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棒球場

曾文誠 & 梁功斌
台北市立棒球場

兩個加起來將近 130 歲的大叔,能跟上時代,製作自己的 podcast,覺得很幸運。 --- 新平台但聊的卻是舊故事,第一季只有曾公和梁 sir,兩個中職成立前的老員工,分享所知道的中華職棒點滴,希望為台灣棒球史留下一些有聲回憶。第二季開始我們邀請當年一起參與歷史的球隊人員、聯盟職員、明星球員和媒體朋友,來和球迷們回憶當年。聊聊許多你可能已經知道的事情,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秘辛。 --- 🎉感謝 326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六季,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也幫助社團法人台灣女子棒球運動推廣協會,為棒球平權貢獻心力,讓更多人享受棒球、參與棒球。 💪 募資活動: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mbs-s6 ⚾️ 支持女棒:https://twbaa.org/support 📬 工商合作 & 聽眾信箱:taipei.municipal.baseball.stadium@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S6E6] 陳琦豐:「只要我碰到球,我靠速度可以上壘」

    HÁ 19 H

    [S6E6] 陳琦豐:「只要我碰到球,我靠速度可以上壘」

    「什麼樣的妖魔鬼怪我都看過,什麼樣的洋將我都看過。」 這集的來賓是前後待過兄弟象和統一獅的「小兵」陳琦豐。他是少數在少棒階段沒有參加正規球隊訓練的職棒球員。陳琦豐直到國二轉學至官田國中,才正式接受科班訓練。「我覺得我的人生裡面都是遇到兇的教練。」他回憶起啟蒙教練王子燦雖然帶他的時間不長,但對基本功的高標準要求和比賽中的火爆性格,至今仍令他印象深刻。當時官田國中也是青少棒勁旅,讓他有機會透過測試,進到中華中學,加入榮工體系。還曾發生華興與榮工爭取他的插曲,也讓他看見華興杜勝三教練與眾不同的一面。 「我是靠速度取勝。」他說,「當兵時測試,100 公尺跑大約是 11 秒出頭。」他從小學起就以短跑見長,常是全校前兩名,他自認速度是他在球場上的最大優勢。「國中的時候,下雨天我就在練偷點,可以練三小時。」 不過在青棒階段,面對美和、華興、榮工等名校菁英選手的激烈競爭,他始終無緣入選國家隊。「全班八個棒球隊的,就只剩我沒出國比賽。」他坦言那段時間曾感到自卑。後來他選擇不唸大學,在等待當兵的期間加入兄弟飯店棒球隊,沒想到很快就迎來了披上國手戰袍的機會。「你沒去想(國手夢),沒想到一下就到了。以前朝思暮想,(夢想)好像遙不可及。」 職棒生涯中,陳琦豐並未留下太多耀眼紀錄,當時因年紀輕,球迷多以「小兵」這個綽號記住他。他自己怎麼看待這個稱呼?他完整經歷兄弟象的第一次三連霸,那段榮光又有哪些深刻回憶?還有和吳思賢的交易,居然是他自己點頭答應的? 在場邊觀察多年的他,在刻意地練習下,養成了敏銳的觀察力。後來居然是因為跟王光輝的一句玩笑話,在退休後轉任教練。陳教練還兩度加入經典賽教練團,用另一個身份參與國家隊。從球員到教練,角色轉換之間又有什麼不同的體會?離開球場後,他曾短暫擔任市議員助理,這段特別的經歷又帶給他什麼樣的學習? 一起來聽聽「小兵」陳琦豐說他的人生故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h34min
  2. [S6E5] 葉恩:「要不是統一減薪百分之五十,其實我沒有勇氣離開」

