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min

愛情其實是一種耽溺——《愛在黎明破曉時》電影的戀情科學實驗【張嘉泓|物理好好玩S1EP10‪】‬ 知識好好玩

    • Science

【物理好好玩S1EP10】愛情其實是一種耽溺——《愛在黎明破曉時》電影的戀情科學實驗

 

我記得讀過一篇文章,腦神經學家在一個研究中,嘗試偵測人類在感受愛情時,大腦是哪一個部位、產生最大的活動。原本的預期,愛情是喜歡的感覺,那或許它與味覺之類的感官活動,是在同一個部位吧。科學家驚訝地發現,實驗結果並不是如此。愛情的運作,其實與嗎啡等毒品作用時,人腦的反應部位,最為接近。簡言之,愛情其實是一種耽溺、Obsession,就是成癮。真是驚人卻又那麼明顯的發現:戀愛中的人不都是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嗎?「每天漫無目的的膩在一起,言不及意也覺得好有趣。」這個詞來自八零年代末,歌手黃舒駿寫的一首歌:戀愛症候群。他把愛形容成一種病,倒蠻貼切的。還好,人似乎對愛情有一個自動的終結系統,「經過一段轟轟烈烈熱戀時期,不久就會開始漸漸痊癒。」過了一陣子,一切會慢慢恢復正常,戀人只會狐疑當初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會為了愛情不管一切。」

 

但愛情是發生在人與人之間,而且以人群作為背景。因此,如同大部分人類的活動,愛也是一個社會學現象。更麻煩的是,愛情強烈地依賴參與者的主觀認知,這些認知浸泡於人的整個複雜意識之中。而愛的經驗又會回過頭來,對原本的認知不斷作修正,於是,人對愛情的看法常常隨著時間與環境而改變。這是一個複雜的回饋系統,用分析的方法來了解它,很可能流失最關鍵的部分。

 

大部分文學對愛情的探討,總是依賴敘事與故事

 

所以,文學或電影,依然是描繪愛情極有效的方法。閱讀者,攜帶著各自的經驗,直接面對具體的情境與意象,反思自己心靈的深處如何回應,似乎更能趨近事實與真相。簡單地說,這是一種現象學,直接面對現象,又集中注意力於現象。而科學家就會說,這是一個以觀察為方法與目標的科學實驗。

 

但問題是,大部分文學對愛情的探討,總是依賴敘事與故事,而故事會鑲嵌於主角或時代的特殊內容之中:是富人的愛,是窮人的愛,是富人與窮人的愛,是流氓的愛,是大時代學生的愛。然而,閱讀者總是可以合理地懷疑,究竟所描寫的是愛情本身呢,還是在那特定時空下的愛情,亦或根本只是那特定時空本身的幻影。

 

1995年,林克雷特的電影《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一般認為是一部文青經典。它所呈現的是愛情的發生與演化,特別的是:如同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我認為這可以稱為「純粹」愛情批判。女主角賽琳在由布達佩斯回巴黎的火車上,遇到一個同年紀的美國青年傑西。傑西到巴塞隆納探望前女友時,感情破裂,情傷之餘,坐著火車在歐洲晃蕩,正要在維也納下車,隔一天搭機回美國。兩人聊了一下,傑西就約賽琳與他在維也納一起下車,共度黎明破曉前的一段時光。

 

這一天,除了愛情,就沒有別的元素了

 

這樣的情境,巧妙地使兩位主角的愛情,發生在一個與兩人都無關的陌生城市,抽離了身分、個性、過去等複雜的外在關聯。兩人萍水相逢,過去沒有任何交集;約定未來不再見面,因此將來也沒有任何後果。在一個異鄉,除了彼此的愛戀之舞,進行一段完全沒有任何目的的漫步,沒有比這樣的場景更抽離內容,而寄託於抽象。沒有故事,這一天,除了愛情,「純粹」的愛情自身,就沒有別的元素了。於是導演讓這個情境自然的進行,如一個實驗。在這個的過程,我們所看到的,將是近似抽離一切內容的愛情的

【物理好好玩S1EP10】愛情其實是一種耽溺——《愛在黎明破曉時》電影的戀情科學實驗

 

