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休三日

周休三日的小陈

一档关于休息的播客。 这是一档关于「休息」的播客,也是一个生活提案 --- 如果我们可以拥有更多闲暇,是否能够创造出更好的生活呢? 从旅行出发,回到城市,或踏入山野,探寻各种值得驻足思考的美好事物。 这档播客的听感是怎样的?朋友们说,感觉像晚上在我家客厅,一边听音乐,一边聊最近出去玩的感受。偶尔也会聊聊喜欢的影视和书籍。 关于主播:理想主义mkt(er),ENFJ,base上海。 「周休三日」目前可以在小宇宙,荔枝FM,豆瓣,Apple Podcast找到。

  1. HÁ 5 H

    Bonus Track |🎬《 The Life Of Chuck 》

    “If you have heart, you have hope.” 这是一期Bonus Track,也就是主线内容之外的加更。所谓Bonus Track是在一张专辑原本的歌曲之外,额外增加的特别曲目。在每周三晚不定期更新的Bonus Track板块中,我会分享我最近看过的书、电影、剧,又或者是和朋友的即兴对话,在每周日更新的主线内容之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即兴的、也许是充满惊喜的内容。正如旅行中跳脱计划而发生的一次意料之外的遇见,这便是Bonus Track的美妙之处。本期想要和大家聊一部我最近看的电影《The Life Of Chuck》。 吸引我去看这部电影当然是因为主角和我同名,有好多同事都给我推荐了这部电影😂 看完之后我认为,这部电影呈现了许多生活中如同空气一般存在的道理,但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些近在咫尺,只要头脑稍稍转个弯就能获得的道理,但是我的大脑可能迟迟不会去转这个弯,而是困在了某个地方。 比如 —— 生活本来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对吧,我们行业里的广告几乎每一条都恨不得让你立刻支棱起来去享受人生,小红书博主们也会尽力表演一种丰满的人生,live your life to the fullest… 但是这种营销叙事下的精彩生活背后往往夹杂着可疑的消费主义。在营销叙事下的丰满人生是可疑的,这个道理看起来简单,但谁来说,用什么的方式说,我们都需要思考。 对于生命应该如何变得更加美好这件事情,我觉得这部片子是给了一个答案的,通过一句非常有力量的台词“I contain multitudes.”在好几个不同的场景通过Chuck身边的不同的人演绎了出来。  另外一个激发我思考的是一个我在这个年纪还不太会去思考的问题,就是关于死亡,这个就是我刚刚想说的吸引我的点,这是一个如同房间里的大象一般的道理,但是我可能从来都没有这么思考过,同样也是通过台词呈现出来的: “You know what they say — death takes the best of us and death takes the rest of us.” ---- 这句话用黑色幽默揭示死亡的普遍性:无论你多么优秀,都无法逃过这一天。平淡却直击人心,让人不由得笑中带着沉思。 生命的多姿多彩与死亡的不可避免,构成了这部电影的主要冲突。 这部电影改编自Stephen King的小说,而这位高产的小说家Stephen King的另一部作品我相信没有人会不知道 ---- 《肖申克的救赎》,同样也是在如同死亡的绝望之中寻找意义的故事。 .....  这部电影更值得一看的是Tom Hiddleston(抖森)一段长达5分钟的即兴舞蹈。 有趣的是电影版的小说里,将这段舞蹈做成了“手摇式”动画(这个是不是有个专业名词?)。 好了,话不多说,这部电影的个中滋味,请诸君自行感受吧。