    10 DE JUL.

    [S6E5] 葉恩:「要不是統一減薪百分之五十,其實我沒有勇氣離開」

    「我一度懷疑統一球團貼牌子『葉恩與狗不得進入』。」 這集的來賓是前統一獅防護員葉恩。在運動防護還沒有受到重視的八九〇年代,他是在高二因為一次國際交流比賽的關係機緣,加上到德國追愛,才走上這條路。「那時候我英文連二十六個字母都背不起來,何況是德文。」葉恩回想起當時為了愛情,硬著頭皮去德國,那時候大家都搞不懂他到底念的是什麼科系。 當他學成回台加入統一獅時,因為有了國外經驗,在服裝和人員配置上都進行改善,也慢慢地建立起職棒球隊重視運動防護的專業。「(防護員跟教練)我們是互相牽制的,但是是良性的。」葉恩在節目中也提到當時他跟總教練起衝突的事情。另外,葉恩剛加入時還發生一段插曲,家人誤會他加入球隊當「萊恩」痛罵他一頓。「『老子花那麼多錢讓你到德國讀書,你他 X 的回來給我扮一隻獅子!』」葉恩模仿起這段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我不是要跟總教練對著幹,我是為了球員好。」葉恩在統一獅一待就是十一年,經歷過不同時代的球員和教練,他和球員相處有自己的一套原則。特別是對洋將,當洋將拿翹的時候,他總是有辦法治治這些脾氣古怪的外國朋友。「洋將是挺怕我的,或是說挺尊敬我的。」 他離開統一獅時鬧得不太愉快,甚至球團懷疑後來的球員被他帶壞,因而開始出怪聲。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葉恩敢愛敢恨,具有勇敢追求的冒險家性格。他後來到了對岸,靠著他天生海派氣息和幽默感,在中國闖出一片天地。 如果他當時沒有對球隊不滿,可能也就沒有現在找到更大舞台的葉恩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h28min
  3. [S6E4] 康明杉:「我以前是中心棒次重砲手」

    3 DE JUL.

    [S6E4] 康明杉:「我以前是中心棒次重砲手」

    「如果當初測試我打擊,搞不好看上我的打擊,而不是投球。」 這集的來賓是三商虎的投手康明杉。他因為父親是棒球迷,從他小時候就開始看球,加上當時朴子少棒正強,嘉義地區棒球風氣很盛,四年級加入球隊時只能撿球,五年級開始有機會上場,而且都打第三棒。「那時候就有打擊的天份。」康明杉在訪問裡不斷強調,他以前可是強打者:「我單場打過五支全壘打!」 後來開始在國小六年級學習投球,還曾經在青少棒時期的南區選拔賽,七場比賽出賽四場,都沒有失分,甚至對到台南市代表隊時,單場送出十七個三振(只有一個出局不是三振)。後來北上台中,加入東峰青少棒,但因為身高一直都沒有突破,擔任投手的機會就減少了。 不過康明杉在印第安納州蓋瑞世界青少棒錦標賽時,因為球隊落入敗部,一日兩戰,投手人數不夠,教練緊急派他上場,結果投出完封勝,幫助球隊拿下冠軍。康明杉在明德高商,他還是沒有改練投手,而是外野手,直到畢業之前,台電找他去測試,居然是以投手身份去,康明杉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想不通。結果當然落選,後來轉而加入原本對他有興趣的合作金庫棒球隊。 當時合庫打擊好手雲集,所以康明杉轉而練投手,那時候球速不快,記憶中只有時速 120 多公里,但他越丟越好,還入選 1984 年奧運選拔隊。退伍後他又回到合庫,體能訓練對他的協調性幫助很大,開始達到投球的高峰,在 1986 年世界盃面對韓國完投 12 局拿下最佳右投手獎。世界盃一鳴驚人的表現,讓康明杉有機會到日本社會人五十鈴棒球隊,不過體能訓練讓他吃不消,疲勞讓他無法發揮實力。兩年後,中華職棒成立之際,在林信彰教練接觸下,加入以榮工和合庫為主的三商虎。 「回來第一年,我感覺身體的狀況比在日本好,心情也比較好。」職棒元年,康明杉就拿下 9 勝,成為球隊的主力投手。後來就是虎迷的津津樂道的故事了。 「要離開你原有的球隊,當然一個球隊待久了,也是有情份在。」梁 sir 在節目也分享當時為什麼會在台灣大聯盟成立之前,第一波挖角就看上康明杉,而且康明杉為什麼會想要離開待了七年的三商虎?後來退休之後,又是什麼機緣到了大學隊和城市隊?還有這季我們也想討論女子棒球在台灣的發展,康明杉曾經短暫帶過女子棒球隊,他對於當時的情況還記得多少呢?一起來聽康教練的分享!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h18min
  4. [S6E3] 任中傑:「職棒這條路,就是不歸路」

