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Healthy Relationship》

姜尚文心理師,朴世光心理師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Healthy Relationship》

這個節目將會透過「心理學的知識」 深入淺出的來聊聊與人相處上的難題,建立人與人的「好關係」, 「一份好關係」將會帶來與人親近的歸屬感, 尊重彼此的人際界線,保持情緒的穩定輕鬆, 使工作更有效率,增添生活的幸福度。 無論是與伴侶、父母、親子、朋友、同事、上司相處上的點點滴滴, 有任何想聽的,或任何疑問,歡迎您告訴我們, 我們將與您分享,為關係調味加料,找回關係中自在的感受 節目內容有 《美味關係實驗室》, 主持人為姜尚文心理師 將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透過例子的分享, 探討多元的話題,深入淺出探討關係上的話題, 讓心理的需要不再是問題,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回到自在做自己的美好狀態。 節目將會在每周更新。 《心靈元氣廚房》 主持人為朴世光心理師 來一點正能量,甦醒我們的頭腦, 讓我們的心情也變得輕鬆一些, 開始每天的工作和努力。 本節目以生活小故事為食材,用名言佳句來調味, 觸動心靈的味蕾,滿足心靈的胃口。 有個信念來生活,將使人感到更有意義, 工作也更有效率,對自己也更加滿意。 節目將會在每週更新。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真摯的想陪伴你,一起面對今天的生活, 歡迎訂閱我們的節目,歡迎您的加入和收聽。謝謝。 更多的好資訊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的 FB https://reurl.cc/g02jvb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的 官網 https://humanitarian-love.com/ 暖心全人諮商信箱 warmheart1099@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HÁ 6 DIAS

