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本のエピソード

子非鱼 有文化电台
-
- 社会/文化
-
-
5.0 • 1件の評価
-
问题,事实,情绪,思考。Gareth和朋友们的对话档案。
【主播介绍】Gareth:某高校经济学助理教授
-
E98 | 618将至,“购物笨蛋”与消费品投资人对谈
Introduction
本期播客的起点是“命题作文”,但最终的收获却远超预期之外。
面对“京东618”这个选题,Gareth最初希望邀请身边的购物达人来帮忙种草,但朋友们出于专业性不足的担忧,纷纷回绝。而后Gareth尝试邀请某消费品牌的创始人,却又考虑到讨论的商品过于单一,无法形成多样化的“一篮子商品”。
最后Gareth突然想到,Daniel作为消费赛道的投资人,应该是录制这期播客的最佳人选。对话的过程证实了这一点。他们谈投资、谈逻辑、谈对消费品的消费体验,也谈玄学、谈体感、谈消费品成功与否的偶然。
Speaker
Daniel,某创投创始合伙人。曾供职于多家全球知名的消费品公司、营销公司,并曾自己创立品牌咨询公司。
Highlights
03:45如何判断一个消费品创业项目能不能成?
08:19 创始人要对自己的产品有喜爱、但不能有执念。
09:39 什么不是真实的需求?
11:24 企业不成为庞然大物,也可以舒适自在。
17:39 所投项目的产品,投资人自己都用吗?
18:13 种草之1:肤见(Cistto)
20:56 什么叫“功能性护肤”,难道有非功能性的吗?
25:00 种草之2:卤味觉醒
27:25 投资人与创业者的组合:天雷勾动地火。
29:08 大主播让品牌方变成供应链。
34:38 种草之3:森美(SEIMEI)
36:06 保健品vs智商税。
54:52 公司如何核算广告投放的收益?
55:30 为什么其他品牌无法复刻KFC“疯狂星期四”?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Editor
王怡然 -
E97|用ChatGPT省下来的时间,用于休息还是加班?
Introduction
自2022年底以来,ChatGPT引发了人们的持续关注。放眼于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浪潮,ChatGPT又仅是其中的应用之一。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如何理解数字经济中的平台、数据、人工智能等现象或概念;从法律实务的角度出发,数字经济又带来了哪些挑战?
本期播客Gareth邀请了「机智的律师生活」主播David,一起讨论与数字经济发展和监管相关的若干前沿问题:数据的所有权问题该如何处理,GPT技术是否会导致版权制度的崩塌?
面对日新月异的产业实践和行业动态,我们可能也要做到“往前看,别回头”。
SpeakerDavid,「机智的律师生活」播客主播,法律从业者。
Highlights
00:59 从“数据二十条”谈开去
04:22 如果法学界无法取得一致意见,实务操作怎么办?
08:33 知情同意+收集必要性:欧、美政策对比
15:49 管数据,则必然要管算法
21:56 什么是“算法合谋”?
28:00 消费需求不仅被满足,还可以被创造
30:21 未来可能不再有“版权”
39:12 ChatGPT的追赶之路:大力出奇迹?
42:06 ChatGPT是否会导致教育的灾难?
45:31 ChatGPT解放了你的时间,然后呢?
Reference
《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EDITOR张丁萱 -
E96|马尔萨斯理论究竟可以解释人类历史的百分之几?
Introduction
直到工业革命的前夜,人类的物质生活一直在低水平徘徊。这引出了两个谜题:第一,以前为什么穷,即所谓“马尔萨斯陷阱之谜”;第二,后来为什么富,即所谓“现代增长起源之谜”。
吴乐旻老师的《富种起源》一书希望为以上两个谜题提供全新的理论解释:增长之所以启动,是因为“生存”与“文明”这对长期矛盾的目标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取得了暂时的统一。
凝视未来,我们无法将这种统一视为天经地义。增长纪元随时可能终结于下一次黑暗时代。
Speaker
吴乐旻,清华大学经济学学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博士。曾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任教,讲授宏观经济学与世界经济史,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史。目前在Theia Insights担任董事和首席经济学家。
Highlights
01:27 从博士论文到出版图书
06:51 读者的总结,作者的确认
20:37 秦以强亡
30:16 “孔雀开屏”作为一种信号
34:28 平行宇宙里的《富种起源》
38:17 知乎悬赏活动,诚邀大家参与
41:00 还有哪些理论可能被推翻?