    26 DE JUN.

    [S6E3] 任中傑:「職棒這條路,就是不歸路」

    「球員和教練不會喜歡領隊的。」 這集我們邀請到的是前味全龍領隊任中傑,任領隊也曾經擔任過興農牛的領隊,在味全龍回歸中華職棒後,先以顧問身份加入,後來第二次成為球隊領隊。他和我們分享這三次他是怎麼接下任務,其實一開始他根本不在棒球圈,在集團的人資部門裡工作,因為郭榮祺董事長認為「棒球全部都是人的問題」,因此把兵符交給人事經驗豐富、而且也是棒球迷的任領隊。但當時他完全沒有準備好。 「沒有涉賭的,也有拿錢。那時候風氣很差。」那時也是味全龍面臨台灣大聯盟挖角,又遇到簽賭案的艱苦時期,任領隊職棒八年一上任就遇到很大的困難,但也因為他的能力被看見,雖然三連霸後,味全解散,興農的楊天發總裁延攬他進球隊。從味全的黃家,到興農的楊家,再到魏家的味全,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領隊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談薪水,還有在談薪水時建立好關係。任領隊和我們提到興農時期的楓康和黃忠義,在談薪時遇到的小故事。令梁 sir 大吃一驚,原來有些事他以為沒人知道,結果其實影響深遠。 不只面對老闆,領隊和教練、球員的關係也是一門學問。任領隊經歷過許多總教練,例如傳奇的徐生明總教練和現任的葉君璋總教練,他有不同於曾公的看法。在興農時期,還曾經發生楊總裁干預調度,最後裁撤掉教練團的事情,當時的情況到底多誇張,任領隊在這集節目中毫不保留的分享細節。 任領隊也是唯一在職棒前期與近五年都擔任過球隊領隊的人,由他的角度來看現在的職業球隊經營,以及球迷和啦啦隊。「球迷很多(進場)是看啦啦隊的。」他感慨時代的變化,也深刻地感覺球迷的風向改變。「現在球迷的忠誠度不如以前。」 一起來聽聽任領隊回首這一段「不歸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h16min
  5. [S6E2] 江泰權:「尤其是公眾人物,我確實是前車之鑑」