    34min
  2. 58. 在森见登美彦的小说里发现一个更具想象力的京都

    HÁ 3 DIAS

    58. 在森见登美彦的小说里发现一个更具想象力的京都

    我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想象力的世界。 想象几乎创造了所有的美好和浪漫 —— 比如爱情,最美好也是最令人揪心的部分也许是暧昧期对彼此的想象,是朋友圈里的一次犹豫不决的点赞,是聊天窗口的正在输入中…. 如果年代再久远一些,是等待一封回信的时间…. 想象有时甚至可能比现实更美好。 这样的想象,同样可以放在对一座城市的幻想之中,尤其是一座如同巨大庭院的城市,四面环山,中间穿过一条Y型的河流,河流两岸的人们或席地而坐,或就地躺平,或纵情演奏,骑自行车人的和跑步的人时不时快速穿行….夏天夜里岸边会支起巨大的纳凉露台,你会好奇每桌的话题,或许更想成为纳凉露台的一份子。神话故事与鬼怪奇谭,拍照打卡与消费主义,繁华与躺平,拥挤与松弛,皆在这样一座城市中。 今天这一期我想聊聊一位在京都生活多年的小说家「森见登美彦」笔下的京都——一个比现实更加充满想象力与浪漫色彩的京都。四叠半大小的狭小宿舍里,一位满怀浪漫理想的宅男大学生犹豫着是否踏出门去;远处先斗町的小巷中,一位黑发少女快步前行,展开她奇妙的夜之冒险。狸猫在神社森林里嬉戏,天狗于月夜的鞍马山隐现。这就是森见登美彦想象中的京都的缩影,一个现实与幻想交织的舞台,在那里,我们仿佛能发现另一个更富想象、更浪漫的京都。 本期大纲 00:30 闲聊:声音内容与AI时代的创造力探讨 05:04 想象与现实交织的京都浪漫之旅 09:26 森见登美彦:以幻想重塑京都的文学魅力 13:50《有顶天家族》《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四叠半神话大系》 18:30 三部作品探讨京都的想象与人生哲学 24:49 京都旅行:探索森见登美彦的文学世界 30:15 出町柳:森见宇宙的坐标原点 33:25 出町柳往西往北:下鸭神社、糺之森、鞍马山 38:24 出町柳往南:京都的夜生活心脏地带 43:10 京都的盛夏风物诗:鸭川纳凉床与五山送火 47:54 京都的盛夏风物诗:下鸭古本祭,古本爱好者的盛宴 52:03 鸭川等间隔法则 54:30 伪电气白兰 本期播放的音乐 来自我很喜欢的一支乐队never young beach,是一张可爱的,充满夏天感觉的专辑。 never young beach - 夏がそうさせた never young beach - どうでもいいけど 本期相关照片 Bar Nostalgia《有顶天家族》隐藏酒单,以小说/动画中的人物命名。当然,也有伪电气白兰(预调鸡尾酒,不好喝) -------------------- 🤔都看到这儿了,不如添加主播微信wassupchuck,加入周休三日听友群,不定期分享讨论各种旅行攻略与感受💬 --------------------