    EP273「別被內疚感所掌控,跟情緒嘞索說掰掰!!!」by 姜尚文心理師

    當金曲歌后徐佳瑩發現在 Uber Eats 上(應該)都點得到,居然狂點一波! 雖然點不到白馬和失落沙洲,但香水、辣椒或其他吃的用的都點得到~ 快上 Uber Eats 想要的都點點看 ⮕ https://fstry.pse.is/7tgfyg —— 以上為 KKBOX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月城南廣告】Podcast 製作服務 聯繫信箱:podcast@lumosads.biz 腳本企劃 | 錄音剪輯 | 創立頻道統包服務 月城南官網: https://fstry.pse.is/7uvfnh ——以上廣告由 Firstory 與【月城南廣告】共同執行—— 許多人常被內疚感所掌控,因此無法拒絕別人的要求,答應之後又覺得後悔, 如何區分正常的內疚感和做錯事的罪惡感,希望本節目可以提供好訊息。跟情緒嘞索說掰掰 本集節目由姜尚文諮商心理師主講,探討「愧疚誘導」這一概念,指出它常發生在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中,如老闆對下屬、伴侶之間、父母對孩子。心理師以案例說明愧疚感如何影響人們的決策,並提供應對策略,包括覺察自身情緒、釐清事實與責任、以及學習堅定表達立場。節目強調,不應被愧疚感驅使去做不想做的事,而應理性思考後再做決定,並鼓勵聽眾在困難時尋求第三方意見。 重點心得愧疚誘導常發生在權力不對等的狀況下,例如老闆對下屬、伴侶之間或父母對孩子。 父母用愧疚感驅使孩子努力讀書,可能導致孩子在大學失去學習動機和興趣。 覺察因他人誘導而產生的內疚感是正常的,但不代表必須立即採取行動消除這種感覺。 堅定表達立場不代表直接拒絕,而是先釐清事情,可以採取「讓我想一想」作為緩兵之計。 愛情不僅是一種感覺,更包含歸屬感、責任感、親密感和承諾,即使基礎薄弱,仍可透過經營來建立。 內疚感的功能是提醒人們不要犯錯或傷害他人,而非驅使人們去做不想做的事情。 超我強的人容易內疚,同理心強,界線不清,容易過度幫助別人而感到辛苦,且不一定得到感謝。 員工若因老闆誘導的內疚感而承擔更多責任,可與老闆溝通調整工作量,將其他工作轉交他人。 藉由與心理師、家人或朋友討論,有助於更理性地分析情況,避免被情緒左右。 不要隨意對員工畫大餅,若要承諾,必須是基於真實計畫,而非利用權力威脅或誘導。 大綱00:00:00 暖心公益諮商方案介紹 節目首先介紹了一個暖心公益諮商方案,旨在幫助在工作、家庭和伴侶關係中遇到困難的人們。諮商被視為一個覺察自我的尋寶之旅,目標是重新找到內心的渴望,活出真實的自我。有需要的人可以撥打電話 02-2366-1099 或加入 LINE 好友,LINE ID 是 23661099,將有專人提供協助,傾聽需求並溫暖人心。 00:01:22 職場壓力與隱性 PUA:愧疚誘導的案例分析 姜尚文諮商心理師介紹了「懂心理調出好關係」節目,並分享了一個最近的諮商案例,案主因職場壓力前來諮商,老闆使用隱性的 PUA 手段,讓案主產生愧疚感,從而接受自己不想做的工作。這種情況被稱為隱性職場霸凌或愧疚誘導,會讓人產生內疚感並在答應後感到後悔。節目舉例說明了愧疚誘導在伴侶和親子關係中的常見情況,例如女朋友抱怨男友不買早餐,或孩子抱怨父母不公平。並指出,童年時期缺乏關愛的父母,在成為父母後,更容易因為愧疚感而立刻滿足孩子的要求,這並非健康的狀態。 00:04:05 愧疚誘導的權力關係與案例:為報恩而結婚 節目深入探討了愧疚誘導,指出它通常發生在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中,例如老闆對下屬、父母對孩子。父母常會說「我工作那麼辛苦都是為了你讀書」,讓孩子產生愧疚感。伴侶關係中,也可能出現類似情況。節目分享了一個案例,一對夫妻前來諮商,發現他們之間沒有深厚的感情基礎,原來是太太曾經生病,先生照顧她一個月,太太為了報恩而與先生結婚,但缺乏愛情的基礎導致婚姻出現問題。 00:06:40 愧疚感如何影響決策:職場與學業案例 節目繼續探討愧疚感如何影響決策,老闆可能會說「這個職位非你莫屬」,讓人因為愧疚感而留下,但事後並不開心。節目建議主管不要隨意畫大餅或用權力威脅員工。節目還提到大學生案例,許多學生國高中功課很好,是因為不想讓父母失望,但到了大學後失去學習動機,甚至被退學。這是因為他們以前是為父母讀書,現在失去了為誰讀書的目標。 00:08:41 如何應對愧疚誘導:覺察情緒與澄清事實 節目建議,如果經常使用愧疚感控制別人,應該停止使用。如果別人對使用這一招,首先要覺察自己的情緒,產生內疚感是正常的,但不要因此去做消滅這種感覺的事情。應該先確定自己的感覺,並澄清事實,思考這是自己的責任嗎?這是該做的嗎?是否合理?是否有更好的處理方式?個人的要求只是一個參考意見,應該好好思考自己該做的事情。 00:10:21 堅定表達立場:以職場案例為例 節目強調要學會堅定表達,如果難以直接拒絕,可以先說「讓我想一想」。節目分享了一個諮商案例,案主的老闆用誘導內疚感的方式要求他承擔責任。諮商後,案主回去謝謝老闆的看重,並與老闆討論了具體的期待,以及如果承擔責任工作量會增加的問題,最終與老闆達成共識,承接了更重要的工作,同時將其他工作交給別人。 00:12:30 理性思考與界線設定:總結與鼓勵 節目建議,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尋求第三方意見,例如心理諮商、家人或朋友的討論,以更加理性地思考。節目指出,有些人超我特別強,容易內疚、有同理心,但界線不清楚,這類人往往很辛苦。幫助別人是好事,但不要變成理所當然,甚至影響自己的工作。節目總結,內疚感不是壞事,但不要被內疚感驅動去做不想做的事。內疚感是讓我們不要犯錯,不要傷害別人,而任何行動都應該經過理智思考。節目最後鼓勵聽眾繼續收聽,並分享節目。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7min
  2. 6 DE JUL.

