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社群。敲敲門

黃聿清(小黃老師)、夥伴注意(信如、伯謙)
科技。社群。敲敲門

每週六上午10:00播出 帶你認識科技與社群領域中的社會創新可能性✨ ⁡ 線上平台皆可收聽 臺北廣播電台📻科技社群敲敲門 ⁡ 𝟮𝟬𝟮𝟰年聯合執行團隊 @夥伴注意 📬𝗸𝗻𝗼𝗰𝗸𝗸𝗻𝗼𝗰𝗸.𝗿𝗮𝗱𝗶𝗼@𝗴𝗺𝗮𝗶𝗹.𝗰𝗼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EP217|媒體素養教育進化論:從Z世代到過曝世代的教室挑戰! #媒體素養Easy Talk ft. 陳炳宏教授

    HÁ 12 H

    EP217|媒體素養教育進化論:從Z世代到過曝世代的教室挑戰! #媒體素養Easy Talk ft. 陳炳宏教授

    「現在的學生好像越來越難專心?」 「不,他們只是比你更忙!」 ​ Tiktok、threads、instagram…… 現代學生的世界充滿數位刺激,他們切換訊息的速度極快,卻也可能陷入資訊過載、專注力降低的困境。這群「過曝世代」的孩子,與曾被廣泛討論的Z世代不同,他們從出生就活在智慧型手機與社群網路的環境中,這將如何影響未來的學習方式? ​ ​ #關於過曝世代 過曝世代大約出生於2008年後,他們不像Z世代經歷過網路從無到有的變遷,而是一開始就被迫地活在數位世界中。這不僅改變了他們的學習習慣,也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與社交模式。有人說過曝世代的孩子擁有更強的數位適應力,但也可能面臨更高的焦慮與不快樂。 ​ #教育現場的挑戰 許多老師已經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比以往更傾向快速找到答案,而非深入思考。他們擅長多工處理,但也更容易被外界干擾。對於老師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如何在教室內創造能夠吸引他們的學習環境?如何運用數位工具,讓他們在習慣的媒介中高效學習? ​ ​ 本週《科技社群敲敲門》,我們再次邀請到主持群及陳炳宏教授一起討論:「當過曝世代進入大學教室,媒體素養教育該如何進化?」同時回顧媒體識讀教育歷史,開箱媒體素養教育進化論! ​ 2/22(六)上午10點,一起來了解過曝世代的學習模式,思考媒體素養教育如何與時俱進! ​ ✒︎ 本集Guest|陳炳宏教授 ✒︎ 必聽劃重點 🎙 什麼是「過曝世代」?他們與Z世代的差異 🎙 現在的大學生如何學習?老師觀察到的變化 🎙 過曝世代真的更不快樂嗎?影響因素是什麼? 🎙 面對新世代,教育者該如何調整教學策略? 🎙 媒體素養教育的發展歷史與未來方向 ​ 科技。社群。敲敲門 每週六上午10:00,跟我們一起尋找科技與社群領域中的社會創新可能性✨ 合作邀約請洽 📬 𝗸𝗻𝗼𝗰𝗸𝗸𝗻𝗼𝗰𝗸.𝗿𝗮𝗱𝗶𝗼@𝗴𝗺𝗮𝗶𝗹.𝗰𝗼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49min
  2. EP216|當學習不再被框架限制——自學力團隊用社群分享自主學習新可能 ft. 《自學力 製學例》浚齊 & 孜晏

