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清华播客:对话清华学者

人文清华
人文清华播客:对话清华学者

「人文清华播客」是清华大学官方主办的学术内容平台,兼顾学术性与大众性,力求让外行听得懂,内行有收获。 我们会遍访清华学术大家、新锐学者,聊他们的人生经历、学术经历、经典学说、独特发现。 主理人兼主播张小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常驻主播张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我们有三个常设栏目: 【清华访谈录】大家学者,深度访谈 【清华大课间】清华课间,师生围谈 【清华学者沙龙】学者们的跨学科对谈 欢迎您订阅和收听!

  1. 93 从壁画开始,透视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清华博论004

    10月11日

    93 从壁画开始,透视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清华博论004

    导语 当代年轻人前往寺院已不是罕事,但我们是否会在烧香许愿、求取法物之后,好好地端详藏传佛教寺院的佛堂、雕塑、纹饰以及墙上的壁画。当然,可能举目望去,浓重的异域风情会一时间让眼睛都不知道该放在何处。今天我们请来的嘉宾——姚霜老师——是一名在藏传佛教艺术中沉浸了十年的学者,她的博士毕业论文从西藏平措林寺的壁画入手,考察了其整体的空间和艺术。借着她的研究,我们来一起欣赏一座藏传佛教的寺院。 本期嘉宾 姚霜,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现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学)、汉藏佛教文献、语文学。 本期主播 刘宣伯,2020级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成功毕业了!),主要研究兴趣为影像传播、平台研究、青年亚文化 小标题 02:16 藏传佛教,不止在西藏 04:57 “小乘佛教”竟是偏颇的叫法 07:51 宏伟的寺庙为何隐藏在山沟中? 11:52 被异端化的觉囊派,濒临灭亡 16:13 改宗的寺庙,却成了艺术的殿堂 19:41 多罗那他,一个叫梵文名字的藏人 24:42 看似简单的教派问题,学者们也头疼 32:14 平措林壁画中隐藏了教派的什么秘密? 36:10 藏传佛教的寺院“定式”是杂糅 41:07 参观寺庙的法门:“三依法” 46:56 转经中的“经”到底在哪儿? 51:41 经变画中的“经”到底“变”成了什么? 59:17 申请艺术史博士,却入了藏传佛教研究的“坑” 01:01:53 切入藏传佛教研究的“语文学”方法 01:05:14 做学问如游泳,要记得换气 本期责编 刘宣伯 张琳 关于“人文清华”播客 本播客由清华大学“人文清华”讲坛出品,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小琴主理,遍邀清华大学的学术大家、资深教授和新锐学者,讲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重大发现,以及他们基于学术积累的社会观察。清华大学的学士、硕士、博士共同参与,致力于建设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构建看待世界的多维视角。