    EP272「掌握自身晝夜規律,超效能一天抵兩天 !!!」by 姜尚文心理師

    【月城南廣告】Podcast 製作服務 聯繫信箱:podcast@lumosads.biz 腳本企劃 | 錄音剪輯 | 創立頻道統包服務 月城南官網: https://fstry.pse.is/7uvf6t ——以上廣告由 Firstory 與【月城南廣告】共同執行—— 晝夜規律,是生物體配合大自然的設計,讓生活更有效率,人若是知道自己的晝夜規律,而善加利用的話,整體的生活會非常的大不同,課業工作都會有相當大的提升。 本集節目中,探討了不同年齡層的認知與腦力最佳時間,解釋了青少年晚睡晚起、中年人中午腦力最好、老年人早上精神最好的現象,並建議根據個人的晝夜節律安排工作和學習,以提高效率。此外,節目強調了維持固定晝夜節律的重要性,以及避免睡前使用手機等 3C 產品,以確保良好的睡眠品質,並提倡父母應教導孩子了解身體規律,以提升專注力和學習效果。 重點心得 經濟學家研究顯示,大學生和研究生的考試成績在下午一點半表現最好。 人醒來後的二到三個小時,腦力通常是最好的狀態,中年人腦力最佳時間靠近中午,青少年則在下午一點半左右,老年人在早上七八點。 青少年因為生理因素晚睡晚起,早上精神不佳,腦力需到下午一點半左右才是最佳狀態。 學校排課應將困難的數學、物理、化學等需要高度認知的課程安排在下午第一堂課,因青少年此時認知能力最佳。 不論早睡晚睡,維持固定的晝夜節律對身心健康至關重要,混亂的作息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睡覺前三小時應避免使用手機,因手機藍光會刺激大腦,干擾睡眠。 不使用鬧鐘的情況下自然醒來的時間,可以幫助了解個人的晝夜節律。 社會型時差若補眠過多,反而對身體有害,重點在於維持每日晝夜節律的穩定。 大綱 00:01:14   青少年作息與腦力高峰 節目主持人姜尚文心理師介紹了節目《懂心理調出好關係》和 YouTube 頻道《每天三分鐘,成為心理通》。本集探討青少年晚睡晚起的問題,以及不同年齡層的人在一天中腦力最佳的時間。節目提到,每個人的生理時鐘不同,會隨著年紀和基因而有所不同,進而影響作息。青少年因為生理因素,通常晚睡晚起,腦力最佳時間在下午一點半左右;中年人腦力最佳時間靠近中午;老年人則在早上七八點。由於青少年早上需要早起上學,與他們的生理時鐘產生衝突,建議學校可以考慮延後上課時間。   00:06:34 如何安排一日作息以提升效率 節目強調,應將困難的事情安排在精力最好的時候處理。建議青少年將需要高度認知和記憶的科目,如數學、物理、化學等,安排在下午第一堂課,因為此時他們的認知能力最佳。對於成年人,則建議在接近中午時安排最困難的工作,早上處理簡單事務,下午避免複雜工作以減少出錯。主持人分享自己會建議孩子們在下午一兩點複習最難的功課,因為那時精力最好,學習效果更佳。   00:08:15 基因遺傳與晝夜節律的重要性 節目探討基因遺傳對作息的影響,有些人是早鳥型,早上精神特別好,有些人則是貓頭鷹型,晚上靈感湧現。建議了解自己的類型,並將重要工作安排在精神最好的時候。節目強調,不論早睡晚睡,都要睡得足夠,並找出自己的晝夜節律,固定作息時間。最糟糕的情況是作息不規律,導致晝夜節律混亂,對身體造成傷害。節目中提到了「社會型時差」,並強調維持規律作息的重要性,因為身心狀況在生活節律清晰時最佳。   00:11:19 維持良好睡眠品質與避免藍光干擾 節目分享了在醫院身心科病房的經驗,強調固定睡眠時間對改善病人身心狀況的重要性。建議大眾也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維持穩定的晝夜節律,以提升工作和學習效率。節目再次強調手機藍光對大腦的刺激,建議睡前三小時避免大量使用手機,可以看書或做其他放鬆的事情。中午想睡覺時,也不要看手機,可以散步或小睡片刻。最後,節目鼓勵父母教導孩子了解身體規律,以提高專注力和學習效率,並邀請聽眾繼續收聽節目和 YouTube 頻道。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6min
  3. 29 DE JUN.

