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異想世界

張瑞芬
文學的異想世界

養貓女子,資深書評者,中文系教授卻對台灣文學有興趣,常在自己的書房碎碎念,對年輕人的世界好奇並想了解。我相信語言是我們的囚牢,也是我們的疆界,文學是喧囂中的孤獨,這是一個文學說書的節目,歡迎來一起讀新書,了解文學獎訊息或文壇大小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11 HR. AGO

    EP171-深度探索,重度憂鬱

    「問題有兩種,緊急和重要的,緊急的從來不重要,重要的從來不緊急」。-艾森豪 農曆年飛來一隻來自中國的黑天鵝「Deep Seek」(深度探索),讓輝達市值崩跌六千億美元。年後復工,狀態還沒調整好,面對系上剛開學就風風火火「Deep Seek」AI教學研習會,我呈現假死狀態,覺得該開的應是運動會。 Deep Seek是價廉物美的開源軟體(幾乎免費),不同於砸大錢做出來的ChatGPT是閉鎖型(技術保密)。Deep Seek低成本運行,簡化技術,減少訓練成本和高階晶片的需求,一般人可用它寫程式、編影片、聊天翻譯、做摘要,雖然有言論管制,正確率比ChatGPT高。但朱立安〈AI熱潮背後的環境災難〉所言「這類人工智慧的商業運用,讓人們整體愈來愈笨,變得沒有價值」是有道理的。老師的教學被要求融入人工智慧,教學生用生成式作曲軟體,學生看不懂樂譜,輸入幾個指令幾秒就變出曲子,這就是數位創作。我想起疫情期間花一整個暑假孜孜矻矻學線上教學,幾年後筆記還在,實作早忘得精光。 人畢竟不是機器,也無法像滾輪上的白鼠般汲汲忙忙以有涯逐無涯。如何回復好狀態,洪瀞《先降噪,再聚焦:做自己的人生規劃師,建立消除雜訊、激發潛能的高效能原則》和林揚程(Hank大叔)《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人生開外掛的精力管理術》這兩本書可能才是正解。成功大學土木學系教授洪瀞《先降噪,再聚焦》提醒我們專注重要目標,不要為瑣事生氣,不要被小事牽著走。避免注意力分散與精神內耗,要先降低周圍的噪音,才有機會及能力去聚焦。書中提到的「升級你內心的護城河」「留下me Time」與「艾森豪矩陣」(Eisenhower Matrix,即「優先矩陣」(Prioritization Matrix))都是時間管理的思考工具。永遠優先處理最重要的軍事任務,其他都可以暫時擱著。 商業主管林揚程《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強調,管理你的精力,而不是時間。精力管理分體能、情緒、思維和精神四個層面,好狀態有一個公式:充沛的體能+積極正面的情緒+可掌控的心理狀態+明確的意義感。身為國際管理公司執行長,鐵人三項,攀登台灣百岳與中國五嶽,馬拉松、戈壁沙漠100公里,還創辦讀書會。《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指時間比金錢更有價值,你可以更有錢但無法更有時間。放空才能專注。壓力管理很重要,心理韌性是極大優勢,比體能優勢更大。 深度探索,實則重度憂鬱。許多人不是懶,只是電力很低。吃好、睡好、勤運動,做點無意義的小事讓大腦休息,記得緊急的從來不重要,重要的從來不緊急。管理你的精力,而不是時間。讓我們《Dream it possible》(夢想成真)! 這首華為手機品牌歌曲原由「小Adele」洛杉磯歌手德拉西Delacey(1993-)演唱,2015年中國女歌手張靚穎翻唱中文版一樣動人:「I will run, I will climb, I will soar我會奮力奔跑,我會勇敢攀爬,我會振翅高飛/I'm undefeated我永不言敗/Jumping out of my skin, pull the chord掙脫出禁錮我的皮囊,拉起夢想的和弦/Yeah, I believe it是的,我相信/The past is everything we were Don't make us who we are過去代表我們的所有事情,並不能決定現在的我們是誰/So I'll dream until I make it realAnd all I see is stars我會持續追夢,直到夢想成真的那一天,將會看到滿天星空/It's not until you fall that you fly如果不曾縱身一躍,就永遠學不會飛翔When your dreams come alive you're unstoppable當夢想成真時,什麼事都無法阻止你/Take a shot, chase the sun, find the beautiful勇敢去嘗試,努力追逐太陽,尋找美麗的風景/We will glow in the dark, turning dust to gold我們會在黑暗中閃閃發光,點石成金/And we'll dream it possible然後我們將夢想成真/Possible夢想成真…」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是個Podcast節目,在三個平台都可以聽: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最新一集提醒,可以訂閱並開啟小鈴鐺喔!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on : https://player.soundon.fm/p/e1844b06-ef5a-40c6-8a3c-2cdd1a6cd730 ------------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同時上傳三個平台: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 的更新提醒,記得開啟小鈴鐺!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on : https://player.soundon.fm/p/e1844b06-ef5a-40c6-8a3c-2cdd1a6cd73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h 19m
  2. FEB 5