    HÁ 20 H

    EP216|當學習不再被框架限制——自學力團隊用社群分享自主學習新可能 ft. 《自學力 製學例》浚齊 & 孜晏

    在傳統教育體制之外,還有一群年輕人,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學習。他們不是學校體制內的學生,而是自學生,透過網路與社群連結資源、分享經驗,推動自主學習的可能性。 ​ 本週《科技社群敲敲門》,我們邀請到《自學力 製學例》團隊的浚齊與孜晏,分享他們如何透過社群媒體與數位平台,分享自學歷程,幫助更多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 自學力團隊的成員來自不同縣市,卻透過社群網路凝聚在一起。他們的起心動念,來自對現行教育體制的觀察,發現許多學生希望有更多學習自主權,卻缺乏資源與方向。於是,他們選擇在社群上號召夥伴,分享自學經驗,開設網站、YouTube、Podcast、迷你刊物等,讓學生能夠獲取資訊、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 #從自學者到推動者,自學力如何「製學例」? 推廣自主學習的過程,浚齊 & 孜晏談起,他們並不是想要告訴大家哪種學習方式最好。而是希望成為那些想踏出最後一步的人的助力,給予他們勇氣和陪伴。讓學生、家長、甚至社會大眾,理解「學習可以有更多可能」。自學力團隊的行動,不僅是一場自我實踐,也是一場挑戰,透過社群分享連結起不同的學習樣貌。 ​ ​ 2/15(六)上午10:00,一起來聽聽這群年輕人如何用社群發揮影響力,打造「自學力」的新時代! ​ ✒︎ 本集Guest|《自學力 製學例》團隊創辦人浚齊 & 孜晏 ✒︎ 追蹤《自學力 製學例》:https://www.ability-of-self-studying.tw/ ​ ✒︎ 必聽劃重點 🎙「自學力」,如何「製學例」? 🎙為何選擇用社群推廣自主學習? 🎙自學生面臨的挑戰與自學的核心精神 🎙經營多平台分享學習資源的策略與挑戰 🎙自學如何創造影響?社群連結的改變故事 ​ ​ 科技。社群。敲敲門 每週六上午10:00,跟我們一起尋找科技與社群領域中的社會創新可能性✨ 合作邀約請洽 📬 𝗸𝗻𝗼𝗰𝗸𝗸𝗻𝗼𝗰𝗸.𝗿𝗮𝗱𝗶𝗼@𝗴𝗺𝗮𝗶𝗹.𝗰𝗼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49min
  3. EP215|從金穗獎紀錄片到Podcast,用影像與聲音紀錄身障者的出口與無限可能 ft. 潘瑋杰導演

    8 DE FEV.

    EP215|從金穗獎紀錄片到Podcast,用影像與聲音紀錄身障者的出口與無限可能 ft. 潘瑋杰導演

    讀設計,卻選擇拍片;拿起攝影機,不會拍紀錄片,就去聽講座;怕講座上問問題丟臉,就跑去廁所堵導演。 房間裡貼滿便條紙,全是紀錄片的畫面素材。曾不被家人老師看好,卻憑努力拿下金穗獎,開設影像公司,一切只為記錄下那些一個個熱血又真誠的努力身影。 ​ #他是潘瑋杰導演 本週《科技社群敲敲門》,邀請紀錄片導演 & Podcast 主持人 潘瑋杰,分享他如何透過影像與聲音,記錄身障者的故事,推動身障棒球運動,讓更多人理解障礙者的努力與價值。 ​ 潘導演的生命由三個元素串起——棒球、攝影機、麥克風。 ⚾️棒球,是改變他生命的開始。從小因高燒導致左手萎縮。曾沒有自信的少年,因為站上棒球場,而開始找到人生熱情,也讓他投入推動身障棒球的發展,創辦中華民國身障棒壘球協會; ​ 🎥攝影機,是他記錄身障運動員努力的工具,以他最愛的棒球運動為題,《出口:夢想肢戰》成為了他拿下金穗獎的得獎紀錄片,記錄身障棒球選手如何突破身體與環境的限制。 ​ 🎤麥克風,則成為他講述故事的平台,透過《The Way Out 身障的出口》Podcast,讓身心障礙運動員、職人的經歷被世界聽見。 ​ 不論影像或聲音,潘瑋杰導演都在為身障者發聲。他的作品不僅紀錄身障者的故事,更推動身障棒球、運動平權,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出口」。他相信媒體的力量,能讓身障運動與平權議題被更多人關注,改變社會對身障者的刻板印象! ​ 2/8(六)上午10:00,一起來聽潘導演熱血沸騰的人生故事🔥 ​ ✒︎ 本集Guest|紀錄片導演 & Podcast 主持人 潘瑋杰 ✒︎ 必聽劃重點 🎙棒球、攝影機、麥克風組織而成的生命故事 🎙身障棒球的推廣契機與紀錄片拍攝歷程 🎙為何從影像轉向 Podcast 記錄身障者故事? 🎙身障職人訪談:最震撼的生命故事 🎙社群媒體如何推動身障者運動平權? ​ 科技。社群。敲敲門 每週六上午10:00,跟我們一起尋找科技與社群領域中的社會創新可能性✨ 合作邀約請洽 📬 𝗸𝗻𝗼𝗰𝗸𝗸𝗻𝗼𝗰𝗸.𝗿𝗮𝗱𝗶𝗼@𝗴𝗺𝗮𝗶𝗹.𝗰𝗼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47min
  4. EP213|讓眼睛說話:用眼動科技支持重度身障者,為夢想接力 ft. 目目非營利 Jenny & Rebecca  ​