    EP271「心理精神疾病會遺傳嗎? 後天有餘補先天不足!!!」by 姜尚文心理師

    一般而言,精神疾病會遺傳,但不一定會發病, 這跟 所謂的 Bio psycho social model是有關的, 讓我們收聽本集節目。 00:01:14 精神疾病遺傳性的探討與 Biopsychosocial 模型 本章節探討了精神疾病是否會遺傳這個常見問題,並介紹了 Biopsychosocial 模型,該模型認為身心疾病與生物(遺傳)、心理素質和社會環境三個因素有關。通過一個神經科學家研究自身家族史的例子,說明即使有遺傳傾向,後天的良好環境(如充滿愛的家庭、健康的社會關係)也能夠降低發病風險。該神經科學家發現其家族成員普遍存在憂鬱症、焦慮症和思覺失調症等問題,且大腦杏仁核和海馬迴偏小,但他本人並未發病,原因在於他擁有足夠好的母親和家庭,以及健康的社會支持系統。 00:05:07 基因遺傳與身心疾病的關係 本章節進一步闡述了基因遺傳與身心疾病之間的關係,並指出焦慮症和憂鬱症等較輕微的身心疾病與後天環境的影響更大,而思覺失調症和躁鬱症等則與遺傳有較大關係。以思覺失調症為例,父母一方患病,子女的發病機率為 8% 到 12%,父母雙方患病,子女的發病機率為 40% 到 50%。即使有遺傳基因,後天因素仍然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即使知道家族有相關病史,也不應過於緊張,而應更加注重身心健康。 00:07:24 基因如何影響身心健康及藥物作用 本章節探討了基因如何影響身心健康,指出憂鬱症可能涉及數十種基因的交互作用,而非單一基因的影響。基因主要通過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來影響身心健康,例如憂鬱症患者體內的血清素通常較低。同時也提到,即使基因存在問題,後天的運動和良好生活習慣也能夠彌補。此外,還簡要介紹了身心科藥物的作用機制,即通過平衡神經傳導物質來改善症狀。 00:09:55 表觀遺傳學與心理因素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本章節討論了基因如何影響大腦發育功能,例如注意力不集中可能與先天因素有關,而嚴重的自閉症孩童的神經迴路也可能與常人不同。此外,還提到了表觀遺傳學,即後天壓力或創傷會改變 DNA 的表現,導致身心疾病的發生。例如,童年遭受虐待或忽略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患上輕度憂鬱症。最後,章節也提及心理因素,如抗壓能力不足,也會導致焦慮或憂鬱。 00:12:27 培養抗壓能力的重要性 本章節強調了從小培養抗壓能力的重要性,指出過度保護的孩子在面對社會壓力時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適度的壓力有助於孩子更好地成長。章節還提到,壓力過大會影響睡眠和記憶力,形成惡性循環。因此,父母應注意給予孩子適度的壓力,並創造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以降低孩子患上身心疾病的風險。 00:14:50 現代社會壓力與尋求幫助的重要性 本章節指出,現代社會壓力巨大,容易導致身心疾病。相較於古代人,現代人面臨更多的人際、工作和精神壓力。因此,如果感到心情低落或壓力過大,是正常的。章節建議及時尋求幫助,可以找心理師諮商或看身心科醫生。憂鬱症和焦慮症是可以治癒的,只要及早發現並積極面對。對於有焦慮狀況的孩子,父母應及早協助他們面對問題,並處理背後的原因。總之,身心疾病會遺傳,但不必害怕,只要後天有良好的環境和支持,孩子就不容易生病。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8min
  4. 23 DE JUN.