    19 DE JUN.

    [S6E2] 江泰權:「尤其是公眾人物,我確實是前車之鑑」

    「我被判詐欺未遂,我沒有對價關係,而且我也沒打輸球,我認真打。」 這集來賓是統一獅的江泰權。他出身嘉義,小學就加入梅山少棒隊,後來轉學到南興,繼續走上棒球之路。和多數走上棒球路的球員不同,江泰權其實很會讀書,課業表現不錯,但因為練球佔用太多時間,逐漸跟不上學業進度,只好專心打球。「書要讀得好,球同時要打得好,我覺得有困難。」江泰權說。 江泰權在三級棒球時期原本是捕手,青少棒階段還與洪一中一同入選國家隊。因為他跑得快、打擊穩定,後來被教練安排轉任外野手。「因為我跑比較快,打擊比較穩定,所以用我比較多一點。」江泰權說。「(大學時)一百公尺我可以跑十一秒,繞壘我可以跑十四秒多。」他後來保送到輔仁大學,成為莊勝雄的御用捕手。「我覺得跟莊勝雄配,很好配,他很準。」江泰權在節目中也分享了自己接捕兩大強投莊勝雄與郭泰源的經驗,從捕手的角度說明他們球路為何那麼有威力,以及彼此之間的絕佳默契。 「三朝元老」江泰權多次入選國家隊,征戰洲際盃、世界盃和亞運會,還參與三屆奧運,歷經三任總教練:李來發、吳祥木和林家祥。他從最年輕打到最資深,從菜鳥一路成為隊長,可說是台灣棒壇一代傳奇。在節目中,他分享了如何破解荷蘭隊投手,以及1984年奧運在道奇球場的震撼體驗,還有對長期移地訓練的反思。 他也談到當年加入職棒的過程。由於黑鷹棒球隊考量到他高齡 32 歲,所以沒有將他列入保護名單,最後被統一獅選走,成為少數沒有加入時報鷹或俊國熊的國家隊成員。「當然有點意外,時報鷹當時是我和周子玉一起慢慢組起來的。」江泰權說。 後來江泰權因涉賭爭議離開台灣棒壇。雖然對當時的判決仍有遺憾,他也坦言必須承擔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離開球界後,他回到家中經營的餐廳工作,後來在吳祥木教練的介紹下轉往中國發展,帶領天津獅和中國國家隊,一待就是二十多年。 「我帶隊參加六次全運會,有五次打進決賽,三次拿冠軍。」江泰權在中國逐漸摸索出自己的生存之道,在教練職位上也找到成就感,可說是實現了當初郭領隊對他的期待。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h29min
  6. [S6E1] 澎恰恰:「我如果往生了,我希望燒出來的是一顆棒球」

    12 DE JUN.

    [S6E1] 澎恰恰:「我如果往生了,我希望燒出來的是一顆棒球」

    「早期私底下能借得到台北市立棒球場的,只有我跟童安格。」 第六集第一集的來賓是「澎哥」澎恰恰。澎恰恰在棒球之鄉嘉義長大,從小就是棒球痴,五專之前雖然都沒有受過科班訓練,都靠自學,一有空就找捕手來練習。甚至晚上會跑到嘉義火車站旁的地下道,只因為那裡有燈光,能讓他練投。到五專後,他先後待過黎明工專和遠東工專,那時的生活除了打棒球還參加田徑隊短跑和跳遠,更誇張的是帶領球隊完成三連霸,簡直是運動奇才。 澎哥說他真的很愛當投手,尤其喜歡投手站在場中央那種英雄的感覺,還摸索出「澎氏滑球」,讓他在乙組賽場上投出過兩場完全比賽(兩場!!!)。「我球速不快,但就是準,而且後面的隊友守備好。」澎哥說。他還在 1995 年職棒正熱時,主持棒球綜藝節目《歡樂強棒》,還是「閃亮之星棒球隊」的創辦人,為了祈求一場雨停,他還發誓要吃素一個月,真是瘋狂。 在職棒元年開幕戰的時候,因為邀請藝人來拉抬曝光,找來棒球痴澎哥和童安格獻花給特別來賓「OH 桑」王貞治,成為澎哥至今仍念念不忘的一段光榮時刻。 「作秀的時候,曾經為了一場比賽,整個禮拜不接秀場。」澎哥曾經投到韌帶斷掉、罹患急性腸胃炎,他還是堅持要上投手丘,簡直是在拿命拚。走上演藝之路的澎哥始終有個夢想,希望能成為職棒選手,他曾經列名台灣大聯盟嘉南勇士的球員名單,但最終並未上場出賽。他也曾經報名選秀會,跟當時的兄弟象談好,但因為場外風波最後告吹。不過,棒球之神終究沒有遺忘他,讓他在2012年3月1日,身披統一獅球衣,面對天津獅完成職棒初登板,圓了他一生的棒球夢。 「你這一輩子,排第一的是棒球。」澎嫂曾經對他說。澎哥不只在棒球場上燃燒自己,甚至還投資拍棒球電影,自己當導演,這成了他棒球人生中最失落的一段歷程——他明明如此熱愛棒球,卻被市場冷酷無情地澆了一桶冷水。「看棒球不應該是在螢幕上看,應該是到現場去感受那個氛圍。」澎哥說這是他拍電影學到的一課。 「棒球的紅縫線,剛好一百零八針,一直走,沒有直的,從哪裡開始就走回原點,這不就人生嘛!所以人要活到一百零八歲。」澎恰恰說。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h9min
  7. [S6E0 下集] 陳偉殷:「原本腦中一片空白,Jeter 那一棒才讓我清醒」