我記得讀過一篇文章,腦神經學家在一個研究中,嘗試偵測人類在感受愛情時,大腦是哪一個部位、產生最大的活動。原本的預期,愛情是喜歡的感覺,那或許它與味覺之類的感官活動,是在同一個部位吧。科學家驚訝地發現,實驗結果並不是如此。愛情的運作,其實與嗎啡等毒品作用時,人腦的反應部位,最為接近。簡言之,愛情其實是一種耽溺、Obsession,就是成癮。真是驚人卻又那麼明顯的發現:戀愛中的人不都是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嗎?「每天漫無目的的膩在一起,言不及意也覺得好有趣。」這個詞來自八零年代末,歌手黃舒駿寫的一首歌:戀愛症候群。他把愛形容成一種病,倒蠻貼切的。還好,人似乎對愛情有一個自動的終結系統,「經過一段轟轟烈烈熱戀時期,不久就會開始漸漸痊癒。」過了一陣子,一切會慢慢恢復正常,戀人只會狐疑當初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會為了愛情不管一切。」

 

但愛情是發生在人與人之間,而且以人群作為背景。因此,如同大部分人類的活動,愛也是一個社會學現象。更麻煩的是,愛情強烈地依賴參與者的主觀認知,這些認知浸泡於人的整個複雜意識之中。而愛的經驗又會回過頭來,對原本的認知不斷作修正,於是,人對愛情的看法常常隨著時間與環境而改變。這是一個複雜的回饋系統,用分析的方法來了解它,很可能流失最關鍵的部分。

 

大部分文學對愛情的探討,總是依賴敘事與故事

 

所以,文學或電影,依然是描繪愛情極有效的方法。閱讀者,攜帶著各自的經驗,直接面對具體的情境與意象,反思自己心靈的深處如何回應,似乎更能趨近事實與真相。簡單地說,這是一種現象學,直接面對現象,又集中注意力於現象。而科學家就會說,這是一個以觀察為方法與目標的科學實驗。

 

但問題是,大部分文學對愛情的探討,總是依賴敘事與故事,而故事會鑲嵌於主角或時代的特殊內容之中:是富人的愛,是窮人的愛,是富人與窮人的愛,是流氓的愛,是大時代學生的愛。然而,閱讀者總是可以合理地懷疑,究竟所描寫的是愛情本身呢,還是在那特定時空下的愛情,亦或根本只是那特定時空本身的幻影。

 

1995年,林克雷特的電影《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一般認為是一部文青經典。它所呈現的是愛情的發生與演化,特別的是:如同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我認為這可以稱為「純粹」愛情批判。女主角賽琳在由布達佩斯回巴黎的火車上,遇到一個同年紀的美國青年傑西。傑西到巴塞隆納探望前女友時,感情破裂,情傷之餘,坐著火車在歐洲晃蕩,正要在維也納下車,隔一天搭機回美國。兩人聊了一下,傑西就約賽琳與他在維也納一起下車,共度黎明破曉前的一段時光。

 

這一天,除了愛情,就沒有別的元素了

 

這樣的情境,巧妙地使兩位主角的愛情,發生在一個與兩人都無關的陌生城市,抽離了身分、個性、過去等複雜的外在關聯。兩人萍水相逢,過去沒有任何交集;約定未來不再見面,因此將來也沒有任何後果。在一個異鄉,除了彼此的愛戀之舞,進行一段完全沒有任何目的的漫步,沒有比這樣的場景更抽離內容,而寄託於抽象。沒有故事,這一天,除了愛情,「純粹」的愛情自身,就沒有別的元素了。於是導演讓這個情境自然的進行,如一個實驗。在這個的過程,我們所看到的,將是近似抽離一切內容的愛情的

26 min

Top Podcasts In Science

The Infinite Monkey Cage
BBC Radio 4
Ologies with Alie Ward
Alie Ward
Making Sense with Sam Harris
Sam Harris
Science Weekly
The Guardian
Hidden Brain
Hidden Brain, Shankar Vedantam
The Curious Cases of Rutherford & Fry
BBC Radio 4

More by 鏡好聽 Mirror V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