    1時間7分
  2. 92 《西游记》一些五花八门的打开方式:游戏、论文、女妖怪|清华大课间029

    9月19日

    92 《西游记》一些五花八门的打开方式:游戏、论文、女妖怪|清华大课间029

    这是一期电影学者和经济学者关于《西游记》的漫谈,起因是本节目的主播之一刘宣伯最近刚刚和他的导师曹书乐老师一起发表了一篇关于《黑神话:悟空》的论文。 有人说《黑神话:悟空》是西游记的再世后传,也有人说它对西游记剧情进行了魔改,趁着游戏还热乎,论文也滚烫,我们约了这期播客,想看看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如何从自身体验出发,以爆火的游戏作为标的物,找到科研的切入点。当然,也希望聊聊我们这代人关于那只猴子的集体记忆。 嘉宾 刘宣伯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教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客《人文清华播客》主播,研究方向为影像传播、游戏研究、科幻电影。 Gareth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播客《子非鱼》主播,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和公共经济学。 我们聊到 l  02:47 打着游戏把论文给发了是一种什么体验? l  04:07 说好了搞游戏研究,怎么研究起了历史? l  06:45 《西游记》章回之间的留白给了游戏设计以空间 l  07:28 游戏里有哪些让《西游记》原著粉会心一笑的设计? l  10:22 一个跨文化传播现象:外国游戏主播不知道何为“袈裟” l  11:33 当一个游戏兼顾了文本性、游戏性和审美性 l  14:08 或许只有八零后九零后是先看的《西游记》再玩的西游记游戏 l  16:37 跨媒介叙事、粉丝研究和同人文化 l  23:10 《繁花》改成电视剧大变样,《西游记》为什么没有? l  24:46 不同时期不同游戏里孙悟空形象之流变 l  29:33 论文里写到的那么多游戏,都需要亲自打一遍吗? l  30:19 以《黑神话:悟空》为研究标的,经济学研究者会如何破题? l  31:47 《王者荣耀》之于《黑神话:悟空》,就像商业片之于文艺片 l  38:47 孙悟空是中国人能想象出来的最好的英雄 l  46:39 《西游记》后传是四大名著后传里最好的 l  48:43 文艺作品的再创作,对原创者是福还是祸? l  52:36 《西游记》一些五花八门的打开方式 l  57:55 当了老师之后,我更理解菩提祖师了 l  59:48 《西游记》中的女反派其实各有各的美 l  61:09 要是能重来,我想选牛魔王 本期参考文献 [1] 曹书乐,刘宣伯.从《西游记》到《黑神话:悟空》:孙悟空的游戏形象变迁与跨媒介叙事[J].中国数字出版,2024,2(5):27-34. [2] Zhou, Shibo. "How Do Users' Reviews Matter for Corporate Innovation?." In 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 vol. 2020, no. 1, p. 12700. Briarcliff Manor, NY 10510: Academy of Management, 2020. BGM 云宫迅音 - 许镜清 相思-毛阿敏  幕后制作 主播:张琳 剪辑:惠政 助理制作人:吕珺菲 关于“人文清华”播客 这里是清华大学官方主办的学术内容平台,兼顾学术性与大众性,外行听得懂,内行有收获。 我们遍访清华学术大家、新锐学者,聊他们的人生经历、学术经历、经典学说、独特发现;也偶尔会组织学生圆桌,听同学们讲讲他们的所思所想。 主理人兼主播张小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常驻主播张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我们有三个常设栏目: 【清华访谈录】大家学者,深度访谈 【清华大课间】清华课间,师生围谈 【清华小客厅】少年心事,朋辈互勉 欢迎您订阅和收听!

