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班實驗室

OFF WORK LAB

不想上班,卻想探索第二人生的可能? 《不想上班實驗室》專為斜槓新手與副業探索者打造! 🎙 真實故事:邀請斜槓實踐者分享轉型經驗與挑戰。 💡 實用洞見:探討時間管理、興趣變現、斜槓心法。 📚 知識整理:不只Podcast,還有重點摘要、延伸資源。 少走冤枉路,找到屬於你的斜槓可能! 訂閱網站專欄: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ffworklab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每周五中午12:00上線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HÁ 22 H

    C19-3:給數位遊牧者的現實清單:收入・家人・人際 |到異地如何重建支持網 | Ryan 自由的代價

    🎧  C19-3:給數位遊牧者的現實清單:收入・家人・人際 |到異地如何重建支持網 | Ryan 自由的代價 為什麼有這一集? 因為「數位遊牧」被說得太夢幻了。這一集,Joey 與汪賊對談數位遊牧實踐者 Ryan(萊恩),把漂亮口號拆成可操作的現實:收入波動、家人溝通、人際重建、以及身體給你的警訊。 第一印象/一句話: Ryan 是把自由拉回可控的人——先把地基打穩,再談游牧。 關鍵內容以三個現實為軸: 其一是「金流現實」——自由接案本就不穩,穩定靠長約案源與可搜尋的內容資產(部落格+電子書),並用記時與月報理解時間花在哪裡。 其二是「關係現實」——到異地,不只搬家,還得重建支持網;Meetup、Coworking、walking tour 都是快速接軌的方法;他自曝「一個人最多撐三週」,孤獨會蠶食專業表現。 其三是「身體現實」——23 歲半年爆胖、胃食道逆流,醫師甚至警告三十幾歲可能老花;自由不是熬夜與劣光源下的代名詞。 我們學到什麼? 行動上,先寫一份「三關鍵預案」:收入(你的不綁地點現金流)、家人(如何清楚解釋可自給自足)、人際(到站後 72 小時社群計畫)。 其次,把創作產品化:用 SEO 科普吸引穩定流量,再把解題文章集結成書。 最後,設置健康底線與短期試跑:用 2–4 週的小規模遊牧驗證自己,而不是一口氣押上全部人生。 本集摘要 數位遊牧並非純粹自由,而是先處理收入、家庭、人際三個現實門檻。 自由接案的波動屬天生,穩定性仰賴長約型案源與可複製的內容資產。 Ryan 以「記時+月報」回看產出,據此與客戶理性談期程與費用。 電子書選題結合自身經驗與 SEO;塔羅主題因長尾搜尋而成為常賣品。 轉職類付費內容因可信度門檻與自身歷程不足,銷量相對有限。 Ryan 的創作路徑是「先解決自己的問題→寫成科普→集結成書」。 家庭溝通聚焦「如何賺錢與自給自足」,可有效降低長輩疑慮。 遊牧會打散原有人際,需主動用 Meetup、Coworking、walking tour 重建支持網。 Ryan 自評獨處極限約三週,孤獨會影響專業表現與情緒穩定。 健康是轉變觸發器;他在媒體業半年爆胖並出現胃食道逆流。 長期在不良光源下用眼,讓他被醫師警告「三十幾歲恐老花」。 他從「要一輩子遊牧?」轉為「可能改變生活型態」,實事求是地迭代選擇。 建議以短期實驗檢視適配度,而非一次性長期承諾。 電子報成為與讀者建立深度連結的核心渠道。 重排資源優先序:注意力與時間先於金錢,自由建立在可持續的節奏上。 本集語錄 「你要在各地重建你的交友圈。」 「收入、工作、旅遊什麼的,好像大家會覺得夢幻,但實際上是不一樣。」 「其實我還是在臺灣有工作,只是臺灣的工作並不是用受僱的方式。」 「如果你能解釋清楚說,你這樣可以賺錢,你這樣可以養活自己,那我相信很大的困難…溝通上的問題就可以解決。」 「我發現我自處的極限大概是三個禮拜。」 「遠親不如近鄰,我覺得在這時候就非常的重要。」 「我所有的工作都有計時。」 「我寫書呢第一個讀者是我自己。」 「我的眼科醫師已經告訴我,我在三十幾歲一定老花。」 「想的話就來試試,先給自己短期的機會試一下。」 想了解更多萊恩的【萊恩日誌】? 【萊恩日誌 | 數位游牧進行式】電子報、數位游牧教學、電子書與數位商品、關於萊恩 https://www.ryansdaily.com/ Portaly | 任意門 | https://portaly.cc/ryanidusu Ryan's Daily Shop | 日誌商城 | https://ryansdaily.oen.tw/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ryansdaily.tw/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ryansdaily.tw/ Podcast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ryansdaily 【汪賊睡碎念】 汪賊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aysay_liam/ 汪賊 YouTubr   https://www.youtube.com/@%E5%A4%A2%E8%A9%B1%E8%A3%BD%E4%BD%9C 汪賊 Threads  https://www.threads.com/@saysay_liam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5min
  2. HÁ 1 DIA