    1 DE MAI. · BÔNUS

    [S6E0 下集] 陳偉殷:「原本腦中一片空白,Jeter 那一棒才讓我清醒」

    ⚾️ 第六季募資達標!解鎖限量簽名版回饋品,只有 66 個! 👉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mbs-s6 — 「我就是想回到球場上面,我要人家知道,就算受到這麼大的傷,我還是能回到球場上面,而且甚至比我受傷前更好。」 下集我們聊到陳偉殷來到美國之後,經歷完第一個春訓,準備開季的時候,才接到總教練指派任務,要在第二個系列賽對上洋基隊,他坦承說自己有些出乎意料。 陳偉殷第一場先發,他站在投手丘上,腦中一片空白,開場就連續三個壞球,「不是緊張,而是自己要做什麼完全不知道。」陳偉殷說自己從不會怯場,不管什麼比賽,但來到美國,初登板夢想成真的那一刻,他卻手足無措,直到 Derek Jeter 在滿球數擊出全壘打,才醒過來,意識到原來自己已經在戰場上。 陳偉殷來到美國,不只要適應用球,還要適應新教練、新捕手、新環境,他用親身經驗來談兩位傳奇總教練—落合博滿和 Buck Showalter 的相同與不同。「日本的話,你上去丟,你能完封就是完封。」陳偉殷說 Showalter 會有合理的用球數上限,該換就是會換,要保護選手的狀態。「被打兩分、三分沒關係,我們的打擊會幫你打回來。」這點跟落合監督的「調一分就輸了」哲學大不相同。 從中日龍到巴爾的摩金鶯,陳偉殷也經歷球隊不同的階段,面對到更強的對手,他越想挑戰,不管是多強的打者,他都是一個挑戰者姿態。「可能是一種叛逆,越說我越做不到,我越要做給你看。」陳偉殷說。在金鶯時他有追逐的目標,這是他生存的一個動力,可是到了馬林魚他卻沒有這樣的感覺。「我沒有抓到一個目標,盲目地執行,比較迷失了方向。」 陳偉殷在訪問中,也分享了他和鈴木一朗的互動,他到底是怎麼看待這位傳奇球星呢?甚至成為隊友。陳偉殷透露鈴木一朗的觀察選手的方式很獨到,讓他想起落合博滿。 至於陳偉殷為什麼要選擇在生涯尾聲之前,挑戰獨立聯盟,他到底想要傳達什麼?證明什麼?讓他自己來說給你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51min
  8. [S6E0 上集] 陳偉殷:「古巴的教練要我跟他回去古巴」