48:09 什么叫做理论上“往前走”
57:26 张五常与《经济解释》
62:29 以生物学验证经济学
67:13 屠龙的少年如何避免变成恶龙
Reference
吴乐旻《富种起源:人类是怎么变富的》
张五常《经济解释》
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EDITOR王怡然 -
E95 | 休息一年后,我发现了自信心与创造力的秘密
Introduction
本期播客邀请了正在做艺术教育的朋友Sammy。
艺术和教育是怎样的关系,我们曾经历过怎样的艺术教育?
休息一年是怎样的感受,人如何从过往中走出来?
线下教育为什么不可替代,我们如何理解空间?
欢迎大家收听本期播客,为过去,为现在,为将来。
Speaker
小红书 @一粒三米
三米在2020年时创立了一粒儿童空间,专注于幼儿早期艺术思维启蒙与创作的美育学院,覆盖2-8岁学生年龄。开创了实景艺术教育理念,主张以引导式的独创教学方式,让兴趣成为孩子们的创作第一动力,尊重孩子们的创作权利。
一粒的教育目标是发展孩子们的原创能力以及帮助孩子们创造出他们的原创形象,建立个体审美风格。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帮助竖立个人自信,建立多元世界观。
原创课程内容板块涉及自然类,人文类,科技类,感知类等。教室里没有桌子椅子,每次根据主题去布置和策展,课程里设计了艺术互动装置,艺术游戏,探索实验环节。这一切设计都是为了传递给孩子们:艺术形式是多元的,相信自己的感觉,肯定自己的审美。
三米深信孩子们对环境天生敏感,能清晰抓到空间里给予的信号,所以他们需要在完全放松的氛围里和被宽容理解的态度下才能健康成长,而他们本就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开始释放。艺术没有美丑,没有对错,只是真实的把每个人五官接收到的信息化成线条,色彩,舞步,旋律。我们为这样自由而原始的本能去努力着。
Highlights
00:31 反客为主:主播对嘉宾的印象是什么?
03:35 什么叫传统?
09:13 新加坡房东的鼓励15:26 独特没有任何过错
19:40 幼教的真正挑战是成教
30:06 我们的三十不一定要而立
36:14 疫情中成长的孩子有什么特质?
39:29 线下教育都没有关注空间
51:35 人可以休息一年?
58:19 转身需要机缘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
E94|从公益到创业,我的变与不变
Introduction
这是晓宁第四次来子非鱼做客。她的公益项目viva正在进行商业化尝试,晓宁也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为其融资。感兴趣的听众可以与E02、E20、E55进行对比。相比于此前三次聊天的内容,此次对话的前半段呈现了一个迥然不同的她。
我们会因何而改变?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改变?我们到底需不需要改变?希望这期播客能够给大家一些线索。本期播客录制时,晓宁正在意大利的某个湖畔休息。如果能听到背景音中的风声、水声,希望大家也能分享一分惬意。
Speaker
晓宁,VIVA AI创始人,德国总理奖获得者,公众号“晓宁Carmelita”。VIVA AI专注于用艺术+AIGC提升职场员工体验,入选欧洲最大的创业孵化器Station F,客户包括可口可乐在内遍布德法意等欧洲国家的跨国企业
Highlights
04:45 在欧洲,企业开除员工非常困难
08:53 刚刚这番话是不是最近说了很多遍?
14:30 企业员工可以通过画画干什么?
17:55 AI辅助作画,是否会消解画画本身的意义?
21:57 什么是employee engagement?
25:42 欧洲的投资人有何不同
32:23 在欧洲要验证一个创业项目的逻辑,门槛很高
39:24 让我们每周一起练英语
40:45 你的情绪变得更加积极
50:58 长达9小时的聊天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
E93 | “珊珊”不是“姗姗”,我家不做核酸
Introduction
本期播客的嘉宾是Gareth的好朋友珊珊。邀请她来做客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她在2022年经历了上亿浏览量的网络舆情;第二,在许多人选择求稳为上的2022年,她却坚决地从大厂离职、选择创业。
既往不恋,纵情向前。站在新年的起点,珊珊怎样看自己的2022,又如何期待自己的2023?这是一期很真实的对话记录。除了口误之外,整期播客几乎没有任何剪辑。开头的“我没进入状态”是一项意外的收获,让我们有机会得以审视自己的表达。
Speaker
张珊珊,润悦咨询创始人,曾经的满格打工人,当下不肯苟住的创业者,以体验为名反复横跳。
Highlights
03:45 “我还没有进入状态”
07:58 你是来表达的,你不是来表演的
10:58 职场行为对个人生活的“侵入”
16:08 那是很久以前的Gareth
20:41 事情在开端时,可能没有意义
26:41 破障与照见
36:03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41:24 哪些是真实的理由,哪些是事后的解释
46:38 记录当下
51:42 张珊珊与张姗姗
60:28 为什么不把流量转为道用?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