    EP170- 蛇年、大S與何玟珒

    「坦然接受愛的容貌可能就是坑坑疤疤醜陋不堪,我的人生或許會簡單許多」。―何玟珒 蛇年伊始,台北國際書展開幕,賴總統買了連明偉《槍強搶嗆》在內的48本書,今年連國中生也拿到文化幣,該看啥書?我推薦何玟珒散文集《一個棲身的地方》,此書和EP167提到的曾稔育《歉木林》頗可並讀。曾稔育筆下的愛簡直是可怕的詛咒,外祖家一地雞毛,而何玟珒筆下的父親酗酒家暴,母親帶二女與父親分居,也不遑多讓。何玟珒〈蟲居〉一文坦言高二自殺,《一個棲身的地方》文章寫於19歲憂鬱症發作時期。此書後記的怨念包括:「長大後才明白家庭的陰鬱埋於體內之深」,「一輩子都在小心不要變成父親那樣的人」,「願這個世界上不再有如我原生家庭一般的家族存在」。這讓我想到婚姻破裂後離家養大三個女兒的S媽與近日大S的猝逝。這世上,沒有傷痕的家庭何其少? 成大台文系畢業,1998年出生的何玟珒,2022獲得台灣文學金典獎的首部短篇小說集《那一天我們跟在雞屁股後面尋路》結合民俗在地與類型小說,非常古靈精怪,生猛多元。〈疼痛轉生〉寫一個晚年久病的阿媽,垂死時被早逝且為同性戀的么子附身想要來一場SM性愛,情節驚世駭俗。這回作者以散文寫家族之痛,正如馬翊航推薦序所言像身體血肉中久存的氣結,作者也曾在受訪時提及「人說家是永遠的避風港,但如果風暴就此產生怎麼辦?」事實上家與家變,正是許多創作者無法迴避的。 《一個棲身的地方》輯一「空間書」記錄作者所待過的房間,〈一個棲身的地方〉寫母女三人不停遷居,儲物症的母親如何安排女兒的房間,用女兒來寄居她的匱乏,強迫性的侵占她的生活空間,〈蟲居〉寫高二被父親拋棄,打工外宿,吞藥自殺後看身心科。輯二「身體書」將個人的身體視為一個權力場域,透過按摩掠龍的〈傳導痛〉和做臉的〈面子問題〉,寫母親如何塑養女兒的體膚,以及親子掌控權拉扯的角力。輯三「舌頭書」藉由學習語言的歷程,思考自己在使用語言的背後所認同的父(本省)與母(外省)之歷史,舌上之語與腦中植入的認同晶片,〈少女政治史〉則充滿藍綠意識的撕裂與角力。輯四「家族書」透過〈父女〉與祖父往生的〈告別式〉,講述個人對原生家庭接近與斷捨離的棄絕。〈祖父往生的那一天〉,在學校聽聞此訊,竟心想「啊!終於死了啊!」 何玟珒〈蟲居〉文字細膩:「在獨自一人的房間裡,內心深處大雨將至,群蟲伺機而動,深夜中我聽見身體裡傳出異聲,組成我的一切開始鬆動…蟲蝕後化為粉屑沙塵,在雨後崩塌…」。這是所有孩童家庭崩塌的心靈創傷史,這種創傷,想必大小S姊妹也有吧! 大小S久在娛樂圈,婚變官司與過往情事不少,聞此驟變,只覺人命如風中塵沙,腦中浮現的是KANSAS(堪薩斯)樂團《Dust In The Wind》(風中之塵)這首1977年老歌,我們都只是風中的塵埃,在浩瀚宇宙何其渺小,窮盡財富也買不到一分鐘。聽說這是吉他手從一本印地安人的詩集中的句子:「For all we are is dust in the wind.」得來的靈感。KANSAS(堪薩斯)是第一個使用美國地名作為團名,也是第一個將小提琴融入搖滾樂的搖滾團體,光是演奏部分就令人心醉神馳:「Don't hang on別太固執/Nothing lasts forever but the earth and sky除了天地,世間萬物皆非永恆/It slips away當時光溜走/All your money won't another minute buy所有的金錢也買不回一分鐘/Dust in the wind風中的塵埃/All we are is dust in the wind我們都是風中的塵埃/Dust in the wind風中的塵埃/Everything is dust in the wind一切都是風中的塵埃」。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是個Podcast節目,在三個平台都可以聽: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最新一集提醒,可以訂閱並開啟小鈴鐺喔!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on : https://player.soundon.fm/p/e1844b06-ef5a-40c6-8a3c-2cdd1a6cd730 ------------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同時上傳三個平台: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 的更新提醒,記得開啟小鈴鐺!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on : https://player.soundon.fm/p/e1844b06-ef5a-40c6-8a3c-2cdd1a6cd73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h 3m
  3. JAN 29