    C19-2:數位遊牧的神話與現實|Ryan:自由的條件、代價與做法 | 先在台灣練功|城市小鎮都是你的遊牧試點

    🎧 C19-2:數位遊牧的神話與現實|Ryan:自由的條件、代價與做法 | 先在台灣練功|城市小鎮都是你的遊牧試點 為什麼有這一集? 因為「數位遊牧=自由」這句話,被說得太美、也太輕。這集我們請到內容創作者 Ryan(萊恩),他把遊牧過成日常,也把被神化的想像拆回務實做法: 收入模式、移動門檻、斜槓抉擇,以及「玩與工作」如何同天切換。 第一印象/一句話: 他不是追浪的人,他是追「可控」的人——把彈性拿回自己手上。 關鍵內容分三層: 其一,去神化。數位遊牧的本質其實很簡單——收入不受地點限制即可;遠端受僱、自由接案、創業、個人品牌都能組合出你的現金流。 其二,設計現實。Ryan 不崇尚極限挑戰,他要先睡得好、吃得飽,再談移動;旅途中,每週至少保留一整天工作,把生活紀錄反哺為內容產出。 其三,斜槓判準。斜槓能讓心靈更完整,但時間一定更分裂;核心不是多,而是「加乘」與「擇一主軸」——慎選你想成為的人,其餘從簡。 我們聽完,能做什麼?三個行動: ① 先問自己要「邊玩邊工作」還是「玩與工切開」;策略會完全不同。 ② 盤點你的收入結構,至少配置一條「不綁地點」的現金流。 ③ 把斜槓改成產品思維:讓一次投入能多次販售,讓多重身份彼此加乘,而不只是把下班再上一次班。 自由不是逃離辦公室,而是把注意力、時間與金錢的順序擺正。 本集摘要 數位遊牧的核心是收入不受地點限制,而非浪漫移動本身。遠端受僱、自由接案、創業與個人品牌,是遊牧收入的四大管道。自由接案天生波動,關鍵在於開發長約型、可預期的案源。Ryan 以接案+創業並行,將內容資產作為長尾現金流。他主動把「玩與工」融合,每週至少留出一整天處理工作。他提醒先判斷自己是「邊玩邊工」還是「純玩後再工」,兩者策略不同。移動不求極限挑戰,先確保基本生活品質再談地點自由。在台灣也能練功式遊牧:以城市或小鎮為期中長的生活試點。大城市(如大阪、京都)有成熟遊牧社群,可不必頻繁移動也能接軌圈子。斜槓讓心靈更完整,但時間必然更破碎,需精挑主軸身份。真斜槓追求身份間的「加乘」而非零工式「相加」。若斜槓只帶來焦慮與不幸福,不如回到單一專業也無妨。工作是資源交換手段;最稀缺的資源順序是注意力、時間,最後才是金錢。體驗與記憶有複利效應,應在適齡階段投資於值得的經驗。去神化數位遊牧的同時,保留對自由的敬畏與自我管理。 本集語錄 「慎選你要斜槓的身份,慎選你想要成為的人。」「數位遊牧怎麼賺錢?其實數位遊牧它沒有嚴格的標準。」「你成為freelancer的這一天,你就應該知道(收入)是不穩定的。」「只要你的收入來源不受你的地點限制的話,你就可以選擇數位遊牧的方式生活。」「我現在不會追求這麼極限的生活,我覺得生活起碼要有最基本的保障。」「我往外移動追求的是心,追求的是好,而不是隻要不一樣就好。」「我願意為了這樣的生活付出代價。」「斜槓是會讓你的心靈更完整,但你的時間是更分裂。」「如果只是加一個斜槓,對我來說那就是打零工。」「不幸福就不要斜槓。」 想了解更多萊恩的【萊恩日誌】? 【萊恩日誌 | 數位游牧進行式】電子報、數位游牧教學、電子書與數位商品、關於萊恩 https://www.ryansdaily.com/ Portaly | 任意門 | https://portaly.cc/ryanidusu Ryan's Daily Shop | 日誌商城 | https://ryansdaily.oen.tw/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ryansdaily.tw/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ryansdaily.tw/ Podcast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ryansdaily 【汪賊睡碎念】 Youtube|聲音直播|https://www.youtube.com/@%E5%A4%A2%E8%A9%B1%E8%A3%BD%E4%BD%9C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saysay_liam/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saysay_liam Framer | 作品集、聯絡資訊 | https://vongzay.framer.website/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3min
  3. HÁ 4 DIAS

