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35岁重返校园,身兼母亲、上班族与全职博士生三重身份;有人辞去国内稳定的铁饭碗,只因一部电影突然明白人生不该止步;有人踏上求学路,只因一句老师的鼓励、一颗未熄的好奇心。
本期《南半球唠嗑局》,我们请来了三位在新西兰读博的“非典型女博士”,聊聊她们背后的那个“为什么”:为什么在生活已趋稳定之后,依然选择跳出舒适区?为什么愿意为一个不一定“有用”的兴趣坚持四五年?为什么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定义“成为自己”这件事?
我们不讲励志鸡汤,只记录那些她们在黑夜中依然发光的瞬间。这不是一场“女博士”的人生秀,而是三位女性如何用行动回应自己内心呼唤的真实故事。
时间轴:
01:18|从育儿妈妈到大学职员,从美食旅游到教育科研,每个人都选择了“一条不太标准”的人生路径。
04:23|都已经有很稳定的生活了还为什么决定读博?有的为了给自己一个“不是母亲”的人生章节;有的,只是突然觉得,人生不能就这么过了。
11:53|重返校园后的冲击与崩溃:育儿、工作、读博叠加、语言障碍、学术压力并行,她们分享那些“快撑不住了”的时刻,以及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18:08|“女博士”= 强势、难搞、太聪明?她们拆解社会标签,反问一句:为什么放在男性身上这些词就变成了“优点”?
23:34|如何看待年龄焦虑、催婚与时间成本?“读不读博你都会30岁,那为什么不做一个正在实现梦想的30岁?”
25:24|自我认知:不是为了变得更优秀,而是为了探索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博士不是身份光环,而是一次与自己对话的深度旅程。
30:13|如果有无限时间与金钱,你最想做什么?有人想普及心理学,有人想重拾童年的美术梦,有人想回非洲为孩子们做点什么,还有人只想把眼前这场博士读完,因为“不想中途放弃”。
39:09|发光的人,也照亮他人她们对未来说:“谢谢你曾经的勇敢选择,我希望我们都能坚持到底。”
❤️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点赞、转发,或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哪个瞬间最让你动容。
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
資訊
- 節目
- 頻率每週更新
- 發佈時間2025年8月2日 下午11:00 [UTC]
- 長度44 分鐘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