    EP169-「A Complete Unknown」(無名小卒)花生糖

    舊曆年,吃花生糖「吃甜甜好過年」,同時寓意好事「發生」,做法簡單,眾多食譜中我獨獨鍾情一個客家阿嬤用碗量的方法,要記得「鐵門一定要拉下來」。脆糖軟糖做法稍有不同,可變化為堅果酥,作法詳後,成功率99%,從此不用去年貨大街半斤300當盤子。 外表簡單卻蘊含深意,「A Complete Unknown」(無名小卒)花生糖,剛好隱合最近上映的電影《巴布狄倫:搖滾詩人》(A Complete Unknown)英文片名。這是源自巴布狄倫1965《Like A Rolling Stone》的歌詞: like a complete unknown像無名的小卒, like a rolling stone像滾動的石頭,要時時變化創新。 《巴布狄倫:搖滾詩人》電影改編自伊利亞·沃爾德2015年紀實文學《迪倫要插電!》,聚焦在1961巴布·狄倫來到紐約闖蕩,到醫院探訪生病的傳奇民謠歌手伍迪·蓋瑟瑞Woody Guthrie,在比特·席格Pete Seeger和瓊·拜雅Joan Baez提攜下成名, 1965年他在民謠殿堂The Newport Folk Festival演奏插電的樂器而被視為叛徒,從此走上自己的道路。提摩西·夏勒梅Timothée Chalamet做足準備,捲髮墨鏡穿上亮橘色襯衫皮外套,化身年輕時期「搖滾教父」,從表情、姿態、彈吉他到演唱Bob Dylan多首歌曲,簡直出神入化,繼2017同志愛情片《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首度問鼎奧斯卡影帝後,這回他與主演《懼裂》(The Substance)的黛咪摩爾(Demi Moore)頗有望影帝影后。號稱「甜茶」,今年三十,擁有俄羅斯、奧地利、法國混血高顏值的提摩西·夏勒梅,演戲基因優秀,《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外,演過《淑女鳥》、《旺卡》、《沙丘》,相當具實力。 迪倫吉他口琴都是自學,歌詞簡單粗暴,不似瓊拜雅刻意如牙醫診所壁上掛的畫。1963在新港民謠音樂節二人合唱的《Blowin' In The Wind》堪稱經典:「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人要走多少路/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才能夠成為一個男人/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白鴿要飛多久/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才能夠在地面安息/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砲彈要飛多少次/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才會被人們永遠禁止/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朋友, 答案在茫茫的風裡/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答案在茫茫的風裡」。 ★「鐵門拉下來」花生糖作法: 1.深炒鍋(不沾更好)、木鏟、淺烤盤(或不銹鋼方盤),生的花生(一斤140等級,去米店買,不要量販或雜貨店),一罐麥芽糖,一瓶白芝麻2.花生平舖烤盤,挑掉不好的,其餘用廚房紙巾擦一遍,白芝麻烤(炒)香後保溫3.冷鍋入一碗水、一碗二砂糖、麥芽糖半碗,油1/3碗,少許鹽,開中火煮至滾沸4.倒入挑好擦淨的花生一斤,攪拌約2-3分鐘有必剝聲,轉小火繼續攪,這時候要聚精會神,鐵門要拉下來,「有人叫門,會走不開」5.小火沸騰攪20分鐘(豆子大顆要加5分鐘),水份完全收乾繼續攪到拔絲,撒入芝麻,油溫約160度,夾起一粒入冷水試吃若糖漿脆硬,豆子酥香,即可關火6.戴防燙手套,烤盤鋪烘焙紙,將滾燙一鍋倒入烤盤趁熱整平,此時把木鏟鍋子泡水,待會好洗。7.趁溫熱時切塊放涼,直接吃或裝入玻璃罐密封袋入冰箱。理想狀態是整鍋沒有餘油,糖衣琥珀色很薄,花生完整不掉皮,又脆又不黏牙(糖漿溫度不夠就會黏牙,油太多放涼後糖衣會太硬)。秘訣是油少一點,靠不斷翻攪讓水分收乾後糖漿溫度高但豆子不至於焦,糖衣才脆。軟糖就是最後加入寒天粉太白粉水勾芡,成品較黏,須包糯米紙。堅果酥是腰果核桃先烤熟,南瓜子芝麻或杏仁片蔓越莓也略烤保溫,糖漿煮到高溫136度再入材料攪勻(不然堅果會軟掉),壓平溫熱時切塊。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是個Podcast節目,在三個平台都可以聽: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最新一集提醒,可以訂閱並開啟小鈴鐺喔!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on : https://player.soundon.fm/p/e1844b06-ef5a-40c6-8a3c-2cdd1a6cd730 ------------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同時上傳三個平台: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 的更新提醒,記得開啟小鈴鐺!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on : https://player.soundon.fm/p/e1844b06-ef5a-40c6-8a3c-2cdd1a6cd73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h 15m
  4. JAN 22