    1時間5分
  3. 91 与科学史学者聊星盘、达·芬奇和科学主义|清华大课间028

    8月29日

    91 与科学史学者聊星盘、达·芬奇和科学主义|清华大课间028

    说起文艺复兴,达·芬奇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他是一个画家,也是一个工程师、一个发明家、一个超越时代的科学怪人。本期的嘉宾王哲然老师带领同学们做了一个很酷的展览把达·芬奇手稿里出现过的那些奇思妙想给复原了出来,做成了展品。其中有达·芬奇对飞行器的构想,有他做过的一些实验,还有他的工程设计。和达·芬奇一样,王哲然老师也是一个跨专业人士,他本科学的是数学,却走上了哲学的道路,现在在做科学史研究,同时还是一名科学博物馆的策展人。让我们和哲然老师从这个展览聊起,走进科学史的奇妙世界。 嘉宾 王哲然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基地班,硕士和博士均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领域为西方古代至近代早期的数理科学史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与艺术。多次参与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的策展工作,策划展览包括《直上云霄——列奥纳多·达·芬奇的飞行与工程机械展》《哥白尼的生平与成就》《神机妙算:全球计算器具的演变历史》《星盘:宇宙在手》等,以上展览均可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的官网找到线上展览。 小标题 l  01:13 什么是“复原研究”? l  05:58用了科学的方法,设计出了失败的飞行器 l  09:17 工匠出身的达·芬奇,比科学家更科学家 l  12:31 达·芬奇对现代科学的影响真的是一片空白吗? l  15:15 达·芬奇真正的天赋是什么? l  18:42 星盘和透视法 l  21:01 星盘最初不是用来算命的 l  24:10 在古代,搞占星术反而是不迷信上帝的表现? l  31:13 科学主义VS自然主义 l  34:43 不好好学数学,怎么跑去研究哲学了? l  39:35 学数学出身的科学史学者,有什么特别之处? l  41:47 科学史可以让我合法地反思日常技术 l  44:14 科学革命让宗教改革和耶稣诞生都沦为了“二流事件” l  45:57 伽利略为了生存也要拍权贵的马屁 l  50:58 复原一台消失在靖康之变里的天文钟 l  52:55 清华为什么需要建自己的科学博物馆? 本期提到 《伽利略的望远镜》(意)马西莫·布钱蒂尼 米凯莱·卡梅罗塔 弗兰科·朱迪切 《透视法的起源》王哲然 《星际讯息》(意)伽利略 《新仪象法要》苏颂 幕后制作 责编:张琳 关于“清华大课间”系列 本系列是一个加长版的「师生课间聊天局」,主播张琳会去发掘和采访清华的宝藏老师们,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学术志趣、成长经历和社会关怀,力求展现清华新锐学者的所思所想。在这里,老师们不会像课堂上那样硬核输出,而是轻松地跟我们聊聊天。 关于“人文清华”播客 本播客由清华大学“人文清华”讲坛出品,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小琴主理,遍邀清华大学的学术大家、资深教授和新锐学者,讲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重大发现,以及他们基于学术积累的社会观察。清华大学的学士、硕士、博士共同参与,致力于建设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构建看待世界的多维视角。

    1時間1分
  4. 90 纪录片之神降临的时刻,没能剪进成片又怎样|清华大课间027

    8月22日

    90 纪录片之神降临的时刻,没能剪进成片又怎样|清华大课间027

    今天我们继续和梁导聊天。“六边形战士”这个词虽然已经被用烂了,但还是没有比它更适合用来形容梁导的词了(这或许也是高校青年教师的常态)。我我们好奇的是,在“六边形战士”这样简单粗暴的表述之下,梁导到底在践行怎样的一种活法?做研究和做纪录片,当老师和当导演,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共同点? 嘉宾 梁君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长期致力于影视传播、影视人类学、媒介与社会等领域的研究,关注身份认同、媒介技术、视觉文化等议题。曾执导《风起前的蒲公英》《喜马拉雅天梯》《我在故宫六百年》等纪录片,展现出视觉人类学和观察式拍摄的创作取向。投身影视实践教学多年,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新闻摄影》和《影视制作入门》的负责人。 小标题 l  00:46 一个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的合唱团,为什么动人? l  03:46 纪录片之神降临的时刻 l  06:27 在一个普通的六月清晨,过完了一生 l  11:58 紫禁城遇到摄影术:灵韵的消逝与现代政治空间的形成 l  16:43 影视人类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l  20:03 对纪录片人来说,停止拍摄并不意味着停止创作 l  23:30 P人也能当“六边形战士”? l  27:10 那些很老很慢的东西,我觉得它们很美 l  29:48 完美的生活就是:想去哪里看戏,可以抬脚就走 l  34:09 如果纪录片的镜头对准自己 幕后制作 责编:张琳 关于“清华大课间”系列 本系列是一个加长版的「师生课间聊天局」,主播张琳会去发掘和采访清华的宝藏老师们,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学术志趣、成长经历和社会关怀,力求展现清华新锐学者的所思所想。在这里,老师们不会像课堂上那样硬核输出,而是轻松地跟我们聊聊天。 关于“人文清华”播客 本播客由清华大学“人文清华”讲坛出品,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小琴主理,遍邀清华大学的学术大家、资深教授和新锐学者,讲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重大发现,以及他们基于学术积累的社会观察。清华大学的学士、硕士、博士共同参与,致力于建设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构建看待世界的多维视角。 本篇播客节目参加第四届凹凸镜DOC纪录片影评大赛——播客赛道