    EP270「人為甚麼會胡思亂想,停不下來怎麼辦!」by 姜尚文心理師

    本集節目由姜尚文諮商心理師主講,探討人為何會胡思亂想,並介紹大腦中的預設模式網路(DMN)及其功能,包含整合過去、現在與未來經驗,處理人際關係,以及激發創造力。 心理師說明 DMN 過度活躍可能導致憂鬱、焦慮等負面情緒,並提供多種應對方法,如專注於有成就感的事、自我提問、尋求親友或心理師協助,以及進行正念冥想和活在當下等練習,以對抗負面想法,維持心理健康。節目鼓勵聽眾理解 DMN 的正常運作,並在工作與放空之間取得平衡。 重點心得 當人們沒有專注於特定任務時,大腦會自動啟動預設模式網絡(DMN),此模式會整合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經驗。 憂鬱症患者的 DMN 模式可能過於活躍,導致他們不斷反芻過去的負面經驗,且難以停止。 DMN 除了整合時間經驗外,還會處理人際關係,引發內疚感或罪惡感,尤其在獨處時更易浮現,顯示潛在的創傷或情結需要心理諮商。 DMN 在放鬆狀態下有助於激發創造力,因為此模式下大腦各區域會互相整合,產生靈光乍現。 過度活躍的 DMN 常與負面想法連結,導致憂鬱或焦慮,嚴重時可能涉及神經傳導物質失衡,引發妄想或幻聽幻覺。 啟動前額葉的認知模式可以有效對抗過度活躍的 DMN,例如發展一項能持續關注並從中獲得成就感的活動。 父母應陪伴孩子,協助他們專注於有興趣的事物,並減少分心的因素,以避免孩子長期受 DMN 控制。 通過自問自答,例如「這個想法是真的嗎?」或「最壞的結果發生的機會有多大?」,可以啟動前額葉功能,對抗胡思亂想。 正念冥想有助於將個體從參與者轉變為旁觀者,從而更理性地看待困擾自己的想法,研究顯示每天進行十分鐘的正念冥想能有效消除憂鬱或焦慮。 活在當下,例如專注於身邊的景物、味道或享受美食,是一種轉移注意力且不傷腦力的方式,有助於從 DMN 模式回到工作模式。 大綱 00:00:05 姜尚文諮商心理師介紹了本期節目主題:人為什麼會胡思亂想,並探討了胡思亂想的雙面性,既能激發創造力,也能使人陷入負面情緒。節目中提到,大腦有一種工作模式稱為 DMN(Default Mode Network),在人沒有專注做事時會自動開啟,整合過去、現在與未來,並思考人際關係。憂鬱症患者的反芻思維,即不斷回想過去,就是 DMN 模式的一種表現。 00:05:37 DMN 的功能與過度活躍的影響 DMN 除了整合時間經驗,還會思考人際關係,例如與他人相處、道德批判等,可能引發內疚感和罪惡感。即使試圖轉移注意力,這些感受仍會在獨處時浮現,顯示人際議題需要深入處理。DMN 的另一功能是激發創造力,放鬆狀態下更容易產生靈感。DMN 啟動時,大腦各區域互相整合,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DMN 並非不好,大腦有工作模式和 DMN 模式兩套系統,對生存都很重要。DMN 過於活躍,尤其與負面想法結合時,會造成困擾。DMN 傾向自我覺察,容易讓人關注自身不足。 00:08:09 對抗胡思亂想的方法:啟動認知模式 心理諮商協助個案找到對抗負面想法的方法,藥物可提升血清素,使人更樂觀,再配合心理諮商效果更佳。諾貝爾經濟學家丹尼爾的《快思慢想》提到兩種思考模式:快速思考(DMN 的直覺反應,快速、緊張、負向)和認知模式(前額葉系統)。要對抗 DMN,需啟動認知模式,培養可持續關注並從中獲得成就感的事物。對於難以專注的孩子,需降低分心因素,並找到他們真正有興趣的事物,父母的陪伴至關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專注,運用前額葉,確立人生目標。 00:11:49 自我提問與尋求支持 當負面想法出現時,可以自我提問,例如「這個想法是真的嗎?」、「真的有那麼恐怖嗎?」,以啟動前額葉功能。也可以思考最壞情況發生的機率,避免過度恐懼。若無法自行解決,可尋求親友協助提問,或尋求心理師的專業協助,客觀分析狀況,避免過度負面,重拾對未來的希望。 00:14:07 正念冥想與活在當下 正念冥想容易上手,懂心理調出好關係的第 32 集有樸世光心理師錄製的正念冥想,有助於放鬆,擺脫胡思亂想。正念冥想讓人成為旁觀者,抽離困擾的想法,專注於呼吸和身體感覺,從而更理性。研究顯示,每天進行十分鐘的正念冥想,可消除憂鬱和焦慮。另一個方法是活在當下,觀察身邊景物,例如燈光、時鐘,感受周遭味道,或享受美食、散步,轉移注意力,從 DMN 模式回到工作模式。適度的 DMN 和工作模式切換對生命有益。節目最後鼓勵聽眾分享,並預告下回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9min
  5. 15 DE JUN.