    EP168-逮捕前請讓我打一通電話

    「這個世界,要怎樣才會公平呢?」―翁禎翊《你在暗中守護我》 10年,對很多人來說只是老了十歲,卻使一個建中生卻成了貨真價實的法官。從2013年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組第三名〈指叉球〉到2021《行星燦爛的時候》中的〈南十字星〉,1995年生,臺大法律系研究所畢業的翁禎翊,2024年底交出第二本散文集《你在暗中守護我》,寫下自己從台大法律系學生成為法官的歷程。他記得生命中每個守護過他的人,正式成為法官之後,他也想守護每個走進法庭的人,即使彼此交會的時間宛如一瞬:「有些人得到尊敬,是因為身上那件袍子。也有些人,是因為脫下袍子以後,有一顆願意為另一個人想更多、想更遠的心。」每個走進他法庭的人,都宛如和他交換了人生。就衝著本書版稅全數捐贈「台灣冤獄平反協會」,我就很願意投資一本。 除去青春心語,學徒見聞的輯一「日光節約時間」,輯二「成為法律人之前」,真正有看頭的是法庭實錄―輯三「整個宇宙的寂寞」和輯四「你在暗中守護我」。尤其〈你在暗中守護我〉還有自己被不知名讀者勒索恐嚇的經歷(我覺得,醫者必實習「一日病人」,法律人也必須實習「一日被害人」與「一日被告」,方知箇中甘苦)。作為後記的〈恆星一樣的大人〉則是在自己的法庭上痛斥了一個河濱公園群毆惹事且怒嗆書記官的男大生,在網路上被廣為流傳。 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面對搶劫強暴累犯被關28年假釋,〈我們能有多少同情〉,以及〈逮捕之後請讓我打一通電話〉那個與詐騙集團合作掌握「控點」的葬儀社長那狡猾的說詞,〈如果沒有你,我不會成為夠好的法官〉那個拿高爾夫球棍打人的阿伯,〈你在暗中守護我〉女性被害人被跟蹤騷擾,被告物流司機被羈押後大概工作保不住了,〈我在暗中守護你〉那個志願役簽下去的軍中排長。沒有一份正經工作是不累的,這倒是真的。 翁禎翊無疑學霸,台大政治系轉法律系輔修日文,國家考試一舉拿下律師和司法官特考「雙榜」,目前服務於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庭。有道是法官不語,披上法袍,代表著你已經不是你,你做的是神的工作,你要分辨是非,還要斷人生死。「在法庭裡見到的一切都可能是假象,進來前與出去後可能各是平行世界。」這差事負能量滿滿,耗損極大,能維持多久初心,誰都難料。我還記得〈世界的背面〉裡:「如果有個法官在你面前給你問任何問題,沒有主題限制,也沒有時間限制,而且保證一定得到回答,你會想問什麼?」看新竹地院審判長不厭其煩教著旁聽的高中生,我想問的是「這個世界,真的有公平正義嗎?」「當前司法公信力為何這麼低?」。順道一句,「逮捕前請讓我打一通電話」。 新年新歲,風雨飄搖中看大家絞盡腦汁只擠得出來一句「蛇來運轉」,不如來聽一首具有濃濃凱爾特民族音樂風,旋律優美深邃的New Age歌曲《Only Time》(唯有時光)。這是愛爾蘭女歌手恩雅(Enya,1961-)2000年登上美國告示牌榜(Billboard)成人抒情榜冠軍之作,歌曲超凡脫俗,神祕聖潔,2001年美國9/11事件衝擊全球,此曲成了新聞台報導時用來撫慰人心的襯底音樂:「Who can say where the road goes誰能說出,道路向何方延伸?/where the day flows,Only time歲月向何方流逝?唯有時光/And who can say if your love grows誰能說出,是否愛之成長/as your heart chose, Only time如你心之所願?唯有時光/Who can say why your heart sighs as your love flies,Only time誰能說出,當愛已飄散, 你的心為何嘆息?唯有時光/ And who can say why your heart cries ,when your love lies,Only time誰能說出,當愛已成謊言,你的心為何哭泣?唯有時光」。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是個Podcast節目,在三個平台都可以聽: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最新一集提醒,可以訂閱並開啟小鈴鐺喔!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on : https://player.soundon.fm/p/e1844b06-ef5a-40c6-8a3c-2cdd1a6cd730 ------------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同時上傳三個平台: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 的更新提醒,記得開啟小鈴鐺!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on : https://player.soundon.fm/p/e1844b06-ef5a-40c6-8a3c-2cdd1a6cd73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h 11m
  5. JAN 15

