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心理學博士電台

【EP212】民主是集體智慧?還是集體盲從?從公共財實驗聊選舉與投票行為


最近的罷免投票結果讓不少人百感交集:支持者感到挫敗,不支持者則鬆了一口氣。但這背後反映的,不只是政治操作,更是選民心理的集體縮影。

這集節目,我們不只聊聊台灣最新的選舉現象,更深入探討——民主制度到底是集體理性?還是感覺導向的盲從?

我們從 Fehr 和 Gächter(2000)經典的「公共財遊戲」出發,揭示人性中對集體貢獻的猶豫與自利傾向。當大家都可以選擇貢獻或搭便車,我們會怎麼做?這和民主制度有什麼關聯?
此外,我們也會談:

  • 為何人們寧可支持給自己好處的政見,即使那是全民財政災難?
  • 為什麼像「Make America Great Again」這樣空泛卻情緒充沛的口號,反而更有選票?
  • 投票行為是否真是建立在資訊與理性上,還是只是事後找理由的感情表達?
  • 哲學家 Jason Brennan 提出:若選民普遍缺乏政治知識,那麼民主投票真的公平嗎?


我們不打算給出簡單答案,但我們想邀請你一起思考:在這樣的制度下,我們還能做些什麼,讓民主更不那麼令人沮喪?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