    EP269「廉價多巴胺讓你分心變笨,健康多巴胺讓你自信成功!!!」by 姜尚文心理師

    當金曲歌后徐佳瑩發現在 Uber Eats 上(應該)都點得到,居然狂點一波! 雖然點不到白馬和失落沙洲,但香水、辣椒或其他吃的用的都點得到~ 快上 Uber Eats 想要的都點點看 ⮕ https://fstry.pse.is/7tgfyg —— 以上為 KKBOX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多巴胺有兩種,廉價多巴胺的壞處實在是太多了,但我們人又不能沒有多巴胺,重點是我們要如何獲取健康的多巴胺,讓我們的人生變得自信成功 本集節目由姜尚文諮商心理師主講,探討了現代人容易沉迷於「廉價多巴胺」的現象,例如滑手機、看短視頻等,這些行為迅速提升多巴胺,卻也快速下降,導致情緒低落和缺乏動力。心理師建議透過「多巴胺禁食」,減少接觸這些刺激,並回歸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例如設定人生目標、與人建立親密關係、運動等,以自然的方式獲取健康且穩定的多巴胺。此外,心理師還建議進行正念呼吸,並鼓勵與朋友或家人一同進行多巴胺禁食,以增加自制力,更專注於工作和生活,從而擺脫廉價多巴胺的控制,找回人生的主導權。   重點心得 食用美食時,多巴胺會立即增加 200%,尤其垃圾食物可能會增加更多。 賭博時,多巴胺會增加 500%,這解釋了為什麼賭博會讓人失去理智。 吸毒可使多巴胺增加 300% 到 1000%,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失落感。 社交媒體或滑手機可以增加 100% 的多巴胺,這也是造成手機成癮的原因之一。 性愛可以增加 250% 的多巴胺,說明了性愛的吸引力。 透過運動獲得內啡肽可以取代廉價多巴胺,穩定情緒。 國外研究顯示,經過多巴胺禁食的人,自制力更強,更能專心工作,情緒也更穩定。 減少滑手機時間,將剩餘時間用於閱讀,父母陪同,可將追求快樂轉化為知識吸收的成就感。   大綱 00:00:05 姜尚文諮商心理師介紹節目主題,探討現代人傾向不勞而獲的即時行樂,並將其與多巴胺聯繫起來。多巴胺是一種讓人有動機的快樂因子,缺乏會導致憂鬱,但過多也會造成問題。現代社會充斥著美食、短視頻、Netflix 等刺激多巴胺分泌的因素,這些被稱為「廉價的多巴胺」。研究顯示,美食會使多巴胺增加 200%,賭博增加 500%,毒品增加 300%-1000%,社交媒體增加 100%,性愛增加 250%。滑手機等行為會快速分泌多巴胺,但隨之而來的是不舒服感,導致人們難以停止。這種廉價多巴胺會造成許多困擾。   00:04:51   廉價多巴胺的影響與古代生活方式的啟示 多巴胺水平應維持在一個水平線之上,以保持動機。廉價多巴胺會導致多巴胺水平上下波動,低於水平線時會失去動力。這種上上下下的波動會讓人們只關注享樂,無法專注於該做的事情,從而傷害生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讓大眾了解廉價多巴胺的後果,並思考是否只能依賴它來獲得動機和快樂。可以通過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來取代廉價多巴胺。古代人沒有手機、電視和過多美食,他們通過人生的目標、人際互動、運動等方式分泌多巴胺、血清素和催產素,這些天然方式能獲得健康且穩定的多巴胺。   00:07:51   多巴胺禁食的概念與實踐 由於現代生活難以完全脫離手機、電視和美食,因此提出「多巴胺禁食」的概念。多巴胺禁食並非完全禁止飲食,而是減少攝取。例如,早上不滑手機,專心工作,中午再開始滑;工作結束前不看 YouTube 和 Netflix。壓力大時,不靠飲食緩解,而是出去走走。通過這些方式,身體會逐漸適應,並產生其他機制來取代多巴胺。國外研究顯示,多巴胺禁食能增強自制力、專注力、情緒穩定性和抗壓性。建議與朋友一同進行多巴胺禁食,共同努力,效果更佳。   00:11:18   親子多巴胺禁食與健康多巴胺的獲取 孩子若過度依賴手機,父母可與孩子一同進行多巴胺禁食。例如,減少滑手機時間,增加閱讀時間,父母陪伴孩子看書。若要觀看網路視頻,選擇較長且有意義的內容,並進行討論,將快樂轉化為知識吸收。鼓勵孩子追求知識上的成就感,而非僅追求快樂。拒絕廉價多巴胺的誘惑,就成功了一大半。生活中不能沒有多巴胺,要通過自然的方法,如完成目標、人際陪伴,獲取健康的多巴胺。深度中毒者可嘗試完全阻斷多巴胺,例如到沒有網路的地方待一個月,以獲得對生命的體會和覺察。露營也是一種多巴胺禁食的方式,讓人專注於眼前的事物,活在當下。不要被廉價多巴胺控制,找回自己的人生,完成自己期待的目標。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6min
  6. 8 DE JUN.