    1h2min
  3. 57. 背山向海的“爵士之城”神户,在音乐里遇见一座城市

    31 DE AGO.

    57. 背山向海的“爵士之城”神户,在音乐里遇见一座城市

    为什么我会觉得神户是一座“爵士之城”?在关西的诸多城市里,除了京都在我心中是无可动摇的最爱城市以外,神户则是另一座令我感到着迷的都市。 这个要说起我对爵士乐的浅薄认知。 爵士乐起源于美国新奥尔良的街头,而后走进了大都会纽约的夜晚,再来到剧场、唱片店与咖啡馆,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成为了如今历史悠久而灿烂的音乐文化。爵士乐的核心气质就是“自由”:旋律不是被完全写死的,而是给演奏者留下了即兴空间。这种自由不是无序,而是在规则里玩突破:和弦走向、节奏框架是骨架,个人表达是血肉,它传递的是不受束缚、不断探索的精神。 爵士乐的种种特质,竟然和我了解与体验过的神户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虽然我还没有去过新奥尔良,但是如果仅仅是从地图上来看,神户与新奥尔良都是“背山向海”的城市,而且方向恰好相反。 新奥尔良在历史上有多国文化交织,是美国最“混血”的城市之一。神户则是濑户内海的重要港口,19 世纪中叶开港后成为日本最早的国际窗口之一。 两座城市都因为港口而成为跨文化的交汇点,并孕育出独特的城市气质。 新奥尔良是爵士的发源地,街头铜管乐队、俱乐部、狂欢节。音乐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神户是日本最早接受爵士乐的城市之一,1920–30 年代就有外国乐队在酒吧、舞厅演奏,都有爵士与夜生活的深厚传统,音乐不只是表演,而是城市气质的一部分。 ......... 来到神户,夜里走进SONE(ソネ)Jazz Live Restaurant & Bar,这家成立于1969年的爵士俱乐部,只需支付2000-3000日元每位的音乐表演费,在丰富的酒单里挑选一款你喜欢的快乐饮料,就能连听三场,在这里坐一个晚上,与真正的爵士爱好者共同享受一个舒服的夜晚,就算你像我一样是一个爵士乐小白,这种音乐形式并不会排斥任何对它有兴趣的人,这也是爵士乐独特的魅力。 爵士的即兴演奏往往是乐手之间的对话:一个人抛出旋律,另一个人呼应,鼓手再用节奏回应。这种互动感,赋予爵士乐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智慧碰撞的气质,你只需要用心感受其中变化的情绪。爵士乐也有情绪的多样性,爵士可以是慵懒、松弛的(bossa nova、cold jazz),也可以是热烈、急促的(bebop)。 它不像流行歌那样直接给你一个情绪,而是让你在复杂的和声与节奏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受。 这个夜晚的感受,也是我想要再次回到神户的一个重要的理由。所以即便关西地区其他城市也有或主流或小众的爵士演奏,但来到神户,才算找对地方了。 而在充分体会了爵士乐的气质后,我竟然发现神户这座城市也被爵士乐的气质所影响着… 且听我娓娓道来。 本期内容 00:30 夏日的暴雨勾起了对神户旅行的回忆 03:40 神户:如爵士乐般自由多彩的城市气质 06:43 爵士乐的起源与发展:新奥尔良、爵士乐与神户 11:01 当我们说起爵士乐,我们在说什么? 12:54 神户:日本爵士乐的发源地 16:14 探访神户历史悠久的爵士俱乐部SONE(ソネ)Jazz Live Restaurant & Bar 21:00 一个城市的音乐现场,往往能折射出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26:11 新奥尔良与神户的相似性:地理位置,气候,历史,音乐文化 28:59 通商口岸神户的历史与多元文化交汇 30:43 神户淘碟指南:独特唱片店与资源分享 32:10 一次普通的躲雨变成了音乐探寻之旅,并喜得爱碟 35:54 神户街道名字里的多元历史 39:14 从南京町看华人在神户的冒险 43:07 关于孙文纪念馆的一些趣闻 47:50 高端与平价神户牛肉的体验:值得品尝但无需吃太多 54:30 神户安藤忠雄的建筑之旅:兵库县立美术馆与风之教会 01:00:42 滩五乡酒藏巡礼与六甲山有马温泉 01:04:29 六甲山有马温泉 01:08:29 尾声:还会再去的 *本期收录于「周休三日|关西体验指南」* 本期播放的音乐 Frank Sinatra - Summer Wind Frank Sinatra - You Make Me Feel So Young Frank Sinatra - That's Life 本期相关照片 SONE(ソネ)Jazz Live Restaurant & Bar 吃齁住了... 嗯...神户的大肉包子也是很好吃 元町CD店买买买 神户商店街宣传海报 兵库县立美术馆 -------------------- 🤔都看到这儿了,不如添加主播微信wassupchuck,加入周休三日听友群,不定期分享讨论各种旅行攻略与感受💬 --------------------