    C19-1:只工作不上班:Ryan 的數位遊牧進行式 | 金錢、時間、注意力:Ryan 的三層升級筆記 | 萊恩日誌 Ryan

    🎧 C19-1:只工作不上班:Ryan 的數位遊牧進行式 | 金錢、時間、注意力:Ryan 的三層升級筆記  為什麼有這一集? 因為 Ryan 把一句口號「只工作不上班」過成了現實,還把走法講得清楚到可複製。 這一集,我們請到內容創作者「萊恩日誌」的Ryan,他從媒體業起步、繞過金融業的朝九晚六,最後在日本京都定下“據點”,用部落格、Podcast、電子書,把「一次投入、多次販售」的內容資產做成現金流。 他不是單純追求遠方,而是先從最貼身的痛點—— 住:台北租屋的尊嚴與成本——出發,倒推自己的工作型態與地點自由。 第一印象/一句話: 一個說話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把時間要回來」這件事,他是認真的。 關鍵內容在三個翻轉: 其一,從「省錢存錢」轉為「提高單位時間價值」,不再用下班時間加班式接案,而是把服務產品化(電子書/網站/Podcast); 其二,從「上班地點固定」轉為「地點自由」,據點在京都、節奏在自己; 其三,從「金錢」到「時間」再到「注意力」的觀念升級,意識到真正被綁住的不是薪資條,而是注意力。 我們聽完,學到什麼?三個行動: ① 盤點你的「住」是否拖垮了你的工作與生活品質; ② 把手上的服務做成能重複販售的內容資產; ③ 練兩種底層能力——把話說清楚、把對的人找來——這是能跨產業、帶著走的職涯保險。 Ryan 用 200+ 天的數位遊牧,示範了一條務實卻動人的路: 先把生活過對,再談工作怎麼做多做遠。 本集摘要 Ryan 自媒體「Ryan 日誌」與同名 Podcast,已累積 200+ 天的數位遊牧實作。 他從媒體業學到兩件帶得走的能力:清楚表達、找到對的人說話。 媒體業低薪帶來財務壓力,他轉進金融業累積收入與規律作息。 金融業雖改善收入,但固定進辦公室讓時間被綁死。 他把「服務」變「產品」——電子書、部落格、Podcast,讓一次投入多次販售。 核心觀念升級:從金錢 → 時間 → 注意力的三層轉變。 他對居住品質與隱私的需求,推動他離開台北、轉向日本京都據點。 租屋挫折(即便願付更高租金仍租不到理想房)成為轉機。 地點自由不是觀光,是讓工作與生活節奏回到自己手上。 「只工作不上班」被他化為操作:彈性、可控、可複製的收入來源。 他強調與其拚時薪,不如提高單位時間的可販售性。 注意力是更高層的稀缺資源;社群創作要警惕消耗。 選城市的路徑與多數人相反:先確立生活條件,再設計工作型態。 遠端錄音首試成功,示範跨城訪談的工作可能。 兩項可立即練功:把話說清楚、把專家找進來。 本集語錄 「我已經願付價格提高了,然後我還是住不到我想住的房子。」 「為什麼我的眼光不能放開一點,離開臺北,離開臺灣。」 「至少我能講得清楚,我想要表達的內容。」 「我只要找到知道的人就好了。」 「我這樣的累積財富方式很慢,而且很笨,笨的理由就在於,因為我是靠出賣我的時間賺錢。」 「起碼我要讓我付出一次努力的時間,它可以被重複,被更多人同時使用。」 「我現在更重視的是,什麼樣的工作,什麼樣的生活型態,可以讓我回到時間是可以被我自己掌控。」 「經歷了金錢到時間到注意力這三個層次的轉變。」 「至少居住上的問題始終是我會考量為什麼我要好像委屈自己呢?」 「更重要的是彈性還在我自己這邊。我有把時間抓回來,對我來說這是最重要的。」 想了解更多萊恩的【萊恩日誌】? 【萊恩日誌 | 數位游牧進行式】電子報、數位游牧教學、電子書與數位商品、關於萊恩 https://www.ryansdaily.com/ Portaly | 任意門 | https://portaly.cc/ryanidusu Ryan's Daily Shop | 日誌商城 | https://ryansdaily.oen.tw/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ryansdaily.tw/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ryansdaily.tw/ Podcast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ryansdaily 【汪賊睡碎念】 Youtube|聲音直播|https://www.youtube.com/@%E5%A4%A2%E8%A9%B1%E8%A3%BD%E4%BD%9C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saysay_liam/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saysay_liam Framer | 作品集、聯絡資訊 | https://vongzay.framer.website/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2min
  4. 7 DE AGO.