    EP268「不良短視頻的危害傷腦,超乎我們大家的想像!!!」by 姜尚文心理師

    短視頻會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讓人充滿愉悅快樂,一旦沒看,就會瞬間的失落,讓我們的情緒好像雲霄飛車一樣,長久以往,會造成身心上的不平衡,尤其在小孩,青少年身上,會更加的明顯,要小心短視頻所帶來的危害。 探討了現代人沉迷於短視頻的問題。講者解釋了短視頻如何透過刺激大腦的自動化系統,抑制控制化系統,使人產生依賴性,長期下來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和學業或工作表現下降。此外,講者還提醒聽眾注意睡眠的重要性,強調睡眠有助於大腦排毒和鞏固記憶,並呼籲家長以身作則,限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選擇有意義的內容,以避免短視頻帶來的負面影響。 短視頻透過視覺刺激自動化系統,會抑制大腦的控制化加工系統,使人更易分心且難以專注。 短視頻透過多巴胺的分泌使人感到快樂,進而產生依賴,導致控制系統弱化,難以自拔。 長期使用短視頻會增強自動化系統,削弱控制化系統,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和學習能力下降。 睡眠不足會影響大腦的腦脊髓液清洗功能,增加有毒蛋白質沉澱,長期可能提高失智風險。 青少年若睡眠不足,大腦無法有效鞏固記憶,影響學習效果,導致課業成績下降。 學霸透過先睡覺再讀書的方式,讓大腦在睡眠時清洗並鞏固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晚上睡覺前滑手機,會讓大腦處於高度刺激狀態,干擾正常休息,並影響睡眠品質。 手機的藍光會刺激大腦,使其誤以為是白天,進而影響睡眠,導致越滑越累卻越睡不著。 越晚給孩子手機越好,因為手機的誘惑可能超出預期,即使自制力較強的孩子也可能受到影響。 父母應以身作則,不在孩子面前滑手機,並與孩子共同遵守使用手機的規範。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7min
  7. 1 DE JUN.