    1h13min
  4. 56. 濑户内海的奇妙建筑:香川“县政府”大楼

    24 DE AGO.

    56. 濑户内海的奇妙建筑:香川“县政府”大楼

    如果你只有半天时间在高松,该去哪里?答案可能出乎意料——不是商店街,不是乌冬面,而是一栋政府大楼:香川县厅。由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是战后日本现代建筑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 一座城市的地标建筑,往往最能体现它的气质。除了语言和饮食之外,建筑是区别一座城市与另一座城市的重要符号。 上海有外滩的万国建筑群与对岸的陆家嘴天际线;东京的气质在浅草寺与涩谷新宿的对比中展现;大阪让人想到道顿堀的霓虹与梅田的摩登;京都的独特则藏在先斗町的小巷与鸭川的纳凉床之间。 相比之下,初到高松时,很多人会疑惑:“就这?”——这里没有江户风情的浅草,也没有霓虹闪烁的道顿堀,更不像京都那样沉淀着数百年历史。它看上去只是一个有商店街、乌冬面和带骨鸡的二线省会城市。 但高松的魅力往往需要慢慢发掘。本期节目,我想先带你认识市中心最值得一看的建筑:由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1958年建成的香川县厅。它不仅是行政机构,更是一座战后现代建筑的传奇。 半个多世纪以来,香川县厅不仅见证了地方的发展,也融入了几代人的生活记忆:从孩童的校外参观,到年轻人的婚纱留影,再到节庆时的广场热闹。它不只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是能触动人心、给予精神力量的存在。 从香川县厅到濑户内海艺术祭,香川不断延续这种“艺术与公共精神”的结合。建筑不再只是装饰,而是人与空间、传统与未来的桥梁。它们超越时间,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地区的不朽精神地标。 本期内容 00:00 开篇闲聊最近对于旅行、工作与生活意义的思考 04:14 乍一看平平无奇的高松,其实非常有趣 09:34 一座城市的地标建筑,往往最能体现它的气质 16:37 背景故事:战后香川县厅重建 22:30 特色一:架空层(ピロティ)与民主主义象征 28:30 特色二:清水混凝土与木构意象 33:27 特色三:中央核心与无柱空间 36:14 特色四:庭园与陶板壁画《和》 41:13 建筑大师丹下健三的故事 43:23 战后现代主义潮流与影响 45:55 现代与传统的交织 50:26 丹下健三的影响力与弟子们 53:44 为什么是香川县?“建筑王国”的形成 58:06 濑户内艺术祭与香川的当代魅力 01:01:13 百年融合:从战后建筑到当代艺术祭 01:05:33 结语:建筑如何塑造社会精神 本期配乐 在高松的街头乱逛时,我意外走进了一家独立唱片店——MUSHROOM RECORDS。它不在闹市区,而是藏在安静的街角,店面不大,却充满了个性,像是时间在这里停留了一样。店里整齐摆放着各式黑胶唱片,空气里弥漫着一点旧木头和纸张的味道,我惊喜地淘到了一张 Al Green 的经典专辑《Is Love》。其中的两首歌 —— Love 和 I Wish You Were Here,就是今天节目的配乐。 Al Green - L-O-V-E (Love) Al Green - I Wish You Were Here -------------------- 🤔都看到这儿了,不如添加主播微信wassupchuck,加入周休三日听友群,不定期分享讨论各种旅行攻略与感受💬 --------------------

