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好聊育

探討各階段面臨的問題,傳送爸媽教養秘技,成為你親子教養最堅強的後盾! 歡迎留言生活中碰到的大小教養難題,「爸媽好聊育」我們好好聊一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2D AGO

    讓大腦成為神隊友35|大腦發展何時才產生理解能力?

    理解、尊重、包容是社會朝向正向發展的重要基石之一,當無法理解時,就容易產生誤會衝突, 為什麼每個人理解事物的能力不一,是否跟大腦的發展有關? 許多爸媽為了做明理的父母,讓孩子知其所以然, 所以,會跟孩子講道理,但2、3歲孩子的大腦已經發展出了理解力了嗎? 人類大腦演化,對於語言的學習非常迅速、敏感,孩子到了兩、三歲時,能夠展露出的詞彙,有時是相當驚人的, 正因為如此,父母常會有個錯覺,孩子能講詞彙,他應該都能了解意思, 事實上,只要句子的結構稍微複雜時,孩子就很難理解。 孩子對於語言的掌握或精準的了解,是漸進光譜的概念, 會從四成的理解,慢慢進入到五成或七成、八成的了解, 本集「教育非知不可」,邀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吳嫺教授分享大腦發展何時產生理解能力。 ----- 主持人:賢琴 來 賓: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 吳嫺 教授 ----- #每周五更新 #更多教養資訊請點選Channel+頻道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爸媽好聊育 ----- ▍更多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0 min
  2. MAR 21

    讓大腦成為神隊友34|爸媽一定要知道! 四個月的嬰兒就有邏輯推理能力?該如何好好培養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呢?

    108新課綱,希望培養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思考力絕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能力之一, 小朋友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有邏輯思考力的?哪些認知能力是與生俱來? 這是很多心理學家好奇的問題,根據一些實驗發現,孩子的邏輯思考能力是與生俱來的。   雖然,嬰幼兒有邏輯推理的能力,但跟成人完整的清晰的邏輯思考,還是有段距離, 中間需要經過許多成長教育,大腦具有可塑性,神經元是用進廢退,越常從事鍛鍊邏輯思考的活動,這些能力也會獲得加強, 因此,若在孩子小的時候,提供適當的遊戲、玩具,甚至和孩子進行有品質的對話,對於提升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都有所幫助, 本集「教育非知不可」,邀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吳嫺教授分享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 ----- ❤️65臺慶兒童節目粉絲見面會❤️ 3月29日是教育電臺65週年臺慶!3月29日將辦理「65週年臺慶Birthday Party!兒童節目粉絲見面會」, 舉辦兒童節目粉絲見面會和大小聽眾粉絲相見歡,現場還有廣播三元素的闖關活動和蛋糕裝飾DIY體驗,完成闖關可以獲得可愛限量徽章喔! 📣教育電臺65週年臺慶活動 1️⃣9:35-10:15 「小發現大科學」小茱姐姐粉絲見面會 2️⃣10:20-11:00 「麻吉同學會」妮姐姐粉絲見面會 3️⃣11:00-11:40 「耳公過來聽」珍珍姐姐和小玄哥哥粉絲見面會 4️⃣11:40-12:20 「晚安故事屋」燕柔姐姐粉絲見面會 ✔️活動地點:教育電台(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5號) 📢活動當天自由報名參加,活動詳情可至活動網查詢https://gov.tw/Hkv ----- 主持人:賢琴 來 賓: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 吳嫺教授 ----- #每周五更新 #更多教養資訊請點選Channel+頻道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爸媽好聊育 ----- ▍更多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0 min
  3. MAR 13

    讓大腦成為神隊友33|有人說讓孩子多聽古典音樂,有助於大腦開發是真的嗎?

    古典音樂真的有助於大腦的刺激學習嗎?還是這只是業者的行銷手法之一呢?    1993年,有份科學期刊記錄了一個研究報告,一群大學生聽完了莫札特的音樂後,智力測驗提高了六、七分, 當時一位紐約時報的記者,把結果寫到紐約時報,事實上,記者在抒寫過程中,漏掉一些重要的細節。   但從那之後,就有了「讓孩子多聽古典樂,有助於孩子大腦開發 」的說法, 其實,音樂能帶來的效果是專注的程度不同,而不是腦部開發, 像我們聽到進行曲時,會覺得精神振奮,聽到催眠曲時,會昏昏欲睡, 除了專注力外,多聽音樂,對孩子還有那些幫助呢? ----- ❤️65臺慶兒童節目粉絲見面會❤️ 3月29日是教育電臺65週年臺慶!3月29日將辦理「65週年臺慶Birthday Party!兒童節目粉絲見面會」, 舉辦兒童節目粉絲見面會和大小聽眾粉絲相見歡,現場還有廣播三元素的闖關活動和蛋糕裝飾DIY體驗,完成闖關可以獲得可愛限量徽章喔! 📣教育電臺65週年臺慶活動 1️⃣9:35-10:15 「小發現大科學」小茱姐姐粉絲見面會 2️⃣10:20-11:00 「麻吉同學會」妮姐姐粉絲見面會 3️⃣11:00-11:40 「耳公過來聽」珍珍姐姐和小玄哥哥粉絲見面會 4️⃣11:40-12:20 「晚安故事屋」燕柔姐姐粉絲見面會 ✔️活動地點:教育電台(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5號) 📢活動當天自由報名參加,活動詳情可至活動網查詢https://gov.tw/Hkv ----- 主持人:賢琴 來 賓: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 吳嫺教授 ----- #每周五更新 #更多教養資訊請點選Channel+頻道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爸媽好聊育 ----- ▍更多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1 min
  4. MAR 7