    EP167-我不當孝子很久了

    「家是那樣一種邪教,不批判他犯的罪,只是說他會好的,他始終會好的,因為他本來就是好的。那種相信,獻祭了整個家族」。―曾稔育《歉木林》 農曆年是許多人的頭痛時刻,舟車往返,勞頓傷神,最難的是面對難搞的家人,一切都被年夜飯一床錦被 遮蓋,然後什麼也無法解決,直到死亡。我對過年反感久矣,今年決定不理會所有義務,自己在家讀書聽音樂看電影,泡壺好茶蹺腳享受人生。 讀過「80%家庭都是瘋人院」、「孝順是人生最大謊言」、「不要試圖拯救你的父母」諸多論述者,會理解東方親子關係有一種本質,就是共生互害,父母的控制習慣,功利導向,親情勒索,對下一代都是傷害,然而他們並不自知。過年問紅包、年終獎金、職位與婚育狀況,年輕人忍耐,假裝傷害不存在,承受「不孝」的負疚感,聽話(順從)慣了,甚至為自己偶爾想要反抗感到可恥。這種狀況到底要存在多久?我突然想到林正杰111釘孤枝時喊的「要起來反抗!反抗! 反抗!」 於是讀到曾稔育《歉木林》時驚呆了。這本文筆優美,令人驚豔的散文集十分好看,輯一「植被旅行」寫花蓮玉里陰暗的童年,輯二「顱骨上的荒原」寫學院文科青年前途茫渺,輯三「歉鳥祭」寫職場困頓。卷尾〈歉的寫法是不斷造林〉一文說:「我不當孝子很久了」,「我感到抱歉,所以書寫抱歉。歉有太多筆畫,當橫與豎與斜線來回交錯時,就像是種下一棵木。那反覆的書寫,更是不斷地造林」。這個單親家貧三十歲東海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浮沉於學院和職場卻未獲合理對待的「哀仔」,寫了很多原生家庭的創傷,血緣/地緣的拉扯。如孫梓評說,他是那個能看出命運破綻的人,卻因置身話語權低階,沒能扭轉敘述。舅舅犯案入獄,虧空家產,外婆和母親一輩子都在填這個無底洞,甚且更改記憶,迴避面對親情撕裂。就連母親上神棍的當不斷捐錢,大家也不說破,不理論,如曾稔育所說「所謂文明,始終是人依循社會規則,有理有據的把傷害佯裝成一種不得不」。所以家是另外一種邪教,不批判他犯的罪,只是說他會好的,因為他本來就是好的。那種自欺欺人,人人以為美德。連〈狸的送別〉裡外公也有自己的牢籠,受兒子連累,家被查封,外公面向困住自己的牢露出尖銳獠牙,死命啃咬鐵條,露出無解的傷。 愛是可怕的詛咒,〈銜尾時刻〉裡拒絕再出借存摺給母親就是第一步,如果說散文的課題是如何修復生命經驗,「我不當孝子很久了」就是作者直面舊傷,拋棄恥感的宣言。說到底,過年是父母該改變想法改變作法的時刻,放兒女媳婦一條生路,自己也得到清閒。 1986年〈Swiss Boy〉(瑞士男孩) 是一首如此輕快的歌,主唱美國歌手Lou Sern,本名湯姆·胡克(Tom Hooker ,1957-),幼年住在歐洲,在瑞士修習語言學。這首典型80年代後期舞廳及冰宮的熱門舞曲,開頭的布穀鐘音效十分經典,分明情傷,卻唱得歡快:「Swiss boy, you're in love with a Swiss boy瑞士男孩, 你愛上了瑞士男孩/I don't know what I'm gonna do我不知道該怎麼做/Swiss boy, spend your time with a Swiss boy瑞士男孩, 你總和和瑞士男孩消磨時光/You don't know what I'm going through我不知道我怎麼辦/Oh~Oh~Oh~……../Cuckoo clocks are the best things he can do咕咕鐘是他能做得最好的事/When he talks he can yodel like Swiss do他講話時可以向瑞士人一樣用真假音(誇耀自己能唱瑞士的約德爾調)/Took his time changing the old situation用他的時間來改變這局面/You're not mine now I've really lost you你已不屬於我了 我已失去了你」。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是個Podcast節目,在三個平台都可以聽: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最新一集提醒,可以訂閱並開啟小鈴鐺喔!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on : https://player.soundon.fm/p/e1844b06-ef5a-40c6-8a3c-2cdd1a6cd730 ------------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同時上傳三個平台: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 的更新提醒,記得開啟小鈴鐺!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on : https://player.soundon.fm/p/e1844b06-ef5a-40c6-8a3c-2cdd1a6cd73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h 20m
  6. JAN 8