    1h12min
  5. 55. 濑户内海旅行容易忽略的“冷知识”,帮助你大大丰富旅行体验

    17 DE AGO.

    55. 濑户内海旅行容易忽略的“冷知识”,帮助你大大丰富旅行体验

    「濑户内海」第5期。 刚结束了一趟 10 天的旅行:从濑户内海艺术祭出发,再一路坐 JR 和新干线去了神户、大阪、京都,还在烈日下看了甲子园的高中棒球比赛。幸好公司每年夏天都会放一个小小的暑假,逼着大家去享受一下 work-life balance。 休息真的太重要了,而且是那种“彻底断电”的休息。不是边上厕所边刷手机、周末还在回消息,而是完全远离工作群,关掉电脑,去读书、看电影、远足或旅行。只有这种休息,才能让紧绷的都市人慢下来,找到真正的疗愈感。 这次出发前,我因为一个耗神的项目整个人都很紧绷。回来后却完全放松了,连开车时的焦虑感都消失了。最难忘的画面,是坐在濑户内海的大船上,手里拿着冰凉的精酿啤酒,海风呼呼吹着,岛屿起伏,海浪声伴着白色泡沫。那一小时的航行比任何通勤都更轻松愉快。 这趟旅行让我积累了很多选题,但这期节目我还是想聚焦濑户内海。很多节目聊过艺术祭,我想聊点不一样的:那些容易被忽略,却能让旅行体验更深刻的小知识。它们来自三个角度——濑户内海地区过去的历史与底色、跳岛时的个人观察、对高松这座被低估的城市的体验,以及最后当然少不了的吃喝。 好了,话不多说,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本期内容 00:20 前言:完全断电式休息才是真正的休息 04:15 概览:濑户内海旅行中的冷门知识与独特体验 PART 01 濑户内海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产业底色 11:16 天然港湾密集、航运便利的内海环境 15:00 濑户内海的超级客户“世界船王”包玉刚 20:05 工业财富与泡沫经济,催生艺术买家,积累艺术藏品 28:26 环境保护与再生历程:1973年《濑户内海环境保全临时措施法》 35:04 百年农业与丰饶渔场 40:22 孕育艺术与文化的人文沃土 PART 02 濑户内海艺术祭各岛的体验 44:00 在直岛修复被城市摧毁的感官 46:35 南寺:感受黑暗,也感受光明 53:12 ANDO MUSEUM:伟大与日常,皆藏于一座民宅之中 57:21 李禹焕美术馆,Benesse House,杉本博司回廊 59:13 地中美术馆:在禅意与光影中重新发现感官 01:05:52 直岛北部工业区:穿越时空般的体验。 01:09:03 丰岛:下船后别急着上大巴,随处走走会有惊喜。 01:13:40 男木岛:有趣的景观需要一些脚力 女木岛:曾是热门海滨度假胜地 01:17:55 犬岛与小豆岛 +岛上交通与跳岛交通的小建议 PART 03 高松市区为什么值得留1-2天? 01:20:23 从南到北,由旧到新的商店街漫步 01:25:46 百年时光精心营造而成的栗林公园 01:27:45 现代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的香川县厅 01:30:09 高松市唱片店的独特气质 01:34:46 岛屿与市区用餐选择建议 01:36:33 香川县美食推荐:居酒屋、乌冬面、面包与咖啡 01:42:44 尾声 本期播放的音乐 John Coltrane - Bessie's Blues John Coltrane - Wise One 本期相关的照片 -------------------- 🤔都看到这儿了,不如添加主播微信wassupchuck,加入周休三日听友群,不定期分享讨论各种旅行攻略与感受💬 --------------------

    1h45min
  6. 54. 从City Pop短暂的繁荣,理解什么是“经济上行的美”

    3 DE AGO.

    54. 从City Pop短暂的繁荣,理解什么是“经济上行的美”