    25 DE JAN.

    EP213|讓眼睛說話:用眼動科技支持重度身障者,為夢想接力 ft. 目目非營利 Jenny & Rebecca ​

    用眼睛打開和世界說話的窗!科技如何為重度身障者帶來全新可能性? 科技系列再+1!本週超強組織來做客!歡迎 目目非營利 ✨✨ ​ #用眼動科技開啟生命的不同可能 「癱瘓的病人無法出聲表達需求,難道生命就只剩下病床上的天花板?」 目目非營利的誕生,是因為創辦人Jenny看見重度身障者與社會間的巨大鴻溝。 他們選擇以「眼動科技」作為橋梁,從最初回應單點需求的「眼動叫人鈴」系統,到一步步看見眼動打開的更多可能性,陸續開發眼動圖卡、眼動滑鼠......透過技術讓身障者能使用眼睛操控電腦、溝通工具,甚至學習技能或參與職場。目目相信,科技能為這群勇敢的生命帶來更大的舞台。 ​ #能表達自己是非常珍貴的一件事  目目夥伴分享:許多重症孩童沒有口語能力,很多爸媽無從得知孩子有沒有認知?但學習眼動科技之後,他們才知道原來孩子認得自己,甚至能透過眼動裝置獨立拼湊句子,表達自己的需求,喜歡和不喜歡什麼。那時他們才了解到,原來眼動科技真的搭建起了孩子與世界的橋樑。 ​ 目目非營利專注於推動科技融入公益,從成立之初便以「重度身障者」為核心服務對象,全台灣 3歲到99歲的重度身障者都可以接受不同方案的眼動公益課程。(曾經來過節目的 #陳景維 維維 就也是參與《身障青年夢想接力計畫》的學員之一!)他們也致力於培育專業的眼動老師,努力將眼動科技送到台灣各處需要的障礙者面前。 ​ 1/25(六)上午10點,一起來了解目目如何透過眼動科技搭建起身障者與世界的橋樑? ​ ​ ​ ✒︎ 本集Guest|目目非營利夥伴 Jenny&Rebecca ​ ✒︎ 看更多目目專案:https://muve.org.tw/projects ✒︎ 目目最近在舉辦線上影展喔!來看看【光是你的凝視,就穿透了心中那一道光|目目非營利 線上策展】:https://bit.ly/42kg86l ​ ✒︎ 必聽劃重點 🎙癱瘓的病人,人生就只剩下天花板嗎? 🎙什麼是眼動科技?需要付很多費用嗎? 🎙我是身障者,我該如何使用眼動設備? 🎙身障青年夢想接力計畫 🎙來到目目,最感動的一刻 ​ 科技。社群。敲敲門 每週六上午10:00,跟我們一起尋找科技與社群領域中的社會創新可能性✨ 合作邀約請洽 📬 𝗸𝗻𝗼𝗰𝗸𝗸𝗻𝗼𝗰𝗸.𝗿𝗮𝗱𝗶𝗼@𝗴𝗺𝗮𝗶𝗹.𝗰𝗼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0min
  5. EP212|AI與紀錄片的交會:周家榮導演如何用科技復原記憶? ft. 周家榮導演

    18 DE JAN.

    EP212|AI與紀錄片的交會:周家榮導演如何用科技復原記憶? ft. 周家榮導演

    AI生成再進化!你聽過用AI做的紀錄片嗎? 《科技社群敲敲門》本週邀請到紀錄片導演周家榮,導演擅長實際融入被攝者生活,以溫厚細膩的陪伴視角側寫主角日常,曾以拍攝心智障礙者紀錄片《阿貴的異想世界》聞名。希望能以紀錄片帶出不同人的獨特。 ​ 這一次邀請到導演,源自於周導演與小黃老師合作的「生命故事書」專案。小黃老師將已逝父親的生命經歷整理成書,煩惱許多回憶存在過去、手中僅存幾張模糊的黑白照片,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重現」父親過往的英勇風采?便找上多年好友的周家榮導演,合作了一部用AI製成的紀錄片。 ​ #就像拍攝機器從大變小 周家榮導演對AI生成技術本就有濃厚興趣,他說這就像一種新的創作方式。就像從以前拍紀錄片到現在,機器越變越小台,帶來過往大機器拍不到的特殊角度;就像當手機出現,讓人人都有機會拿起相機紀錄故事。 ​ #你對世界有多好奇 導演分享,不論是以AI生成或以鏡頭捕捉,核心都是如何傳遞「情感」,拍紀錄片的核心是陪伴,你要愛上那位拍攝者;選擇紀錄什麼的核心是觸動,你喜歡、你想要......不論創作媒介為何,都起源於你對世界的好奇。 ​ 真摯的情感結合AI技術,從紀錄現場到重現回憶,探索影像的無限可能! ​ 🎥 AI是影像的未來式?還是現在進行式? 1/18(六)早上10:00,一起見證AI與紀錄片的交會! ​ ✒︎ 本集Guest|紀錄片導演 周家榮 ​ ✒︎ 必聽劃重點 🎙AI如何彌補影像遺憾與延續記憶 🎙從真實紀錄到AI創作的轉變 🎙「紀錄片」,真的「真實」嗎? 🎙AI是否改變紀錄片敘事方式? 🎙導演眼中的AI創作未來 ​ 科技。社群。敲敲門 每週六上午10:00,跟我們一起尋找科技與社群領域中的社會創新可能性✨ 合作邀約請洽 📬 𝗸𝗻𝗼𝗰𝗸𝗸𝗻𝗼𝗰𝗸.𝗿𝗮𝗱𝗶𝗼@𝗴𝗺𝗮𝗶𝗹.𝗰𝗼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1min
  6. EP211|AI好閨蜜與企業顧問:蒲公英創意商業研究所 ChatGPT 創新應用全解析!ft.執行長劉虔瑋、業務總監黃智弘  ​