    37分
  5. 89 哪有什么规划,我不过是在追求“一直在活着的感觉”|清华大课间026

    8月15日

    89 哪有什么规划,我不过是在追求“一直在活着的感觉”|清华大课间026

    本期播客的嘉宾是我们的老朋友梁导,在这期节目中,我们主要和梁导聊聊他是如何走上纪录片之路的。当他站在故宫养心殿的屋顶,站在喜马拉雅之巅,纪录片导演的眼、人类学家的眼,分别看到的是什么? 嘉宾 梁君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长期致力于影视传播、影视人类学、媒介与社会等领域的研究,关注身份认同、媒介技术、视觉文化等议题。曾执导《风起前的蒲公英》《喜马拉雅天梯》《我在故宫六百年》等纪录片,展现出视觉人类学和观察式拍摄的创作取向。投身影视实践教学多年,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新闻摄影》和《影视制作入门》的负责人。 小标题 l  01:49 不好好学化工,搞什么电视台? l  03:38 第一次拍片子,用力过猛,效果很差 l  06:17 什么是“一直在活着的感觉”? l  08:32 决定学电影之前,我在小西天看了两年的电影 l  12:53 拍纪录片就是与“不确定性”共存 l  15:53 现在是一个拍纪录片的好时代吗? l  17:54 连续四十天在紫禁城里city walk l  24:04 完全没想到《我在故宫修文物》会火 l  26:19 把养心殿的房顶掀开,眼前的东西让我大为震撼 l  31:57 六百年后,普通劳动者和故宫依然在发生关联 l  35:10 帮一个藏族少年把经书捎给喇嘛 l  38:04 只要去青藏高原待着,你总能适应它 l  42:02 什么是“有人类学色彩的纪录片”? 幕后制作 责编:张琳 关于“清华大课间”系列 本系列是一个加长版的「师生课间聊天局」,主播张琳会去发掘和采访清华的宝藏老师们,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学术志趣、成长经历和社会关怀,力求展现清华新锐学者的所思所想。在这里,老师们不会像课堂上那样硬核输出,而是轻松地跟我们聊聊天。 关于“人文清华”播客 本播客由清华大学“人文清华”讲坛出品,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小琴主理,遍邀清华大学的学术大家、资深教授和新锐学者,讲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重大发现,以及他们基于学术积累的社会观察。清华的同学们共同参与,致力于建设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构建看待世界的多维视角。

