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虚多言

务虚多言

Yolling,月饼和海蜇三位 95 后青年有关科技人文的「务虚会谈」| 微博:@务虚多言 / 邮件:wuxuduoyan@hotmail.com | 本播客由 Marcast Media 荣誉出品,微博/公众号:@Marcast,合作联系:hello@marcastmedia.com

  1. 01/29/2022

    Vol.19: 我们的 2021 关键词

    这本来是一期计划在 2022 公历新年前上线的节目。 在年末,三位主播终于聚在一起了。这期年度总结,我们回顾了 2021 的一些大事件,从政治经济到文艺学术,从现实社会到虚拟宇宙。最后,讨论又回到了我们的个体思考 —— 从娱乐偶像的崩塌到诡谲的元宇宙,从 EDG 夺冠一天的个人虚幻体验到每一个真实表达自己的瞬间,从喜欢的影音作品到好书推荐。像围坐冬日炉火旁,我们又认真聊起了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及对不远的未来——2022——的些许期盼。 这是一期在壬寅虎年新年前上线的节目。三位主播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各位春节快乐! Highlights: [02:47]  从吴亦凡到王力宏,娱乐偶像的崩塌 [06:35]  围绕元宇宙和 Web3 的社会想象和 Teenage Sex 讨论 [11:38]  一日有 3 种天气的北京和夺冠的 EDG [16:30]  Marcast 的线下聚会和每一个真实表达自我的瞬间 [18:50]  快乐和悲伤交织的时刻有 Stand By Me 作 BGM [21:43] 《奇巧计程车》、《金属之声》 [24:44] 《沙丘》 [35:21] 《爱情神话》 [39:23]  Caliban and the Witch、《运气的诱饵》、《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45:38]  Sometimes I Might Be Introvert、Heaux Tales [48:00]  更关注对「自己」的认知和互动——我们的 2022 年度期许 【本期主播】 Yolling,交互体验设计师 月饼,科学与技术研究博士生在读 海蜇,互联网广告从业者 【内容互动】 微博:@务虚多言 https://weibo.com/u/7293347150 邮件:wuxuduoyan@hotmail.com 【节目制作】 Yolling/Marc 【封面图】 Photo by 月饼 【本集音乐】 Music credit: Afternoon Lounge Jazz - Musictag 【关于我们】 用生活的语言谈论生活,以常识的视角反思常识。「务虚多⾔」是 Yolling / 月饼 / 海蜇三位 95 后留学青年有关科技与人文的「务虚会谈」。 本播客由 Marcast Media 荣誉出品,也欢迎你订阅收听 Marcast 旗下的其他播客节目,微博/公众号:@Marcast,合作联系:hello@marcastmedia.com https://weibo.com/u/2743283854

    57 min
  2. 11/30/2021

    Vol.18: 物欲算法:推荐机制里的消费主义

    小时候,还不知道有一个名词叫「消费」,最孩子气和接地气的说法是「买东西」—— 朴实的三个字贴切地描述了这个行为,我们根据需求买些什么,获得满足,这个过程里,买到的那个东西,和我们内心的满足感同样重要。而现在,提及「消费」,这个高度抽象名词背后所指代的,也愈发面目模糊 —— 消费好像已经成为了当代人解压/消遣的一种方式,我们不再在乎有什么需求会被满足,也不再关心最后会买到什么,「消费」本身成为了目的,我们因为消费而愉悦。 但,这样真的好吗?从堆积成山的快递箱里面拆封出来的,是切实帮助我们搭建美好生活的拼图,还是在媒介奇观影响下冲动购入的冗杂之物? 从主播们的直播网购体验,到大数据杀熟;从商家尽力售卖的商品之外的「身份」以及消费者随之沉迷而引发的攀比性消费,到重新用马克思的视角反思作为商品的我们如何陷入消费主义的内卷 —— 你听到这期节目的时候,应该正处于双十一和双十二两个大型人造购物节之间,在购物的狂欢中我们试图以一个正念的视角重新观察消费这件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的必要之事。 Highlights: [04:05] 主播们的直播网购体验 [07:21] 消费和消费主义,消费主义背后的商品拜物教 [13:23] 攀比性消费引起的过度消费 [18:40] 书写一个「神话」,售卖一种身份 [22:59] 从动态定价到大数据杀熟,什么在左右我们 [29:14] 消费的性别 [31:23] 消费主义和内卷 - 作为商品的我们,要如何看到额头上的象形文字 [34:50] 面对数字时代的消费主义,我们的选择 【本期主播】 Yolling,交互体验设计师 月饼,科学与技术研究博士生在读 海蜇,互联网广告从业者 【内容互动】 微博:@务虚多言 https://weibo.com/u/7293347150 邮件:wuxuduoyan@hotmail.com 【节目制作】 Yolling 【本集封面】 Marc 【本集音乐】 Music credits: Sisters & Brothers - Khruangbin 【关于我们】 用生活的语言谈论生活,以常识的视角反思常识。「务虚多⾔」是 Yolling / 月饼 / 海蜇三位 95 后留学青年有关科技与人文的「务虚会谈」。 本播客由 Marcast Media 荣誉出品,也欢迎你订阅收听 Marcast 旗下的其他播客节目,微博/公众号:@Marcast,合作联系:hello@marcastmedia.com https://weibo.com/u/2743283854