    EP166-不容青春盡成灰

    「養成閱讀的習慣,等於為自己築起一個避難所,幾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災難」。 -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 算完學期成績,清理書房這個不亞於人生的混亂戰場。近日立院修法將警察退休替代率提高到八成,連帶檢討公教年金是否停砍,多方角力,很有的吵。老中青各有問題,我比較關心的是教育部推中小學生上課關手機,訂立班級統一保管政策,預計二月開學前完成修正草案,最後會不會像雙語或生生有平板一樣淪為形式?有高中生就直言:「學校收手機,就開AB機(兩部手機只交出其中一部);學校網路不讓連,就翻牆、用VPN。」 統一保管手機,禁止校內使用,第162集的強納森‧海德特《失控的焦慮世代The Anxious Generation》也是這麼建議,但別忘了副標題「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數位世代(2000後出生)在手機餵養下早已成癮,靠外力限制不易,必須從內在重建生活,找到其他樂趣。我認為唯一解方是盡早讓孩子愛上閱讀和運動,愈早愈好。二者都耗時,有難度,鍛鍊專注力,此種樂趣是從內心來的,成就感非凡,影響一生。如毛姆所說「養成閱讀的習慣,等於為自己築起一個避難所,幾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災難」。富養孩子,使其心靈富足,較不易上陌生人的當。現在教育現場,成績差的低自信,易被詐騙或淪入犯罪淵藪,成績好的巧立名目,追求帳面好看。「成績通膨」顯現在台大學生A以上接近六成,毫無鑑別度可言。從小學到大學,真正的隱憂是大人追求績效和形式,孩子有的早早放棄了,有的仿效,全部離優秀愈來愈遠。 近日看了一本戴志揚《誰讓青春沒有明天:揪出孩子身邊,虎視眈眈的犯罪陷阱》,恍然驚覺網路世界裡兒少詐騙如此容易。都擔心少子化,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資源,但親子與家庭疏離,就能使孩子誤入網路性剝削陷阱。騙女生用「視訊主播」、「月入十萬,工作輕鬆」,其實是色情脫衣秀,側拍影片被拿去成人網站販賣並向被害人勒索,一舉兩得。謊稱星探徵內衣模特拍裸照,一樣恐嚇勒索,甚至誘騙吸食毒品後以援交還債。黑道有虛擬堂口(連檳榔攤偽裝也不用了),網路上號召集結,新北乾妹妹在校橫著走是此類。騙男生用「遊戲點數」或「正妹渴望男友」,釣男生裸聊側拍勒索,戀童癖大叔假冒國中生姊姊網路誘拐小四女童。少兒有的受害,有的助長犯罪,擔任詐騙車手或提供帳戶幫助人頭戶洗錢正是此類。 不容青春盡成灰,這些讓師長頭皮發麻卻真實存在的事,頻繁到連新聞媒體也懶得報導了。管孩子手機不如帶他們打球爬山跑馬拉松,或去誠品蹲一下午。現在想想,連冰宮溜冰舞廳跳舞都不是壞事,像我們年輕時的80年代,迪斯可舞曲至少發洩精力,實際面對面交朋友。來聽這首義大利男歌手肯·拉斯洛(Ken Laszlo)1985 年的《Tonight》 (今夜),典型86-88年舞廳及冰宮的熱門舞曲:「Tonight今晚 We try to know and take it just like tonight我們試圖了解接受對方/Let your feeling riding over the flies讓你感覺在飛翔在空中/To make your joy, well, enjoy yourself讓你快樂,享受自己/Dont't give up the pleasure of tonight不要錯過今晚的樂趣…Oh, Oh…噢..噢..You and me better us我們天生一對/We're finally together我們終將會在在一起Oh, oh…噢..噢../We will see tonight今晚我們拭目以待」。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是個Podcast節目,在三個平台都可以聽: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最新一集提醒,可以訂閱並開啟小鈴鐺喔!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on : https://player.soundon.fm/p/e1844b06-ef5a-40c6-8a3c-2cdd1a6cd730 ------------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同時上傳三個平台: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 的更新提醒,記得開啟小鈴鐺!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on : https://player.soundon.fm/p/e1844b06-ef5a-40c6-8a3c-2cdd1a6cd73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h 24m
  7. JAN 1