    47分
  6. 88 和一个天文学家聊天,他告诉我“烦恼即菩提”|清华大课间025

    8月8日

    88 和一个天文学家聊天,他告诉我“烦恼即菩提”|清华大课间025

    书接上回,今天继续放送蔡峥老师和他造价14亿的MUST望远镜的故事。最近很流行一个说法,叫做“把手弄脏”,说的是钻到社会里、钻到具体而微里,真真切切去做事。当一个象牙塔里的天文学家决定要造一个大望远镜的时候,我们很难去想象,他是如何“把手弄脏”的?我们听了好多天文学家的故事,但似乎从来都不曾真的了解一个天文学家的内心世界。人心和宇宙,哪个更复杂?听完这期,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嘉宾 蔡峥 清华大学天文系副教授、天文学家。2019年入职清华大学天文系,现任清华大学天文系副主任,天文技术中心副主任,2019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曾于2016年获得美国航空航天局哈勃学者称号,获得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清华青年教师的最高学术荣誉)、良师益友奖。他在宇宙早期星系形成方面取得了系列有影响力的进展,以一作/通讯作发表于 Science、Nature Astronomy等国际知名杂志,入选清华大学最受师生关注的十大亮点成果。正在领导建设国际第五阶段光谱巡天:宽视场巡天望远镜(Multiplexed Survey Telescope, MUST),也主演了励志纪实纪录电影《大学》。 小标题 l  00:54 要做就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l  04:53 “烦恼即菩提” l  10:43 宇宙和人心,哪个更复杂? l  14:56 如何用天文学定义“轮回”? l  19:13 天天研究宇宙的人,是不是觉得人间特别小儿科? l  22:56 天文学家的一天 l  25:47 在世界上最好的观星点,你可以用肉眼看到红色的小行星带 l  28:22 对天文学感兴趣的人能干大事儿,比如马化腾 l  31:34 喜欢天文学,可以读点什么书? l  34:16 天文学家怎么看科幻文学? l  36:47 宇宙里肯定有比人类牛的物种 幕后制作 责编:张琳 关于“清华大课间”系列 本系列是一个加长版的「师生课间聊天局」,主播张琳会去发掘和采访清华的宝藏老师们,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学术志趣、成长经历和社会关怀,力求展现清华新锐学者的所思所想。在这里,老师们不会像课堂上那样硬核输出,而是轻松地跟我们聊聊天。 关于“人文清华”播客 本播客由清华大学“人文清华”讲坛出品,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小琴主理,遍邀清华大学的学术大家、资深教授和新锐学者,讲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重大发现,以及他们基于学术积累的社会观察。清华的学生共同参与,致力于建设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构建看待世界的多维视角。

    38分
  7. 87 当一个清华老师要花14亿造个望远镜|清华大课间024

    8月1日

    87 当一个清华老师要花14亿造个望远镜|清华大课间024

    今天的嘉宾是清华大学天文学系的蔡峥老师,他的研究方向是早期星系宇宙学。所谓早期星系宇宙学,就是通过观测和计算,去描画宇宙生态系统的演进路径,我们大概可以理解成对宇宙进行考古。除了做考古宇宙这样一件浪漫无比的事情,他还在干一件很接地气的事情,那就是筹款。他的目标是14个亿。听上去很疯狂对不对?更疯狂的是,他筹款14亿,是为了造一个望远镜。 嘉宾 蔡峥 清华大学天文系副教授、天文学家。2019年入职清华大学天文系,现任清华大学天文系副主任,天文技术中心副主任,2019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曾于2016年获得美国航空航天局哈勃学者称号,获得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清华青年教师的最高学术荣誉)、良师益友奖。他在宇宙早期星系形成方面取得了系列有影响力的进展,以一作/通讯作发表于 Science、Nature Astronomy等国际知名杂志,入选清华大学最受师生关注的十大亮点成果。正在领导建设国际第五阶段光谱巡天:宽视场巡天望远镜(Multiplexed Survey Telescope, MUST),也主演了励志纪实纪录电影《大学》。 小标题 l  00:59 学物理让我仿佛看到了“世界的底牌” l  03:27 博士毕业,入选了NASA的“哈勃学者计划” l  05:15 天文学家如何理解“平行宇宙”? l  09:15 对宇宙做考古,浪漫,又不那么浪漫 l  14:07 加入清华天文系,to be or not to be? l  16:18 望远镜观测的数据,难道不是开放给全世界的科研人员吗? l  18:09 MUST望远镜有多厉害? l  20:59 外星人来打我们的时候,怎么才能让他们肃然起敬? l  22:57 目前中国的大望远镜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l  26:56 直到某天,一个中国老板支持了我一个亿 l  29:15 我是如何说服清华校长的? l  32:18 星星眨眼和“视宁度” l  34:35 “念力”真的是有力的 幕后制作 责编:张琳 关于“清华大课间”系列 本系列是一个加长版的「师生课间聊天局」,主播张琳会去发掘和采访清华的宝藏老师们,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学术志趣、成长经历和社会关怀,力求展现清华新锐学者的所思所想。在这里,老师们不会像课堂上那样硬核输出,而是轻松地跟我们聊聊天。 关于“人文清华”播客 本播客由清华大学“人文清华”讲坛出品,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小琴主理,遍邀清华大学的学术大家、资深教授和新锐学者,讲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重大发现,以及他们基于学术积累的社会观察。清华的同学们共同参与,致力于建设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构建看待世界的多维视角。