    C18-5花絮:暢哥真心話 「16 歲前零 3C?」暢哥談華德福與自適應教育|家庭優先攻略:Work Less Make More

    🎧 C18-5花絮:暢哥真心話 「16 歲前零 3C?」暢哥談華德福與自適應教育|家庭優先攻略:Work Less Make More 為什麼有這一集? 上回「不想上班實驗室」聊完 All-in 與斜槓,聽眾對暢哥(于為暢)的“硬派專注論”仍意猶未盡。於是我們加開這支花絮,從「教育」切入——因為暢哥深信:如果社會的所有問題都可往源頭追,最後一定落在教育。  第一印象 / 一句話 他像掀桌的家長代表,開場第一句就反問:「為什麼讓巧虎教小孩,而不是爸媽自己教?」  關鍵內容 暢哥以自身「台灣小學+加拿大中學」的雙料經驗,對比東西方教育: 台式填鴨追 100 分,養出怕犯錯的學生;西方誇獎文化則勇於試錯。 他因此為女兒選擇華德福體系、16 歲前禁 3C,用「先人格、後成績」抵抗主流。 話鋒一轉,他狠狠質問職場父母:「買房背房貸值得你把孩子交給補習班嗎?」 並拋出工作與家庭的顛覆排序——Work Less Make More,真正要賺的是自由與陪伴。  我們學到了什麼? 教育核心=自適應力:成績只是副產品,能在亂世活得好才是目標。先釐清價值排序:家庭優先,工作與房產只是手段。華德福精神可移植:就算孩子不在實驗體系,也能透過做家事、戶外活動、限制螢幕去鍛鍊意志與好奇心。財務與時間都是課綱:練好投資與專業,換取「自由學習日」。聽完這集,也許你不會立刻把孩子轉學,但一定會在「孩子需要的是分數還是父母?」這題上,重新打分。 本集摘要 暢哥直指:東方教育用分數衡量一切,易削弱孩子自信。 西方以誇獎養成「先敢後精」的嘗試精神。 他為女兒挑華德福學校,強調人格與意志力才是根。 華德福規定 16 歲前禁用 3C、不看卡通,也拒絕排名競賽。 台灣父母多將教育外包,真正原因是工作與房貸把人綁死。 暢哥提出「Work Less Make More」:縮短工時、放大陪伴與自由。 租屋+投資往往優於買房,房貸其實是“自由稅”。 大學價值正從「知識門票」轉變為「人脈俱樂部」。 未來關鍵能力是自適應力,而非單一高分技能。 父母要突破結構,先自我成長,再給孩子更大的選項。 華德福精神可在日常實踐:做家事、戶外勞動、藝術創作。 給想斜槓或創業的人——暢哥只回三字:Just Do It。 本集語錄 「為什麼讓巧虎教孩子,而不是爸媽自己教?」 「美國考 98 分全班拍手,台灣考 99 分只會被問『為何不是 100?』」 「我考 99 分還感到愧疚,這才是教育最大的悲劇。」 「學校重點不是成績,是人格、好奇心和『勇於失敗』。」 「16 歲前禁止 3C——難,不代表不對。」 「房貸是現代人自願綁上的腳鐐,也是把孩子推開的距離。」 「你租屋,把頭期款拿去投資,報酬率往往贏過買房。」 「比較薪水?我寧選 300 萬收入加自由,而非 500 萬卻被工時控。」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自適應力,不是灌滿 ABC 或 123。」 「要斜槓、要第二人生?Just Do It.」 教育改革,華德福,家庭優先,WorkLessMakeMore,自適應力,台灣買房迷思,個人品牌,不想上班實驗室,于為暢,父母陪伴 想了解更多暢哥(于為暢)的【個人品牌大帝國】? 1) 【個人品牌大帝國】今年以結束,請敲碗暢哥2026也回台灣開! https://empire.wendellyu.com/?ck_subscriber_id=2133174540 2) 【暢想 2025】- 月付 $10 美金,週一至週五日更,網頁和電子報同步。 https://www.17smart.com/?ck_subscriber_id=2133174540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45min
  5. 7 DE AGO.