    EP165-十七歲男生的惡趣味

    「真正的公義就是,有人對你的罪惡有一半的罪惡感」。-紀伯倫 近日看時事,感覺有一種惡意是表達失誤,另一種則是實質深層的,前者是建中麥當勞與校友會事件,後者則是北檢對柯文哲的羈押、起訴與不斷抗告。建中生揪團逆風挺麥當勞被評沒有同理心(少女被麥當勞主管性侵輕生是憾事),校友會「三十重聚」菜單出現「香鮑佐蘿莉」、「綠白制服趴」、「韓國妹子軟綿綿」,被指低俗當有趣,背離性別平等基本價值,老學長楊照痛批明星學校水準堪憂,一千兩百人竟無人抵制離席?另一樁北一女樂隊駱俠安錄製公視節目時被主持人曾國城調侃身材壯碩,也可同理一論。 說到教養,都說「窮養兒,富養女」,但富養與窮養的差異並不僅是物質的,還在於心靈,這一點男女無別。我們不只要鍛鍊孩子勤儉吃苦,約束慾望,有自我控制與自我成長的能力,也要讓孩子不缺愛,充實情感,有安全感、同理心和信心,這些是人格屬性,和課業是否優異沒有直接關係。東方社會有許多三高(高期待、高控制、高依賴)父母,高中生父母還有班群組,在裡面對許多事指手畫腳,美其名關心子女,實則剝奪青少年正常成長與糾錯歷程。我們該擔心的是干預過多以及高壓的養育方法,這會造成碎片化心理與討好型人格。東方父母常掛在口邊的孝順二字,形同馴化子女,以聽話,乖,服從為準則,但事實上聽話的就是好孩子嗎? 懂事聽話是個硬傷,我們要培養的是盲從,沒有反思能力與沒有自己想法的下一代嗎?父母應尊重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養育不應該是「恩」,孩子來到這世上是沒有選擇的,養育孩子不是恩,只是血緣使然的生物本能。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絕不要以愛為名去掌控孩子的人生。 頂嘴或做錯事都是正常的成長過程,麥當勞事件是十七歲男生惡搞、惡趣味與心智未成熟表徵,「三十重聚」形同集體返回那時期,只因菜名離譜即當場翻桌離席,未必是成年人可以做得出來的。相較於同齡男生,女生成熟度高,我要是駱俠安,對臭男生的嘴賤就綜藝化懟回去:「可是我剛考上台大外文耶」,看他怎麼接? 新年歡樂,來連聽兩首有點小男生惡趣味老歌串燒,這是Chuck Berry查克·貝里1958《Johnny B. Goode》(一個叫強尼古德的男孩),作為1985年電影《回到未來》重要插曲,高中生馬丁(米高福克斯Michael J. Fox飾)駕駛布朗博士時光機回到1955年舞會上彈奏過:「Deep down in Louisiana close to New Orleans靠近新奧爾良的路易斯安那/Way back up in the woods among the evergreens常綠林堵住了路/There stood an log cabin made of earth and wood那裡有一間由泥土木頭木小屋/Where lived a country boy named Johnny B. Goode -一個鄉下男孩叫Johnny B. Goode/Who never learned to read or write so well他不太會寫字讀書But he could play a guitar just like ringing a bell但是玩吉他就像搖鈴一樣簡單/Go go Go Johnny go go go加油! 強尼 加油! 加油! 加油!」。另一首《搖滾羅賓》(Rockin' Robin)「所有的鳥都在J-Bird 路/愛聽知更鳥晃,晃,晃」則是巴比戴(Bobby Day)1959暢銷金曲:「he rocks in the tree tops all day long他一整天都在樹梢上搖動/hoppin' and a-boppin' andsinging his song希望能夠唱一首爵士搖滾樂/all the little birdies on jaybird street所有的鳥都在jaybird 路/love to hear the robin go tweet tweet tweet愛聽知更鳥晃,晃,晃/rockin' robin, rock rock知更鳥(晃,晃,晃)/cause we're really gonna rock tonight因為我們今晚真的要搖晃起來/every little swallow, every chick-a-dee每一隻小麻雀,每一隻山雀/every littlebird in the tall oak tree每一隻在高高的老橡樹上的小鳥」。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是個Podcast節目,在三個平台都可以聽: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最新一集提醒,可以訂閱並開啟小鈴鐺喔!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on : https://player.soundon.fm/p/e1844b06-ef5a-40c6-8a3c-2cdd1a6cd730 ------------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同時上傳三個平台: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 的更新提醒,記得開啟小鈴鐺!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on : https://player.soundon.fm/p/e1844b06-ef5a-40c6-8a3c-2cdd1a6cd73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h 7m
  8. 12/25/2024