    38 min
  3. 09/25/2021

    Vol.17: 欢脱的意识,逃不脱的身体:具身认知与我们的世界

    高兴、低落、上流、下流、廉洁、污秽…… 我们常用的词汇里,其实暗含着玄机 —— 心情和品味为何用具有空间感的「高低上下」来形容?品德明明看不见摸不着,为何却与物质上的干净程度联系在一起?放眼世界各国语言,同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上世纪八十年代,学者 George Lakoff 和 Mark Johnson 发现了这个语言现象,并出版了经典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提出比喻并非仅仅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其实还是人类大脑认知世界的必要方式,由此拉开了具身认知理论研究的序幕。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并非单纯是意识的“效应器”,而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主要媒介。虽然大脑负责处理名为「思考」的重要活动,但感受和认知的来源仍然是生物意义上的「身体」。从身体的感受延展成对概念的表达,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爱丁堡大学神经科学博士研究生 Border,和大家一起探秘「具身认知」理论,窥一窥头脑中思绪的同时,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体。 Highlights: [01:26] 心理学的起源 [03:25] 什么是语义表征 [06:15] 什么是「具身认知」理论 [08:35] 日常语言中的具身体验 [12:58] 难过的时候笑一笑,真的会变开心? [17:17] 具身认知理论的起源 [19:50] 身体 = 计算机? [23:26] 具身认知怎么帮我们学数学 [25:00] 具身认知对身心二元论的纠偏 [27:24] 身体是逃无可逃的「牢笼」 [28:14] 有关「意识上传」的科幻作品 [29:30]「意识复制」的思想实验 [31:55]「读心机器」是如何运作的? [37:50] 如何看待马斯克的脑机接口? [42:36] 脑机接口的伦理问题 【本期嘉宾】 Border,爱丁堡大学神经科学博士研究生 【本期主播】 Yolling,交互体验设计师 月饼,科学与技术研究博士生在读 海蜇,互联网广告从业者 【内容互动】 微博:@务虚多言 https://weibo.com/u/7293347150 邮件:wuxuduoyan@hotmail.com 【节目制作】 Yolling / Marc 【本集封面】 Credit: Lottie Clark via Scentific American 【本集音乐】 Music credits: 1.drifting away - dybredly 2.Marcast ad loop - Yolling 【关于我们】 用生活的语言谈论生活,以常识的视角反思常识。「务虚多⾔」是 Yolling / 月饼 / 海蜇三位 95 后留学青年有关科技与人文的「务虚会谈」。 本播客由 Marcast Media 荣誉出品,也欢迎你订阅收听 Marcast 旗下的其他播客节目,微博/公众号:@Marcast,合作联系:hello@marcastmedia.com  https://weibo.com/u/2743283854

    52 min
  4. 08/19/2021

    Vol.16: 空调,西瓜,和外婆家的昙花:我们何以怀念夏夜

    夏天是闷热潮湿的,然而人们总能用各种方法制造清凉:或是大口吞咽冰镇西瓜,或是一饮而尽清甜的绿豆汤,当然还少不了让人感到安逸闲适的,总是被调到合适的26度空调,和热浪,雷雨,蝉鸣一起构成了我们关于夏天的回忆。 然而,在空调遍布城市空间的今天,春夏秋冬的温差被一个按钮抹平,身体通过机械与建筑融为一体——我们有关「夏天」的感受似乎慢慢淡化了。 本期节目,三位主播在夏末的节点聊聊过去的夏夜回忆,有关夏天的艺术作品,以及在空调普及的当下,夏夜究竟到哪里去了…… 【本期主播】 Yolling,交互体验设计师 月饼,科学与技术研究博士生在读 海蜇,互联网广告从业者 【内容互动】 微博:@务虚多言 https://weibo.com/u/7293347150 邮件:wuxuduoyan@hotmail.com 【节目制作】 Yolling / Marc 【本集封面】 Photo by 海蜇 【本集音乐】 Music credits: 1. Takin You For A Ride - Pandrezz 2. Soirée - Bill Evans 【关于我们】 用生活的语言谈论生活,以常识的视角反思常识。「务虚多⾔」是 Yolling / 月饼 / 海蜇三位 95 后留学青年有关科技与人文的「务虚会谈」。 本播客由 Marcast Media 荣誉出品,也欢迎你订阅收听 Marcast 旗下的其他播客节目,微博/公众号:@Marcast,合作联系:hello@marcastmedia.com https://weibo.com/u/2743283854