    通过音乐我们就能对某个时代产生怀旧之情,尤其是那些我们未曾亲历过的年代。City Pop,这个诞生于70、80年代日本经济飞速上升期的音乐流派,在当下又重新火了起来。就像1984年竹内玛利亚和山下达郎共同创作的名曲《Plastic Love》,时隔几十年却因网络的二次传播,让新一代年轻人沉浸其中,重温那种理想主义的都市浪漫。 前段时间FUJI ROCK,山下达郎和夫人竹内玛利亚再次登台表演了这首City Pop名曲Plastic Love。两位都70多岁了还登台演出,真不容易。下面有评论说,这两位一开口,感觉经济又上行了。 音乐总能唤起属于某个时代的模糊回忆,虽然good old days不会回来了,但在某个这样的夜晚播放音乐,试图感受过去充满热情的理想主义时光,也许这样的感受,可以成为生活里的能量呢? 本期节目,我们围绕City Pop这种带有“经济上行的美”的音乐,聊聊它背后的社会氛围与文化背景。从泡沫经济年代的东京街头,到YouTube上掀起的怀旧潮流,我们一起探讨了怀旧为何如此打动人心,也回顾了70、80年代日本社会的辉煌与幻灭。 怀旧并非只是停留在过去,而是帮助我们重拾那些理想主义与乐观的力量。或许,正是因为今天缺少了对未来的笃定与热情,我们才会如此珍惜过去留下的那些温柔时光。 “只有当下过得不如意的人,才会怀念过去。”  2013年,我的朋友对我如是说,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怀旧之情似乎成了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共同的情绪,我们想念good old days。 这一期,我们来讲讲“泡沫经济的美学”。以City Pop为代表的旧日歌曲,为何成为当代人的精神疗愈? 本期内容 00:15从《Plastic Love》在FUJI ROCK重新登台,聊聊City Pop的复兴与怀旧音乐体验 02:52 山下达郎与竹内玛利亚:一首《Plastic Love》如何连接两个时代的听众? 04:50 City Pop背后的经济上行之美,为何重新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怀旧标杆? 07:16 回忆我的2013,那时候我生活的城市和工作的行业是怎样的状态? 11:19 过去的广告创意,曾经充满理想主义与人文温度 15:22 怀旧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或许是寻找迷失时的自己,或许是和朋友的灵魂共鸣 17:57 美好回忆所给予的力量,远比照片和朋友圈点赞重要得多 21:48 东京80年代泡沫经济:当东京房地产比整个美国还贵 27:08 从资产泡沫到经济硬着陆,浅谈经济泡沫对我的启示 30:13 索尼随身听与City Pop的兴起:当经济腾飞催生都市音乐浪潮 35:01 从风街到都市夜晚:日本City Pop到底唱了些什么,如何定义它的音乐特质? 38:33 山下达郎、杏里与80年代的City Pop黄金年代 44:09 千禧一代为何迷恋复古?互联网如何让City Pop重获新生? 48:01 70-80年代的度假音乐风格是都市人的精神归宿 50:03 东京奥运会与大阪世博会,经济高速发展期对音乐的影响 53:45 汽车与City Pop的兴起:都市的精神寄托 55:12 City Pop支线:YMO的电子音乐对未来科技的乐观主义精神 58:54 90年代初City Pop最后荣光:山下达郎《Christmas Eve》为何成为日本圣诞必听曲目? 01:06:44 怀旧是为了寻找曾经的理想主义,重新感受那个有希望、有热情的时代 本期配乐 1971|Happy End – 風をあつめて — 专辑:《風街ろまん / Kazemachi Roman》 1973|細野晴臣 – CHOO-CHOOガタゴト — 专辑:《HOSONO HOUSE》 1978|細野晴臣・鈴木茂・山下達郎 – コーラル・リーフ(珊瑚礁) — 专辑:《Pacific》 1979|Yellow Magic Orchestra – BEHIND THE MASK — 专辑:《Solid State Survivor》 1982|杏里 – Last Summer Whisper — 专辑:《Heaven Beach》 1983|当山ひとみ(Hitomi Tohyama) – CATHY — 专辑:《SEXY ROBOT》 1983|山下達郎 – Christmas Eve — 首收专辑:《Melodies》;1988 起因 JR Central「X’mas Express」广告长期爆红 1984|竹内まりや – Plastic Love — 首收专辑:《Variety》 1991|小田和正 – ラブ·ストーリーは突然に(突如其来的爱情),富士台剧《东京爱情故事》主题曲。

    1h11min
  7. 53. 买杂货为何让人感到快乐?打扫整理做饭的日常里又蕴含着什么能量?

    27 DE JUL.

    53. 买杂货为何让人感到快乐?打扫整理做饭的日常里又蕴含着什么能量?

