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要聊一個結合心理學與科技的前沿議題 —— 機器人能不能成為我們的「認知測驗師」? 隨著人口老化,阿茲海默症和失智症成為全球都關注的重大議題。而「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正是失智症之前的一個關鍵階段。早期發現、早期介入,對延緩病程至關重要。但傳統的紙筆測驗(像是 MMSE 迷你精神狀態檢查)常常帶來一些困擾:病人會覺得緊張、焦慮,甚至有「被評價」的壓力,還需要照護者和醫護人員大量協助。 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既能保持測驗的準確性,又能減少患者的不適呢?這就是今天要介紹的研究突破 —— 人形機器人 Pepper 上場了! 這項來自義大利的研究找來了 100 位確診為 MCI 的長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由心理師用傳統方式進行測驗,另一組則由 Pepper 機器人來執行同樣的 MMSE 認知測驗。結果非常驚人: 準確度方面:Pepper 測得的分數與心理師沒有顯著差異,代表它的專業度不輸人類。 情緒體驗方面:90% 的受試者在 Pepper 組表示「完全不覺得挫折」,相比心理師組只有 40%。更有 92% 的人願意下次再用 Pepper 來做測驗。患者普遍覺得「機器人比較不會評價自己」,因此更能放鬆作答。 除了這些,Pepper 還整合了 AI 模組,可以即時記錄正確率、反應時間,甚至將數據上傳雲端,進行更精準的分析與預測。研究顯示,它對於判斷認知退化的準確率達到 86%,特異度高達 91%。換句話說,它不只是一個「測驗助手」,還可能成為醫療團隊的「早期預警系統」。 這項研究給我們描繪了一個未來的場景: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住在偏鄉或行動不便的長輩,也能透過機器人,在家中就獲得便利的認知篩檢與長期追蹤。而對醫療人力吃緊的社會,這更可能是一大助力。當然,研究也有侷限,例如樣本數仍有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接受度需要更多檢驗。但整體而言,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訊號 —— 科技不只是在診斷上提供幫助,更能讓病人以更舒服的方式面對疾病。 📚 參考文獻 Formica, C., Giambò, F. M., Latella, D., Bonanno, L., Lombardo, M., Tomarchio, O., Marra, A., Alagna, A., Bonanno, C., Quartarone, A., & Marino, S. (2025). Humanoid robots for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From evaluation to the future of AI-driven data prediction system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6, 1579626.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5.1579626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