    C18-4花絮:暢哥真心話「我其實不太認同斜槓這個概念」、「凡人不會成功」重磅觀點爭辯下的斜槓迷思大拆解

    🎧 C18-4花絮:暢哥真心話「我其實不太認同斜槓這個概念」、「凡人不會成功」重磅觀點爭辯下的斜槓迷思大拆解 為什麼有這集? 在「不想上班實驗室」裡,來賓們常談斜槓與多工;然而本集出現一股逆風——個人品牌教練于為暢(暢哥)直言自己「不太認同斜槓」。理由簡單殘酷:凡事不上頂尖,就只能困在「中段」——沒有錢、沒有影響力,只剩疲憊。 「凡人就是不會成功。」聽來刺耳,但他認為應該先把一件事做到行業前段,賺到「呼吸不用算錢」的現金流,再考慮第二曲線;否則多線並行,只會全面平庸。 節目中,主持人 Joey 與 Emeline 代表多數上班族的處境——本業不討厭卻也不熱愛,副業才是真心的夢。但暢哥反覆追問:「那你為什麼不辭職?」逼出一般人的兩大前提:財務緩衝與專注投入。沒有前者,辭職是冒進;沒有後者,斜槓只是分心。 聽完這集,你會獲得三個行動價值: 檢查現金跑道:若離職後三-六個月就會斷糧,先練財務而非練斜槓。 鎖定唯一賽道:每天最精華的時間,只給那件可望進榜 Top 10% 的事。 預設「公開破釜沉舟」儀式:把 All in 的決定說出來,用外部壓力逼自己衝線。 暢哥的論調也許強硬,但在這個注意力分散的時代,這一記「只能選一條活路」的重拳,正好敲碎我們對分身術的浪漫想像。 本集摘要 暢哥主張:做任何事都應 All in,斜槓容易把人留在中段。 他認為「中段」=凡人,凡人不會成功。 建議新人創業先辭職,全心投入;否則難以衝破瓶頸。 Joey 指出多數人因財務壓力無法辭職,只能晚上副業。 暢哥回應:若無經濟餘裕,就先想辦法增強財務跑道。 若本業尚未做到前段,就不該分心經營副業。 財務安全是 All in 的必要條件,但非充分條件;關鍵仍是專注。 Emiline 觀察:節目裡多位成功斜槓者,本業其實也很優秀。 暢哥提醒:時間分給三五件事,只會讓每條賽道都平庸。 他把「做到頂尖→賺錢→再多線」視為正確順序。 Joey 以喜劇界的情境來舉例,All in也可能有風險,產業賽道也是重要考量 Joey分享自己讀書會副業帶來成就感,卻因公司眼光產生愧疚。 暢哥以「先證明自己能把一件事做到好」作結,呼籲專注心法。 本集金句 「All in。」「凡人就是不會成功。」「你不能全部都在中段,中段人就是一般人。」「錢只給頂尖的人,中間的是吃不夠。」「如果主業都做不好,你去經營副業只會分散精力。」「真想衝,就辭掉工作,沒有退路地拼。」「有錢以後再斜槓,順序別搞反。」「一次做好一件事,才有資格做第二件。」「很多人幫自己找藉口,其實就是不敢捨棄。」「先成為 Top 10%,再談多線發展。」 AllIn,中段困境,凡人迷思,專注力,個人品牌,斜槓神話,財務跑道,不想上班實驗室,頂尖法則 想了解更多暢哥(于為暢)的【個人品牌大帝國】? 1) 【個人品牌大帝國】今年以結束,請敲碗暢哥2026也回台灣開! https://empire.wendellyu.com/?ck_subscriber_id=2133174540 2) 【暢想 2025】- 月付 $10 美金,週一至週五日更,網頁和電子報同步。 https://www.17smart.com/?ck_subscriber_id=2133174540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2min
  6. 5 DE AGO.