    「东京体验指南」第十一期。 “自由之丘”,听起来就像是都市人心中的一场美梦。在东京,这个名字代表的是不疾不徐的生活节奏,街区里交错着小而精致的咖啡馆、甜品店、家居杂货和服饰买手店。不同于新宿、涩谷这样拥挤繁忙的中心地带,也不像银座、青山那样充满高端奢侈的气息,自由之丘最吸引人的地方恰恰是它“恰到好处的日常感”——热闹但不过于喧嚣,时尚却不失温暖生活的安心感。 许多人(是谁?)形容这里是“东京的小欧洲”,也有人称它为“生活家的朝圣地”,但我觉得,自由之丘其实更像一个迷你版的“理想社区”:商店与住宅区自然交织,逛街的人和买菜的人可以擦肩而过,喝咖啡的年轻人和遛狗的老人可以各得其乐。这种融合了日常与理想的街区氛围,让人一旦逛起来就很难停下脚步。 喜欢在日常里发现乐趣的人,就可以在自由之丘找到让自己快乐的东西。 阿润是喜欢吃甜点 ---- 这里也被称为“甜点之丘”🍰,法式经典与创意新作,皆安静地藏在小巷之中缓慢打磨。 而我喜欢逛自由之丘,因为我是一个家居爱好者,我喜欢购买各种各样的杂货,并且一点点通过这些东西改造我的舒适区。 这一期,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个区域有哪些值得去探索的小角落、小店铺,希望也能带给你一些生活美学的新灵感,或者干脆就在下次东京旅行时,把自由之丘安排进你的日程吧。 本期内容 00:00 闲聊开场:有的时候我会反思我为什么要住在市中心呢? 02:18 曾经迷恋市中心,现在却开始祛魅,为什么? 07:05 自由之丘:东京的“理想社区”之一 11:43 一站一社区,日本私铁的城市开发方式 15:09 关于私铁背后的“大手”(大企业) 20:42 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聊聊社区生长的两种方式 23:49 自下而上社区发展的重要推手,基层自治组织“商店会” 28:23 商店会的功能:打造街区文化,维护公共空间,甚至会谈判信用卡费率 35:07 甜品迷、咖啡控、家居达人,来自由之丘一个下午能干点啥? 42:14 家居爱好者必逛:Dulton, Today’s Special, D&Department Store 43:59 中古爱好者必逛:Tokyo Recycle 48:46 买“杂货”为何让人快乐?每一件小物是“自我叙事的道具” 56:00 每一件小物是“自我叙事的道具”,帮助讲述“我是怎样的人” 01:00:00 做饭、打扫、整理….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蕴含了什么能量 01:06:08 结尾闲谈:你买过什么让你生活变有趣的杂货? 本期播放的音乐 今天给大家推荐两首 Carpenters 的歌曲。 Carpenters - Close To You (They Long To Be) 这首歌最早在60年代被多位歌手演唱,却一直没火。直到被Carpenters以极简、温柔的方式重写了编曲,Karen那种轻声却穿透力极强的女中音,和堆叠得像“云团”一样的和声。这首歌收录于乐队 1970 年 8 月发行的专辑《Close to You》,Carpenters 的版本在 1970 年 5 月 14 日作为单曲面市后迅速登顶 Billboard Hot 100 榜单,四周稳占冠军,也是他们第一个全球性突破性作品  。这张专辑在美国和英国都创下佳绩,也因此让 Carpenters 在国际乐坛一举成名 Carpenters - The End Of The World 另一首是 Carpenters 翻唱的 “The End of the World”。原曲来自 Skeeter Davis(1962),是一首横跨乡村与流行榜的抒情名曲,后来被无数歌手翻唱,收录在 1973 年专辑《Now & Then》中的 medley 阵容里。原曲充满悲怆与伤感,而 Carpenters 用她们一贯的清淡细腻,将那种关于世界尽头的困惑和柔弱,转化为温柔的情绪力量。 本期相关照片 TODAY'S SPECIAL DULTON TOKYO RECYCLE D&DEPARTMENT STORE

