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開玩笑,竟然變被告?
本集節目重點:
1、孩子的一句玩笑,可能踩到法律紅線
2、正當防衛不等於可以「打回去」
3、取綽號並不好笑,反而可能是霸凌的起點
4、同理心的養成,才能讓孩子懂得尊重和界線
5、用小帳匿名攻擊,也可能構成公然侮辱
6、手機什麼時候給?怎麼給?家長不能只想年齡
7、好的親子關係,孩子有事才會第一時間告訴你
很多青少年不清楚法律的界限,總以一句「我只是開玩笑」為自己辯解。資深少年調查保護官吉靜如,從三十年第一線經驗中看見,無論是網路攻擊、P圖惡搞,還是轉傳隱私照,這些看似無惡意的行為,其實已經觸法。
長年走入校園宣導法治教育,吉靜如觀察:「從疫情解封到現在,網路的事情跟馬路的事情幾乎都結合在一起,大人、學校也愈來愈難介入。」至於手機問題,與其強硬禁止,不如理解孩子的需求動機:「你如果一味地不給,他就有辦法用其他方式去解決,最後只會從頭到尾封鎖你。」
真正的影響力,來自親子關係。吉官語重心長地說:「讓孩子聽話的前提,是親子關係要好,而這段關係,在國小階段就要打好基礎。」法律是最後一道防線,但父母的陪伴,才是孩子最安全的保護網。
-
📖 波隆那入選插畫家貓魚原創繪本《怪獸媽媽》台文版
✨榮獲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兒童及青少年獎」首獎
寶寶還沒出生,怪獸媽媽就已經深深愛著他,
她想把世界上最好的都給寶寶,並且永遠保護他。
❤️插畫家貓魚最貼近媽媽心聲的創作
❤️獻給所有深愛孩子而跌跌撞撞的母親們
❤️寫給全天下媽媽們的暖心情書
>>博客來:https://bookstw.link/83uxmu
>>誠品:https://cwgvfp.pse.is/83uybb
>>momo:https://cwgvfp.pse.is/83uyf4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Informações
- Podcast
- FrequênciaSemanal
- Publicado11 de setembro de 2025 às 09:00 UTC
- Duração49min
- Episódio103
- ClassificaçãoLiv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