    C18-3: Work in Public:在大眾面前摔跤的個人品牌練習 | 高調才是王道 | 于為暢點名三個世代的個人品牌突破點

    🎧 C18-3:一人公司 × 小而美生存術 | Work in Public:在大眾面前摔跤的個人品牌練習 | 高調才是王道 | 于為暢的自由工作與金錢尺度 為什麼有這一集? 「做個人品牌一定要很高調嗎?」「我四十歲才開始會不會太晚?」——這些橫亙在不同世代心頭的迷思,被個人品牌教練 于為暢(暢哥) 用一句話擊碎:「品牌沒有低調這回事,低調跟品牌互斥。」 初見暢哥,你會先被他的氣場撞擊——那不是張揚,而是一種篤定:「我被夢想叫醒,而不是鬧鐘。」 這份篤定,來自二十年日更、裸辭創業、把大公司縮成一人小而美的實踐。 在對談裡,他點名三種世代的突破點: 年輕人「nothing to lose,就先秀再說」; 中年人「專業滿檔卻愛面子,學會『不要臉』行銷」; 老年人「故事豐富,只缺網感,一旦補齊就能碾壓全場」。 他用自身經歷示範:從代理千萬預算到關掉辦公室、一筆一筆手開電子發票,只為保留「賺錢的具體感」;從部落格到 AI 時代,證明工具再變,核心仍是勇於 work in public——在眾目睽睽下摔跤、修正、再站起。 聽完這集,你會得到三個行動價值: ① 立刻丟掉偶包,每天至少一次公開「正在學」的過程; ② 為自己的世代對號入座,補上缺口——秀膽量、丟面子或練網感; ③ 在還不完美時先上線,讓市場而非腦內戲決定下一步。 這不只是品牌課,更是一堂「敢不敢被看見」的生命實驗。 本集摘要 個人品牌經營與「低調」互斥,必須被看見。暢哥自稱「被夢想叫醒」,平均睡 6-7 小時。他堅持一天兩餐、早午豐盛,維持高效創作。日常工作先大量 input(國外電子報、YouTube),再 output 成文章。遇到寫作卡關,就把段落貼給 GPT 續寫或給方向。仍手動複製貼上電子發票,保留「賺錢的具體快樂」。追求小而美——兩三千客戶足矣,拒絕無止盡擴張。曾聘四位員工後意識到失去自由,2016 轉型一人公司。部落客廣告市場在 2017 後凋零,他選擇回歸內容本業。年輕人缺專業但敢秀;中年人有專業卻愛面子;老年人故事多、要補網感。老年人若掌握網感,可「碾壓」其他世代。暢哥的生活哲學是「剛剛好,最好」,金錢與壓力皆適度即可。 本集語錄 「Work in public,就是要在大眾面前摔跤。」「我被夢想叫醒,而不是鬧鐘。」「品牌沒有低調,低調跟品牌互斥。」「你百分之一百二十的付出都不一定被看見,還怕什麼丟臉?」「中年人最大問題就是太要面子,不敢秀。」「年輕人 nothing to lose,就先秀再說。」「老年人只缺網感,一旦懂網感就能碾壓年輕人。」「我創業是為了自由,不是為了再管理員工。」「一張一張手開電子發票,讓我具體感受每一筆收入。」「所有事情『剛剛好,最好』——錢、時間、壓力都一樣。」 想了解更多暢哥(于為暢)的【個人品牌大帝國】? 1) 【個人品牌大帝國】今年以結束,請敲碗暢哥2026也回台灣開! https://empire.wendellyu.com/?ck_subscriber_id=2133174540 2) 【暢想 2025】- 月付 $10 美金,週一至週五日更,網頁和電子報同步。 https://www.17smart.com/?ck_subscriber_id=2133174540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1min
  7. 2 DE AGO.