    3 DE ABR. · BÔNUS

    [S6E0 上集] 陳偉殷:「古巴的教練要我跟他回去古巴」

    ⚾️ 第六季募資來囉!來看看這季的回饋品有多酷!👉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mbs-s6 — 「為什麽他們做得到我做不到?」 這集我們邀請的「忠實聽友」陳偉殷,最近他剛剛宣布退休,而且也回到他生涯發跡地名古屋舉辦引退儀式,這集是在他宣布退休之前錄音。而且一錄就超過兩小時,感覺還可以聊更久! 一開始我們先聊他從小看中華職棒,成為球迷,兩位哥哥都打棒球,都支持兄弟象。「我從小叛逆,就是不要(跟他們一樣)。」陳偉殷還說當時他支持的球隊,其中的球員後來還變成他學校球隊的教練,感覺很奇妙。偉殷的棒球路一開始並不順遂,差點一度因為父親不支持,退出球隊。後來到仁武國中,一年級球隊就解散了,曾經想說不打了,還好加入了橋頭國中,促成了未來進入到高苑工商的契機。「整個過程中,蔡(啟生)幫助我蠻大的。」陳偉殷說。 「那時候(國中)跟他們(高苑)練習的時候,壓力很大,因為錦輝、英傑、思齊他們(都在隊上)。」陳偉殷回憶起國中時起和高苑一起練球的時光。「那一批很強。我們要幫忙守備,我就想說誰敢守內野,那時候打鋁棒,不小心就被打死在那邊。」 進到高苑後,偉殷只能追逐著同梯王牌羅錦隆和鄭錡鴻,永遠不是隊上最強的投手。「我有了這兩個人當目標,在高二的時候,我就不想輸給這兩個人,就一個良性競爭。」陳偉殷說。「可能是從小叛逆,就會覺得他們做得到,我也一定做得到。」在 IBF 青棒錦標賽時,他看到更多怪物,更激起了他要挑戰國外的目標。 「如果有機會,想去美國看看。」陳偉殷雖然後來因為陳大豐的關係,改變心意,最後在日本職棒大榮鷹和中日龍兩支球隊中,選擇了中日龍(其中的原因聽了這集節目你就知道)。 可是剛到日本的陳偉殷,前兩年過得並不順遂,語言不通、陌生的環境,感覺沒有進步,還遇到開刀。「那時候年輕,不懂,不舒服也不講,就是硬丟。」後來因為休賽季休息不夠,傷勢越來越嚴重。 「球隊那時候給我兩個選擇,一是開刀,我給你一年的時間,如果不開刀,就是明年必須投出成績,沒有投出來就解約。」後來陳偉殷在陳大豐的建議下決定動刀,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回到投手丘比賽。 陳偉殷「很能跑」也是球界知名的。「我覺得對協調性有差,以前從最不喜歡跑步,後來強迫自己去跑,協調性就出來了。」陳偉殷在日職初期,開刀復健的時候也不停地跑,奠定他長久生涯的基礎。「我現在不能看比賽,我不能丟球,看了心會很癢。」陳偉殷當時沒事就跑步,是他暫時逃避的一種方式。 陳偉殷分享他和監督落合博滿的互動,他觀察日本監督和美國總教練有什麼差別。他怎麼看落合的「只要不掉分就不會輸」哲學?他和吉見一起的友誼又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呢? 後來拿下防禦率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陳偉殷心中還有更遠大的目標,前往目標的路上也不如表面順遂… 敬請期待下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h31min
5
de 5
31 avaliações

Sobre

兩個加起來將近 130 歲的大叔,能跟上時代,製作自己的 podcast,覺得很幸運。 --- 新平台但聊的卻是舊故事,第一季只有曾公和梁 sir,兩個中職成立前的老員工,分享所知道的中華職棒點滴,希望為台灣棒球史留下一些有聲回憶。第二季開始我們邀請當年一起參與歷史的球隊人員、聯盟職員、明星球員和媒體朋友,來和球迷們回憶當年。聊聊許多你可能已經知道的事情,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秘辛。 --- 🎉感謝 326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六季,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也幫助社團法人台灣女子棒球運動推廣協會,為棒球平權貢獻心力,讓更多人享受棒球、參與棒球。 💪 募資活動: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mbs-s6 ⚾️ 支持女棒:https://twbaa.org/support 📬 工商合作 & 聽眾信箱:taipei.municipal.baseball.stadium@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Você também pode gostar de

Para ouvir episódios explícitos, inicie sessão.

Fique por dentro deste podcast

Inicie sessão ou crie uma conta para seguir podcasts, salvar episódios e receber as atualizações mais recentes.

Selecionar um país ou região

África, Oriente Médio e Índia

Ásia‑Pacífico

Europa

América Latina e Caribe

Estados Unidos e Canad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