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鬼滅之刃看日本漫畫與動畫產業:究竟是誰創造了炭治郎?鬼滅之刃的風潮席捲全球,憑藉優秀的作畫、明快的節奏,以及深刻的角色描繪,成功破圈獲得世界各地男女老少的喜愛,成為日本又一部現象級的動畫作品。鬼滅之刃,除可以代表日本漫畫與動畫產業的特色,也可以窺探其成功背後的祕密。
-
〉炭治郎的原型?〈
鬼滅的成功,劇情與角色塑造不可忽視,這又要回到作品真正的骨幹:漫畫。
本作主角炭治郎在壯烈黑暗的故事中依舊保持人性,對敵人亦復如是,讓人印象深刻,然而炭治郎誕生之初也和作品一樣個性黑暗,甚至並非主角。
片山編輯擔心故事太黑暗不適合年輕讀者,因此詢問作者是否將主角改成「更正向」的角色,才相中這個賣炭的孩子。
-
日本漫畫產製離不開編輯。出版社會為每個漫畫家指派責任編輯,從故事構思、角色塑造、出版印刷等等的協助,並提供行銷或商業面向的建議,有時也會鼓勵漫畫家創作,編輯也有權力要求作者就範甚至腰斬作品。
〉當鬼殺隊開始呼吸〈
從產業面來看,現在的漫畫銷量常伴隨動畫播出後成長,鬼滅之刃就是一例。漫畫在中後期多次登上周刊排行,其中動畫的破圈爆紅功不可沒,每個角色專屬的配樂、流暢而充滿張力的打戲,堪稱光污染的呼吸法特效,即使是第一次接觸動漫的人也能深受震撼。
-
日本動畫製作獨步全球,與製作委員會制度有關。早期的日本動畫多由電視台出資,但在《新世紀福音戰士》後,動畫則長期由各家公司合力出資製作完成;這種制度可以讓風險分散,難以吸引單一投資的作品也能取得機會,同時各公司專業分工,從製作、配樂、行銷,彼此合作提升成功機會。
-
但時間一久,也傳出因出資者眾多,衍生出版權歸屬問題;作者無法主導作品動畫化、內容遭增減、按出資分潤導致動畫師低薪的問題時有耳聞,日本相關產業也在盡力改變這樣的狀態。近期,被稱為娛樂社會學家的中山淳雄接受鏡周刊訪談時提到,近年來動畫製作有股權集中的趨勢,排除熱情不足的出資者,避免了多頭馬車、收益分散的狀況。
-
回到鬼滅之刃的成功,也與這些改革相關;其動畫大部分製作費是由Aniplex、集英社與ufotable負擔,獲利也集中在這3家公司,確保了作者理念的落實,甚至首創能自選頻道和串流平台的紀錄。
-
一部優秀作品不僅僅是作者的功勞,作品背後更有其龐大的生產體系,我們除了解相關人員的貢獻,也更能借他山之石來思考台灣自己的現況。
-
〉提問〈
你覺得日本的產業模式有甚麼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嗎?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uewxc8021901xodj8mf9yw/comments
IG全文閱讀:https://www.instagram.com/p/DNxsA6s3gYX/?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Informações
- Podcast
- FrequênciaSemanal
- Publicado12 de setembro de 2025 às 09:32 UTC
- Duração57min
- Temporada3
- Episódio2
- ClassificaçãoLiv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