    35 min
  5. 06/16/2021

    Vol.15: 电子记忆:从 iPhone 相册精选说起

    图像和记忆总是深度绑定在一起:照相机发明之前,画师们在将神话志怪具像化之余的重要任务就是为人们记录或史诗或日常的时刻;照片问世以来,记录的手段愈发便捷,尤其在移动互联网主导的今天,用影像记录下生活的每一个重要时刻不再是妄想。 但,一直有一个问题贯穿其中,这些图像就是我们的「记忆」吗?打开手机的系统相册,「为你推荐」的功能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回忆」模块,这个命名似乎就宣告了,「这些影像=回忆」,里面是系统精心挑选的一张张精美照片和一段段视频,然而除了视觉和听觉,我们的其他感受要如何还原?本该只是回忆一部分的「画面」是如何逐渐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此外,随着照片量级陡峭的增长曲线,机器和技术逐渐扮演起我们贴心的「私人管家」:小时候和父母坐在一起翻阅的相册里,一张张的是被家人精心挑选打印出来并排布的时刻;而现在似乎我们只用思考取景框之内发生的事,拍出的相片被算法仔细斟酌,在那个叫做「回忆」的界面被用尽可能精美的样式展示出来。在「我们的记忆」这件事上,我们逐步让渡了主导权退居幕后了吗? Timeline: [05:30] 照片同步云服务的「精选」功能 [09:00] 三位主播如何看待「自动生成记忆」 [12:00] iPhone 相册精选功能的算法 [16:30]「保存一切」与「保存重要信息」的观点对弈 [23:30] 「取景框」的历史 [25:09] 视觉霸权时代感官信息的丢失 [27:29] 手机摄影与记忆的悖论 [30:00] 手机摄影:拍给谁看? [35:14] 记忆应该由谁来 curate? *** 本集节目由专业男士洗护品牌「早时TipHour」和你一起收听 *** 即日起至 6 月 30 日,打开淘宝搜索关注「早时TipHour」店铺,给客服发送「务虚多言」四个字,即可领取我们的听友专属 10 元优惠券,购买早时洗护套装或洗面奶,均可与其他优惠叠加使用。 【本期主播】 Yolling,交互体验设计师 月饼,科学与技术研究博士生在读 海蜇,互联网广告从业者 【内容互动】 微博:@务虚多言 https://weibo.com/u/7293347150 邮件:wuxuduoyan@hotmail.com 【节目制作】 Yolling 【本集封面】 Marc 【本集音乐】 Music credits: 1.Evan finds the third room - Khruangbin 2.Marcast Ad Loop - Yolling 【关于我们】 用生活的语言谈论生活,以常识的视角反思常识。「务虚多⾔」是 Yolling / 月饼 / 海蜇三位 95 后留学青年有关科技与人文的「务虚会谈」。 本播客由 Marcast Media 荣誉出品,也欢迎你订阅收听 Marcast 旗下的其他播客节目,微博/公众号:@Marcast,合作联系:hello@marcastmedia.com https://weibo.com/u/2743283854

    43 min
  6. 04/13/2021

    Vol.14: 爱情算法:约会软件能帮我们找到真爱吗?