    11 DE JAN.

    EP211|AI好閨蜜與企業顧問:蒲公英創意商業研究所 ChatGPT 創新應用全解析!ft.執行長劉虔瑋、業務總監黃智弘 ​

    誰說AI冷冰冰?蒲公英創意商業研究所讓AI成為你的心理諮詢好閨蜜! ​ 大家說2023是AI元年,蒲公英創意商業研究所早早就看見AI商機。執行長劉虔瑋是做廣告起家,曾任電通集團創意總監,過往的廣告思維讓他早已習慣看見人們痛點,當AI出現,他們也在想:AI能幫人們解決什麼問題? ​ 於是,精通心理學、心理諮商專業知識的「AI心理諮詢好閨蜜」登場。希望解決現代人有壓力卻無人傾訴的問題,除了提供24小時即時回應,也設定轉介機制,當用戶談及危險字詞時發警示訊息、也能提供合作的專業心理師資源給用戶。 ​ #AI不是為了來取代人類 業務總監黃智弘強調,他們推出多項AI服務,從AI心理諮詢好閨蜜到可以帶領禱告的AI牧師,但從來不是想取代真實人類,而是要協助人類提高效率。 比如他們看見台灣中小企業需要企業顧問協助,但是又無法負擔高額費用。便推出AI顧問,讓AI先協助提供常見問題回覆,希望能協助專業顧問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就能以較短的服務時間(價格)提供服務、也能讓企業負擔得起,達成雙贏局面。 ​ AI究竟還有哪些應用?AI好閨蜜最初是因為和身障協會的合作而開發?! 1/11(六) 早上10:00一起來收聽:蒲公英創意商業研究所 ChatGPT 創新應用全解析! ​ ​ ✒︎ 本集Guest|蒲公英創意商業研究所 執行長劉虔瑋、業務總監黃智弘 ​ ✒︎ 必聽劃重點  🎙AI懂情緒嗎?AI心理諮詢好閨蜜! 🎙餵好數據就成功?你的數據可信嗎? 🎙宗教也能結合AI!AI牧師帶你禱告 🎙解決中小企業痛點,AI企業顧問創造雙贏 🎙AI時代可能無限,最重要的是? ​ 科技。社群。敲敲門 每週六上午10:00,跟我們一起尋找科技與社群領域中的社會創新可能性✨ 合作邀約請洽 📬 𝗸𝗻𝗼𝗰𝗸𝗸𝗻𝗼𝗰𝗸.𝗿𝗮𝗱𝗶𝗼@𝗴𝗺𝗮𝗶𝗹.𝗰𝗼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0min

Sobre

每週六上午10:00播出 帶你認識科技與社群領域中的社會創新可能性✨ ⁡ 線上平台皆可收聽 臺北廣播電台📻科技社群敲敲門 ⁡ 𝟮𝟬𝟮𝟰年聯合執行團隊 @夥伴注意 📬𝗸𝗻𝗼𝗰𝗸𝗸𝗻𝗼𝗰𝗸.𝗿𝗮𝗱𝗶𝗼@𝗴𝗺𝗮𝗶𝗹.𝗰𝗼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Você também pode gostar de

Para ouvir episódios explícitos, inicie sessão.

Fique por dentro deste podcast

Inicie sessão ou crie uma conta para seguir podcasts, salvar episódios e receber as atualizações mais recentes.

Selecionar um país ou região

África, Oriente Médio e Índia

Ásia‑Pacífico

Europa

América Latina e Caribe

Estados Unidos e Canad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