    1h11min
  8. 52. 厌倦了逛商场?东京这几处非标商业让你重拾逛街乐趣

    20 DE JUL.

    52. 厌倦了逛商场?东京这几处非标商业让你重拾逛街乐趣

    「东京体验指南」第十期。 所谓非标商业,就是区别于传统购物中心、商场这样“标准化”的商业形态。过去,我们提到购物,大多想到的是百货大楼、购物商场这样的标准型空间,品牌组合相似、动线规整清晰,逛来逛去似乎都差不太多。但非标商业恰恰相反,它的关键词是个性化、小众、场景化和体验感。 非标商业空间,往往由城市的旧工业区、废弃仓库、铁路高架桥下、甚至是旧建筑改造而成,通过富有创意的设计,让每个店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故事与特色。它们吸引的,恰恰是那些厌倦了“标准化”、渴望与众不同体验的年轻人和创意族群。 非标商业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逛街这件事变得更具探索性和趣味性。如果你喜欢不一样的购物体验,不妨去试试看这些城市里的非标商业项目——它们总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本期内容 00:15 闲聊几句:最近大热天跑步到底图什么?湿热中的奔跑与跑后啤酒的犒赏 04:15 东京的非标商业怎么火起来的?藏在旧街区的那些神奇空间 10:23 聊聊上海老房子改造的非标商业体,凸显上海特色的城市更新 14:34 标准商场 v.s. 非标商业,本质区别不只是有没有空调和中庭 18:23 主理人、Pop-up、市集、社群,非标商业怎么玩出新花样 23:36 为什么说非标商业正好适合中国这个阶段?旧空间才有新故事 28:26 东京非标商业有哪几类?从高架下走出来的创意场域们 32:52 旧商场怎么改?涩谷、银座、大阪的“垂直街区”有点意思 35:09 下北泽的 reload 和 bonus track,从铁道旧址变身文化聚落 40:57 纯素饮食店、立饮居酒屋、豆子自烘实验店:下北泽的“街角惊喜学” 45:33 Bonus Track:广场、画廊、联合厨房与共享社区空间 47:45 本屋B&B能边喝啤酒边看书,还有一整面墙的讲座活动预告 54:07 Daikanyama T-Site 代官山茑屋是都市森林里的生活提案展厅 01:00:16 高架桥下也能变好逛?东京中目黑的改造项目给你一些灵感 01:05:51 涩谷PARCO将商场融入自然步道的动线 01:10:58 非标商业对城市生活有什么新的启示? 本期音乐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专辑来自于我最近在读的City Pop名曲名盘里介绍的《泰安洋行》,首次发行于1976 年,这是细野晴臣著名“热带三部曲”中的一作。专辑名取自他在随 Tin Pan Alley 巡演时于长崎唐人街偶遇的一家名叫“泰安洋行”的杂货店——听上去像一间开往世界诸港口的贸易公司,也暗示整张唱片的旅行感与跨国拼贴趣味。 整张专辑像一艘摇晃的邮轮,内容仿佛在香港、冲绳、东京、加勒比与想象中的南洋游荡,其中有翻唱也有原创,混合着爵士、摇滚、夏威夷氛围与日式旋律,评论者常提它延续《Tropical Dandy》的“邮轮巡航”感,曲中亦穿插对西方经典曲目的眨眼引用;若把细野晴臣后来说的“观光音乐”(sightseeing music) 理解为跨文化取样的雏形,《泰安洋行》已开启了这种可能性。 细野晴臣 - 東京Shyness Boy  细野晴臣 - 香港Blues 细野晴臣 - ChowChowDog 细野晴臣 - ExoticaLullaby 另附上本期提到的非标商业的导览图:

    1h20min

Sobre

一档关于休息的播客。 这是一档关于「休息」的播客,也是一个生活提案 --- 如果我们可以拥有更多闲暇,是否能够创造出更好的生活呢? 从旅行出发,回到城市,或踏入山野,探寻各种值得驻足思考的美好事物。 这档播客的听感是怎样的?朋友们说,感觉像晚上在我家客厅,一边听音乐,一边聊最近出去玩的感受。偶尔也会聊聊喜欢的影视和书籍。 关于主播:理想主义mkt(er),ENFJ,base上海。 「周休三日」目前可以在小宇宙,荔枝FM,豆瓣,Apple Podcast找到。

Você também pode gostar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