    Dating App (约会软件) 有一个天然悖论 —— 用户本身找到合适的伴侣应该离开,用户使用它的时间越短说明平台匹配越精准,设计越成功,但作为需要盈利的商业化平台,却又要强调用户留存与活跃度。各个平台都是如何应对这个阿喀琉斯之踵的?在 Dating App 上成瘾似的机械性左右滑动时,我们仅仅在寻找伴侣吗,或是……更像在进行一场刺激的游戏? 本期「务虚多言」,听 Yolling,月饼与海蜇聊聊:约会软件对当代打工人究竟是好是坏?约会软件是否杀死了浪漫?「约会」这一社会互动形式是如何诞生的?约会软件如何让浪漫关系游戏化和「液态化」?以及,在左滑右滑的游戏里,我们能够找到真爱吗? 特别鸣谢节目中接受采访的不具名热心听众。 Timeline: [02:18] 约会软件与相亲角有什么区别? [03:24] 为什么 Yolling 认为约会软件是一件好事 [05:40] 为什么海蜇认为约会软件杀死了浪漫 [09:24] 我们对浪漫关系的想象 [11:23] 裸体相亲:约会软件中信息交换的局限性 [13:40] 性别解放与「约会」的诞生 [17:10] 约会软件的算法与机制设计 [24:06] Gaming the system 与算法黑箱 [27:58] 约会软件悖论:约会软件如何让人们上瘾 [31:09] 【听众采访】约会软件的真实使用体验 [39:27] dating app 应该改称为 introduction app [43:20] 液态之爱:约会软件让约会关系不再稳固 [45:00] 选择困难症与数学最优解 [47:30] 人生选择可以量化吗? 【本期主播】 Yolling,交互体验设计师 月饼,科学与技术研究博士生在读 海蜇,互联网广告从业者 【内容互动】 微博:@务虚多言 https://weibo.com/u/7293347150 邮件:wuxuduoyan@hotmail.com 【节目制作】 Yolling   【本集封面】 Image credit: Sarah Lawrence / Vox Design by Marc 【本集音乐】 Music credits: 1.Je T’aime - Sugi.wa 2.Marcast Ad Loop - Yolling 【关于我们】 用生活的语言谈论生活,以常识的视角反思常识。「务虚多⾔」是 Yolling / 月饼 / 海蜇三位 95 后留学青年有关科技与人文的「务虚会谈」。 本播客由 Marcast Media 荣誉出品,也欢迎你订阅收听 Marcast 旗下的其他播客节目,微博/公众号:@Marcast,合作联系:hello@marcastmedia.com https://weibo.com/u/2743283854

    55 min
  7. 03/05/2021

    Vol.13: 数字时代边缘人

    今天,互联网已触达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完成了从「工具」到「基础设施」的转变。但我们也认识到,互联网设施飞速前行的滚滚巨轮里,有一些人被遗忘了 —— 健康码的全面铺开给没有手机,或不太会使用手机的老人带来出行的障碍;更早些时候,打车平台的大行其道,又让多少在街边挥手的老人迟迟等不到一辆驶往目的地的车;又或者,家庭聚会其乐融融之时,晚辈们捧着手机和平板,长辈们看着客厅的电视,固守着线性排布的节目叙事,和移动互联的一扇扇小窗口保持着距离 —— 这一切,是不能,还是不想呢?  本集节目,我们探讨了: -「什么是数字时代」( 20 年前 Win98 给无数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那个时候数字时代来临了吗?) -「什么是老年人」( 60 岁按传统已是花甲之年,而现在有多少 60 岁的人还生气十足活跃在时代的前线,他们是老人吗?) - 以及何为「边缘人」 …… 欢迎收听本集「务虚多言」,和我们一起来关注在数字时代「被边缘化」的群体。   【本期主播】 Yolling,交互体验设计师 月饼,科学与技术研究博士生在读 海蜇,互联网广告从业者  【内容互动】 微博:@务虚多言 https://weibo.com/u/7293347150 邮件:wuxuduoyan@hotmail.com  【音频后期】 Yolling  【本集封面】 Photo by 月饼  【本集音乐】 Music credits: 1.Sisters & Brothers - Khruangbin 2.Marcast Ad Loop - Yolling  【本集参考资料】 1.周裕琼 丁海琼. 中国家庭三代数字反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国际新闻界, 2020, 42(3): 6-31. 2.一个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新闻网站:newsforbetty.com 3.牛津参考书对于 “marginalization” 的定义:marginalization. Oxford Reference. Retrieved 4 Mar. 2021, https://www.oxfordreference.com/view/10.1093/oi/authority.20110803100133827 4.Spivak GC. 1988.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Marxism and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17 Sep.) 271-313. (eds.) Gary Nelson and Lawrence Grossberg. Chicago: Llinois P.  5.Tsertsidis, A., Kolkowska, E. & Hedström, K. (2019). Factors influencing seniors’ acceptance of technology for ageing in place in the post-implementation stage: A literature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 129, 324–333. https://doi.org/10.1016/j.ijmedinf.2019.06.027 【关于我们】 用生活的语言谈论生活,以常识的视角反思常识。「务虚多⾔」是 Yolling / 月饼 / 海蜇三位 95 后留学青年有关科技与人文的「务虚会谈」。 本播客由 Marcast Media 荣誉出品,也欢迎你订阅收听 Marcast 旗下的其他播客节目,微博/公众号:@Marcast,商务联系:hello@marcastmedia.com https://weibo.com/u/2743283854

    42 min

Ratings & Reviews

4.8
out of 5
12 Ratings

About

Yolling,月饼和海蜇三位 95 后青年有关科技人文的「务虚会谈」| 微博:@务虚多言 / 邮件:wuxuduoyan@hotmail.com | 本播客由 Marcast Media 荣誉出品,微博/公众号:@Marcast,合作联系:hello@marcastmedia.com

More From Marcast新播客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