    EP267「非暴力溝通,讓關係更親近!!!」by 姜尚文心理師

    「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NVC)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Marshall B. Rosenberg)博士創立的一種溝通方法。它不只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生活哲學,旨在透過同理心和真誠的表達,改善人際關係,減少衝突,並幫助人們連結彼此內在的需求,而非停留在表面的指責或爭論。   非暴力溝通的核心理念 非暴力溝通認為,大多數的衝突都源於我們對彼此的需求有誤解。當我們無法清楚、坦率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也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需求時,就容易產生爭吵、誤會甚至傷害。非暴力溝通強調:   非暴力溝通的四大要素 非暴力溝通的核心可以歸納為四個要素,它們構成了一個有助於我們更清晰、更有同理心地表達和聆聽的框架: 觀察 (Observation): 客觀地描述事實,不帶任何評價或判斷。 只陳述你所看到、聽到、觸摸到的具體行為或情況,像是錄影機一樣記錄。 感受 (Feeling): 真誠地表達自己當下的情緒或情感反應。 區分感受和想法,感受是內在的狀態(如:開心、難過、擔心、沮喪),想法是對人事物的主觀判斷 需要 (Needs): 說明感受背後未被滿足的深層需求。 這些需求是人類普遍且共通的,例如:安全、被理解、被尊重、連結、自主、意義等。 例子: 「因為我需要對專案進度有掌控感,並確保我們能按時完成任務。」 請求 (Request): 清晰、具體地提出希望對方如何行動的請求。 這個請求必須是積極的、可被執行的,並且允許對方有說「不」的自由,而不是命令或要求。 例子: 「我想了解你是否遇到了什麼困難,我們能否一起找出解決方案?」或者「你願意每週二下班前將進度更新給我嗎?」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6min
4,3
de 5
7 avaliações

Sobre

這個節目將會透過「心理學的知識」 深入淺出的來聊聊與人相處上的難題,建立人與人的「好關係」, 「一份好關係」將會帶來與人親近的歸屬感, 尊重彼此的人際界線,保持情緒的穩定輕鬆, 使工作更有效率,增添生活的幸福度。 無論是與伴侶、父母、親子、朋友、同事、上司相處上的點點滴滴, 有任何想聽的,或任何疑問,歡迎您告訴我們, 我們將與您分享,為關係調味加料,找回關係中自在的感受 節目內容有 《美味關係實驗室》, 主持人為姜尚文心理師 將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透過例子的分享, 探討多元的話題,深入淺出探討關係上的話題, 讓心理的需要不再是問題,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回到自在做自己的美好狀態。 節目將會在每周更新。 《心靈元氣廚房》 主持人為朴世光心理師 來一點正能量,甦醒我們的頭腦, 讓我們的心情也變得輕鬆一些, 開始每天的工作和努力。 本節目以生活小故事為食材,用名言佳句來調味, 觸動心靈的味蕾,滿足心靈的胃口。 有個信念來生活,將使人感到更有意義, 工作也更有效率,對自己也更加滿意。 節目將會在每週更新。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真摯的想陪伴你,一起面對今天的生活, 歡迎訂閱我們的節目,歡迎您的加入和收聽。謝謝。 更多的好資訊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的 FB https://reurl.cc/g02jvb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的 官網 https://humanitarian-love.com/ 暖心全人諮商信箱 warmheart1099@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Você também pode gostar de

Para ouvir episódios explícitos, inicie sessão.

Fique por dentro deste podcast

Inicie sessão ou crie uma conta para seguir podcasts, salvar episódios e receber as atualizações mais recentes.

Selecionar um país ou região

África, Oriente Médio e Índia

Ásia‑Pacífico

Europa

América Latina e Caribe

Estados Unidos e Canad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