    39分
  8. 86 贾宝玉坐潜水艇,曲阜藏着乌托邦:跳出后殖民视角的晚清科幻|清华大课间023

    7月25日

    86 贾宝玉坐潜水艇,曲阜藏着乌托邦:跳出后殖民视角的晚清科幻|清华大课间023

    本科在北师大学环境工程的贾立元老师,如何走上了科幻研究的道路?当一个写小说的人开始写论文,他会经历什么样的自我改造?教中国脑子最好使的一群大学生写科幻小说,如何帮他们打开脑洞?大哥你搞科幻,科幻它有啥用哇?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跟贾老师聊了一小时。 贾立元 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科幻作家,笔名“飞氘”。著有短篇小说集《中国科幻大片》《去死的漫漫旅途》等,作品被译成英文、意大利文、日文等文字,荣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中国科幻银河奖”。学术专著《“现代”与“未知”——晚清科幻小说研究》荣获“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编《想象科学——科幻文学经典撷英》等书。 小标题 l  01:05 上班好困,好想回学校读书 l  05:50 跨专业考研中文系,我的答卷可谓“搞笑诙谐” l  08:42 当兴趣变成了专业,我没理由不努力了 l  11:46硕士研究科幻文学,对象是刘慈欣和韩松 l  19:21 一个人为了不上班可以做出什么样的努力 l  24:08晚清科幻小说为什么值得研究? l  38:29 从《新石头记》里一处谬误说起 l  43:42 跳脱出后殖民理论再看晚清科幻小说 l  49:08 写小说VS写论文,哪个难? l  52:06 科幻写作怎么教? l  56:53 清华课堂上的科幻书单 l  60:30 人类为什么需要科幻? 本期提到 《“现代”与“未知”——晚清科幻小说研究》贾立元 《人面桃花》格非 《新石头记》吴趼人 《新中国未来记》梁启超 《纪录片:终结历史之人》【美】刘宇昆 《巴比伦塔》【美】特德·姜 《银河系漫游指南》【英】道格拉斯·亚当斯 幕后制作 责编:张琳 关于“清华大课间”系列 本系列是一个加长版的「师生课间聊天局」,主播张琳会去发掘和采访清华的宝藏老师们,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学术志趣、成长经历和社会关怀,力求展现清华新锐学者的所思所想。在这里,老师们不会像课堂上那样硬核输出,而是轻松地跟我们聊聊天。 关于“人文清华”播客 本播客由清华大学“人文清华”讲坛出品,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小琴主理,遍邀清华大学的学术大家、资深教授和新锐学者,讲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重大发现,以及他们基于学术积累的社会观察。清华大学的学士、硕士、博士共同参与,致力于建设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构建看待世界的多维视角。

    1時間4分

番組について

「人文清华播客」是清华大学官方主办的学术内容平台,兼顾学术性与大众性,力求让外行听得懂,内行有收获。 我们会遍访清华学术大家、新锐学者,聊他们的人生经历、学术经历、经典学说、独特发现。 主理人兼主播张小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常驻主播张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我们有三个常设栏目: 【清华访谈录】大家学者,深度访谈 【清华大课间】清华课间,师生围谈 【清华学者沙龙】学者们的跨学科对谈 欢迎您订阅和收听!

露骨な表現を含むエピソードを聴くには、サイン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この番組の最新情報をチェック

サインインまたは登録して番組をフォローし、エピソードを保存し、最新のアップデートを入手しましょう。

国または地域を選択

アフリカ、中東、インド

アジア太平洋

ヨーロッパ

ラテンアメリカ、カリブ海地域

米国およびカナ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