    EP164-成為一個更好的大人

    「法律不能只看規則,它必須為良心的價值辯護,甚且要看見需要被善待的人」。-翁禎翊 朝野角力持續,總統提名七名大法官遭立法院全部否決,不管後續是否補提名,大法官人數不足將造成憲法法庭停擺一陣子。對司法頗幻滅的我,12.20聯合報副刊看到一篇翁禎翊〈恆星一樣的大人〉,作者因曾早前任助理時受到一個前輩師長仗義護衛,他在法庭上也痛斥了一個河濱公園群毆惹事且怒嗆書記官的男大生,要求他道歉:「不是不可以對書記官這樣講話,而是對任何人都不應該這樣。人家也是父母生、父母養的」。 〈恆星一樣的大人〉說「和他們年紀一樣大的時候,我是行星一樣的少年,靠著反射別人給我的光芒,看似閃閃發亮」。11年過去,建中生成了法官,且不是亦正亦邪的酸梅嘴古美門研介,而是致敬卡繆《瘟疫》的熱血青年塔魯了。從2013年第九屆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組決審群強環伺中奪得第三名〈指叉球〉,到2021《行星燦爛的時候》中的〈南十字星〉,翁禎翊特別擅長寫法律從業者的良心與溫暖。我還記得〈指叉球〉寫棒球小夥伴K的伸卡球會倏地下墜,像懸崖滾下來一樣削進好球帶(林昱珉?),此文結局卻悲傷,球季落選後K人生整個偏離了好球帶,走上庸碌的道路。〈南十字星〉兩線交織,主述者正在受法律訓練與司法人員嚴峻考試,回憶起當年要好的兒時玩伴,自己、小良、小逸與小黑號稱「四劍客」,那逃票當口不離不棄的小良,危急時刻出語相救的小黑,無疑都是卡謬筆下的紅毛貓頭鷹:「他是犯了錯,但他是個活生生的人」。好人壞人如何分別?這些沉淪的明珠其實都是K的延伸。「法律不能只看規則,必須為良心的價值辯護,甚且要看見需要被善待的人」。 〈南十字星〉中,義氣的小良與小黑延續了K的命運,也承接了全書成長痛的主軸。讀著簡直Stephen King(史蒂芬.金)《Stand By Me》上身:「When the night has come當夜晚來臨/And the land is dark大地一片漆黑/And the moon is the only light we'll see月亮是我們唯一能見到的光/No I won't be afraid, no I won't be afraid我不害怕,我不害怕/Just as long as you stand, stand by me只因你站在我身邊…」。 〈恆星一樣的大人〉有著溫暖光明的想望,「成為法官讓我看見了大人世界邪惡的一面、道貌岸然的一面,可是也因為真真實實遇見過一些由裡到外很棒的大人,光是想到他們,就少了很多害怕」。我們都是從小孩變成的大人,在制度鋪天蓋地之下,熱血初心能維持多久,我很好奇,就像教師這個遲暮的行業,情況早非從前。 歲暮年終,還是來聽一曲溫暖熨貼的《Stand By Me》(站在我這邊)順便複習一遍老電影吧! 《Stand By Me》本是黑人歌手班傑明·伊·金(Benjamin Earl King,Ben E. King,1938-2015)1961唱紅的,後來天衣無縫的作為1986年電影《Stand by me》(改拍自Stephen King史蒂芬.金1982年自傳小說《The body》)主題曲。史蒂芬.金說他的焦點並非Gordie(高登),真正全力描寫的是仗義的闖禍王―後來當了律師的Chris(克里斯)。看過這電影的人,永遠難忘露宿守夜時Chris向Gordie坦承牛奶錢是他偷的,但後來他還回去卻被老師侵吞那段,他痛哭流涕:「我沒想到一個老師會這樣」,Gordie在一旁無語陪伴:「If the sky that we look upon如果我們仰望的天空/Should tumble and fall將崩塌下來/And the mountains should crumble to the sea山岳將崩塌入海/ I won't cry, I won't cry, no I won't shed a tear我不會哭,我不會哭,一滴淚都不流 」。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是個Podcast節目,在三個平台都可以聽: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最新一集提醒,可以訂閱並開啟小鈴鐺喔!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on : https://player.soundon.fm/p/e1844b06-ef5a-40c6-8a3c-2cdd1a6cd730 ------------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同時上傳三個平台: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 的更新提醒,記得開啟小鈴鐺!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on : https://player.soundon.fm/p/e1844b06-ef5a-40c6-8a3c-2cdd1a6cd73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h 19m

Ratings & Reviews

5
out of 5
2 Ratings

About

養貓女子,資深書評者,中文系教授卻對台灣文學有興趣,常在自己的書房碎碎念,對年輕人的世界好奇並想了解。我相信語言是我們的囚牢,也是我們的疆界,文學是喧囂中的孤獨,這是一個文學說書的節目,歡迎來一起讀新書,了解文學獎訊息或文壇大小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You Might Also Like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