    讓大腦成為神隊友32|讓孩子參加坊間的「全腦開發課程 」真有其必要性? ft.吳嫺教授

    大腦細胞的數量大約 851億個,數量上不太會有太大的增減, 但神經細胞之間的突觸數量,卻會有所不同, 初生時,平均一個細胞層細胞,跟其他的神經細胞,有兩千五百個左右的接觸點, 這個數字,從零歲出生到三歲會持續增加,也許從兩千五百個,增加到一萬五千個,突觸的數量在三歲左右到達高峰。   事實上,無論是兩千五百,或者一萬五千個,這些數量都遠超過我們所需, 因此要留下好的突觸,就是好的行為,我們想要的行為, 因此我們的大腦,並不是只在三歲前發育,終其一生,大腦都有可塑性。   自由探索、快樂的環境,有利於突觸的發展和修剪, 坊間有許多「全腦開發」課程,是不是有利於大腦的發展呢? 本集「教育非知不可」,邀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吳嫺教授解分享正確的腦科學知識。 ----- 主持人:賢琴 來 賓: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 吳嫺教授 ----- ❤️65臺慶兒童節目粉絲見面會❤️ 3月29日是教育電臺65週年臺慶!3月29日將辦理「65週年臺慶Birthday Party!兒童節目粉絲見面會」, 舉辦兒童節目粉絲見面會和大小聽眾粉絲相見歡,現場還有廣播三元素的闖關活動和蛋糕裝飾DIY體驗,完成闖關可以獲得可愛限量徽章喔! 📣教育電臺65週年臺慶活動 1️⃣9:35-10:15 「小發現大科學」小茱姐姐粉絲見面會 2️⃣10:20-11:00 「麻吉同學會」妮姐姐粉絲見面會 3️⃣11:00-11:40 「耳公過來聽」珍珍姐姐和小玄哥哥粉絲見面會 4️⃣11:40-12:20 「晚安故事屋」燕柔姐姐粉絲見面會 ✔️活動地點:教育電台(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5號) 📢活動當天自由報名參加,活動詳情可至活動網查詢https://gov.tw/Hkv ----- ----- ----- #每周五更新 #更多教養資訊請點選Channel+頻道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爸媽好聊育 ----- ▍更多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吳嫻,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教育電台, 教育電臺, 教養, 教養難題, 父母困境, 腦科學, 讓大腦成為神隊友, 賢琴,科學育兒,謝伯讓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1 min
  5. FEB 27

    讓大腦成為神隊友31|預測孩子的大腦細胞數,就能知道孩子未來的表現?

    「大頭大頭下雨不愁」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唸謠, 腦容量越大,腦細胞越多,是不是就和聰明才智畫上等號? 預測孩子的大腦細胞數,就能知道孩子的未來表現?   雖然人類不是身軀特別龐大的物種,但人的腦細胞數大約是851億個,遠比其他的物種都更多, 可進行認知、處理,大部分人的腦細胞數量都很接近,頭形大,可不代表腦子細胞數較多。   愛因斯坦去世後,曾有科學家研究他的腦袋、當時研究顯示,與他同齡且教育程度也相仿的西方男性相比, 愛因斯坦的大腦重量上還略輕於平均值,可見腦的大小跟個人的聰明才智,沒有絕對必然的關係。   終其一生,腦細胞數量的增減不會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大腦的突觸有很大的彈性及可塑性, 本集「教育非知不可 」,邀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吳嫺教授帶著大家認識腦神經科學。 ----- ❤️65臺慶兒童節目粉絲見面會❤️ 3月29日是教育電臺65週年臺慶!3月29日將辦理「65週年臺慶Birthday Party!兒童節目粉絲見面會」, 舉辦兒童節目粉絲見面會和大小聽眾粉絲相見歡,現場還有廣播三元素的闖關活動和蛋糕裝飾DIY體驗,完成闖關可以獲得可愛限量徽章喔! 📣教育電臺65週年臺慶活動 1️⃣9:35-10:15 「小發現大科學」小茱姐姐粉絲見面會 2️⃣10:20-11:00 「麻吉同學會」妮姐姐粉絲見面會 3️⃣11:00-11:40 「耳公過來聽」珍珍姐姐和小玄哥哥粉絲見面會 4️⃣11:40-12:20 「晚安故事屋」燕柔姐姐粉絲見面會 ✔️活動地點:教育電台(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5號) 📢活動當天自由報名參加,活動詳情可至活動網查詢https://gov.tw/Hkv ----- ----- 主持人:賢琴 來 賓: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吳嫺 ----- #每周五更新 #更多教養資訊請點選Channel+頻道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爸媽好聊育 ----- ▍更多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0 min

    About

    探討各階段面臨的問題,傳送爸媽教養秘技,成為你親子教養最堅強的後盾! 歡迎留言生活中碰到的大小教養難題,「爸媽好聊育」我們好好聊一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From NER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You Might Also Like

    Content Restricted

    This episode can’t be played on the web in your country or region.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