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细读商业经典60讲 | 做商业社会的明白人

他冒了很大的险,挑出 30 本特别小众但经典的书,用中国的方式,在当代讲一遍。带领大家一起在小众经典里看到大众观念,在世界视野里发现中国问题。他如果不讲这些书,你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去读这些书,甚至你都不知道有这本书。在每本书的解读中,吴晓波老师输出他的核心观点,并串联案例,结合当下社会现实进行解读,让每一本小众的书最后都落实到与你有关。他觉得每一本书其实都不通向一个终极真理,但都通向一个问题。他来解读这些书,最终都是为大家提供一个问题和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得自己找。

试用期结束后 ¥9.90/月或 ¥68.00/年
  1. 第 3 集

    《单向度的人》先导片3丨吴晓波:可乐是一种意识形态?城市为何变得一模一样?

    今天我专门拿了瓶东西放在这,它是一瓶碳酸饮料,同时它也是发达工业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为什么? 因为可口可乐告诉你:我非常好喝,我很便宜,我的消费者是谁?我的消费者是纽约地铁的流浪汉,他喝得起可口可乐,是那些住在城郊的新中产家庭,他喝得起可口可乐 还有谁?还有美国总统,还有谁?还有美国首富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他们都喝可口可乐。 它是一个意识形态,它代表着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能够买到同样的一个商品,所以纽约地铁的一个流浪汉和巴菲特、比尔盖茨、特朗普、拜登,他们享受的是同一个品种的可乐。 所以你如果从正面来理解的话,它是物质文明发展的一种普惠性,体现了一种普世价值的意识形态,负面来讲就马尔库塞说的,连这瓶饮料都已经单向度的了。 所以在可口可乐的意义上,纽约地铁的流浪汉和巴菲特都是可口可乐单向度的那个人,哲学意义上的那个人,这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第二,发现没有?所有的城市都长得一模一样了。 你想想,以前法国有法国的城市,土耳其有土耳其的城市,德国有德国的城市,英国有英国的城市,英国那边苏格兰和爱尔兰,他们城市风格也不一样。二战以后呢?都是水泥,都是摩天大楼,有一个叫柯布西耶的建筑学...

    3 分钟
  2. 第 4 集

    《身份与暴力》先导片丨 吴晓波:你要让身份成为你生活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被它绑架

    我今天谈一个非常枯燥的话题——身份,每个人有很多身份,哪些身份对你是重要的?你如何识别自己和别人的身份?如何不让身份成为你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种困扰?以及如何建有身份的自尊?有身份自尊从而让我们过上一种有尊严的自信的生活?如何拒绝人的渺小化?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阿马蒂亚·森给我们什么解决方案。 其实阿马蒂亚·森的解决方案也并不是一个灵丹妙药,你发现没有越是复杂的问题,越没有终极的解决方案,越是复杂的问题,所有的答案都是开放式的。他没有一个药丸,有的是什么?有的是阿马蒂亚·森提供给你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向和一种可能性,永远不要试图在一个复杂的人生和商业问题上,去找那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千万记住,永远不要在复杂的人生和商业生活中,试图去寻找别人能够给你的唯一准确的答案,因为什么?那个答案根本就不存在。 所以阿马蒂亚·森的解决方案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我们不要把人类渺小化,那么再往深里讲就是我们不要把自己渺小化,你很厉害,你很重要,你来到人间这件事情是天大地大的事情,你要让身份成为你生活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被身份所绑架,这不仅是一个人的问题,是社会需要共同完成的一个问题。

    2 分钟

订阅福利包含的节目

财经观察站VIP

专享160+财经内容与商业资讯

试用结束后 ¥9.90/月或 ¥68.00/年

评分及评论

2.9
共 5 分
12 个评分

关于

他冒了很大的险,挑出 30 本特别小众但经典的书,用中国的方式,在当代讲一遍。带领大家一起在小众经典里看到大众观念,在世界视野里发现中国问题。他如果不讲这些书,你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去读这些书,甚至你都不知道有这本书。在每本书的解读中,吴晓波老师输出他的核心观点,并串联案例,结合当下社会现实进行解读,让每一本小众的书最后都落实到与你有关。他觉得每一本书其实都不通向一个终极真理,但都通向一个问题。他来解读这些书,最终都是为大家提供一个问题和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得自己找。

更多来自“财经观察站”的内容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