    C18-2:暢哥的快樂導向賺錢學 | AI 時代的真實力|故事×專業×不要臉的三合一個人品牌術 | 個人品牌先驅者 于為暢(暢哥)

    🎧  C18-2:暢哥的快樂導向賺錢學 | AI 時代的真實力|故事×專業×不要臉的三合一個人品牌術  | 個人品牌先驅者 于為暢(暢哥)  為什麼有這集? 因為「追求斜槓=追求財務自由」早已是大家對斜槓的印象,但真正把多重收入變成天天快樂的人不多。個人品牌教練 于為暢(暢哥) 在節目裡把所有「斜槓迷思」一語道破: 斜槓不是妥協現實,而是放大自我;不是興趣或金錢,而是快樂導向;不是等準備好才出發,而是先 all-in、讓市場打臉再修正。 節目一開場,他就丟下震撼彈——「想做個人品牌,我一律建議願意辭職做!」這股「逼自己到絕境」的狠勁,貫穿整集:從裸辭創業、日更內容,到把「不要臉」當行銷最高指導原則。他以網拍、課程、諮詢等多管道說明「快樂分散=壓力分散」:不靠單一發薪日,而是把快樂拆成每天的小額進帳。 如果你還在等完美計畫、怕內容不夠好、怕臉丟大——暢哥給的唯一解方就是「先衝」。 沉澱永遠不會結束,市場永遠比你更誠實;與其在腦內空轉,不如一次次戳破「戳戳樂」,用失敗換進度條。聽完,你會得到三個行動指令:立刻出手、把快樂來源拆散、學會不要臉地出現。對所有渴望第二曲線的人來說,這是一堂把理論變現的實戰加速器。 本集摘要 斜槓讓能力與人生視角變「多面完整」,不是分裂。 上班族為薪水妥協;斜槓者在放大個人價值。 真正衡量斜槓的標準是「快樂分散度」,非單一收入。 多元收入=把壓力拆成小份量,每天都有活著的感覺。 想做個人品牌應立即進場,市場是最有效的驗證。 沒有任何時機是完美;等待只會放大內耗。 年輕人「nothing to lose」應越早 all-in、越快試錯。 失敗是戳戳樂:每戳一洞都增加命中率。 有內容卻不會行銷者,卡在「放不下面子」。 行銷關鍵是「不要臉」——先讓自己被看見再談質量。 「想紅」本身就是一種內容,高頻出現能養出流量。 AI 只能加速流程,無法取代真人的故事與心法積累。 本集語錄 「想做個人品牌,我一定願意辭職做——你為什麼要等?」 「如果今天不把你逼到絕境,你逼不出自己的潛力。」 「上班族才叫妥協,創業者回去打工才是妥協。」 「斜槓其實是『快樂導向』,跟收入或興趣無關。」 「快樂分散=壓力分散,把發薪日拆成三十天。」 「沒有任何時間是完美的,先出手再被市場打臉。」 「創業像戳戳樂——多戳幾洞,中獎率自然高。」 「行銷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臉,清高的人既不快樂也不有錢。」 「想紅本身就是內容,只要每天 show-up 就有人看。」 「AI 可以偽裝格式,偽裝不了你真實踩過的泥巴路。」 想了解更多暢哥(于為暢)的【個人品牌大帝國】? 1) 【個人品牌大帝國】8/3 最後名額,報的早不如報的巧。   https://empire.wendellyu.com/?ck_subscriber_id=2133174540 2) 【暢想 2025】- 月付 $10 美金,週一至週五日更,網頁和電子報同步。 https://www.17smart.com/?ck_subscriber_id=2133174540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3min
  8. 1 DE AGO.

