023) 《远离天堂》(托德·海因斯,2002) 《卡罗尔》(托德·海因斯,2015) 《过境》(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2018) 《黑水》(托德·海因斯,2019) 《密探》(小克莱伯·门多萨,2025) 《幽灵肖像》(小克莱伯·门多萨,2023) 《巴克劳》(小克莱伯·门多萨,2019) 《电光魔法》(小克莱伯·门多萨,2010) 《风流一代》(贾樟柯,2024) 《去死吧,我的爱》(琳恩·拉姆塞,2025) 《母亲》(达伦·阿伦诺夫斯基,2017) 《年轻的母亲之家》(让-皮埃尔·达内,2025) 《主谋》(凯莉·莱卡特,2025) 《推销员》(阿斯加·法哈蒂,2016) 《岛屿上的煎熬》(阿尔伯特·塞拉 ,2022) 《水浇园丁》(路易斯·卢米埃尔,1895) 《地球最后的夜晚》(毕赣,2018) 《路边野餐》(毕赣,2015) 《荒野时代》(毕赣,2024) 《神圣车行》(莱奥·卡拉克斯,2012) 《年轻的母亲之家》(让-皮埃尔·达内,2025)剧照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Nocturne No. 15 inF Minor, Op. 55, No. 1 中插:Concerto in DMinor, BWV 974_2. Adagio 结尾:In Spite ofOurselves —— John Prine / Iris DeMent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Peter Cat 策划:Peter Cat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1h 26m
  8. 267 戛纳过半,这两部我们推金棕榈! | 2025戛纳特刊 02

    MAY 19

    267 戛纳过半,这两部我们推金棕榈! | 2025戛纳特刊 02

    本期是深焦2025戛纳特刊第二期。目前,2025年戛纳电影节日程过半,已经有10部主竞赛单元的影片亮相。最让人惊喜的,是两位名字并不够响亮的青涩之辈:《接近终点》的导演奥利维尔·拉克谢和《雷诺阿》的导演早川千绘,两位都是第一次入围戛纳主竞赛,却已经让人看到了金棕榈奖的气质。 相较于《接近终点》一边倒的夸赞,《雷诺阿》的媒体评价显得质疑颇多,但我们依然在这部影片中看到了难得的灵动。这两部影片也将成为这期播客的讨论重点,我们将细聊为什么会选这两部作为半程推荐。 此外,我们也请到了今年戛纳与评审团主席朱丽叶·比诺什做了采访的记者阿莫多瓦特了。借由这次采访,我们一起窥探这届评审团的评审风格是怎么样的?最后究竟哪些电影会获得青睐?一起走进这期戛纳播客吧。 《雷诺阿》(早川千绘,2025)剧照 嘉宾: 阿莫多瓦特了 自由撰稿人,《坠落的审判》十级学者 Your generosityconceals sth dirtier and meaner. 柳莺 深焦DeepFocus 联合创始人 / 国际发行视幻文化PARALLAX FILMS主理人 PeterCat 电影人、媒体人、深焦DeepFocus创始人 雷诺阿 《小艾琳》 时间轴: 00:02:12 主竞赛主席比诺什在采访中相当谨慎 00:04:50 比诺什自己的品味与选择 00:08:57   2025年戛纳主竞赛评委的组成 00:11:24   2025年戛纳电影节新闻发布会的风向 00:15:09 《接近终点》的导演不愿在发布会上过多谈论自己的作品 00:17:19 《雷诺阿》的故事背景与当时的日本社会 00:25:54 《雷诺阿》中印象派视角下的童年成长 00:32:11 《有用的鬼》用类型的方式进行社会批判 00:34:37 《接近终点》所带来的感官冲击 00:37:33 《左撇子女孩》的成片历程 00:42:34 《左撇子女孩》所呈现的中国传统家庭和社会关系 00:47:59 《全球最富有的女人》中于佩尔的形象与表演 00:54:31 《艾丁顿》成为一场批判的闹剧 00:58:59 《国家公诉人》对苏联大清洗的呈现 01:03:26 《新浪潮》对于法国电影新浪潮的还原 01:08:11 《为了亚当》探讨法国社会的现实 01:13:16 《大拱门的秘密》探索艺术家对于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国家公诉人》(谢尔盖·洛兹尼察,2025)剧照 涉及作品: 《雷诺阿》(早川千绘,2025) 《岁月自珍》(早川千绘,2025) 《童年往事》(侯孝贤,1985) 《搬家》(相米慎二,1993) 《137号案件》(多米尼克·摩尔,2025) 《接近终点》(奥利维尔·拉克谢,2025) 《大火将至》(奥利维尔•拉克谢,2019) 《地久天长》(王小帅,2019) 《同义词》(那达夫·拉皮德,2019) 《感谢上帝》(弗朗索瓦·欧容,2019) 《飞黄腾达》(阿里·阿巴西,2024) 《继承之战》(剧集,2018-2021) 《左撇子女孩》(邹时擎,2025) 《密探》(小克莱伯·门多萨,2025) 《外卖》(肖恩·贝克,2004) 《一一》(杨德昌,2000) 《喜宴》(李安,1993) 《佛罗里达乐园》(肖恩·贝克,2017) 《新浪潮》(理查德·林克莱特,2025) 《精疲力尽》(让-吕克·戈达尔,1960) 《粗野派》(布拉迪·科贝特,2024) 《有用的鬼》(林金伟,2025) 《全球最富有的女人》(蒂埃里·克里法,2025) 《艾丁顿》(阿里·艾斯特,2025) 《国家公诉人》(谢尔盖·洛兹尼察,2025) 《为了亚当》(劳拉·万德尔,2025) 《大拱门的秘密》(史蒂芬·德穆斯提耶,2025) 《去年夏天》(凯瑟琳·布雷亚,2023) 《国家公诉人》(谢尔盖·洛兹尼察,2025)剧照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Bernard Herrmann —— A Reluctant Hero / Betsy / End Credits 中插:Michael Nyman —— The Scent Of Love 结尾:Lana Del Rey —— Young And Beautiful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Peter Cat 策划:Peter Cat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1h 26m
4
out of 5
32 Ratings

About

一本华语视听文化志,一本当代青年的新精神手册。我们聚焦世界文艺圈的潮起潮落,也关注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我们邀请来自不同文化的作者和嘉宾,分享专业的观点,讲述自己的故事,内容关涉但不限于电影、文学、音乐、动漫、戏剧等形式。

You Might Also Like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