    C18-1:想年收三百萬?先學會捨棄百萬年薪 | 自由+滋潤=可能:個人品牌大帝國的底層邏輯 | 個人品牌先驅者 于為暢(暢哥)

    🎧 C18-1:想年收三百萬?先學會捨棄百萬年薪 | 自由+滋潤=可能:個人品牌大帝國的底層邏輯 | 個人品牌先驅者 于為暢(暢哥)  為什麼有這集? 前一章我們才被言午老師「白天看病、晚上看命」的斜槓衝擊——原來一個人可以在醫師與命理師之間無縫切換。這回 C18 輪到言午老師的個人品牌導師,「外商總經理→全職部落客→個人品牌導師」的于為暢、暢哥登場。當我還在驚嘆身份翻面的極限,他卻老神在在地說:「想年收三百萬?先放棄百萬年薪。」那種把人生當 AB 測試、把趨勢當順風車的膽識,逼得我必須好好拆解——到底 選對風口+養出自信+練成方法論,能帶來什麼級別的自由與可能? 第一印象|一句話 「他把『一人公司 × 個人品牌大帝國 x 心法邏輯』當作工具箱,證明自由可以既滋潤又可複製。」 本集摘要 暢哥 30 歲即任外商總經理,卻因追求自由與陪伴女兒選擇裸辭。 百萬部落客比賽是他的行銷實驗,也啟動他對自媒體產業的信心。 與多位全職部落客交流後,他發現「自由且滋潤」並非幻想。 《每週工作 4 小時》讓他確信一人公司模式可行。 他提出「想年收 300 萬,先放棄 100 萬年薪」的捨得公式。 成功關鍵是「站在風口」:選對產業與趨勢>單點努力。 留學被老師當眾指認 “Look, this is a Chinese” 讓他跌到自卑谷底,也練成不再怯場的自信。 自信可後天養成:從具體、真誠的讚美開始,像結網一樣擴大。 個人品牌大帝國課以「1-3-5-7」架構:1 一人公司、3 階段、5 心法、7 底層邏輯。 課程從部落客 MBA 演化而來,因應醫師、律師等專業人士的變現需求。 他將個人品牌視為「藝術+原則」——心法對了就不會迷航。 高額學費未必必要;新手應多踩雷、多比較,辨識真貨。 線上課程在規劃中,但他堅持品質勝於速度。 重複學習有價值——重要內容要「反覆輸入」才能長成肌肉記憶。 現代多重身份是常態,系統化心法有助於斜槓者分階段升級。 本集語錄 「Look, this is a Chinese──那是我人生最自卑的時刻。」 「自由且滋潤,誰不想要?」 「如果你想要年收三百萬,第一件事情就是放棄百萬年薪。」 「找工作一定要選對趨勢、選對產業,這才是王道。」 「部落客是一門藝術,但有原則可循。」 「心法跟底層邏輯對了,怎麼走都還在航道上。」 「自信可以培養:從一句具體、真誠的誇獎開始。」 「重要的東西,就該反覆講,讓它刻進腦子。」 「騎驢找馬沒錯──找到馬以後,還要去找更好的馬。」 想了解更多暢哥(于為暢)的【個人品牌大帝國】? 1) 【個人品牌大帝國】8/3 最後名額,報的早不如報的巧。   https://empire.wendellyu.com/?ck_subscriber_id=2133174540 2) 【暢想 2025】- 月付 $10 美金,週一至週五日更,網頁和電子報同步。 https://www.17smart.com/?ck_subscriber_id=2133174540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9min

Sobre

不想上班,卻想探索第二人生的可能? 《不想上班實驗室》專為斜槓新手與副業探索者打造! 🎙 真實故事:邀請斜槓實踐者分享轉型經驗與挑戰。 💡 實用洞見:探討時間管理、興趣變現、斜槓心法。 📚 知識整理:不只Podcast,還有重點摘要、延伸資源。 少走冤枉路,找到屬於你的斜槓可能! 訂閱網站專欄: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ffworklab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每周五中午12:00上線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Você também pode gostar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